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英语翻译

2024-05-09 03:42

1.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英语翻译

Country college student FOAK nature experiment plan project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英语翻译

2.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NMOE),谁能帮我翻译成英语,括弧内的英文是什么的缩写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test plan (NMOE),

3.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校政策

1、学校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等方面支持,各类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面向学生开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及参加者,学校颁发结题证书。对阶段性成果突出的项目,主要完成人可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申请奖励学分。3、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工作量补贴,补贴标准为15--20学时/项/年,项目结题验收后一次性核定。对精心指导、认真负责、且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奖励。(不同的学校可能视具体情况不同,但总体上都会有不少的支持政策)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校政策

4.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介绍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项目。2、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严格遵循“强调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5.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宣讲会召开[图]   为使我校有兴趣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本科学生更好地了解项目立项背景、申报程序等有关事项,9月24日下午,第二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宣讲会在闵行校区上院500号举行。副校长印杰出席宣讲会并致辞,教务处、团委负责人及300余名本科学生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校团委书记王伟明主持。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启动的项目,主要面向对象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与特色的地方大学。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形式是资助全国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其内涵是作为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直接面向大学本科学生的研究项目。   2007年9月我校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60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之一。我校首批立项项目共63项,参与学生172名,覆盖全校17个院系、中心。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60所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学校征集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推广,全国共有55个项目入选典型案例集,我校有两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地震荷载作用下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退化试验研究”和“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项目,其中“地震荷载作用下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退化试验研究”项目更是入选全国10大精选案例。2008年10月中下旬将在中南大学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届时我校将有4个项目参展,并有两个项目进行大会交流汇报。   会上,印杰副校长对我校大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指出,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如何通过学习、创造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教育应当提倡学生在“亲手做”的过程中学习。他表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必须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于准备申报项目的同学,他强调必须要对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能够自主设计并提出科研课题,自主设计、实施和完成创新实验。同时,他强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注重的是创新活动的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锻炼。他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推动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务处处长江志斌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绩,强调了为确保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包括制度、师资、实验室、经费等一系列保证措施。他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珍惜机会,发挥兴趣所长和聪明才智,积极申报,在创新实践方面有所收获。   作为参与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代表,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韦福安小组,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郑雨小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金叶小组以及微电子学院的齐晶小组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项目的立项背景,项目实施过程,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最后,教务处实践办的张淑敏老师对项目立项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6.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经费管理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设有专项经费,经费由教育部拨款、学校配套、教师科研经费或社会捐助等组成,资助经费额度每个项目不少于1万元,经费由学校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2、申报项目被学校审批立项后,学校将划拨50%的资助研究经费用于项目启动实施,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再拨付余下的50%经费。3、资助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使用,主要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项目支出,如文献资料的收集、查询、打印或复印,实验材料和试剂药品的采集和购置,调查、走访等必须的交通经费等。

7.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期限

项目研究时间一般为1-3年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期限

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怎样写

大学积极为学生打造创新平台  “7年大学生活,让自己受益最大的是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02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秦岭说。因为有了这个基金,她和同学们选择的课题,得到了累计3.3万元的资助,课题组发了3篇论文,获得了1个专利。“这个创新平台太好了。”已经获得上博士机会的秦岭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心地表示。  “我们也特别感谢这个基金。”学材料的大四学生李伟对此也深有体会。她说,如果没有这个基金,她和她的4名同学,根本不可能想象,读本科就可以参与“研究纳米磁性粒子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这么大的课题。  秦岭和李伟所说的这个基金,是教育部和中南大学共同设立的。2007年,中南大学成为第一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校之一,获得了70万元的项目资助。  早在2000年,中南大学就利用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发扬学校历来注重科研的优良传统,通过创建创新基地、设教改实验班、组建学习团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创立了24个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12个科技创新创业社团,探索富有特色的“中南创新教育体系”。2005年,为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科研探索,学校又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当年投入50万元,从征集到的130多个课题中遴选出55个课题予以资助,最高资助额为8000元,最少的也有4000元。当时才读大三的秦岭,和同学们申报的“间歇性低氧对肝细胞瘦素受体表达的调控机制”课题,得到了8000元的重点资助。2006年,学校继续开展这项资助活动,这次报名者更加踊跃,学校从申报的近500个项目中,选择了217个进行资助,资助总额近200万元。  2007年,教育部的“高教质量工程”启动以后,中南大学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60所项目学校之一。在得到了教育部的资助后,中南大学对这项工作抓得更紧。该校规定,对入选教育部的70个项目,除部里的1万元资助外,学校再配套1万元,重点项目,则配套2万元。李伟和同学们的课题就得到了共计3万元的资助,秦岭和同学们的课题再次得到2万元的资助,此后又获得米塔尔基金5000元。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启航行动计划、米塔尔创新创业计划等项目。”副校长陈启元介绍说。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的项目专家组及管理办公室。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还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如开放各相关实验室、经费配套,给予积极参加者评优加分、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保研等。“给学生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平台,要让从中南大学走出去的本科生,通过扎实的科研训练,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将来的科学家。”陈启元说。  据悉,从2005年至今,中南大学已共计投入730万元,资助了1028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生达4290人,实现了学校给同学们提出的目标要求:“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力行创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综述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计划”实施两年来,已经成果初现。我们期待点点星火早日形成燎原之势……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该计划2006年开始试点,2007年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通过3年的运行,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旨在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引领力量,作为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后备军,其素质高低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划分为4个大的方面,即身体素质、知识储备、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前3个方面,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做事的能力重视不够。结果,国内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储备很扎实,但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这显然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本科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以单向灌输式为主,不强调研究型学习,大学生在本科阶段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训练,结果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而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经过广泛调查和周密论证,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目的是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逐步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成才、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灵感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体系。  “计划”讲求的是长远效益,不追求短期效果,不搞急功近利,不要求学生通过参与“计划”一定要发表多少论文,要获什么奖,拿多少发明专利。“计划”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感兴趣,较早地进入科研,并能一起讨论,然后完成项目。实施“计划”,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我们要提供这样的环境,让学生有做实验的环境。  注重兴趣驱动,给予政策扶持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注重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学校负责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立项,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经过了试点和正式启动两个阶段。200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选取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试点,当年资助项目549项,资助总经费537.3万元(其中教育部资助金额300万元,各学校配套支持237.3万元)。教育部在2007年和2008年,每年分别资助300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009年和2010年,每年拟分别资助450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这样,2007年到2010年,教育部直接资助的项目共达15000项,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总资助经费1.5亿元。  为保证该计划的实施质量,教育部面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于2007年和2008年各挑选了60所参与学校。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各参与高校发挥主体作用。创新性实验项目由学校负责管理,运行周期为1至3年。要求项目高校将创新性实验项目报高教司上网公示;为学生配备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项目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要向创新性实验项目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项目高校要给予创新性实验项目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支持,经费由项目高校代管,由承担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使用,项目高校不得截留和挪用;要制订配套扶持政策,为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教育部鼓励高等学校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导师,探索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  有利于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式实施只有两年,现在总结它的成效还为时过早,但参与高校普遍认为,“计划”的实施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改变目前高校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有助于促进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对于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参与“计划”的主要成果不是通过实验形成创新性的成果,而是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着重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尽管对于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可教性”存在不同意见,但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计划”的实施,既是对学校现有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促使高校以新的视角来关照本科教育的质量,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  具体而言,“计划”的实施至少能在5个方面对本科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一是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二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更加重视方法论课程的比重,在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科学思维。三是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将第二课堂的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其成为本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目的的延伸,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团学活动”。四是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开设研讨课、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的学习机会。据统计,2007年产生的60所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与高校共上报学生项目3095项,其中团队申报2707项,占申报数的87%。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作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五是在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上突破原有的总结性评价的局限,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深入开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搭建沟通交流的全国性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将成功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结集成书,推广成功经验,探讨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途径和方法;与企业合作开展“计划”,拓宽项目经费来源,加强产学研合作,等等。这些工作必将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