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2024-05-19 01:35

1.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做到知行合一的方法有:摘掉身上的负面特质、不断学习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归零的心态、请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计划必须可行、要有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等。具体如下:
只要是人就会有情绪,当然有良性情绪也势必有恶性情绪,悲观、短视、依赖、极端等乖这些负面特质也许不可能一下子在一个身上体现,从肯定每个人都会有其中的一两个。只要有了这些特质,那么就很难做到一些事情,若想做成一件事,那么请摘除这些负面特质,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因为无知而造成的,偏见和固执就是无知的体现,由于对事物认知的并不是很深刻而造成一些后果。这个时候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深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做到更加理性客观全面,这也就为做到知行合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已经是博士了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吗”,“我在这一行干了30年了难道还会出错吗”。诸如此类非常封闭的学习心态只会让止步不前,并且很难吸收新的事物,若想自己有真正的突破,那么请让自己拥有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能有归零心态学习的心态。
是不是很多时候,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让之前是所会出的努力一文不值,是浊也有这种情部况,常常是感性占据上风,以至于凌驾于理智之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若是这样,请立刻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
很多人也会制定计划,并且这个计划可能还非常的高大上,但是有规划空的是,计划若是没实现或者说根本不可行,则就是停留在脑中或者说纸上一堆无用的文字而已,毫无价值可言,计划可以不那么完美也可以很小,但一定要可行。
很多人做事非常的墨守成规,学习也在坚持、也有会出实际行动,但是却不会根据实际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若是经常如些,那么做一些东西可能也就看不到效果或者说根本就是徒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具备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2.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方法如下:做到知行合一的方法有:摘掉身上的负面特质、不断学习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归零的心态、请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计划必须可行、要有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等。具体如下:只要是人就会有情绪,当然有良性情绪也势必有恶性情绪,悲观、短视、依赖、极端等乖这些负面特质也许不可能一下子在一个身上体现,从肯定每个人都会有其中的一两个。只要有了这些特质,那么就很难做到一些事情,若想做成一件事,那么请摘除这些负面特质,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3.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要想作到知行合一,关键在于信与诚。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认知、真知,不信就不是认知,不诚就不是真知。也就是说只有把知识、学问这些外在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真正的思想时,就自然做到了知行合一。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孔老夫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他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意是,“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要“广泛的学习,深入地追问,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笃定地履行、坚定地践行。”由此可见孔子在知行上认为获得知有三,天生而知(圣人),通过学习而知,再就是在困惑中思辨而知,并主张学、思、辨、行,学是知的方法之一,通过思、辩而认知,由而指导行为。
  
 但是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文化,时间久了,就出现了知行脱节,“假道学”、“伪君子”屡见不鲜的 社会 现象,因此程朱理学应运而生,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之说,即知先行后,知轻行重。
  
 明朝王阳明创建心学,正式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可以说如果真正做到了“认知”而致良知,就实现了知行一体,知行合一。
     一,简单理解“知行合一”。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看到美女,就会多看几眼,这就是“知”,在心里生出喜欢的念头就是“行”。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喜欢,而一念起的时候就是“行”。    二,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找到自己的良知。所以知行是合一的,他的前提是,个人的良知必须光明,必须要发挥良知的作用。每个人都有本心的良知,人性本善,只要我们心里没有被私欲遮蔽,知行就是合一的。用我们的良知来知,用知指导行,良知这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三,“知行合一”的关键是要在事上练。行就是专一,认真的去做,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专心致志,保持恒心。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一诚天下无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知行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结束,知是开始,行是结果,是知的完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知”要靠“行”来检验,“行”要靠知来指导,不盲从,不妄动,即可谓“知行合一”。
  
 摒除物欲,为善去恶,回归自己的内心,从心性中去发现自身本具的智慧。我们要有正知正见,因为每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或者可以说“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错,区别只在于认可与不认可;或者换个说法儿可能更合适——“取行合一”,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那么他最终所做的选择,与他的行为都是合一的。所以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首先要保证我们所行的“知”,是“真知”而不是“假知”,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要想有“真知”就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意。
  
 “知”为思想,“行”为行动,知行合一可以理解就是怎么想就怎么做,做人做事不能言行不一,口蜜腹剑!以诚相待,坦荡做人,才能让别人尊重,也可以理解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把掌握的知识用实际行动去创造价值,也就是常说的理论指导实际。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那就要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亲自动手到实践当中!
  
 我理解是应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去做。是自己大脑有意识的支配。
  
 知至切实笃行处即是行,行至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有一个更经典的论断,就是:“真知即是行”,而不是过去所提的“真知即能行”。
  
 他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过程。
  
 但是要强调一点,所谓真知,不是现在闭源化了的“知识”的概念,我们理解的知识的概念是不足以解释王阳明的真知的。那么王阳明的真知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提出了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的真知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性”,之所以有的人能够如实显露本性,有的人昏昧无知,就是因为他的某一“真知”尚未被自己界定,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的,这是你作为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
  
 
  
 他还提到良知的一个特点:“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其实这就是“真知即是行”。他举例说人在成为父母之前,没有人教你如何做一个父母,但是你一旦有了子女,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父母应有的慈爱之情。很少有父母他的子女一生下来他就在心理和 情感 上抛弃子女,即使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行为上抛弃子女的父母在心理上也会倍受煎熬。在这里为人父母所表现出的慈爱之情便是行,你内心本来就有的为人父母的良知就是知。
  
 真正理解了王阳明所举的这个例子,你就应该明白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了。如果你还没有理解,那正应了王阳明的观点——你还没有真正做到“真知”。
  
 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总是要求我们记住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真知。比如说上述内容,你记住了那些概念和知识,但你并未做到“切实笃行”的理解程度,因此你也不能做到自然而然地施行。真正的理解是做到“致良知”,就是不断的磨心性,让自己的内心真正感受到良知,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自觉施行。
  
 所以学习国学和古代哲学就是要剥开现代的语句概念给我们的“误解”,理解真理背后真正的“真知”。所以说题主说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其实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只有经过″格物”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动的,是不一样的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4. 如何正确的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智慧:教你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知中行

5.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做到知行合一方法如下:
1、遵循认知规律。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般我们先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首先建立新的意识,这种新建的意识是对我们原来认知的提升和发展。
正因为有了新的意识,才为后面行为的改变奠定了一个基础,但是在实践初期,我们偶尔会看到闪光点,我们的意识经常在新观念和旧观念之间徘徊,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认知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不能坚持,就可能出现倒退,重新回到原来旧的观念和行为中去。

2、永不停止。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或者新技能的时候, 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我们从出生的一刻起,就开始学习,学习走路、说话、吃饭、文字等等,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学会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直至生命的最后,我们也要学会去面对死亡。
3、加强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是否掌握了一种新的知识,衡量的标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熟练的去运用。通过实践,当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将一种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6. 论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与知行合一

王阳明重要的思想之一:知行合一,为我们生活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他的意思是良知光明的人在面临外界的事情时,能够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践行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知易行难以及知难行易这样的说法,这也值得我们进行探索。
  
 首先是知易行难。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知道这件事情该如何去做,知道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也知道整个事件完成过后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但是我们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来自于克服自我心理障碍的拖延症,更是在实施阶段中遇到到其他各种阻碍,比方说实施的时间、实施的地点、实施中客观环境的变化,这样我们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另一个方面是知难行易。这个论调似乎比知易行难更加精深,且遇到这个困难进行解决的难度相对大。人做的所有事情都不会超过他自身的认知水平,因此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较低的时候,是很难提高的。不经过一些新事物、新体验、新感受,以及相关的领悟,认知难以提升。那么问题就是,知难行易。当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时,行动起来很快,但是受困于认知水平的瓶颈,这个人在前方的路途中依然障碍重重。
  
 那么,知行合一是如何实现呢?是不是说很难实现呢?非也!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首先要求“致良知”,其次是在“事上练”。也就是说,先从自己的内心进行挖掘,如果一件事情良知认为是对的,行之;反之,不行。仅停留在内心挖掘的良知与枯禅一样,必须在事情中行动。王阳明在赣南地区剿灭土匪正是知行合一的展现,攻贼心则赢贼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不断反思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内在精神,从而为自己的外在增添动力;在外在达到一定的力量后,再从内心不断提升自己。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前进上升、自我革命的过程。

7.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知难还是行难?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以及知难还是行难这个问题,这里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知行本是合一的,但是因为私欲的遮蔽导致知行不一。
  
 知行合一的知就是致良知,致良知的意思是知善恶知是非,并且是一种发自心底的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干涉就可以分辨是非善恶。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不假思索不费力气的摒弃掉欲念的恶而达到任何思想都是纯洁的善。
  
 每个人从出生的纯洁至善再到经历人事的熏染,心灵慢慢蒙尘,被各种欲念,恶意和杂质所侵蚀,然而这些恶都是可以通过修炼去除的。阳明先生反对格物致知,他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说通过心性的修炼,自然去除内心的恶,保留内心的善,最终如入化境,内心出现的任何思想都是善,那就达到了圣人之道。
  
 现代心理学讲被私欲遮蔽之后的人,真正的自己和躯壳的自己就会被私欲分割开来,私欲控制了躯壳的行动表现,真己难以再掌控人的行为。台湾心理学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如何剔除围绕在真我周围的障碍而找回真我,这本书里的思想和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意思相近。
  
                                          
 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请教他说,有人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不这样做,这样知与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说,他们的良知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而不行,并不能算作真知。如果没有私欲隔断,其孝亲之良知自然能“致”于父母而表现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晚年时,意识到要想将他的学问传给更多的人,必须要遵循一个“次第”,也就是他最有名的“四句教”:
  
 也是说人的心体(天理)本身是无善五恶的,心体如果有了善恶就是躯体被私欲遮蔽起了恶意,善恶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通过“致”保留善念去除恶念,达到良知,格物就是让良知带领人体表现出善行。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升华,致良知是寻求本心的方法,致真正的良知也就自然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存天理。
  
 存天理最早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指出的,阳明先生根据这个思想做了升华,他认为作为人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需求,这些需求不妨害他人不祸乱社会就是善的,是可以留存的,天理就是善,所以要存天理,知行合一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人基本的需求,才能修行圣人之道。
  
 灭人欲的思想在阳明先生这里就用知行合一来升华了,灭人欲太绝对,人的欲望不是所有都是恶的,我们需要通过致良知来一点点剔除欲望中的恶,保留善,并用善念来指引自己的行动,慢慢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阳明先生一生经历三变,他不仅修行悟道,还征战沙场,当他体悟到圣人之道之后,在大明的边疆和鞑靼,兀良哈,瓦剌等国对抗时,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甚至经常是兵不血刃的拿下敌人万千军马,敌人还心甘情愿地臣服,这就是他的心学的力量。
  
 
  
                                          
 综上,我认为知难行易,也就是阳明先生说的,如果是真知,必然能致于行,知而不行,就是真知。因此,致良知是根本,不断地做致良知的修行,行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对比大家有和看法呢?期待分享,一起学习!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知难还是行难?

8. 知行合一为何那么难?如何才能做到?

我们很多人,听到一个好道理,顿时就觉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决定痛改前非。可事后,该干嘛还是干嘛,一切照旧,依然如故。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很难做到知行合一,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润总转述衡量老师的说法是,因为你的认知是在理性/意识层面上,而行为是在感性/潜意识层面上。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完全不需要调动理性/意识层面,行为就已经发生了。因此,我们总是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改变不了。
  
  
 那么,怎么办才能实现改变呢?在大脑中植入一个心锚。所谓心锚,就是基于某事某物某画面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联想。如,一看到美食,就会流口水。
  
  
 在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心锚清单,往这个清单里加一条“如果A,就做B”,我们就可截获自然反应了。
  
  
 比如,你是一位霸道总裁,听不得反对意见,听到反对意见就会暴跳如雷。脑补一下你听到“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你说的不对”等情景,这就是A。接下来,你要做B,也就是问对方:“刚才你说的,是不是……”你的感性就被拉住,理性就会出场了。
  
  
 经常作这样的练习,你的理性就会慢慢回归,感性就渐渐退居二线,知行合一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