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价值的社群呢?

2024-05-05 09:31

1. 什么是有价值的社群呢?


什么是有价值的社群呢?

2. 每个社群,最有价值的是人。

人与人的深度连接,比核能的威力还大。
  
 从小米开始,粉丝运营和社群的概念,已经火了至少4年了。
  
 现在做到千万会员,也只有小米和樊登读书会了。
  
 只是观察他们,还不一定能够理解社群的精髓。
  
 误区:不断给社群提供价值
  
 几年前有人让我运营社群,保持每天发早报,在群里回复问题,和粉丝互动,我说:“那就是个qq群,不叫社群。”
  
 那种经常发发广告,偶尔回复下粉丝的,在我眼里不叫社群,但是我也不知道社群是啥,我本着消费者的需求,我给社群的定义是:不断给粉丝提供价值。
  
 我是这么坚定地认为的,我不靠抢眼球的内容去吸引别人,我希望用高价值的内容,来留住群里的粉丝,跟他们建立连接,让他们信任我们,甚至花钱买我们的课程,建立更加深入的链接。
  
 2016年到2017年,我成为格局除了赵老师,第一个讲课的人,我讲的是公开课,给粉丝在群里讲课,在其他销售眼里,我不好好出业绩,搞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讲了几十节课,并且拉了几个小伙伴组成团队一起讲课,这可能是我在安利直销模式学到后潜意识的行为。
  
 我认为给粉丝持续提供价值,非常重要。
  
 效果确实也不错,2017年年度复盘的时候,大部分人的销售转化率在5%到7%之间,而我和团队的人,转化率可以达到9%。
  
 一对多的讲课,虽然没有一对一沟通那么深入,但是却是把人不可再生的一份时间,卖出了很多份。
  
 按照每次课1000人听,我一小时的课程,相当于沟通了1000人,也相当于给我省下了999个小时的时间,这可是延长寿命的好办法。
  
 不知不觉,我开始沉迷这种一对多的销售模式,一开始我还在群里互动回答问题,后来越来越麻木,没有互动,只有讲课,连续不断地讲课,我开始意识到,我自己累,粉丝也累。
  
 那些经常听公开课的粉丝,已经被养成叼嘴了,对于普通的干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甚至不愿意付费,反正免费的质量也挺高,我好像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我开始意识到社群的问题,因为我的群,也是死群,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这个群很快就会死掉,变成广告群。
  
 2018年我把重点放在写作上,讲课没有2017年多,也没有那么用心。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2018年的社群运营非常糟糕,我把群直接变成广告群了,知道不对劲,但是不知道哪个点,才是核心突破点。
  
  
 杠杠:人与人的连接
  
  
 社群运营,给我理论上的突破来自于一个关于组织的类比:钻石和石墨。
  
  
 钻石和石墨都是由同样的碳分子组成的,但是由于结构不一样,钻石坚不可摧,石墨柔软易磨。
  
 这个结构有什么不同?
  
 石墨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连接是没有规则的,有些分子甚至都没有连接,某一部分分子紧密,大部分分子反而独立开来。
  
 钻石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
  
 社群也是这样子,没有生命力的社群,就像石墨一样,也像现在很多小区一样,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联系,有几个人关系比较好,大部分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情,没有人主动链接,都等着别人给自己打招呼。
  
 而有生命力的社群,人与人的联系非常紧密,彼此熟悉,甚至形成领导力梯队的,有意见领袖带头,有小组长,每个人既是参与者,还是策划者,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就像《第五项修炼》里面提到的“学习型组织”。
  
 现在能活下来的,基本上就是第二种了,第一种顶多就是一个微信群,不要侮辱社群这两个字。
  
 我见过两个社群能做到第一步。
  
 第一个社群是007写作不出局,但是也是部分做到了。
  
 写作其实是把个人的品牌写出来了,让原本很多牛人的事迹得以让人了解,互相刺激,也让很多普通人,通过写作,变得不普通。
  
 在一个77人群里,会有10人为一个小组,组成7个小组,每周写一篇文章,写7年后去南极。
  
 这里有规则:
  
 1、每周写一篇,没有完成要惩罚
  
 2、第一天发文章,第二天就要上下楼点评。
  
 一开始我只把这个群当做丢文章的,但是别人点评了我的文章,我也得点评他们的文章,一来一往,不打不相识,我通过他们的文章,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也看清一些混日子的人。
  
 和社群里的互动,是我第一次对这个社群有感情,因为只有人和人才会有感情基础,我开始想着对这个007不出局的102班做点什么,我努力做好点评,甚至给很多人做点评,不仅仅是2次,但是做着做着我也累了,毕竟时间没那么多。
  
 后来陆续认识了007的一些小品牌,开始对007有了进一步认识,最后,在007的深圳年会,再一次认识了这个社群的威力,那些积极主动的007er都在主动给007做贡献,他们互相成就。
  
 我还发现,参与过“远方”活动的小伙伴,他们一起吃过苦,比如说敦煌行,他们的感情都特别好,能一起玩,能互相帮助,果然是患难见真情。
  
 后来我才意识到,很多人来到一个社群,其实就是消费者心态。我花了钱,就是想要服务的,比如说007,来了不能只是发发文章,要有其他的价值。
  
 他们没看懂,价值就在人那里,每认识一个人,人生都可能有心的感悟,甚至,可能遇到贵人相助。
  
 给社群做点什么,你能力会成长,还会认识一群共同成长的人。
  
 第二个社群是剽悍一只猫的牛人营。
  
 刚加入这个群的时候,我特别奇怪,这个群为什么能连续七天从早上到晚上都特别活跃,而且每天都有上千条信息。
  
 每天都有一个入营前的作业,工作人员主要做的日常工作包括通知活动和提醒作业,群里其他消息都是学员发的。
  
 这学员也不是在群里胡乱刷屏,很多学员会主动把作业链接整理好,甚至主动把聊天记录的精华提取出来合并成聊天记录转发出来。
  
 除了工作人员,我就奇怪有一个新西兰的40岁管家,每天提醒我交作业,她还主动整理群的一些精华。我跟她我说我很佩服她做那么多,她说其实也挺累的,尤其是忙的时候。
  
 是什么让她这么累还持续为社群贡献?一定是她觉得这很重要,对她很有帮助,可能是长期有效的帮助,或许她清楚,要想学习社群运营,就要先付出,才有回报,我特别看好她。
  
 这个社群还有关于自我介绍、牛人互夸和采访环节,核心就是不断让群里的人加深互动和感情,只有社群里的人关系越紧密,这个班才有战斗力。
  
 他们后期还有阅读打卡营和写作营,完成率有达到100%的,如果没有一个战斗力的团,是不可能全员完成的,我做过免费和付费的读书打卡,效果天差地别。
  
 不过这个社群还有前提,是筛选一批牛人,以牛人推荐,写邮箱申请,经过自我介绍等环节,最后审核通过才能付费,还有7天的预备营,通过后才能加入正式营。
  
 每一个步骤,都是在提高门槛,淘汰劣质的人。
  
 加入这个社群的人,都是有共同愿景的,比如说成为牛人。
  
 就像钻石,除了连接紧密,这些分子得都是高质量的碳分子才行,不能是其他杂物。
  
 所以社群运营的前提,是筛选有质量的社群成员,然后加强社群成员的互动,让他们相互认识,共同完成任务,最后发动他们起来完成高难度的团队行动。
  
 这段时间从腾冲、大理到丽江,了解了不少少数民族,他们特别团结,跟以往农村的村民一样,互相熟悉,互帮互助,有困难一起解决,这不就是一个线下的社群吗?
  
 我朋友何国家在北海,他说他们那里客家人特别团结,生意上互相帮助,连打架都是拉一车人,虽然这种暴力不值得学习,但是这种团队氛围,却是现在很多人很缺乏的。
  
 我从小在学校长大,没有体会过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助,甚至一个村子给你撑腰的那种感觉,到了广州,住在小区,也没有任何社群的氛围。
  
 虽然很多人从农村走到城市,个人越来越独立,很多事情不需要别人帮助,但是也难免会有一种孤独感,学习型社群正是满足了这种刚需。
  
 我们不一定要像在农村一样打牌抽烟喝茶才能有集体感,我们通过阅读、写作和成长,同样可以找到集体感。
  
 我们去年也意识到社群的重要性,然后在北京、广州、深圳分别建立了城市班长带领的社群,一个班长带20个人,每个城市至少有十几个班。
  
 我跟格局广州一班的学员比较熟,他们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开始互相推荐书籍,互相解答问题,一起定主题讨论,我能感受到这种方式让他们成长飞快。
  
 社群的价值在于人。
  
 意识到这点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今年线下见20个牛人,并且不断在社群里认识牛人,给社群做贡献,给有需要的战友帮助,我相信这会给我带来无限的价值,这对我一个有社交冷漠症的人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改变了。
  
 今年我会做一个读书打卡社群,我希望这个社群不仅仅提供读书书单、读书方法论和社群规则,也不仅仅是改变学员的学习习惯,我希望这是个牛人村子,每个人互相熟悉,互相帮助,甚至可能产生事业上的合作。
  
 想想都觉得很兴奋。

3. 都在谈社群,到底什么决定社群的价值?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有很多个500人微信群,听上去好牛逼。实际上,大家知道吗,如同计算机只认识0和1, 微信群也只有2种状态:1是持续活跃,0就是死群。 除了持续活跃的群,其它都将变成死群。你有100个500人的微信群,都是死群,有价值吗?
  
 所以一般说这话的人,虽然在做群,但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社群价值。 因为社群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甚至不取决于群友质量 。那取决于什么呢?有人可能说好玩,但再好玩也会玩腻滴哇, 那只有一个内在原因:就是它持续在创造价值。 
  
 只有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群,才能持续活跃。各位亲同意吗?如果500人,每人身价100万,是不是群的价值就是5个亿呢?显然不是!那么问题来了,一个500人群的价值,取决于什么?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世界鹦鹉大赛,评选最会说话的鹦鹉,台下人山人海,都想看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鹦鹉们的精彩表现。鹦鹉们轮流上台,各自展示自己的本领:有的鹦鹉会说英文,有的鹦鹉会背唐诗,有的鹦鹉会做算术。鹦鹉们轮流上台,各自展示自己的本领:有的鹦鹉会说英文,有的鹦鹉会背唐诗,有的鹦鹉会做算术。但这些鹦鹉都没有拿到第一名。大家猜第一名的鹦鹉表演了什么才艺呢?它上台就说了一句:我靠,这么多人!它上台就说了一句:我靠,这么多人! !就只有一句话:我靠,这么多人!为什么这只鹦鹉能拿第一名呢?在其它鹦鹉都关注自身技能的时候,这只鹦鹉关注的是它和周围的关系。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app叫今日头条,2年不到估值5亿美金,现在估值100亿美金。新浪、搜狐的记者、编辑们一下就傻眼了。为什么呢?因为今日头条的新闻,都是从新浪、搜狐等媒体收集的,但这个不生产新闻的今日头条的估值,却比所有网络新闻媒体的价值都要高!为什么如此受追捧呢?因为它做了1件事: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自动给你推荐你喜欢的新闻,新浪关心的是:新闻的及时性、新闻的质量、新闻的数量。而今日头条关心的是:新闻与你的关系。还记得那只说“我靠,这么多人!”的鹦鹉吗? 
  
 鹦鹉和今日头条一样,关注的是关系和连接。很多人做社群,都习惯于关注群友本身。比如大家会关心群友人数,所以有的人将微信群越做越多,就像有些人说我有500个500人群;比如大家会关心群友质量,所以有的人将群友质量越做越高,比如正和岛,年费3万元。而我认为,社群的价值不取决于群友的数量,也不取决于群友的质量,而取决于群友之间的关系、即连接。大家想想500人的社群,会有多少个连接呢?学过排列组合的可以算一下,2人的连接可能数=500*499/2=124750个连接。加上多人连接,数量就更多了!数十万的连接,每个连接还可能不止一次,那每个连接值多少钱呢?少则几元,多则几百万,也可能是几个亿,对吧?
  
 如果一个连接,几元钱都不值,你连接它干什么呢?

都在谈社群,到底什么决定社群的价值?

4. 其实,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社群

前几天,做了一次微信群清理,看着微信里一长列群,默念三遍:
  
  
 其实,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社群;
  
 其实,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社群;
  
 其实,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社群。
  
 果断手起群无,该退的退,该删的删。
  
 曾几何时,打开微信,占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再是朋友圈、公众号,而是各种各样的群,有育儿的,有个人成长的,有写作的,有画画的。有工作相关的长期群,还有因各种短期活动组建的活动群……,看着几十条甚至几百条的未读消息提醒,常常有种莫名的压力和烦躁。
  
 一直不是个爱热闹的人,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听音乐,会一个人去逛街、看展览,与其在一群人中欢腾,更喜欢两三好友喝茶聊天,那样的自己是安宁而舒适的。这样的性格虽有些不合时代,有时也会艳羡他人的活泼玲珑,只是扪心自问那依然是自己喜欢的状态。
  
 随着个人学习的日渐盛行,不知何时起,自己突然也变得闹腾了,参加各种线上线下课程或活动,成为各种微信“组织”中的一员。
                                          
 便捷多元的学习、社群互助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很大地帮助了自己,让自己开启了绘画、写作之旅,也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但人总是容易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念,学习亦如此,看到好的课程就想上,看到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群就想加。于是微信以你不曾觉察的速度迅速膨胀起来,手指在各种消息间机械点击,眼光在不同群间频频切换,时间支离破碎,思维也凌乱无序。看似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阅读的耐心、思考的深度却越来越弱。
  
 曾经也有过清理的动作,却总是看看这个,觉得这个可能会需要,看看那个觉得退了可惜。于是继续在网络和社群零碎的信息中游走。
  
 部分微信群成了微课的存储器,总认为只要有空就会去听去学,可惜那一天似乎遥遥无期。
  
 有些群是活动后情感和共同成长的载体,却因为没有大家都感兴趣的主题或活动持续推动,而成为供大家冒个泡、发个广告的聊天室,只是因为大家都熟悉了,没有深度的友情也有浅淡的交情,或者自己曾经在里面付出过,撤离便会生出些离开集体和伙伴的内疚感来。
  
 还有些群确实里面持续有有价值的内容,只是时间有限,可明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时间关注,却又舍不得错失那些好东西,于是每次都是一目十行跳跃式浏览,却常常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点个赞,发句感谢,也只是一种参与度和存在感显示罢了。
  
 直到开始写作,着手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才发现自己体系化的积累是如此空泛而浮于浅表,有多久没有深入地看一本书,有多久没有沉浸式的思考,有多久没有深度共鸣和交流了,2017年转眼快过去两个月了,我又沉淀了多少?
  
 所有的科技、学习都只是工具,当人被工具奴役,失去自己的价值时间的时候,就是该重新审视这个工具的时候。
  
  微信的断舍离和物品的断舍离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关系的断舍离,都难在对过去情感的留恋和未来欲求的念想,还有舍弃行为引发的内疚感和一些负面的自我评价。只是人的社会性、中国的熟人文化让微信人际断舍离更困难些。 
  
 但困难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和不应该做, 关键是想明白自己的初心和背后的需求后。 
  
 其实,我需要的是更多独处的时间,好好地阅读完今年计划的那些书,言之有物的写些东西,把在读的心理学课程仔细地研究下。我需要更多离开网路社群的时间,陪家人聊聊天,和孩子多玩玩,和好朋友约一约。
  
 一个人的成熟表现之一是面对很多选择,他可以很坦然地说,“我知道这非常好,拥有对我很有帮助,但我现在不想要“。
  
 从微信断舍离开始,希望自己也能很快成为这样成熟的人。

5. 社群怎么玩,才能玩出高价值?

最近好多学员问我,社群营销到底怎么玩才能玩出高价值?今天就跟大家详细来聊聊这个问题。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群。可能会有很多人说,社群不就是微信群吗?其实不然,社群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微信群,QQ群,星球,YY等等很多,我们做社群营销的,掌握其中几个重要的就可以了,没必要把所有的社群形式都要研究个透。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你要做的社群,是什么类型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内容型社群,通过内容聚集人群。如逻辑思维,每天提供优秀的内容,即便在早期没有太多互动,依然形成了社群稳定的强关系。
很多知识型社群也是一样,从成立到今天,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就是在输出内容,通过内容把大家聚合到一起,这种知识付费型社群的用户粘性很强。
第二种,行动型社群,通过活动聚集人群。活动可以是线下的,例如跑步群,爬山群;也可以是线上的,比如游戏群,在线课程群等。
这类社群不需要太多内容输出,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想要共同做一件事情聚到一起,形成社群。这类社群的特点是平时和有活动时的活跃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第三种,身份型社群,通过身份定位聚集人群。老乡群、校友群、粉丝群等等,这类群无需内容和活动作为必要条件,成员们有同样的身份,所以有不一样的情感连接。
大家应该都清楚了社群的类型,那么你要做的社群是什么类型的呢?不妨对照上面的类型,套用到你的项目当中,明确自己的社群定位,这是关键的一步。
明确了社群定位,下面我们讲到的是社群的搭建。社群搭建就是需要社群里面要有人,而且是你提供服务相关的人群,不是那种无关的广告群。
一个社群能否发展起第一批成员至关重要,而社群早期的成员需要由核心人物出面吸引或是拉动。找准你想构建社群的方向,然后找到这类人中极致且有趣的人,定位越精准,成员之间越能形成凝聚力,从而为社群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同时,核心人物一定要作为社群的精神领袖多出心力去运营,保障社群早期的活跃性。怎么才能保证进来社群的人都是质量比较高的人呢?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设置入群门槛。这样不但能保障社群的质量,还会使成员感受到能加入该社群来之不易,从而形成身份认同感,更加珍惜社群。
这里的门槛可以是进群缴纳费用,给群主提供某种等价的东西等等,没有固定的形式。
2、制定会员层级。一个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将社群的组员再来进行划分,设计会员层级。这时候就会产生所谓的会员,或者非会员,这种身份感的认同会使一部分成员对社群更加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让他们与另外更大一部分的旁观的、好奇的、投机者或随机性成员区分开来,最后形成社群真正的力量。同时,需要一定的管理和奖惩机制,对灌水发广告等行为及时处理。
3、维护组织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下很多成功的社群,背后都有一个核心的组织者,如罗辑思维背后的罗振宇。这些社群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以某个人为中心的关系机制,到底能不能长久的运营和维持。
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是秋叶PPT,他除了秋叶老师的单方面分享,还不断鼓励成员输出内容,从而摆脱了单方面的粉丝模式,社群得到了良性发展。
社群成员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要考虑社群的价值是怎么体现的?没有价值,就没有付费,自然就成了一个无用的社群。
社群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实现了连接。大家都了解,一个行业里面真正的交流范围不能太大,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到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通过更加私密性的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质量。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线下课程需要付费的原因所在,因为付费的都是少数人,少数人的交流质量绝对会比一大群人交流来的更高。
大家记住一点,群人数宁缺毋滥,千万不要为了人数弄一些不相干的人进来,你需要明白有种职业叫换群,一旦邀请了,估计你的群离死期也不远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秋鱼,曾用一年时间平掉了100多万的负债,想了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咨询我。

社群怎么玩,才能玩出高价值?

6. 加入一个社群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我认为加入一个社群的最大价值在于一个词:满足。
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一个社群,我们为什么选择在一个社群里留下来,为什么要与社群的人线下面基见面,为什么想和社群里的人成为好朋友,都是源于这一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原本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的精彩生活,我们获取了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之所以心之所向,是因为满足了我们心里对自己的某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是生活上的,事业上的,情感上的,等等。

正因为这样的满足感,让我们选择一个社群并坚持留下来,但仅有一时的满足感也是不行的,比如为了获取某一项资料而成立的社群,在获取资料之后就不了了之,大家一拍而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没有持续的满足感。

持续的满足感是社群成员之间彼此熟悉,变得惺惺相惜。当社群满足了自己的满足感之后,想要长期发展,那么社群就要变成大家的一个情感平台,大家在一起彼此成就,大家在一起互相照应,这时候社群就产生情感,产生温度了,这样满足感变成了更高级的一种存在——情感满足感,有了情感,那么这个社群就是发挥最大效能、坚不可摧的。

人都是感性动物,能提供满足的地方才是我们乐意参与的地方,让我们都能找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满足感的社群。

7. 关于社群运营,各位懂社群这块的大神,有什么高见和小弟分享的吗?

一、三观要端正!
任何群组都有一个基本的主题方向,群组的运营者要积极引导成员围绕该主题展开社交活动。当然这不是说百分比只能谈论一个方向的东西,而是这个主题一定要是这个群组一切社交活动的最重要部分,否则容易造成核心成员(往往输出价值较高的信息)流失,群组内容进一步走歪,渐渐整个群彻底变成吹水群或者死群。
二、人治还是自治?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说道社群的最高境界是全民自治,创建者(管理员)负责搭建和奠定社群的主题氛围、落实大方向的规则。随后在演变过程中,成员在社交活动中不断碰撞和融化,最终产生统一的群体意志:一种被社群成员高度认同,全员执行的思维方式。可以实现社群的自运营、自驱动。
fengwosq

关于社群运营,各位懂社群这块的大神,有什么高见和小弟分享的吗?

8. 社群可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有哪些

一、社群能为群员带来哪些价值?1.品牌感受更直观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塑造的形象必须被周围大众广泛接受并长期认同。而社群的形态便于公司产品直接展示,自身鲜明的个性和情感特征,让用户可以感受产品的温度。2.刺激产品销售不论是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社群,还是基于个人目的的运动瘦身群,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每天的社群营销的感染,能够激发购买冲动。通过社群发布产品的信息或者发起购买产品,这样就实现了有性格的产品销售。3.产品沟通反馈渠道在传统营销环境中,产品售出后,除了退换货,绝大部分客户都已断了联系。而社群则是要圈主客户,让其更深度地参与到企业产品反馈升级、品牌推广中来。把用户当成自己的家人来爱护,从而使其爱上企业,主动为品牌主力。如果你认为你能提供价值,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你必须在一种能力上拥有超过常人的能量,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社群的价值基于能力才能构建,不是基于热情或者愿景。【摘要】
社群可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有哪些【提问】
一、社群能为群员带来哪些价值?1.品牌感受更直观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塑造的形象必须被周围大众广泛接受并长期认同。而社群的形态便于公司产品直接展示,自身鲜明的个性和情感特征,让用户可以感受产品的温度。2.刺激产品销售不论是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社群,还是基于个人目的的运动瘦身群,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每天的社群营销的感染,能够激发购买冲动。通过社群发布产品的信息或者发起购买产品,这样就实现了有性格的产品销售。3.产品沟通反馈渠道在传统营销环境中,产品售出后,除了退换货,绝大部分客户都已断了联系。而社群则是要圈主客户,让其更深度地参与到企业产品反馈升级、品牌推广中来。把用户当成自己的家人来爱护,从而使其爱上企业,主动为品牌主力。如果你认为你能提供价值,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你必须在一种能力上拥有超过常人的能量,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社群的价值基于能力才能构建,不是基于热情或者愿景。【回答】
二、社群价值体现要注意什么?1.求“精”不求“全”我们建一个群,是为了把大家聚在一起,这其中重要的枢纽就是“需求”,因为同一个需求,不同的人被连接到一起,但大家要明确一点,在这个时代,一个产品不可能让所有用户满意,只要能够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那就足够有竞争力,我们不用把精力放在求全上,而更多的放在求精上。2.深挖需求寻找回报点用户的很多需求,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笼统,我们不仅要看到群员表面的需求,更要善于挖掘那些本质的深度需求,当然社群要为大家提供价值,这点没错,但社群也必须有一个能够产生经济回报的承载物,这样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3.社群以利益为出发点看过了大量社群的生死,你会发现,真正能长久活下来的,不用特别维持还能很活跃的,都是在社群成员之间逐步建立了互惠互利关系。其实说到底,社群其实就是一个更好去触达用户的载体,人们更看重的是你能为我带来些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利”字,想要长期运营好社群,就要看你如何去运用“利”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