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介绍

2024-05-10 11:14

1.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介绍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对投资标的影响不同而进行的套利。投资者一般需要估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发生,然后择机退出。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介绍

2.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投资风险

如果把中国证监会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发审委无疑是一名长期活跃的歌星。歌星的脾气不好,一直要有人宠着,护着。即便如此,歌星还时常地闹出一些事端,比如:多年前,海南凯立那宗说不明白的官司。只是前些日子,歌星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人气大不如前,复出之后,才变得好说话了些。但舞台就是演戏的地方,少不了新闻,也少不了人物。当大家都以为一切就此归于沉寂之时,一个小孩从“发审委”的更衣室里冒了出来,脑门上写着“重组委”,掏出两条杀威棒,先是给高盛对美的的定向增发来了一个落叶棍,然后对着大成股份和东软股份的增发就是一人一棒。全懵了。除了涉及上市公司的老总们,恐怕对此最生气的就数那些流通股股东了。消息出来之前,这些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也在30%以上的涨幅;但当消息出来之后,应声而落。当我们将这几支个股的表现与那些成功增发个股相比较,也不难发现剔出消息释放之后的习惯性下挫因素,这些个股的表现也是远远不及的。老总家里的私人电话一定抱怨声不断吧。为什么这些投资者会抱怨?因为他们听到了来自某些可靠来源的风声,使他们确信在未来某个时间段,某一特定公司会发生一对股价有极大正面影响的事件。事件发生,股价狂升,投资者赚钱。同样的剧目已经在2年间发生了多少次,而主题为“资产注入,定向增发”。惯性的思维让他们相信,在承受极小风险的同时,能够收获不成比例的回报。对此,有什么理由不介入呢?于是,仅凭着一些模糊的消息,投资者的资金转换成了相应上市公司的股票,股价亦随之推高,直至上市公司宣布重大事项并停牌。这在中国大陆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全世界最成熟的市场,美国,却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重大事项,总是伴随着迟到的股价急升。一前一后,正如巴曙松在前日接受财经杂志社采访时所说,体现了国人和外部对于消息的态度差异,也更深层地揭示出国人对于风险意识的淡漠。没有发生的事情,不一定就不会发生。如果它是一个必然事件,只能说从统计学上发生的概率又增加了那么一些。市场趋好,人们涌入市场,逐步推高股指。每次短暂的下挫,都被更猛烈的上涨所消灭。没有风险意识的人会强化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崩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同样,每次成功的增发,让其在很多投资者心中成为了股价上升的同名词。姑且不论定向增发资产的良莠不齐,以及对价的高低不一,会否对公司的未来运营产生负面的效应,单是增发事件本身就存在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没有涉及法律的问题?其他股东是否同意?所有,投资者都没有考虑。近日,国航和东航的股价大幅跳水。究其缘由,无非是国航对东航的敌意收购在国资委处于到了巨大的阻力。收购失败,自然引起股价的崩溃。国航的实力,不可谓不大,然而只是制造了更大规模的下挫。那些在之前购入国航的“春江鸭”,基于对国航实力的信任,用大把的资金对其投了信任票,却不得不将苦果咽下。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国外的投资者这样的教训受多了,建立起了对于风险的预警。证监会设立重组委,从一个方面,是增加了一个审批的环节,也许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的效率。但在目前内幕交易泛滥,大股东借增发之名大肆圈钱的背景之下,对规范市场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副产品—增加了事件驱动策略的不确定因素,增大了风险。未来的事件驱动策略,应逐步向国外成熟市场靠拢,更多地建立在对于公司背景合理的分析基础上,而非某些可靠人士一语断言。

3.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中国应用

1)事件驱动策略不仅是国际对冲基金应用最广泛的策略,也是中国“股老板”等顶级机构的成功秘诀。在中国,收益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其核心投资策略都是事件驱动策略。2)“股老板”全面整合实施“事件驱动型交易策略”的所有实用功能,为有志通过主动交易实现持续复利的投资者打造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中国应用

4. 事件驱动型交易策略的投资策略

1)事件驱动策略不仅是国际对冲基金应用最广泛的策略,也是中国“股老板”等顶级机构的成功秘诀。在中国,收益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其核心投资策略都是事件驱动策略。2)“股老板”全面整合实施“事件驱动型交易策略”的所有实用功能,为有志通过主动交易实现持续复利的投资者打造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5.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一般步骤

针对事件驱动型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采用“四步法”来分析和把握。第一步,估计转股价向下修正发生的概率。转股价向下修正有两个前提,一是转债进入回售期,二是正股股价跌破转股价的70%。从历史经验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都会向下修正转股价。另外,在估算转股价向下修正的概率时,应重点考虑大股东是否持券、大股东持股比例、转债的稀释比例、价内外程度以及公司的偿债能力等几个因素。第二步,分析转债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收益。如果上市公司在转债触发回售条款前没有修正转股价,则持有人将面临转债价格下跌的风险。一般来说,回售价是转债的底线,即便发行人不修正,持有人还有权以回售价回售。转股价修正后,转债一般会达到110元以上。当然,具体的套利收益还要看发行人提出修正预案时转股价对现价的上浮比例(一般在10%以内)以及市场对正股后市表现的预期。第三步,择机介入。转债发行人一般只在最后关头才会提出转股价修正预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需要需要提前15日(约10~11个交易日)公告。因此,投资者需要在正股股价跌破转股价的70%后的第4~10或9~15个交易日介入,并等待发行人公告。如果在这之前介入,要面临正股走强导致回售条款免于触发的风险。当然,投资者如果遇到更低的价位(接近回售价),在其他套利机会出现时,也可提前介入。不过,提前介入要承担一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第四步,择机离场。当转债发行人公告修正预案,或离触发回售条款只有8、9个交易日而发行人仍未公告时,不管套利成功与否,套利者都应该尽管择机离场,以免正股股价下跌侵蚀了已套取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可转债实行“T+0”交易制度,不设涨跌幅限制,手续费只有1%。,也没有印花税和过户费,这些都为套利者提供了便利。但我国转债的流动性较差,大资金套利恐有一定难度。

事件驱动型投资策略的一般步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