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之:期货交易的投机策略是什么?

2024-05-19 23:21

1. 期货交易之:期货交易的投机策略是什么?

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上的投机策略,可归为如下一般性原则:
1) 利用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来投机。投机成败取决于能否准确预测价格走势。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对价格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投机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投机。
2) 利用同一商品不同月份的期货差价变动来投机。这种投机方式也叫"期货间垮"。其目的在于利用商品在某时间供求关系变化来赚取不同月份期货差价。这种投机盈亏较少,风险较小。
3) 利用现货和期货价差进行套利投机。由于供求关系变化不定,现货与期货的差价经常相互转让。一般情况下,当供不应求时,现货价一般高于期货价格,出现所谓"现货升水";当供大于求时,期货价格一般高于现货价格,出现所谓"期货升水"。投机者利用其价差进行投机。
4) 利用不同交易所之间价差进行套利交易。所谓套利是指在两个交易所以相反买卖地位进行交易,借以套取价格差额。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有时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中出现价格7完全一致的情况,投机者利用这种价差进行投机。
5)利用可替代性商品和可转换性商品间的差价进行套利投机。有的交易所经营的商品有明显的替代性,例如玉米、大豆粉、燕麦等可当牲畜的饲料相互代替。当市场上玉米价格上涨时,可能刺激大豆粉和燕麦等饲料价格上升,投机者可利用替代性商品供求关系和价差进行套利和投机。对可转换性商品(如大豆、豆油、豆粉三者是可转换性商品〉,投机者也可利用它们的价差进行套利投机。

期货交易之:期货交易的投机策略是什么?

2. 下列对投机者论述正确的是A. 投机者违背了期货交易规章制度 B. 它主观是为了期货市场正常运作

如果这个投机者是指赚取差价的人,那么选 D. 投机者对期货市场有正面作用   

赚取差价的人的主观愿望一般不会为了期货市场正常运作,或主观保证期货市场流动性,
赚取差价的人客观上为期货市场正常运作和市场流动性创造了条件。

3. 结合实际阐述下非正当投机交易对期货市场的危害。

327国债期货的经验教训,我觉得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编辑本段现货市场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祸根  重提1995年“327”国债事件,并非仅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在上海宣告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意义重大。在欢呼之余,也不禁使人想起1994年“327国债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中国的金融衍生期货交易健康成长。 
  国债期货交易是非常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但是,当时我国国债发行较难,主要靠行政摊派。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行业管理者发现期货这个东西不错,可以提高流动性,推动发行,也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国债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可以对此进行做多做空的买卖。 
  在本质上,这种交易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这也正是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支持者的原因。 
  令人疯狂流泪的“327”1993年10月25日,北京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在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128.5元,但到期的预测价格还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市场对此看法不一,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其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当日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砸出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 
  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京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 
  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 
  “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后事之师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具有全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 
  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 
  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 
  管理漏洞,透支交易。我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按“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 
  监管职责不明确。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最初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推出的,《办法》颁布前,中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的主要主管机构。财政部负责国债的发行并参与制定保值贴补率,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例行管理,并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证监会负责交易的监管,而各个交易组织者主要由地方政府直接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监管措施上的真空。“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至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从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170余家期货企业日子极不好过的11年,监管层也整整思考了11年。人们还将思考多久?还将等待多久? 
  淮南的柑橘很香甜,但是到了淮北就成了苦涩的“枳”。我们在引入金融创新工具的激情中忘记了要先打理好这里的监管气候和土壤,给它一个营养丰富的环境它才能顺利成长、恢复本性,否则只能是因发育不良而早夭。 
  国债期货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虽然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工作已经启动,但程度还不够。因此,国债期货的推出应该等待利率真正市场化的那一天。等待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技巧。 
编辑本段文中醒目处  1,“327”国债期货合约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 
  2,国债期货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虽然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工作已经启动,但程度还不够。因此,国债期货的推出应该等待利率真正市场化的那一天。等待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技巧。 
  评: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重提“327”国债事件意在提醒各位期货的风险,就算你是绝顶聪明和何其有钱的人,也不能轻易地参与期货交易

结合实际阐述下非正当投机交易对期货市场的危害。

4. 大多数投资者的期货交易,始终局限在这两种模式中!

1
 
 对冲投资组合的研究出发点
 
 因为期货具有较大的杠杆作用致使市场的风险被放大,然而多数投资者包括量化投资者的交易却始终局限在两种模式中:
 
 一是趋势交易,即通过大量的基本面及技术面的研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品种的走势方向,运行中线以上投资。该种投资者方法的优点是投资时间长,持仓调整少,利润较为丰厚;
 
 缺点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去研究一个品种的基本面信息,同时需要交易者对技术分析掌握得比较娴熟,对宏观经济发展有整体的把握。
 
 这需要交易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才能抓住较大级别的单边市。同时,在资金方面,如果资金管理不当,趋势中行情的反复及止损策略设置的不合理同样会导致趋势性投资的失败。
 
 二是短线交易,一般的短线交易的投资者不关注基本面信息,只通过技术面强弱界定一个品种的短线方向和交易时间。
 
 优点是投入时间少,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利润比较可观;但是缺点是对交易者交易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要求交易者有极强的止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交易次数频繁。
 
 通过两种方法总结一下对比就可以发现,无论是长期趋势投资还是短线交易,都是以时间周期不同的趋势为前提,并没有相应的对冲风险的机制,这两种交易方法都要承担判断失误或者其他错误造成的风险。
 
 然而市场中还存在一种交易,被很多大的机构及投资大师所追捧,即对冲交易。对冲交易即同时运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在期货市场上,一般常见的对冲交易多是较为严格的套利组合,然而当今也有一种不同于套利交易的对冲投资组合理念,就是利用不同商品的强弱对比,来构造买强抛弱的一个投资组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屏蔽和分散市场风险,是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的首选。
 
 2
 
 对冲投资组合的投资理念
 
 大多数时间内,商品市场会出现品种涨跌不一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品种具有不同的基本面及资金青睐程度。
 
 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宏观等因素影响,商品市场也会出现同涨或者同跌现象,但是涨跌幅度却有很大区别,品种间会出现较大的强弱差别。
 
 比如,在2009年出现的超级牛市中,年线显示铜上涨133%,沪胶上涨109.72%,锌上涨了87%,燃油上涨67%,白糖上涨87%,PTA上涨53.57%,铝上涨42%,大豆上涨21.57%。
 
 基于强弱配合的操作思路,如果选择买入走势较强的品种,卖出走势较弱的品种,不但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市场风险。
 
 投资理论中有句着名的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冲组合就是将资金运行相对分散化投资,来达到规避系统性风险或者趋势判断失误风险的目的。
 
 3
 
 对冲投资组合的品种选择
 
 相对于整个期货市场来说,一段时间内一定会有一个较强的品种,也有一个表现较弱的品种,将较强与较弱的品种运行组合,买强抛弱,等待二者强弱关系出现变化时平仓,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润。该组合是假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暂时成立。
 
 因为在市场中,一旦某品种处于强势,比如说有着基本面消息炒作或者技术性突破,就会有大量资金进场追捧,就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其强势格局;
 
 同样最弱的品种一般是有着较大的利空或者技术图形走差,或者资金参与程度较低。期货市场追涨杀跌的特性会将这种强弱关系演绎到极致后回归。
 
 采用这种理念建立的投资组合中,选用的两个品种一般是毫无关系的,比如金属中的铜和农产品中的强麦,这样建议的投资组合可以规避行业风险,但是要谨防二者强弱关系的转换,因为其市场关联度较弱,价格变动可能更无规律可循。
 
 还有一种是同系商品的强弱品种投资组合。同系商品是指两个品种在上下游产业链中有着某种相同或者替代关系,其价格变动一般具有一致性的商品类别。
 
 比如期货市场中的金属类、农产品类、能源化工类,更加细致的分类如油脂类、豆类等等。
 
 同系商品由于有着相同、类似或者替代性的关系,其价格变动一般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各品种基本面和资金青睐程度不同,即使趋势一致,趋势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2010年的能源化工类中,由于受到上游原料大量增产的原因,LLDPE、PTA等品种走势明显偏弱,而橡胶因为合成胶替代有限,价格受制于天然胶供求,走势则略强。
 
 在同系商品中做买强卖弱的投资组合,可以很稳妥地赚取两品种间的强弱价差,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量化的关系。如果利用不同的入场时间差,可以在趋势发生反复时减少资金损失,尽可能大的抓住趋势的利润。
 
 4
 
 这种买强抛弱组合建立后,后市面临着三种走势。假设强势品种为a,弱势品种为b,其后市走势不过如下:
 
 # a继续走强,b继续走弱,组合较大程度盈利;
 
 # a与b同时受到系统性涨跌影响,走势较为一致,因为采用一买一卖对冲,且金额上基本相当,即使两品种系统性涨跌,等于是持仓对锁,利润基本锁定在入场初期;
 
 # a开始走弱,b开始走强,即二者强弱关系改变,这是最不利的一种现象,投资者更应该关注二者相对强弱关系的转变时机及时平仓。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刚入场时,则此次投资无利润或稍有亏损,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由此推断,两品种买强抛弱组合在市场上胜算超过2/3,且风险较低。

5. 期货投机交易的适度交易

在期货币场卜有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承担套期保值者转嫁风险的作用,有利于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转。它是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和发现价格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1)投机者是期货风险的承担者,是套期保值者的交易对手。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能够为生产经营者规避风险,但它只是转移了风险,并不能把风险消灭。转移出去的风险需要有相应的承担者,期货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上正起着承担风险的作用。期货交易运作的实践证明,仅套期保值者之间交易很难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如果只有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那么,必须在买入套期保值者和卖出套期保值者交易数量完全相等时,交易才能成立。实际上,多头保值有利空头保值者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因此,仅有套期保值者的市场,套期保值是很难实期货投机交易现。投机者的参加正好能弥补这种不平衡,促使期货交易的实现,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投机者根据自己对价格的判断,不断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期货合约,以期在价格波动中获利。在这一过程中、投机者必须承担很大的风险,一旦市场价格与投机者预测的方向相反时,就会造成亏损,这种亏损正是套期保值者所力求回避的那部分风险。如果期货市场上没有投机者或没有足够的投机者参与期货币场,套期保值者就没有交易对手,风险也就无从转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风险的功能就难以发挥。(2)投机交易促进市场流动性,保障了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发现价格功能是在市场流动性较强的条件下实现的。一般说来,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强弱取决于投机成分的多少。如果只有套期保值者,即使集中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市场参与者也难以找到交易对方,少量的成交就可对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交易也不要太过理性化操作,总是背离市场的客观规律进行操作的投机者最终会破淘汰出期货币场。投机要适度,操纵中场等过度投机行为不仅不能减缓价格的波动,而且会人为地拉大供求缺口,报坏供求关系,加剧价格波动,加大市场风险,使市场丧失具正常功能。因此,遏制过度投机,打击操纵市场行为是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

期货投机交易的适度交易

6. 期货交易的投机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期货市场中,熟悉和运用投资原则、规律,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突发事件,需要漫长的学习和亲身实践过程,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再深入探讨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这里倒是有三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一条原则,投资者必须下功夫研究所要交易的品种,比如说影响该商品供需和价格波动的统计数据及其他因素。这就要求投资者不能单纯依靠别人的观点。例如,如果你通


  过经纪人交易,千万不要把他的话当真。如果你因为对方是一位专家就听信他的观点,那么完全依据他的信息和观点来下决断就太愚蠢了。你要听清楚经纪人的职业术语和开脱之词,当然这也需要适当的个人经验积累。

  第二条原则,就是不要过量交易,这不能根据资金数量或者每周、每月、每年的交易数量来确定,而要按照你同市场之间的关系:你能花多少时间来跟踪价格波动,研究市场,你的交易计划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等等。过量交易将使你面对更大的风险,还要搭上不必要的手续费。最终你不得不承认,把握每一波行情既不现实,也不是你的本意。那些无法每天在场内交易的优秀投资者做单时非常谨慎。商品期货价格有其趋势和季节性周期,职业投资者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至于每天的价格波动,不予理会。对于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来说,他只需保证30%-40%的交易盈利就足够了。也就是说,那些每天尝试交易的场外投资者盈利率只有保持在60%-70%才能领先。

  第三条原则,遵循你预定的交易计划——一套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原则或者是模式,它们可以帮助你做出决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成不变的特殊交易模式或者原则,因人而异。如果你不是职业投资者,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哪些原则最有效,最符合自己的性格和最初的感觉。不管选用何种交易原则,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不懈,这也是对投资者节律和心态的考验。如果不能严格遵循自己的交易原则,市场稍有起伏波动,你就坐立不安,很容易陷入紧张情绪中,采取鲁莽的行动。此外,我还要提醒你,头脑中不要因为有侥幸投机的想法而摒弃这些原则;如果你在开始就受挫或者经受一连串打击,不要气馁,继续坚持明确的交易原则。

  期货市场体现了金融的民主,投资和投机,每个人自作主张,公平合理。有些观点有理有据,究竟如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于那些勇于探索的美国人来说,期货市场大有作为。如果成功了,他们靠的是智慧、意志和能力,因此不需要感怀任何人,也就心态超然。一切努力和艰辛,惊惧和折磨,最终有了交待。

7. 商品期货中,做投机的哪些品种可以持仓进入交割月,不可以进入的在什么时间需对冲掉

1·郑商所和大商所的自然人不可以进入交割月,中金所的可以
2·上交所比较复杂,有的品种不可以,有的可以进入交割月,进入交割月又不一定非要交割
3·能进入交个月的品种要进入交割月必须调整持仓到规定手数的整数倍才可以
4·比如:AL,CU,ZN要调整为5手的整数倍;AG要调整为2手的整数倍;AU要调整为3手的整数倍;RB,WR要调整为30手的整数倍
5·个人客户要在最后交易日前第三个交易日调整到0手

商品期货中,做投机的哪些品种可以持仓进入交割月,不可以进入的在什么时间需对冲掉

8. 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有何特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有何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就是说,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性也来自期货交易内在机制的特殊性。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期货市场的风险与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相比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波动较大、更为频繁。
(2)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3)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合约买卖活动,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
(4)期货交易量大,风险集中,盈亏幅度大。
(5)期货交易具有远期性,未来不确定因素多,预测难度大。
3.风险与机会的共生性
期货交易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即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4.风险评估的相对性
实际收益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预期收益的评估则根据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观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具有相对性。
5.风险损失的均等性
对于所有参与期货交易的双方来说,期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都是客观存在的、均等的。
6.风险的可防范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数据对期货市场变化过程进行预先测定,对期货市场风险进行防范,达到规避、分散、减弱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