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2024-05-06 07:48

1.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于真实修行。因此;作为在家居士,诵经礼佛,随从行道,不必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俗世服装念佛诵经;好静的人,不必敲鱼击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结队朝山进香、参与法会,可以闭门自修念佛;识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听经,可以自阅经论,依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未来生拜忏诵经寄库,不如多做善事修福念佛;许愿保平安,不如悔过自新念佛;阅读外道(不属于内学的)书籍,学习外道理论,不如一字不识念佛;自己一知半解,对人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神异境界,不如正信念佛。
  在家的佛学弟子们,如果能这样不专重事相,而重视内修,凡是端正自心,灭除恶念,这样念佛,就是善人;收摄心念,除去散乱,这样念佛,可以称为贤人;悟明心性,断除惑业,这样念佛,可以称作圣人。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2.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与憨山、紫柏、蕅一并称明清四大高僧。大师17岁补邑庠,后信奉净土宗,志在出世,3l岁出家,于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戒,学华严,参禅要,历游诸方,徧参知识。37岁回杭州,见云栖山水幽寂,即结茅安居,日久渐成丛林。同门因尊称他为云栖大师。
  莲池大师被尊为净土宗第八祖,对我国净土宗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师的《弥陀疏钞》,是净土宗的重要文献。大师的《西方发愿文》,几乎成为了我国净土宗行人回向时不可或缺的定课。在行持上,大师主张各宗并进,持戒为本,华严为体,净土为归。莲池大师同时也是华严宗的大德,在《宗教律诸祖演派》被推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在大师的《弥陀疏钞》中展现了大师华严思想的精华。
  憨山大师赞叹莲池大师道:「欲海横流,三毒炽然,孰能遏狂澜以清烈焰?自非应身大士,又何能醒颠暝而朗长夜?时当后五百年,尤难其人,是于云栖大师深有感焉。」(见《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莲池大师一生著述非常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大师的《竹窗随笔》、《正讹集》、《直道录》、《山房杂录》等广为流传。
  特别是《竹窗随笔》,是大师在日常修行中随感所写的法语,有四百余篇,每篇小巧精致,却又振聋发聩,直指人心,是莲池大师难得的佛教随笔精品。在《竹窗随笔》中,莲池大师对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地解说,并表明了自己对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独到见解。下面我们就对莲池大师对出家与在家看法展开论述。
  一、莲池大师对出家看法
   
  出家有很大的功德,在很多经典中都有对出家功德的论述。如《佛说出家功德经》云:佛告阿难言:「此罗羡那比丘,畏于生死地狱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王天,为北方天王沙门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女共相娱乐,寿五百岁。五百岁已,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音味触,快心欲乐。……「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于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流帝,于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于善根,令诸群生种于三乘解脱因缘。」
  莲池大师认为出家具有很大的功德,但是要求出家的人必须要严持戒律,发真正了脱生死之心。若是不能破烦恼,断无明,而只是做形象上的出家人,贪图名闻利养;则出家反而会遭致更大的过患,倒不如不出家的好。莲池大师在《出家利益》一文中说: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然安居之为利益乎?岂曰王臣护法,信施恭敬,上不役于官,下不扰于民,而有自然清闲逸乐之为利益乎?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云:「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此则出家乃大患所伏,而况利益乎哉!所谓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烦恼,断无明,得无生忍,出生死苦,是则天上人间之最胜,而父母宗族被其泽也。不然,则虽富积千箱,贵师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实大忧大惧,而并以告夫同业者。
  在这段论述中,莲池大师认为出家是一件大事,并不是为了不耕不织,有衣食所需,有安稳住所,有别人供养就是出家的利益。若作此想,自己又贪图享受,不畏惧因果之苦,将来就必须披毛戴甲来偿还别人的供养。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堕落地狱之中受苦。
  莲池大师认为出家的确是「大丈夫之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大师所说的出家并不是出世俗所居住的家,关键是要出三界火宅之家,如此,才能算作大丈夫。如果虽出世俗之家却不能了脱生死,出离三界火宅,只不过是白出家一场,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可言。大师在《出家(一)》一文中说: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日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莲池大师认为,一个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而出家的人,他们的初发心都很好。可怕的是,他们的初发心往往难于保持长久。这样的人出家之后往往为名利所束缚,没有心思用在道业上,即使是有的曾在深山中经过多年苦行的人,有时也很难经受住名利的诱惑。所以,大师劝诫已经出家的佛子,一定要真为生死,断除烦恼,出尘劳之家,如此才不负自己出家的初衷。对此,莲池大师在《出家(二)》一文中说:
  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好心出家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遂埋没一生,况其大者乎!古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
  二、莲池大师对在家修道的观点
  虽然出家修道有种种利益,但是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条件较高。而且出家人如果不能够严持戒律,明因识果,在道业上没有什么成就,将来就得披毛戴甲偿还信众的供养。也就是说,出家人不精进修道所遭受的果报远比在家人要重。再者说,严守戒律,不犯因果,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在没有十足的把握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前,以在家的身份修行比出家要好得多。莲池大师在《修行不在出家》一文中说:
  予昔将欲出家,有黄冠语予:「不必出家,只在得好师耳。」予时出家心急,置其语不论。出家后,思彼以延年修养色身为业,得传而留形久住足矣,何必出家。为僧者,欲破惑证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则古德皆舍家离俗而作沙门。又彼若志求金丹大道,亦须出家。则彼之言未为当理。但观今人有未出家前,颇具信心,剃染之后,渐涉世缘,翻成退堕;则反不如居家奉父母、教子孙,得一好师示导正法,依而行之,是如来在家真实弟子,何以假名阿兰若为哉?如是,则彼言亦甚有理,又不可不知也。
  莲池大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在家修行的好处。大师自己当年要出家时,曾有一个道士劝他,修行只要有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出家。莲池大师当时的出家心切,并没有把道士的话当回事。等到大师出家之后,想到道士以长寿延年修养色身为业的,只要能得好师传授,只要修到可以留形久住就足够了,的确不必出家。
  但作为僧人,希望破惑证智,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古德都是舍家离俗而作沙门的。况且他们道士如果志求金丹大道,也必须要出家。可见,他的话不能算是在理。但反过来看现在的人,有未出家以前具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剃发染衣之后,渐渐地沾染上了世俗的习气,这样反而更容易堕落。如果因出家而遭致罪业。那就不如在家孝养父母,教导子孙,拜一个好的师父作指导,依法而行。这样会在道业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同样能够成为真实的佛弟子,又何必非要住寺院出家修行呢?
  莲池大师的话,具有很深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在家修行,俗事繁杂,不能够一心修行,不如出家少事少恼,可以一心在道。其实,在家出家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家修行有成就者也比比皆是。从佛世时的维摩诘居士,到唐代的傅大土都是在家修行有成就者的典范。所以,在家修行也能够有大成就。我想,莲池大师主张在家修行的观点,对那些不安心俗世生活,整天寻求出家修道的人来说,当是一剂清醒剂,使他们能够认清在家修行的好处,从而做到俗务修行两不误。
   

3. 莲池大师出家的时候他的妻子真的上吊吗

根据文献莲池大师出家后,其第二个太太汤氏也出家,第一个太太很早就死了。
十七岁时中了秀才,娶妻生子,可到了26岁的时候经历了儿死妻亡的命运。续娶汤氏后的次年他父亲去世,为父三年守孝刚满,母亲又亡故。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除夕,他的续配夫人捧着热茶递给他,刚碰到案头,茶杯忽然破裂,茶倾杯碎,于是,他笑着说“因缘无不散之理”。他的续配夫人竟是从未有过的平静,对他说“我懂,我不耽误你”  
沈秀才索性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感谢你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你要知道,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惟有步我佛祖的后尘,树下一坐,午中一食,佛号一声,生死了脱,才是人生的根本。”他的续配夫人汤氏说“君请先行,妾随后就去”。   
就像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雨,祩宏提笔写下了这别传颂的《七笔勾》,大意是:五色封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贵子兰孙一笔勾,富贵功名一笔勾,家舍田园一笔勾,盖世文章一笔勾,风月情怀一笔勾,从而勾销了他在这红尘世间上一切因缘。 
 第二天,也就是公元1566年的元旦,这位沈秀才便投入西山无门洞性天法师处剃发为僧,之后在昭宪寺受具足大戒,法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经过47年的修持,成为了净土宗第八代祖师。祩宏出家不久,他的续配夫人汤氏也削发为尼,为孝义庵主,祩宏入寂前一年,汤氏先逝。

莲池大师出家的时候他的妻子真的上吊吗

4.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为莲池大师的看法是基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观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是众生,那末,我们念佛便成了诸佛心内的众生,念的也就是众生心中的诸佛。这便是顿教。
  再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所谓念极归空,也就是无念之念,名为真念。因此,终日念佛,主要是达于无念,即达无念之理,求生净土,也就了不可得。此正所谓不生而生,生实不生。亦正所谓自性弥陀与唯心净土的意思。这个思想,便是禅净同归的理论根据了。
  信愿行的净土实践
  莲池大师认为净土法门的行者,必须具备信、愿、行的三个条件:
  一、信——深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必定能够往生,也当究竟成佛。故于阿弥陀经中,释尊要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
   
  二、愿——如果只信而不发愿,那是到不了西方的,唯有要求往生,才得往生,所以阿弥陀经要说:「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行——不仅发愿,尚必须更进一步,常行精进,念念相续,勿使间断,例如阿弥陀经所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愿、行的三个条件,乃是往生净土之三种资粮,并且缺一不可。因为这三种资粮,实即如环无端、交替前进的三大修持要素。
  在这三种资粮的第三种「执持名号」的修持,也即是闻思修三慧的内容:
  一、闻慧——经说「闻说阿弥陀佛」之后,始知执持弥陀名号,所以此为闻慧。
  二、思慧——执持的「执」,乃是在闻得弥陀名号之后,予以接受的功用,用什么接受,当然是心,以心接受,便是思慧。
  三、修慧——执持的「持」,乃是接受之后,保守不舍,恒常不忘之意,所以就是念念相续的修慧。
  念佛的修持方法,又可分为三种:一出声称念弥陀如来的名号,叫做「明持」。三不出声而心念者,叫做「默持」。三微动口唇而念,像咒家的金刚持那样的,叫做「半明半默持」。
  在念佛之际,又分有计数念及不计数念,有人乃至用小豆论斗的记算他念佛的数字。这在莲池大师,不作硬性规定,只要你能持名念,计不计数,均随各人的所便而行。念佛的功能,要在一心不乱,数目多少。无关宏旨。
  一心不乱的道理
  所谓一心不乱,即是将我人的心,专注于一境,而非散乱妄想的一种情态。但此当分「事的一心」及「理的一心」之两面来说。
  事的一心,是在执持名号之时的忆念,也就是口中称佛名号,耳中闻佛名号,心中常忆常念此佛名号,字字分明,缘虑相续,不间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别无二念,因此而将贪瞋痴等的烦恼杂念,一律排之于心境之外。若到这一地步,即已得到信力的成就,唯其仅能调伏烦恼,尚未能够破除烦恼。
  再说理的一心,此即闻佛名号之时,不唯忆念常念,尚须反观审察此亿念常念的根源,达于极点,即能于自本心,契合根源而为一心。但此也有两个阶段:
  第一、能念所念,更无二物,即在能念的我心之外,别无一个为我所念的佛在;除了所念的佛外,我的心中也没有一个能念的佛在,唯即一心而已。
  第二、能念所念,都是非有非无,离四句义,言思路绝,莫可名状。即于一心之中,能所情消。有无见尽,的的确确,唯与清净本然的理体契合。此即是纯粹不涉一点事相的理观,当此观力成就,即进入见道位,即能破除烦恼杂心了。
  此所说的理之一心,含摄极其深广,例如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华严经的一行念佛一时念佛、起信论的观佛真如法身,都是这个一心的意思。又如观无量寿经所说,至诚等的三心、起信论所说直心等的三心、往生论所说清净等的三心,乃至华严经的十心,宝积经的十心,也无不具于这个一心之中。还有净名经所说的八法,德云比丘所说的二十一种念佛门,也不外此理之一心。
  此在菩萨名为念佛三昧,在达摩即是直指本源的禅。所以,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道理即在于此念佛至理之一心的境界而已。
  可见的念佛虽然容易,道理实不简单,若非念至一心不乱,那就非常的肤浅了。因为莲池大师所见的念佛法门,实在是极其简易而又极其精深的,在简易的实践之中,含有精深的哲理思辨。
  莲池大师又根据宗密大师的的普贤行愿品疏,把念佛的方式分为四种:
  一、称名念佛——即指阿弥陀经所示的持名念佛。
  二、观像念佛——注目观瞻所供的佛像。
  三、观想念佛——依据观佛三昧经及十六观经所说的方法,以心眼来观想如来的身相。
  四、实相念佛——即是摆脱了生灭、空有、能所等的观念,也绝离了言说、名字、心缘等观念,专念自性本净的天真的佛,例如华严经所说的「若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就是指的实相念佛。
   

5. 净土宗莲池大师一则

净土宗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名袾宏,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家姓沈,乃杭州仁和(杭州)人。十七岁举诸生,以学行见称。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莲池大师在家时与太太感情很好,有一天太太端来了茶,他却一不小心把最喜爱的玉杯打破了。这一下他忽然感觉到,什么妻子、玉杯,再好也要分手,因此毅然出家了,与妻子汤氏诀别,作言:“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乃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而后悄然弃家修道.后来成为一代大师,象这一类即因缘觉而来。
  
    也可谓永明寿禅师以《楞严经》要旨答:“最初不觉,忽起动心。于寂灭的静定当中生起一念无明,有了妄想之心,于是这一念无明,就成了万有以及种种烦恼的根源.

净土宗莲池大师一则

6. 莲池大师何时人?法名什么?居于何寺?

明云栖寺僧,名珠宏,故亦称云栖大师。  
答:莲池大师 (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大师杭州仁和人氏,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初习儒业,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居俗家时,邻家有一老妪,日课佛号数千,大师问其所以,老妪答言:“先夫持佛名,临终时无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宿根深厚,闻语深为感动,信佛法之不可思议,遂寄心净土。曾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后来因为父母相继去世,悲痛无比,由此对于佛家生死无常之理体会更深。于是与妻子汤氏诀别,决志出家修行,言之曰:“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并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遂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在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处得受三坛具足大戒,此后便杖策游方,遍参四处贤善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师参访笑岩德宝禅师,亦有所省悟,在向东昌的归途上,忽闻樵楼之鼓声而大悟,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清幽,易于安居修行,逐往山中结茅舍居之,常去山脚村落乞食以资养命。山中时有虎患,村民深受其苦,大师慈悲为作施食佛事,不久虎患便绝。时岁又逢亢旱,村民恳请大师祈雨以解灾情,大师手击木鱼,率众绕田埂念佛,一时顷,所及之处,雨下如注。村中民众欢喜踊跃,对佛法生大诚信,并自发组织力量,为大师建造禅院。自此之后,师于道场中大弘教法,普度群萌。四方佛子闻风而至,海众云集,共修净业,逐渐成为一大丛林。 
 大师主持道场后,注重真修实行,以戒律为基石,以净土为皈依。禅与净土兼提并重,弘宗演教常年不衰,此时南北戒坛久废,为使戒法不绝,便令受戒者自备衣钵,于佛前为作证明而受具戒。并著述有关律制,轨范文例,如《沙弥要略》、《具戒便蒙》、与《菩萨戒发隐》等,以便信众学习戒法。提倡戒杀放生,于寺中开设放生池和放生所,所著《戒杀放生文》风行于世。同时又修订《瑜伽焰口》、《水陆仪规》、和《朝暮二时课诵》等佛门法事仪规行文。这些仪规,一直沿用至今。 
 在生活上,莲池大师简朴清淡,始终以麻布素衣蔽身,一麻布帏用几十年,日常行作都自力亲为。著有三十二条自警以律己。待人接物心怀慈悲,外显威仪而不失温和,为道场与大众不辞劳苦,以大悲心平等摄化一切有情。 
 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七月初一,上堂对众曰“明日吾行矣!”。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入塔于五云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师生西,至莲池大师行化于世,其中间隔五百五十余年。此时间内教法式微,净宗不振,虽有高僧大德出现,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以救道法之衰落,然收效匪著。证诸史册,自身行持谨严,度众不遗余力,莲池大师当为最为出色者之一。

7. 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很聪颖,儒学的根底都很深厚,早年也考取过诸生,就是考取过秀才。他对出世间法非常好乐。按他自己的记载,原来小的时候,他就看到一个邻居的老太太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就觉得很奇怪,说老婆婆你怎么天天念佛呀?这老婆婆说念佛好呀,说她的老伴(她的丈夫)由于念佛,临走的时候,跟她合合掌就走了,走得很自在,所以她就好好念佛。这个对少年的莲池大师都很有感悟,所以他很早就写「生死事大」四个字放到桌案上。他从青少年阶段就对净土法门,就有一往情深的这样的宗教情怀。
  同时他又是个孝子,到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三十一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这时候他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就有六年的参学、行脚、苦行。他有很多灵异的故事,但是莲池大师一生的作风都是非常平实,从来不谈那些神奇的感应的东西。但据学子的记载,说他北游五台的时候都感得文殊放光,他在北京参笑岩禅师回来的路上,过东昌闻钟声开悟。他开悟有个偈子,憨山大师认为这是开悟偈了:「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这样,他开悟之后还要精进修行。他参加过一些丛林的禅七,参加了五次禅七都不知道临单的同修的名字。可见他是多么地用心,不杂用心。以后就回到杭州,见到云栖山的山水幽寂,就有终焉之志。云栖寺为什么一下成为一个天下闻名的丛林呢?这就是他的道德所感了。
  这都给我们建丛林有一种很好的启发,他并没有去化缘,但为什么很多人帮他建丛林?他开始住在云栖坞的时候,那都是形影独吊啊,与这些山岩、麋鹿为伍。但是他自己一个人住着很自在,安心在那修行,有一两个护法。然后他慢慢感得大家的这样的护持呢,首先来自那地方有几件事情:第一,那个山里面常常有虎患,老虎常常咬人,莲池大师就施食啊、蒙山啊,哎,渐渐地虎患消失了,这是一项。第二是干旱,当地干旱,村民知道有一个修行人在上面,就请他来解决干旱问题。莲池大师说我没有祈雨的法术,我只会念阿弥陀佛。村民说不管你念什么,反正能够把雨给我们弄下来就好。他就拿着一个木鱼循着田埂就念阿弥陀佛。这一念雨就下来了,而且只是他经过的那些地方下。他有这样的道德的感召力。还有当地有一个桥被潮汐冲塌了,很难建起来,当时当地的太守就请他帮忙。莲池大师说,就让所有的人无论富贵贫贱,只捐八分银子来填那个桥基。那太守说捐八分银子太少了。莲池大师说靠大家的心力,而且八是指「坤」,用「坤」的这样的德性。那真的他就在那里,大家施了八分银子全都放下去,然后打桩都是念咒,念一百遍咒下个桩子,那真的就感得那几天潮汐就不来,很快这个桥就建起来了。还有当地瘟疫,莲池大师他能够做一种法会,瘟疫就停止了。就是他有这么一些神异的感应,才引起了大家信心。有时候看看这个,我们都生起大惭愧之心。如果有一个大瘟疫一来,当地人让我们去弄一弄,我们——「不敢不敢……」。于是当地的人就帮他建寺院。
  这一建寺院,很快就聚集了很多人依他修行,就蔚成丛林。成丛林之后,莲池大师就建立规矩,提倡戒律,所以他的丛林里面规矩是非常严肃的,肃穆。莲池大师还很有慈悲心,特别提倡放生,放生池、放生所啊;自己悲悯那些幽冥的众生,还自己去学焰口,自己放焰口。自用也很简朴,常住的钱不敢妄用一钱,自己吃住都非常地节俭,也不去攀缘这些施主,自然而然地这些施主也就来供养。为人非常谦卑,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这种祖师的风范。他念佛非常精勤,半个月前就预知时至,告别这些檀越弟子,也告别这些出家的弟子,「具茶汤设供」,供养大家。临终的时候显现一点小病,弟子们都围在旁边请他作最后开示。他最后开示也很平实,就是告诉大家: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不要捏怪(就是不要显异),不要坏我规矩。所以说完面西念佛,端然而逝。
  憨山大师给莲池大师的塔做了一个碑文。这个碑 *** 得很好,概述莲池大师一生的行业,最后对莲池大师有一个评价。这个评价他做得非常好。憨山大师也是祖师级的人物,唯有祖师才能够了解祖师的道德。憨山大师是这么赞叹莲池大师的,我想这个总结,对于我们了解莲池大师的这样的一个道德智慧的风范,增强信心有一点好处。憨山大师总结大师一生的操履——操守和践履,是以平等大悲心来摄化当时的众生:「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就是他身口意三业都是想到佛法。所以憨山大师认为莲池大师就是法门的周孔,就好像儒家有周公和孔子一样。那么,称扬他的才华足以经邦济世,他的悟性足以传佛心印,他的教化足以契众生的根机,他的持戒足以护持正法,他的操守足以警励世人,他的规矩足以救济时弊;至于他以大慈心与众生之乐,以大悲心拔众生之苦,广运菩萨六度,一一都是妙行。从他出世来自利利他的全始终,没有一点可以非议的地方。这个很难,一般的凡夫僧要出来利益众生,他无论是出言、做事,虽然也做对了不少,但肯定也会拖泥带水,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会很多,人家就会非议。那能够一生不让他人非议,这种人就很了不起。
   
  他有很高的道德和智慧,就是可谓「法门得佛之全体大用者也」,就是他的智慧、道德、悲心,就是佛的全体大用,他得到了。所以在末法的时候,没有像大师这样的悲智,怎么能够挽救那个颓风呢——衰颓的风气呢?明末的时候,佛教就已经很衰微了。挽狂澜于既倒,也要这些大祖师的人物。所以「非夫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在憨山大师眼里,莲池大师都是应身大士,就是法身大士再来的这么一个人物。
   

莲池大师的德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