九月寓言的目录

2024-05-16 04:01

1. 九月寓言的目录

第一章 夜色茫茫第二章 黑煎饼第三章 少白头第四章 忆苦第五章 心智第六章 首领之家第七章 恋村代后记 融入野地

九月寓言的目录

2. 九月寓言的内容简介

《九月寓言》是作者的巅峰之作。生命中的激越之爱、相濡之情便是这光与亮,让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平淡如水地走过。瞬间与永恒,凝固与流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是一部寓言化了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啻为人类群体走向的最为生动与具体的诠释、注脚。智慧的读者可能会隐隐约约感到一种隐藏于作品深处的体系,一种类似于能为“家园”遮风挡雨的情感护罩,模糊难辨却又分明存在,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有着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传达的深意,每个人只能独自去面对生命中的绝望与希望,默默体味人世的沧桑与温暖。张炜便是守护着情与爱的家园,不断流浪着的拓荒者;恰似他笔下的人们,不断地询问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每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九月寓言》是部撼人心魄的作品,读着读着,你会惊叹得窒息。你得不时间或地搁下早已打开的书本,调整一下呼吸,伫立窗前向远方凝望一阵。那是一段沉重与空灵相倚相存的历史,甜蜜而辛酸,让人不由颤栗。

3. 九月寓言的介绍

作者: 张炜一群人不停地行走,不断地寻找。他们看似漫无目的,却又一次次地拒绝,拒绝着生命可承受的轻与不可承受的重,莫名而又固执地拒绝着一切。始终有盏灯亮在遥远虚无得不可及的地方,他们想在茫茫的黑暗中寻到哪怕是微渺的一丝光明。

九月寓言的介绍

4. 九月寓言散文

九月,是属于寓言的,出发的寓言。
  
 高高的山。坚实、伟岸、沉稳、肃穆,可以用很多个词来形容那山,而所有这些词要传达的,也就只是一个感觉,那就是责任。
  
 在这样的一座山下,草屋。破落、零乱、风雨皆不能完全遮挡,但是,温馨。因为低矮的黄土垒起的门边,是母亲沉默着的丰富叮咛。
  
 主角是个孩子。稚嫩的肩膀、倔强的嘴角、坚毅的眼神,小小的行囊里,装几本空白的书简,他决心行万里路走出山的封闭,去寻找别样的天空和别样的人们,改变自己的还有那几本书简的'命运。
  
 九月,是属于寓言的,秋天的寓言。
  
 早早收起的晚霞托付叶子一抹嫣红,于是秋天的第一枚落叶舞出生命最柔美的旋律。孩子走近的脚步为落叶鼓掌和音,火红的叶脉却忽然铺展成整个宇宙将他包裹,行囊被掠去。陌生而不真实的世界里他迷失了方向和目标,迷雾散去时所见之处都长得一样,只唯一一条路在脚下清晰可见,多么明显的刻意和预谋!拒绝!他上下左右奔突,要寻求一个自创的出口。排除杂草荆棘的阻碍,跨越沟沟堑堑的隔离,抬头间,他看见行囊安静而嘲弄地等在刚才那条路的终点。路牌上有字:爱和希望。再仔细听,安静只是安静,嘲弄消退。孩子忘记了疲惫和辛劳,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怀疑。想起很玄的那句话:“孩子,外面没有人,一切只在于你的心。”身旁,有一颗青色的水稻,高高扬起自己空瘪却骄傲的穗条。他咽了口口水,暗暗记住这自然的启示。
  
 九月,是属于寓言的,守候的寓言。
  
 日起和日落之间的距离莫名地就缩短了,黑夜的陪同多于白昼,孩子在期盼和恐惧的交替里继续行走。山的那边是他要去的第一站,妈妈曾经这样叮咛。
  
 左脚迈出,后脚跟上,再迈出,再跟上:“一步,两步,三步……”数到一百、一千,抬头看,山还是那么遥远,疲乏的脚步似乎完全不曾改变距离。眺望里,挣扎伴着叹息,叹息过后还是挣扎。
  
 “浩瀚的自然里我那么渺小……但是,走过那座山我就到了第一站!我不能确定地知道这里和目的地距离有多远……但是,一直走终能到达!”他相信,愚公移山不是神话,是可以藉由人力和智慧来完成的。
  
 一个身影夜以继日,用坚持前行的步伐守候,守候征服和战胜的喜悦。
  
 在他的身影背后,其实还有很多人也在守候,他们守候成长,守候成才,也守候自己关于培育的梦想。
  
 九月的孩子是幸福的,单纯而想望,被希望引领,勇敢寻梦。
  
 九月的孩子是幸福的,找到自己就找到了方向,要求了自己就能和谐世界。
  
 九月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守候自己的梦想,也被别人的梦想守候。
  
 所幸每年都有九月,所幸每个九月我们都听得到感受得到寓言。

5. 九月寓言的书本段落

第一章 夜色茫茫一(鱼廷)谁见过这样一片荒野?疯长的茅草葛藤绞扭在灌木棵上,风一吹,落地日头一烤,像燃起腾腾地火。满泊野物吱吱叫唤,青生生的浆果气味刺鼻。兔子、草獾、刺猬、鼹鼠……刷刷刷奔来奔去。她站在蓬蓬乱草间,满眼暮色。一地葎草织成了网,遮去了路,草梗上全是针芒;沼泽蕨和两栖蓼把她引向水洼,酸枣棵上的倒刺紧紧抓住衣襟不放。没爹没娘的孩儿啊,我往哪里走?他上前挽住这个白胖得像水生植物似的姑娘,她却一下甩开了他。他恳求一声:“肥……”肥一直往前,走进了没膝深的蒿丛。他望着她的背影,两手颤抖,刚要呼喊什么,又掩住嘴巴——天哪,这是哪里?眼前是一条荒芜的小路——十多年前工区通向小村的惟一小路!小路尽头的村庄呢?一切都消逝殆尽,只有燃烧的荒草……他久久未能合拢嘴巴。接着他发现了草藤之间倒塌的墙壁、破碎的砖石。毫无疑问,他们真的走向了当年那个缠绵的村庄……脚下有什么在响,原来到处是长长的、深不可测的地裂,不断有小土块掉进去。他还来不及去想这是怎么回事,马上浮到脑海的是肥可能遇到的危险。他跑起来。后来他发现肥安坐在一个废弃的碾盘上。一层冷汗从头上渗出,他双手抱住脑门蹲下了。碾盘四周茂长出茅草,这形貌很容易使他想起秃脑的父亲——一位煤矿工程师。他常常担心那个亲爱的人遗传给一个秃脑……事至今日,儿子也许要感激父亲:是他给予了这么好的机缘。当年的秃脑工程师因为艳事太多,带上全家逃到荒凉的小平原上来开拓新生活。于是这儿发现了一处煤田,他的儿子则发现了一个叫做“肥”的姑娘。肥就住在离工区不远的那个小村里。当时的工区子弟寂寥无比,一天到晚往小村里跑。那里的姑娘不太多,况且正与本村小伙子热恋,所以来自工区的人在整整一年时间里无所作为。秃脑工程师空有满腹经纶,一天到晚借酒浇愁。妻子是一个四川人,娇小孱弱,随处都迁让着丈夫。她在儿子刚刚懂事时就告诉他:“你爸呀是个风流才子。”儿子多少有些恨父亲,他知道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将给下一代增添无限烦恼。与父亲不同的是,他顽强而执拗,很早就懂得了钟情。那些日子里他寻找着肥,往小村里奔跑,远远看见袅袅上升的炊烟、矮小的屋顶,就清晰地看到了一辈子的希望。父亲长了发红的胡子,还有极其古怪的脸色:总像擦了粉似的,有一层白霜。他不止一次表示了对这层白霜的厌恶,弄到后来连忍气吞声的母亲也要用巴掌揍他了。她说:“你知道个什么!你爸还就是这点儿好……”由于新煤田特殊的地质构造,煤的开采将使这一片平原蒙受巨大损失。地下响起隆隆炮声,接着矸石和煤块涌到地面上来。父亲有时也到地底下去。他觉得父亲在率先开路,频频拨动两只前爪,所经之处地面总要凹下一块。这就是平原上出现一片又一片洼地的缘故——整齐的麦畦和秀丽的瓜田沉陷下去,芦苇蒲草遍地滋蔓。……

九月寓言的书本段落

6. 九月寓言的社会影响

这是著名作家张炜继《古船》之后,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力作,作品描绘了一个海滨小村的几代村民,在艰苦岁月里的劳动、生活和爱情,抒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编织了一个耐人咀嚼的寓言故事,机巧地将现实与幻想熔于一炉。小说的深层意蕴,复杂而又和谐的艺术结构,凝练、圆熟的文学语言看似平淡的刻画人物的功力,都可谓自成一家,有其独特的魅力。这部作品发表后,即在文学界引起较强烈的反响。

7. 《九月寓言》寓言了什么


《九月寓言》寓言了什么

8. 《九月寓言》的思想意义

《九月寓言》一解

张炜对博大深在的东西始终怀有一种虔敬的关怀,他的作品总是在追寻一种内在的严整和可靠的依托。也许可以这样说吧,他的作品总是被用来表述他所极为珍视的一份内容,那就是,人应有的那种对于大地、对于人性的依归和敬畏。叙述上呢,则是信守经典小说家的法门,尽量压低叙述人的声音,而努力把读者直接引向被叙述的那个世界。像马原,以及追随其后并且变本加厉的先锋小说家那样,有意地张大叙述人的声音,不失时机地把它横豆在读者和故事之间,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受不受得了,当着你的面把故事不断地作假想性的拆解和组装,从而把你的注意力由故事曳向叙述人显得狡智、诡秘,同时也显得十分卖弄的策略和技巧,类似这样的一些做法,张炜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被张炜用亲情之手加以抚摸的《九月寓言》,是一部再朴素不过的作品。但就是这部朴素的作品,它在处置故事上的某种悄然而至而不是大声喧闹出来的奇特,使得不少明眼人感到了突兀和惊喜。因为在我们已经拥有的小说观念中,故事总是存在于时间之中,总是事先被放置进某个时间的框架之中,然后才被呈示、被展现和被交代的。即使是那些有意把故事的叙述线索不断割裂打乱,把事件片断安排和分散得支离破碎、七颠八倒的小说,时间的秩序最终也并未消失,只是需要读者花上点耐心,从纷乱中理缀和寻找出头绪,重建或弥合起时间秩序来。但《九月寓言》就不同了。《九月寓言》不仅在整个故事框架上摒弃了时间的处理,即使在小说中出现的一些时间性词语,在具体的故事中,也往往具有了把时间加以泛化乃至颠覆时间的功能。这在当代中国小说中,不能不说是一种新鲜而又奇特的现象。
那么小说家何以要用无时态来处理故事呢?为什么要让故事看不到时间的流动痕迹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这里边当然有多方面诠释的可能。譬如世界上确实也存在着这么一些故事,对它们说来,要不要把时间标识得清清楚楚,并不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此外,正像小说的取名就已经表明了的那样,作者是把这些故事当作“寓言”来写的,他的抱负是要让故事最终进入一种象征之境,拥有巨大的涵盖力。只有当故事既不受羁于某一具体的时空框架,同时又能指称和涵盖众多发生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的经验现象的意义时,它才算是进入了象征的层面,所以,对一个象征故事说来,通常情况下,时间标识的模糊不清,是它情有可原的一个前提。
但我更想追问的是,作家选择无时态这一故事结构方式,有没有内在心理方面的特殊原因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驱迫,致使他毫不犹豫地就采用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呢?我当然无意于说,张炜是非常有意识地、甚至是刻意地选择了无时态来处理这些故事的,他很可能是自然地、无意识地就这么写了,但越是这样,我就越是觉得这种选择背后隐潜着的心理动机更值得追究。因为张炜采用消除时间或把时间削弱到最小限度的小说结构,来处理他对小村居民生活命运的体认和理解,肯定不会是出于小说结构形式花样翻新之类的考虑,而是隐潜着他对时间的一种看法,是跟张炜对由时间所构架、所串连起来的某种价值体系、某个文化实体,即历史和文化的特定看法彼此对应着的。说穿了,这种无时态的小说结构,其实是张炜长久沉积在心底的特定历史文化理念,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和释放的结果。
我觉得,在张炜一些比较出名的小说里,几乎都沉潜着一种欲言又止的声音,我们不妨把这种声音概括为是对历史的疑惧,或者说是对时间推移过程的担忧。时间跟历史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历史的本质是时间性的,它由再具体不过的时间刻度所构成和标识,是时间的延展、推衍和化生。因而对时间的疑惧,实际上即是对历史的疑惧。这种疑惧并非为《九月寓言》所独具,它其实形成了一个前后彼此关联的网络,以致可以看作是小说家一以贯之之“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