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注意什么

2024-05-19 07:04

1. 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注意什么

没有什么特别注意是地方,只要符合条件即可申报。
申报条件
申报课程应符合以下条件:
1、课程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已经过至少两个学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较好示范辐射作用。
6、课程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7、课程授课教师和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8、已获评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课程不再参与本次评选。

材料报送
1、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申报书(一式两份)和汇总表(含电子版)及支撑材料纸质版各一份,课程视频材料(不超过20 分钟,mp4 格式,不大于 500M)。
2、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申报表(一式两份)、汇总表(含电子版)及支撑材料纸质版各一份。
3、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表(一式两份)、汇总表(含电子版)及支撑材料纸质版各一份。
以上内容参考新乡学院-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以上内容参考首都经济贸易-教务处关于组织评选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的通知

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注意什么

2. 专业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的吸收。所以应该要想办法把思政元素自然而然的融入课程之中。
首先应该为你的课程赋予更高层次的意义,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比如艺术类课程可以从中华美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等方面来挖掘,医学类课程可以从珍爱生命、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等方面来挖掘,理工类课程可以从科学思维、科技报国、工匠精神等方面来挖掘。
找到思政点以后,再通过情景设定、实践体验、热点启发、作业引导等方式来融入课堂。

3. 如何做好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爱国情感、较强的法制观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渠道 我们的教育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些素质中德育是关键。一个人有德无才固然不可取,但有才无德则更为可怕,对社会的危害也就更大。有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比较模糊。还有些学生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上不求进取,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帮助他们澄清思想,提高知识,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情操。
  2. 思想政治课是增强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小学到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入。一个人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国外,热爱自己的祖国是衡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政治课教学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思想品德教育,它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感到祖国的可爱,增强其强烈的爱国感情,从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3. 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法制观念的最好阵地 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对法律的理解,成为遵法守法和维护法律的模范。思想政治课教学通过向学生讲授《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经济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常识,明确法律的强制性,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及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也侵入到我国,对公民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真正按法律要求去做,从小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思想政治课虽然重要,但抽象理论比较多,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1)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在传统和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凭借语言传授知识,这种单一授课法容易使学生厌倦,出现上课走神,甚至睡觉的现象。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多样手段,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收到好的结果。例如讲《关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时,利用图片数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对比分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容易接受。
  (2)要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感到了需要才愿学,感到迫切需要才认真学、主动学,才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在讲课中使他们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逐步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都是学生平时思考的热点,怎样建立起崇高的友谊,如何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问题。在讲课中,可以用一些名人名言及名人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爱情观。正因为教师的分析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学生感到学了有用,所以愿意学。
  (3)要与学生增强感情。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感情好了,学生喜爱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老师传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常在课后和学生聊天,使学生无所顾忌地谈自己,把自己在上学时学习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讲给他们,希望他们以后加以借鉴,老师对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这样的授课,才能取得成功。

如何做好课程思政

4. 如何做好课程思政

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

各类矛盾交织、价值多元碰撞、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仅仅依靠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返磨差够,价值引领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彰显各门课程的特色,实现全体教师、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漏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让“立德树人”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
充分发掘所教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让学游晌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5.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体现在:角色迥异,方式有别,职能不同,功能归一。   

1、角色迥异
从教育部新颁布的相关文件来看,“思政课 程”与“课程思政”在角色定位上是不一样的。
2、方式有别 
所谓方式有别,是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 政”的实施方式不一样,前者主要是显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隐性为主、显隐结合。
3、职能不同 
所谓职能,是指处于一定职位、从事某项本职工作所应有的功效和能力。“思政课程”和“课程 思政”由于不同的角色定位,本职工作不一样,其承担的职能必然不同。
4、功能归一 
所谓功能,是事物自身客观蕴含的功效和能力。功能的范围比职能要广,只要其蕴含某种功效 和能力就表明其具有某种功能,而不考虑该功效 和能力是否为本职所在。

做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其中的方法有: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

6.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

中学思政课和别的科目的区别为:教育不同、注重不同、目的不同。
一、教育不同
1、思政课:思政课是进行思想教育。
2、别的科目:别的科目是进行知识教育。
二、注重不同
1、思政课:思政课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2、别的科目:别的科目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目的不同
1、思政课:思政课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别的科目:别的科目培养学生各种学科的科学知识。
1、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勤劳,艰苦朴素的品质。
3、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4、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7. 为何要给大学生开设思政课?思政课由哪几门课组成?

大学生开设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政课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扩展资料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道德行为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相联系,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为何要给大学生开设思政课?思政课由哪几门课组成?

8. 如何开展思政课

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站在国家对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大思政这个要求和高度上进行设计。

这是高校思政实践课开展的大前提。

其次要体现和落实实践育人理念,紧密结合思政教育和实践课,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实践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实践育人目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是高校思政实践课评价的标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结合思政教育的对象大学生角度思考思政实践课实效性的问题。


老师在实践课教学设计中引用任务驱动型和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老师应注重以让学生完成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学习、交流分享,最终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

比如在参观实现中,老师先设置实践任务,学生按实践流程完成任务,同时老师可以设置关于参观景点的相关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比较分析等,增强学生自由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久而久之,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学习实践,转变对思政课从之前的不想学到想学、爱学的氛围,实现思政课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再实践的良性发展。

因此,为大学生精准地设计策划契合、满足他们的思政实践课是考验思政实践课老师教学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设置既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任务和问题,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最大限度的体验、学习、收获是思政实践课的最佳效果。

学生是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实践主体,是实践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作为思政实践学生,对思政实践课的期望或者评价应该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思政实践任务基础上,又可以提升自身思政实践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思政实践育人的目的。




学生在思政实践的体验和操作中,既是实践任务的完成者,同时也是思政教学设计的检验者。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问题导向设置的合理与否实践体验的参与度实践交流的互动性实践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践结果评价的科学性等等问题这些是衡量和检验老师对实践任务和问题设置实践“度”的把握和学生实践适应度配合是否合理紧密的标准。老师精心设计的思政实践,最终是靠学生在思政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和获得感来检验的。

因此,好的思政实践课实践体验要以思政实践过程中的体验环节、参与互动环节、激励环节、深入思考、结合实际应用环节等紧密相连。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应用,历史与当代的结合与启示,纵向与横向实践分析等的深入应用,真正实现学生思政实践学习和实践育人的双重目标。

思政实践课要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和实效,就必须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主的实践教学设计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互动学习过程中增强实践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使思政实践教学设计的“教”和实践体验的“学”二者有效结合,共同作用于思政实践育人目标,从而达到思政实践课的良性持续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