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有哪些科技成果?

2024-05-08 01:40

1. 2022年上半年有哪些科技成果?

2022上半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
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据了解,MOML算法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上已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预报员,大幅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相比常规方法来说,它将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10%以上。
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
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
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
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
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
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
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7.“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
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在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的同时,通过“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冷泉流体渗漏的生态环境效应科考,获取了海马冷泉区及其东北方向的两处新生冷泉活动区一批重要的流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室对其中的一处渗漏口进行了流体组分、微生物群落等的72小时原位观测。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2.“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
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
这两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已进入2.0时代,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越性再次增强(国外称之为“量子霸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实现了量子霸权。
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其三大目标是环绕、着陆和巡视。
4.“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2021年5月17日,《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
“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
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
5.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回到地球。神舟十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
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主席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7.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8.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2021年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9.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10.“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长了约8亿年。

2022年上半年有哪些科技成果?

2. 2022年上半年我国取得哪些科技成果?

2022上半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
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据了解,MOML算法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上已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预报员,大幅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相比常规方法来说,它将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10%以上。
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
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
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
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
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
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
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7.“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
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在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的同时,通过“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冷泉流体渗漏的生态环境效应科考,获取了海马冷泉区及其东北方向的两处新生冷泉活动区一批重要的流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室对其中的一处渗漏口进行了流体组分、微生物群落等的72小时原位观测。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2.“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
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
这两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已进入2.0时代,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越性再次增强(国外称之为“量子霸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实现了量子霸权。
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其三大目标是环绕、着陆和巡视。
4.“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2021年5月17日,《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
“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
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
5.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回到地球。神舟十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
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主席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7.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8.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2021年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9.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10.“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长了约8亿年。

3. 2022年上半年有什么重大科学成果

2022上半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
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据了解,MOML算法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上已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预报员,大幅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相比常规方法来说,它将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10%以上。
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
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
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
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
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
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
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7.“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
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在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的同时,通过“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冷泉流体渗漏的生态环境效应科考,获取了海马冷泉区及其东北方向的两处新生冷泉活动区一批重要的流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室对其中的一处渗漏口进行了流体组分、微生物群落等的72小时原位观测。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2.“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
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
这两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已进入2.0时代,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越性再次增强(国外称之为“量子霸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实现了量子霸权。
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其三大目标是环绕、着陆和巡视。
4.“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2021年5月17日,《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
“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
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
5.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回到地球。神舟十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
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主席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7.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8.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2021年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9.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10.“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长了约8亿年。

2022年上半年有什么重大科学成果

4. 2022年有哪些科技成果?

2022上半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
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据了解,MOML算法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上已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预报员,大幅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相比常规方法来说,它将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10%以上。
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
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
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
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
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
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
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7.“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
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在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的同时,通过“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冷泉流体渗漏的生态环境效应科考,获取了海马冷泉区及其东北方向的两处新生冷泉活动区一批重要的流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室对其中的一处渗漏口进行了流体组分、微生物群落等的72小时原位观测。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
1.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2.“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
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
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
这两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已进入2.0时代,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越性再次增强(国外称之为“量子霸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实现了量子霸权。
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其三大目标是环绕、着陆和巡视。
4.“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2021年5月17日,《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
“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
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
5.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回到地球。神舟十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
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主席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7.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8.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2021年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9.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10.“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长了约8亿年。

5.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1)新冠口服药。
(2)新冠病毒变异追踪,可时刻监控病毒的变异情况,迅速发现新变种并发出警告。
(3)终结密码,可通过电子邮件、推送通知或生物特征扫描发送链接等简单安全的方法,解决记住密码的烦恼。
(4)AI蛋白质折叠,用算法和算力解决了长期困扰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

(5)PoS权益证明,一种在不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下验证交易的方法。
(6)长时电网储能电池,可帮助分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压力,并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
(7)AI数据生成,通过创建和销售合成数据避免训练AI中的数据偏见和隐私等基础性问题。
(8)疟疾疫苗,世界上第一种寄生虫感染疫苗。
(9)除碳工厂,可能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重新回地下。
(10)实用型聚变反应堆,有望产生廉价、无碳、永远在线的能源,没有核反应堆堆芯熔毁危险,几乎没有放射性废物。
以上内容参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正式发布!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6.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2022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就一: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工程,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4月28日,正式开启外星文明探索,期间不断地发现新的脉冲星,截至2020年11月,共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然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对宇宙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远航的目的地。二:天问一号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此次航行,可以说是身兼重任,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天问一号的发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探测火星的大气成分,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相关知识,为火星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二【摘要】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提问】
2022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就一: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工程,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4月28日,正式开启外星文明探索,期间不断地发现新的脉冲星,截至2020年11月,共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然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对宇宙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远航的目的地。二:天问一号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此次航行,可以说是身兼重任,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天问一号的发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探测火星的大气成分,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相关知识,为火星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二【回答】
家园提供理论基础。三:嫦娥五号探月嫦娥五号探测器,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以及月球环绕,于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在月球表面着陆,在采集月壤完成后,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从月球表面起飞,在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于2021年12月27日1时26分,成功返回月球。使我国继美国以及苏联后,第三个取得月球土壤的国家,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拥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土壤成分,了解是否有水以及氧原子存在的证据,嫦娥五号登陆以及返回的技术经验,为我国下一步进行载人登月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答】
四: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到达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使我国成为即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奋斗者号的成功,让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又打开的新的篇章,对进一步探索海底生物,海底地质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到达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使我国成为即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回答】
奋斗者号的成功,让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又打开的新的篇章,对进一步探索海底生物,海底地质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五: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的开通,打破了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垄断,使我国在军事,通信等诸多关键 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并且北斗系统的高精度,信号强等优点,已经吸引很多国家前来合作【回答】

7.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2022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果如下:1、嫦娥四号:世界首次在月背着陆2、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即将建成3、C919民航客机:正式拉开试飞新序幕4、大兴国际机场:台媒惊呼“新世界第七奇迹”5、东风41导弹:覆盖全球战略目标6、首艘国产航母:试航穿越台湾海峡7、±1100特高压:全球“四最”直流输电工程通电8、“天鲲号”自航绞吸船:造岛神器捍卫南疆国土9、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京台高铁”关键节点建成10、蓝鲸2号:探步深海的大国重器【摘要】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2022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果如下:1、嫦娥四号:世界首次在月背着陆2、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即将建成3、C919民航客机:正式拉开试飞新序幕4、大兴国际机场:台媒惊呼“新世界第七奇迹”5、东风41导弹:覆盖全球战略目标6、首艘国产航母:试航穿越台湾海峡7、±1100特高压:全球“四最”直流输电工程通电8、“天鲲号”自航绞吸船:造岛神器捍卫南疆国土9、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京台高铁”关键节点建成10、蓝鲸2号:探步深海的大国重器【回答】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1)新冠口服药。(2)新冠病毒变异追踪,可时刻监控病毒的变异情况,迅速发现新变种并发出警告。(3)终结密码,可通过电子邮件、推送通知或生物特征扫描发送链接等简单安全的方法,解决记住密码的烦恼。(4)AI蛋白质折叠,用算法和算力解决了长期困扰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5)PoS权益证明,一种在不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下验证交易的方法。(6)长时电网储能电池,可帮助分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压力,并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7)AI数据生成,通过创建和销售合成数据避免训练AI中的数据偏见和隐私等基础性问题。(8)疟疾疫苗,世界上第一种寄生虫感染疫苗。(9)除碳工厂,可能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重新回地下。(10)实用型聚变反应堆,有望产生廉价、无碳、永远在线的能源,没有核反应堆堆芯熔毁危险,几乎没有放射性废物以上内容参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正式发布!【回答】
为您拓展2022年2022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1.2022年我国在科学领域有哪些重要成就: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2.2022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内容:“复兴号”领跑世界。中国超算“天河一号”成绩斐然。C919成功首飞。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诞生在中国。嫦娥四号着陆月背。【回答】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8.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如下: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开启崭新载人航天时代 在过去的20多年内,国际空间站一直是人类唯一的空间站,也是国际载人航天长期在轨驻留的唯一平台。无密码身份验证 二、 新冠病毒变体追踪 三、 长续航网格电池 四、 蛋白质折叠的人工智能技术。一: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工程,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4月28日,正式开启外星文明探索,期间不断地发现新的脉冲星,截至2020年11月,共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然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对宇宙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远航的目的地。二:天问一号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此次航行,可以说是身兼重任,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天问一号的发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探测火星的大气成分,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相关知识,为火星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提供理论基础。三:嫦娥五号探月嫦娥五号探测器,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以及月球环绕,于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在月球表面着陆,在采集月壤完成后,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从月球表面起飞,在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于2021年12月27日1时26分,成功返回月球。使我国继美国以及苏联后,第三个取得月球土壤的国家,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拥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土壤成分,了解是否有水以及氧原子存在的证据,嫦娥五号登陆以及返回的技术经验,为我国下一步进行载人登月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您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如下: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开启崭新载人航天时代 在过去的20多年内,国际空间站一直是人类唯一的空间站,也是国际载人航天长期在轨驻留的唯一平台。无密码身份验证 二、 新冠病毒变体追踪 三、 长续航网格电池 四、 蛋白质折叠的人工智能技术。一: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工程,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4月28日,正式开启外星文明探索,期间不断地发现新的脉冲星,截至2020年11月,共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然而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对宇宙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远航的目的地。二:天问一号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此次航行,可以说是身兼重任,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天问一号的发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探测火星的大气成分,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相关知识,为火星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提供理论基础。三:嫦娥五号探月嫦娥五号探测器,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以及月球环绕,于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在月球表面着陆,在采集月壤完成后,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从月球表面起飞,在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于2021年12月27日1时26分,成功返回月球。使我国继美国以及苏联后,第三个取得月球土壤的国家,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拥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土壤成分,了解是否有水以及氧原子存在的证据,嫦娥五号登陆以及返回的技术经验,为我国下一步进行载人登月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您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