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成立背景

2024-05-12 02:54

1.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成立背景

在科学发展的三百多年里,人们从初期的哲学科学研究开始,逐步对自然现象有了认识上的深化和科学技术规律上的掌握。在这期间,人们对学科进行了分类并演化得愈来愈细,随之教育也相应地分科分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和方向。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们发现,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许多有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学科的交互和交叉点上取得的。典型的例子是2003诺贝尔医学奖,它们的获得者是物理学科(曼斯菲尔德)和化学学科(劳特布尔)的研究背景,他们的研究与医学研究的交叉结合产生了对人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成果——核磁共振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突破。 事实上,生物医学作为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不仅本身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而且需要生物学家、医学家和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努力。生物医学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来实现的 。纳米材料科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学科交叉的典型代表,涉及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信息科学等科学领域,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碳纳米管和纳米线等准一维纳米材料研究为例,过去15年来的相关论文总数已经超过45,000篇。我国的纳米材料研究得到国家重大项目的积极支持,并已带来了丰厚回报,2006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纳米材料科技论文总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作为材料科学的新的分支,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是生物学、医学、化学和材料学等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纳米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新概念的生物医用材料层出不穷,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材料降解吸收、介入微创治疗、新型人造器官、组织工程等领域体现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基础学科的前沿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人类发展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也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研究成就都是不同学科合作的成果,如DNA结构的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眼科激光手术、人类基因组测序、深海探测以及载人空间飞行等。根据统计,1901-2000年期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共颁发了91次,其中有48项成果涉及到其它学科,占总颁奖次数的53%,主要是物理和化学的技术、理论向生物和医学领域转移和渗透。 学科交叉在推动并促进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新学科生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进入21世纪,纳米与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等新兴领域的诸多技术有机结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日益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如认知科学、全球变化、自然灾害、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已不可能在单一学科领域范围内解决,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需要借助相邻或相关的学科,汇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这种由问题而产生的动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 。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对大学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新知识的发源地,而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经常是新学科的诞生之处。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自由交流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有助于弥补各自学科的局限性,往往能够碰撞出奇妙的思想火花。综合性大学在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般具有学术气氛浓厚、文化氛围自由、学科高度综合、优秀人才辈出等特点,大学的学科结构层次丰富,理、工、医、文、史、哲、商、法等学科兼而有之,有利于相互支持和渗透,尤其适宜于自然科学与医学、社会科学之间高度跨学科的结合,便于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成立背景

2.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主要任务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培养交叉学科的优秀人才。研究院将以北京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和先进的技术学科为基础,组织联合相关的研究力量,建设具有良好学术交流环境、学科前沿性与学科交叉性相结合、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为北京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研究院将开展前沿性的问题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使北京大学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入国际前列;研究院将在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相关院系和学科合作,努力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成为高层次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院的管理体制将以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和创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基本准则,采用虚实结合、研究人员专聘与兼聘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资源在校内外共享 。

3.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科研队伍

 张幼怡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11月于新疆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单分子单细胞的行为研究方竞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6月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固体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王霄英 副教授。1999年7月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影像诊断郑玉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谢天宇 特聘研究员。1999年于东京大学机械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精密医疗仪器(主要包括内窥镜)王荣福 教授,博士生导师。在1992年和1995年分别于法国巴黎五大核医学专业和图卢兹三大药学专业完成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子影像学/分子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陈海峰 特聘研究员。199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材料,仿生设计和制造,微/纳米技术,组织工程王世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子生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沙印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于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单分子与纳米生物技术魏世成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口腔医学基础与临床赵新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化学生物学周殿阁 副教授。200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骨科生物力学、人工关节、关节疾病、风湿病汪国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奚廷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北京大学医学中心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人工器官朱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西安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免疫(基因)治疗叶安培 副教授。1994年于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光子学与生物单分子/单细胞检测,核磁共振成像(MRI)张珏 副教授。2003年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王广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呼吸病基础与临床熊春阳 副教授。2000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力学、微系统技术、实验图像处理韩世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6月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穿颅磁刺激(tran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神经心理学(brain lesion studies)成艳 副研究员。2004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及其表面改性 来鲁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蛋白质结构及功能预测,生物分子识别机理,药物设计欧阳颀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 生物网络动力学研究 2. 生物分子试管进化 3. 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汤超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 生物调控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 生物系统中的统计物理问题李浩 教授。1992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尺度的基因调控网络和转录调控的研究佘振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序列生物复杂性研究 1. 将湍流层次结构模型发展成系统的复杂系统层次结构理论,并应用于生命科学中的多层次复杂系统。2. 生物基因遗传信息的层次结构研究。3. 研制新的原核基因搜索软件。陈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神经细胞发育与衰老,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苏晓东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于瑞典Karolinska诺贝尔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蛋白质结构、折叠、动力学、相互作用与药物设计白书农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植物器官形成的分子机理 1. 关于植物器官形成基因调控的研究。2. 关于植物发育单位概念的形成及植物发育生物学理论体 系的研究。3. 关于光周期研究。朱怀球 副教授。2000年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基因识别与预测算法、分子进化邓明华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学 1. 序列分析和Microarray数据处理 2. 生物网络研究李方廷 副教授。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调控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裴剑锋 特聘研究员。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药物分子设计刘志荣 副教授。2001年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理论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耿直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日本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数理统计,生物医学统计 刘忠范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化学与纳米器件俞大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于法国南巴黎大学(Université Paris-sud,Orsay)固体物理实验室(Laboratoire de Physique des Solides)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低维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张耿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场发射特性彭练矛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纳米电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2)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器件物理,纳米集成电路的实现和系统集成;(3)纳米器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能源方面的应用。侯士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电子学,分子电子学付磊 副研究员。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低维材料与柔性电子学吴凯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表面化学与物理王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结构功能材料与器件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科研队伍

4.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主要职能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Academy for Advanc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PKU)以北京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和先进的技术学科为基础,组织联合相关的研究力量,建设具有学科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与生命、信息和材料等先进科学与高新技术相关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建设社具有良好学术交流环境、优良学科交叉研究条件、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学术影响、为国家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基地。

5.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基本概况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北京大学跨学科的研究平台。2006年4月4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院士在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成立将是北京大学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笔,对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发展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基本概况

6.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学科建设

北京大学具有很好的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优势。学科齐全、基础雄厚是北大的重要特点。北京大学的多学科特点为发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基础条件。北京大学已经先后建立了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新体制科研机构,并已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以来,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建设、招聘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组织学术交流与研究项目申请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研究院的体制建设、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框架下,各个研究中心以各自已有的条件为基础,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社会需求,组织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获得了各类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支持,并已经取得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

7.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办院方针

韩启德院长对研究院的发展提出了24个字的方针:虚实结合,摒弃浮躁,完善制度,项目带动,兼容并包,外向开放。在科学发展的三百多年里,人们从初期的哲学科学研究开始,逐步对自然现象有了认识上的深化和科学技术规律上的掌握。在这期间,人们对学科进行了分类并演化得愈来愈细,随之教育也相应地分科分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和方向。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们发现,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许多有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学科的交互和交叉点上取得的。典型的例子是2003诺贝尔医学奖,它们的获得者是物理学科(曼斯菲尔德)和化学学科(劳特布尔)的研究背景,他们的研究与医学研究的交叉结合产生了对人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成果——核磁共振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突破。事实上,生物医学作为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不仅本身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而且需要生物学家、医学家和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努力。生物医学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来实现的。北京大学具有很好的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优势。学科齐全、基础雄厚是北大的重要特点。北京大学的多学科特点为发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创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一期)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已经建立了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为建设整体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2005年12月,北京大学正式批准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院”为学校直属的院级研究机构。作为服务于科研、教学的组织保障,“研究院”设立精干的行政管理机构。研究院”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方向和体制建设决策咨询等工作。“研究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分委会,负责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和学位工作。“研究院”的研究机构由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组成。“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学科学术交流、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研究机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资源在校内外共享。“研究院”的管理体制以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和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基本准则,采用虚实结合、研究人员专聘与兼聘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为相关学科拓展更大的研究发展空间。“研究院”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前沿性的问题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研究院”在研究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相关院系和学科合作,努力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成为高层次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办院方针

8.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人才培养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依托校内不同学科,完全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生培养项目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的模式:(1)学科借用,以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为代表。即面向临床医学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基础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方法手段予以解决。(2)学科会聚,以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即围绕相同或相近的主题,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出发,深入探索前沿科学问题。(3)学科融合,以理论生物学中心/定量生物学中心为代表。即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主题,通过密切合作来解决科学问题。 跨学科研究生管理体系——交叉学院统一负责招生录取、培养课程、学位授予过程。招生:全国交叉学科大学生夏令营培养:各中心根据研究方向,自行制定特色化的培养方案;交叉学院协调组织各培养方案获得相关的单学科学位分会认可。课程:各中心在交叉学院设计、开设专门专业必修课;学生可以选修与原学科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50%),同时学习原学科的高级课程(50%);允许选修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纳入学分)。学位授予:各中心组织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向北京大学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报告,交叉学科学位分会讨论通过并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相应的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