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024-05-04 17:24

1.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意思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出自《老子》。
  居善地: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可止则止;
  心善渊:心态深沉大度,中常湛静;
  与善仁:与人交往仁慈爱护,称物平施;
  言善信:言语平实又有信用,声不妄发;
  政善治: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德惟无私;
  事善能:行事根据能力而为,贵其能力;
  动善时:择机而行不妄动,可行则行。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意思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出自《老子》。
  居善地: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可止则止;
  心善渊:心态深沉大度,中常湛静;
  与善仁:与人交往仁慈爱护,称物平施;
  言善信:言语平实又有信用,声不妄发;
  政善治: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德惟无私;
  事善能:行事根据能力而为,贵其能力;
  动善时:择机而行不妄动,可行则行。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意思

4.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你可以修身,你可以帮助人,你就像水,在处于恶的境地但却做善事,没什么特别的。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为 像自然界的水一样呵护大家。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
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不会埋怨他人。

扩展资料:
解析: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
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
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期),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涡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过两份手抄本帛书《老子》(《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5. 08-3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与善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与善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出自《道德经》第08章,意思是,地理是居住的有利因素,厚重是心思的有利因素,诚信是言语的有利因素,仁爱是相处的有利因素,法治是正义的有利因素,能力是做事的有利因素,时机是行动的有利因素。
  
 善是有利获益的因素和能力,善也有等级和档次,水是上善,有利于万物,不求名利,身处低洼和隐蔽之处,几乎和道相差无几。居住是否舒适取决于地理环境,心思是否有益取决于是否深沉,相处是否愉快取决于是否仁慈,正义是否昌明取决于是否法治,做事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力,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逢时;这些都是具体说明一切需要善行,万事需要善意。
  
 老子在本章中列举的事例和善行,都是客观因素而非主观意愿,也想证明无为的价值和正确,无为不是逆来顺受,被动受苦,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有利因素,改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况,无为不是从主观欲望出发,而是从客观条件入手,洞察情形,因势利导,积极利用各种善行和有利因素,改善自己的境遇。无为不欲不是单纯地忍饥挨饿,吃苦受难,而是反对出于主观意愿,贪图欲求的行为,利用客观条件,采取正确手段,把握恰当时机,具备合适能力,坚持必要原则,发现善行和善意。
  
 如水一样能利万物和众生是上善,都是至高顶好的善举;也可以注重地利以求生存,注重深邃以求缜密,注重诚信以求实话,注重法治以求正义,注重仁慈以求相处,注重能力以求事遂,注重时机以求畅行;还可以注重食材以求美味,注重容颜以求佳偶,注重业绩以求赏识,注重知识以求智慧。总之,把握客观的要素,克制主观的贪婪,就能具备善行,就会完成善果。

08-3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与善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意思是什么?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出自《老子》。
  居善地: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可止则止;
  心善渊:心态深沉大度,中常湛静;
  与善仁:与人交往仁慈爱护,称物平施;
  言善信:言语平实又有信用,声不妄发;
  政善治: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德惟无私;
  事善能:行事根据能力而为,贵其能力;
  动善时:择机而行不妄动,可行则行。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7. 老子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本意是取自然界的水来比喻“道”,但绝非是真正的道,就像本章第一段的“几于道”只是接近于“道”。本章可分为三个小段,下面看看第一段话。
原文: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译文:高尚的品行好象水。水利于万物生长,而且安静处于低地,居处众人都很厌恶的低洼的地方,所以接近“道”的特性啊!
简析:
水的本性是静,是处于低下而不动的。水的流动是因势而行,是自然而动,这种自然的静,是不争、处于低下而接近于“道”。“静”与“低下”正合老子所讲的“道”。通行本记录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里的“不争”与“处众人之所恶”相近。“处众人之所恶”,本意就是不争,两者意义相近,可作为“低下”。但是通行本记录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并不能代表“静”,所以说通行本中当是后学者篡改的。
大家不能从字的表面来解读这段,有很多人对这段话的注释为“德行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而老子为什么取水作为比喻,难道就是说水润养了万物吗?难道水处于卑下就接近于道吗?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就象近年来我国南方发生洪水一样,摧毁众多万物。老子在第一章已经讲过,“有”为万物之母,天地间各种元素的结合,才能养育万物,这一点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天地间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存在的,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解读这段经文时,思想意识不要外流,要内守,要参悟老子的本意,不要认为自己读了《道德经》之后,就懂了一些道理,去给人讲。如果去讲,你就脱离了道的本意,你就不懂什么是“道”了。我注释这部经文,不是为了讲“道”给大家听,只是从大家不愿再看以往注释老子的精美华丽语言中,返回到简单而朴实的“道”中来,还给老子“道”的本义。这也是我注释《道经》的目的。
老子这段话主要讲“水”的本性,水的本性接近于道。大家在前几章已经了解,“道”在老子的笔下,“或不盈,不如守中”,“外其身而身存”,达到忘我的境界。前面七章处处讲“虚”,句句讲“空”,而这些都是讲“道”的原理及所用。那有人会问,本章的水也是在讲这个道理吗?我说过,老子在《道经》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在讲“道”。这一章是接近于道,还不是真正的“道”,而是老子取水其性所阐发,因为水的性质是自然流动,“因势而行”。在四、五、六章,老子都在讲虚空的“道”,大家想一想,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水的所过、所停之处,都是虚空之地,如水库、江河等都是虚空之地。如果水的所过之处遇到高山等障碍物,水只能绕其而行,这种行径是自然所为,所以“水”接近于道。老子这句话,是取水的“静”与“低下”来论述“道”的本义。
原文: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译文:居住要处于低下,心地要像深渊,赋予要像天道,说话要讲信用,中正的处理事物,做事看的是能力,行动要看准时机。
简析:
本句的“政”应该改为“正”。如果用“政”,容易使人误解为政治,认为老子讲述的是治国之道。如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并不是推崇仁、义、理,老子只讲无为而无不为。这七句从字面上看得出,他非常准确地把人们在社会中与名利包括衣、食、住、行等相关的事物最根本的道理讲了出来。作为追求名、利、情的人,可以把这句话作为育己、育人的人生准则。但作为老子或者修道之人来说,这些表面的东西都不是老子所讲“道”的内在含义。这七句讲的是水的行为理论,水居低下,处空、虚之地,老子把它比做“善地”,体现了“道”的虚空。
“心善渊”,“渊”在这里再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第四章“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以“道”比水,以水比心,以心比“渊”,把心看作像“渊”一样深远而难以预知。“渊”符合“道”的深远。
“予善天”,通行本为“予善仁”。老子不提倡仁学,假如本句是“予善仁”,那“仁”也是指效法于天道的“不仁”,所以将“仁”注释为“仁爱”是错误的。因为老子在第五章已经讲过,“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本句的“仁”如果是指“仁爱”,那就与“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自相矛盾了。帛书乙本的“予善天”应该是“道”的本意,因为天地与圣人效法于自然之道,并不讲仁、义、礼等。所以“予善仁”的“仁”当是后人所染指。“予善天”是赋予要像天道,效法于天道。
“言善信”。这句虽然可以引申为说话要讲信誉,但是“道”的本意是“不言之教”。本句的“言”是指“无言”。因为水只能因势而行,不以言表,这才接近于“道”。不言之教是最佳的信誉,或解释为言词要自然的流露。
“正善治”。本句老子以水比“正”。水,不偏不移;正,平也。水是最为平整的,如现在测量时都以水平面为标准。所以老子用水的“平正”来喻“道”的冲气与平衡,内在五行之气达到“阴平阳谧”,也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了。
“事善能”。老子把水的所行喻为办事能力游刃有余。水的性质是能圆能方,能随形而变,处无为之事,无事不能。
“动善时”。水会自然的根据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如冬天结冻,夏天流动,随其自然,应时而变,接近于道的自然状态。
以上把水的空虚、深远、无事、无言、平正、能力、应时比做“道”。接下来老子总结两个字:不争。

老子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是什么意思

全文解释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
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
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
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之患。

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
万物。若心灵之善渊。

水善养万物,施恩不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咸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 

水之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准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对万物一视同仁,
最为公平。是谓“政善治”。 

水理万物,能力非凡。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
估量。此乃“事善能”。

春夏温热,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
,万物成藏,水则结为坚冰,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保护生灵,遮风御寒。此
乃“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之体性,虽有以上“七善”,但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水才没有过失。

此章以水喻道,也说明进道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参考资料: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