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24-05-09 15:47

1.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4%F3%D1%A9%B7%C7/blog

  这是苏教版:
  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初二语文试题      2005年1月
  命题人:陆文跃                              审稿人:潘克勤 姚芙梅 曹介梁 张立成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qiǎn 责愚氓的恶行,kǎi 叹智者的无nài ,从而作出明智的jué 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①“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②写出杜甫《望岳》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                   ,                    。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3.名著阅读。(2分)
  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                              (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欢的一次历险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忘记眼前的责任;
  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仿句:                                ,                                      。
  5.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表扬信(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表 扬 信
  金常中学,
  贵校初二(3)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宣传回收费电池,并每家每户上门回收旧电池。他们这种“宣传环保,清洁家园”的精神和热情十分可贵,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
  2004年12月5日
  金常街道工委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6.通过对“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请你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功能”、“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汉字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2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完成8——13题。(共18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0.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径的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11.“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5分)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3分)
  (1)“俘获说”(地球的子):
  (2)“同源说”(地球的妹):
  (3)“分裂说”(地球的儿):
  16.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4分)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17.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18.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4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9—2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下见小潭。(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皆若空游无所依。(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2分)
  22.请把这两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四)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23—24题。(共4分)
  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4.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2分)
  三、作文(共30分)
  25.生活——一本哲理性大书,它告诉我们,人不可以有傲气;它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它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等待着我们去体会、去探索……
  请以“生活告诉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②不少于500字。
  题目:生活告诉了我
  望采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

3.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4.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第一部分(1~6题20分)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正襟威坐粗制滥造奥秘B.油光可见精巧绝伦狼藉
     C.相辅相成一视同仁纯朴D.合辙押韵故名思义禁锢
     2.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形见绌(chù短缺;不足)近在咫尺(zhǐ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咫)
     B.啮齿动物(niè咬牙切齿)肆意挑衅(xùn争端)
     C.龙吟凤哕(huì鸣叫)与之媲美(bì比得上)
     D.缄默不语(jiān给书信封口)深恶痛疾(wù厌恶)
     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啊,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这是个非主谓句。
     B.“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张海五。”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贱卖张海五”。
     C.“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个动词性短语
     D.“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鬈发堆在额头上”。
     4.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下面广播前方记者两小时前刚刚发来的报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都蠢蠢欲动,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4分)
     有一个小官到任后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地风土如何?”小官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上司问:“春花如何?”小官回答:“棉花每亩二百八。”上司问:“百姓如何?”小官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上司怒道:“我问的不是白杏,是你的小民。”小官答道:“卑职小名叫‘狗儿’。”
     (1)故事中造成误会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的那个“上司”所犯的毛病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2分)
     6.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昀《与朱元思书》)
      第二部  分(7~24题40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诗题中有“早春”二字,针对它,诗中描述了哪三种景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B.“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描绘出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C.第三句中着一“好”字,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④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⑤!”闻者为之缩颈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饯:饯行,送别。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尝求故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___________
     (3)士大夫莫敢往别莫:________(4)若得为范公党人若:__________
     10.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D.范文正/公贬饶州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质扶病饯于国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露……而这些不是离我们很远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新型楼盘不断问世,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飘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说煤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和烘烤食物潜入人体。尽管含量很小,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莹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些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若摆放于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险境之中。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一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快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房屋主任大吃一惊:想不到艺术品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祸患。究其奥妙,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致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沉积于骨骼所致。
     ⑦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光彩夺目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材质成分更加复杂。美国专家检验了几千件首饰,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甚至皮肤癌。
     ⑧你喜欢旅游吗?特别是乘飞机观赏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们接受的宇宙射线剂量也会增加。
     ⑨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⑩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因为人体对辐射量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安全的。
     ○11建议你从生活的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
     14.生活中的辐射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怎样才能预防生活中的核辐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前三段的顺序颠倒一下行吗?请谈一下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在语言上有什么显著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面这句话后按要求作文。(40分)
     信念之于人,犹翅膀之于鸟,信念是飞翔的翅膀。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500字。

5.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考试通常会考查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试题,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3分)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答:(    )(2分)
     A、浣(huàn)妆:梳洗打扮。斑斓(lán):颜色错阿灿烂。
     B、炫(xuàn)目:耀眼。参差(cī):指不整齐,不一致
     C、潸然(shān):流泪的样子。倏(shū)地:忽然,极快的。
     D、桑梓(zī):桑树和梓树。许诺(lu):应承。
     3、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标题: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全过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4、默写填空。(3分)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③对曰:“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
     C、《渔家傲》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渔家傲,词题。(       )
     D、17世纪,欧洲各国盛行航海,许多与航海相关的游记体小说应运而生。其间影响较大的是美国作家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和他的同胞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
     6、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6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护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③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④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A、第     句语序不当,修改:
     B、第     句搭配不当,修改:
     C、第      句用词不当,修改:
      二、(40分) 
     (一)阅读下面《看海》这篇文章,完成7——11题(15分)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
     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名牌或非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我不由得想,在这样一副装备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感到遗憾。
     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忽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艳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写道:“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7、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 (3分)
     ①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感受极深,牢记于心,不能忘怀。
     ②              :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③              :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8、作者为什么要带女儿去“看海”?(2分)
     答:
     9、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请按要求答题。(4分)
     ①两次相遇: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②作者认为这两次经历,自己被                                              ,与大自然
     ,所以才是“刻骨铭心”的。
     10、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进行简要的赏析,然后仿写句子。(4分)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①赏析:
     ②仿写:
     11、结合全文,对文章最后一段该做怎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走下大海时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
     B、只有和大海相遇,才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C、大海是博大的,我们对大海的认识还只是“刹那间”的。作者意在表达我们应该亲近大海,享受这份恐惧和惊喜。
     D、大自然是博大的,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作者意在表达我们应该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2-17题。(15分)
     不必在乎
     ①人生在世,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比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如果这类做人的根本都不在乎,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空来人世一遭。然而,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
     ②宠辱不必在乎。人生是个曲折的过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诬受辱。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演绎了千千万万,谁能数得清?达观者宠亦(   ),辱亦(   ),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之说。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
     ③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但绝不能做功名利禄的奴隶,否则,那就一定活得不自在,活得很累。其甚者不择手段攫取之,还将造成祸害和罪恶。我们如果淡泊一点,量力而拼,从容而搏,(   )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    ),无也自在,如淡月清风一般来去不觉,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④成败不必在乎。“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成失败之母。”这都是智者哲人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懂得了成败之间这种辨证关系,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因失败而苦恼沮丧,或因成功而骄傲狂妄。在成功面前最该提醒自己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即不骄纵自己,隳颓自己。
     ⑤人言不必在乎。许多人所以举手畏触,抬足畏坠,患得患失,诚惶诚恐,一辈子干不成什么大事,与其说是缺乏才智,倒不如说是丧失自己。他们成天跪伏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度,极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气、神。要治好这种精神上的“侏儒症”,就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⑥至于那些不涉及原则的纷争,鸡零狗碎的恩怨、飞短流长的中伤、亲朋好友的误解,等等,则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能事事认识一致,处处无怨无艾,人人对你理解?要学会自我调节,化解块垒,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对那些烦人的小事说一声“不在乎”,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⑦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软弱时变得坚强,骄纵进变得谦逊,颓丧时变得积极,愁苦时变得欢快,对任何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甩得开。人达到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
     12、第②③段四个()中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        、       。(4分)
     A、自然        B、泰然   C、坦然     D、淡然
     13、第③段“其甚者不择手段攫取之”中加点的“之”指代的是                            。
     第⑦段“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中加点的“这种”指代的是
     。(2分)
     14、第④段引用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成失败之母。”两句名言,如果删去其中一处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5、第⑤段中的“侏儒症”在文中指什么?(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16、文章主要论说“许多事不必在乎”,但却以“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开头,哪些事是应该在乎的?为什么要在乎?(2分)
     答: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答:
     (三)阅读《古文二则》,完成18-2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②空乏其身    空乏:
     ③不知其旨也             旨:                  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
     19、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动心忍性         译文:
     ②教学相长         译文: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论点告诫人们:;在写法上,这篇文章 ,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②《教学相长》全文只四句话,短小精悍。第一句用不亲自品尝就不能知晓美味比喻
      三、作文 
     21、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 
     2、D 3、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  捷克小学首琖汉语课程   5、√√xx   6、A、④ 把“从小” 调到“培养”前    B、③  在“养成”前加“能否’或去掉“能否” C、①“保护”改为“保存”
     7、刻骨铭心  不可企及  麻木不仁   8、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   9、①第一次是因为插队来到吕梁山腹地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   ② 真正的大自然陶醉和震撼了   融为一体,忘却了自我。
     10、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变了颜色,自然的变化给峡谷增添了声音。
     11、D   12DBCA   13、3段  名利   7段:对任何事都拿得起,甩得开   14、不好,删去后就不能更全面地表现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15、文中指成天跪伏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确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疑,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气神。
     16、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因为些是做人的根本。
     17、只有不在乎宠辱、名利、成败、人言和那些不涉原则的纷争,人才能活得豁达潇洒、
     18、这样的   穷困缺乏  味美  自己督促自己  19、略20、要有忧患意思,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逐层论证,层次井然、;不学习就无从了解学问道理的妙处。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6.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ùmíngsīyìjíwùqǐxìng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迤西()车胤()如法炮制()
     囿于()枸杞()大名鼎鼎()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将错误的和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症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
     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2.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手里那把钳形铁眩。()
     3.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记讳。()
      四、选出下列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 
     A.引经据典龙吟凤哕合辙押韵油嘴滑舌
     B.囊萤映雪云南歌会贯穿古今不求甚解
     C.呼朋唤侣张弛不定招徕顾客肃然起敬
     D.盛会难逢德隆望尊十分精彩邀饮春酒
      五、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使之组成一个成语 
     众说纷心安得听途说
     油然而木三分粗制造
      六、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凭栏望月()2.循环无端()
     3.随机应变()4.兴高采烈()
      七、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家醅:自家酿的酒。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这里是指别处的咸鸭蛋都没有高邮的鸭蛋好。
     C.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生面别开:即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风格。这里指对歌的场面与众不同,较别处新颖。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不以为事。
      八、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作家
     B.《吆喝》——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C.《春酒》——沈从文——著名作家
     D.《俗世奇人》——冯骥才——著名作家
      九、指出下面句子所描写的人物或是出自哪个人之口,以及出自哪篇课文。作者等,把它相应地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A.她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B.“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C.“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D.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7.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5分) 
     1.你能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吗?(2分)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2.你能运用
     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2分)
     ①杜甫《春望》的颔联是
     ②《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
     ③《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④《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吗?( )(2分)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 ,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 ,转眼间,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
     《背影》 《鲁滨逊漂流记》 《西游记》 《阿长与〈山海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芦花荡》
     推荐的篇目:
     推荐的理由:
     5、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的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2分)
     汉语中有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边。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6.你能猜出这两条谜语的谜底吗?(2分)
     某年冬天,苏东坡和诗友袁公济踏雪赏景。两人站在一座桥上,向前方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不见一个行人。
     袁公济忽然来了兴致,出了一道迷语,让苏东坡猜。他的谜面是:雪径人踪灭。这是从柳宗元的“万径人踪灭”化出的。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暗自思忖,一时想不出谜底。正在窘困间,只见一群觅食的山雀冲天飞去,他顿觉豁然开朗,胸有成竹地说道:“公济,我也有一谜:雀飞入高空。同样猜半句七言唐诗,把你那半句补齐吧。”
     袁公济一听,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来苏东坡不仅猜出了谜底,还非常聪明地“和”了一谜。
     这两条谜底组成的一句唐诗是:
     7.你能介绍自己的家乡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吗?(3分)
     请你给初到麻城的外地人(来走亲戚的老大爷、来投资企业家、来学习的初中生,三者选其一),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字数不超过50字。
      二、阅读与欣赏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8--12题。(11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有五( ) ⑸是负义也( ) ⑹乃载祖归养(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良愕然,欲殴之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东 C. 父以足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乃载祖归养,乃不知有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11.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甲
     乙
     12.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甲
     乙
     (二)谁赶走了鸟类(14分)
     ①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②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希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④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⑤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水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⑥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 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⑦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⑧“冷静” 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人爱护鸟类。
     ⑨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⑩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⒆我们这亲友待“朋友”太“好”。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21)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3.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是“谁”指的是什么人?(2分)
     答:
     14.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2分)
     答:
     15.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3分)
     ①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答:
     16.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水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详写?(2分)
     答:
     17.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分)
     A. 甚至 虽然 B. 甚至 何况 C. 但是 虽然 D. 但是 何况
     18.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2分)
     答:
     19.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2分)
     答:
     (三)前景诱人的“电子报纸”(8分)
     ⑴在信息量迅猛递增的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子报纸,已经率先出现在美国的电脑屏幕上。电子报纸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是报业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被专家们视为“21世纪的宠儿”。
     (2)何谓电子报纸?简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和普通报纸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彻底告别了纸介形式。
     (3)对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已不再陌生,作为GⅡ的雏形(或者说骨干),internet(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电子报纸”正是在这样的科技背景霞走上历史舞台的。
     (4)那么,和普通纸介报纸相比,电子报纸有哪些优越性呢?
     (5)首先,它比普通报纸更“活”。电子报纸不仅仅是把报纸的版面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与报纸有关的背景,以及过去发表的文章。还可以借助电脑与文章作者、编辑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关人士接触,实现了与读者(或是用户)的直接交流。
     (6)电子报纸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的报纸因版面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为电子报纸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电脑服务设施就行,无须再增加成本。
     (7)此外,由于采用了排版阅读系统,大大缩短了原来采编、录入、制版、印刷、发行组成的出版周期,从而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
     (8)还有,由于电子报纸告别了纸张,以数据形式在网络空间传播,资金紧张、劳力不足、运输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便一一迎刃而解了。
     (9)据统计,1994年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还寥若晨星,截至1995年末,网上发行的出版物已难以数计。在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九五”重点发展项目。这一切表明,在我国发行电子报纸的良好社会环境已经具备。
     (10)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电子报纸的前景十分诱人。
     20.电子报纸产生的科技背景是什么?(2分)
     答:
     21.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联系本文思考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
     22.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文章(4)——(8)自然段的内容、顺序和结构特点。(2分)
     答:
     23.文章结尾说“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从文中的信息看,你认为电子报纸将来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吗?谈谈你的理由。(2分)
     答:
     (四)留点空白(刘书全)(12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酋: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24.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2分)
     25.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26.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2分)
     当你痛苦时, , ;
     当你烦恼时, , ;
     2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8.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9.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三、语文综合学习:(10分)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联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30、我们班准备举行一次抗日小英雄故事会,请你写出本次活动的过程:(3分)
     (1)
     (2)
     (3)
     31、同学们的故事,我们将收集整理成为一本故事专集,请你为这本专集命出一个有新意的名字。(2分)
     专集名字:《 》
     32、你在这次活动中将为我们讲述哪一位小英雄的故事?请简单的介绍他的事迹或写出一段关于他的精彩小故事,并且对他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故事:
     评价:
     33、中国古代有许多军事家,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军事的名句,请写出两句:(1分)
     ①
     ②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1)人生离不开希望,没有希望的日子生活会暗淡无光。希望随处可见,父母眼神里饱含着希望,师长叮嘱时寄托着希望,朋友交往中浸透着希望;希望因人而异,有的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有的希望家庭幸福,有的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守住心中的希望,成功离我们很近;只要拥有美好的希望,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 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紧扣话题,题目自拟,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2)请以“想起了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写上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词或短语,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淳 琼 孱 蓊
     2.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C
     4. 略
     5.一“叶”孤舟,那浩淼的江水中的扁舟,不正象风中的落叶一样飘摇吗?
     6、袁公济的“雪径人踪灭”猜这句七言唐诗的前三个半字:一行白路;苏东坡的“雀飞入高空”猜这句七言唐诗的后三个半字:鸟上青天;两条谜语的谜底合在一起,便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七言诗《绝句》中的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7自然风光:城北的麻姑仙洞,相传是东晋后赵大将麻秋之女得道登仙之处,这里树木葱茏,奇山异石,小径静谧,有世外桃源之感.特产:麻城有著名的待客佳肴,用肉抹和鱼浆精制而成,嫩而不腻,清新爽口。
      二、阅读与理解。 
     (一)8(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
     9. B
     10.(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11 .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12.敬老爱老
     (二)13.枪手和伐木者以及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14.突出强调了鸟的稀少或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15.①句好。①句中 “理直气壮” 和 “信手” 形象地写出某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表达了作者的强烈不满。
     16.详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显示了像“我”这样的“好人” 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详写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我的剖析, 告诉人们,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 不能只是“心动”, 而无行动。 (意思正确, 言之成理即可)
     17.A
     18.“我”;喧闹
     19.“渐远的” 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 (意思正确, 言之成理即可)
     (三)20.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
     21.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使被说明的事物特征更清楚,给读者留有深刻印象。如文中通过比较我们就非常清楚电子报纸的优点。(注:要联系本文来分析,否则只给1分)
     22.4-8段是说明电子报纸的优越性,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结构上是先总写后分说,并有“首先”“其次”等词语的运用,层次非常清晰。
     23.略(言之有理即可)
     (四)24.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
     25.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26.句式、内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如: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27.(2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能结合文章中心,从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态度作适当分析即可。如: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譬如像个人的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面对,过分追求。同样道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偏见或看法也不需要费心和介意,因为凡事只要心地坦荡、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能够笑面人生,快乐幸福。
     28.(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①能找出一处优美的语句,得1分;②能对该语句从思想或语言等方面作赏析,得2分。
     29.C
     30、(1)主持人讲话,可以宣布活动程序和规则。(还可以播放一段影视录象引入活动)(2)同学们分别讲述自己的所知道的故事。(3)进行总结评比。(可以回忆抗日经典影片中的歌曲来结束本次活动)
     31如: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烽烟下的灿烂童年;他们在烽火中铸造;烽火少年。
     32、略
     3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8.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 )(3分)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B、 他们提(tí)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
     C、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sàsà)的风响。
     D、 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yù)。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八国联军毁烧了圆明园,法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脏物。
     B、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霜。
     C、到徐州见到了父亲,看到了满院狼籍的东西。
     D、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岳阳楼,在长江南岸,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中“怜”字的意思是“爱”。
     C、“相公”是旧时对未婚男子的尊称。
     D、“五色交辉”中的“五色”指的是青、黄、黑、白、赤五种颜色。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赤峰学院田径运动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②赤峰学院党委书记李春林、院长雷德荣及帮训部队领导出席③2016级新生军训结业仪式暨开学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④2016级3500余名新生和部分在校生参加了典礼⑤现场还进行了内务展示、男子擒敌汇报表演⑥会上表彰了2016级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④⑥⑤②③①
     5、阅读下面新闻,完成后面问题:( )(3分)
     人民日报成都11月21日电 由西南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条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试验线21日在成都顺利贯通,同时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正式投入全线试运行。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是用支柱将轨道支撑在空中,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此次贯通的试验线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牵引,相关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创新。该系统将来可为城市公共轨道交通、传统交通枢纽连接线和景区交通接驳线等提供新选择。
     概括此则新闻主要内容(从文中选择语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运用(共7分)
     某校开展了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关爱伙伴。学校有一些同学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请你编辑一条微信,对这些同学进行劝勉鼓励。微信内容要求:①恰当引用一条名言警句②语言连贯得体,感情真挚。③不超过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捕捉真爱。平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可爱的小孩,他们用自己的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诠释着爱的初心。学校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些真爱瞬间,请你为其中一幅画面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画面内容:街头,一个小女孩在倾盆大雨中为一只流浪狗撑起伞。
     标题: ( 不超过10个字 )(2分)
     拟题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2分)
     7、按原文填空。(4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3) ,讲信休睦(《礼记》)
     (4)吏呼一何怒, (杜甫《石壕吏》)
      二、阅读 
     (一)
     【甲】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茅以升《中古石拱桥》)
     【乙】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它的造型奇特,像莲花,又像风帆。它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12月30日,新南威尔州政府作出一项决定,成立一个5人委员会负责筹建歌剧院。1955年9月,新南威尔州总理卜希尔宣布举行一次全国范围的歌剧院建筑设计竞赛。这次竞赛,收到了美国、法国、英国、西德、日本等32个国家的233位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图纸。乌特松居住的丹麦农村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城堡,这城堡的奇特结构激发了乌特松的灵感和创意。悉尼歌剧院于1959年3月破土动工,历时14年,耗资1亿多澳元,1973年10月落成揭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程来剪彩。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悉尼歌剧院》)
     【丙】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结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吴冠中《桥之美》)
     8、概括【甲】文中赵州桥的四个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主要介绍了悉尼歌剧院哪几方面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在介绍事物时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说明方法?选取其中的一种,结合文本举例阐释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丙】两文中画线语句都是从哪个视角写石拱桥的?两者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种表达更好?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丙】文中“并非也并非而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试着仿写一段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
     星野空/译
     家里有许多书柜,都是我父亲的。还有不少奖状,是他在工作上拿到的。他在通信公司里做技术开发,一年到头几乎不休息,没日没夜地在公司里研究或者做实验。
     我一直觉得父亲是个糟糕的人。虽然他既不动粗,也不摆架子,但总是工作优先。工作日就不用说了,连周六周日基本上也会去公司。久而久之,我见到父亲就会紧张得像是见到叔叔伯伯一样。而他也总是一脸严肃,没精打采的。
     那时我二十四岁,已经开始写小说,但这个年龄还是会被人当作孩子。我却自认为是个成熟的大人。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我:“你爸爸要去住院,你能帮他搬行李吗?那天我有别的事没法去。”我同意了,多少是出于身为独子的使命感。不,我是为了母亲。因为父亲很少在家,家里的事、学校的事、与社会接触的种种,都是母亲孤军奋战。这既是对母亲的感谢,也是慰劳。
     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被查出恶性肿瘤,时日无几的,而父亲也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虽然不是毫无触动,但对我来说,父亲是个只会在公司里做自己热爱的工作的人,那时我想的更多的'是,刚知道他不能去公司了,接着就要去医院了吗?真是个不回家的人。
     父母家和我家就在同一个街区,我经常会回去看看。我去得并不频繁,因为觉得那时再和几乎没有联系的父亲见面,就像是在借机平账一样。我不想他因为这种事情而取得借贷平衡。
     “有句话我要事先声明,”他曾这么说,“我想往后我会越来越虚弱。这很正常,因为我快死了。音量渐渐变小后,乐曲也会结束,是吧?”
     “所以呢?”
     “不要因为我渐渐虚弱而惊慌失措。”父亲笑得露出了牙,“我死的时候,就是我的寿命到头了。我好好地走过了完整的人生。”
     这是在逞哪门子强?我不屑地想,愤愤地望向身边。母亲耸了耸肩,噘起了嘴:“一直不管家的人还要装模作样,真让人头疼。”
     那时,父亲确实是在逞强,但并不只是为了面子和自尊心。我之后才明白了这一点。如今的我知道,他选择在家接受治疗,像迎来乐曲结束般渐渐虚弱,但他还是想教导我一些事。
     之后去探望他的时候,他盖着被子,房间里飘着汗水与尘埃混杂的气味。他瘦了一大圈,脸色惨白,但看到我,依旧露出了虚弱的微笑。
     “因为有药,所以也不是特别痛,只不过总是犯困。”父亲说他一天有大半时间都在睡觉,那感恩的语气就好像他现在清醒着说“我很幸运”一样。他眼睛无神,从被子中露出的脚踝细得令人吃惊。
     “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吗?”聊了一会儿家常后,我问他,“虽然能做的有限,比如有什么想吃的或是想看的?”
     “正如你所知,我自由自在地生活至今。”父亲故意说得文绉绉,“已经没有未竟的心愿了。虽然我很遗憾没能尽到父亲的责任。”
     “这件事虽然是事实……”不过,我觉得他比那些上了年纪却还恣意妄为、给周围添麻烦的父亲要好得多,于是我又说,“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父亲要尽多少父亲的责任。”
     “最近,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事。”父亲隔着窗户,望向庭院的方向说道。窗帘拉着,他不可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以前我们去过游乐园。”
     “鬼屋吗?”
     “对,就是那个。你记得吗?”不知是不是错觉,父亲转向我的眼眸中闪着光彩。
     “我还以为你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你害怕进鬼屋,就在入口前蹲着不肯走。”
     那个时候记忆的轮廓在脑中渐渐明晰。当时,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进入鬼屋,我却蹲着喊“我怕”,不肯动弹。“我没有办法,就先进去了。”那时父亲是这么说的,“那我先去看看是不是吓人。”
     “那又如何?”我问。
     父亲的表情变得温柔起来:“我觉得就和当时一样。”
     “一样?什么东西和游乐园一样?”
     “我知道它不吓人,你也没有必要害怕。所以……”父亲继续说。
     “什么?”
     “我先去确认一下那并不可怕。”
     我诧异地问他在说什么,他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那之后,父亲又活了半个月左右。我去看他时他多半在睡觉,也有意识清醒的时候。对话一天比一天艰难,但我叫他时他会点头,有时也会应声。
     最后一次对话,是在他去世前的两天。天气很好,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房间。
     “要拉上窗帘吗?”我起身时,父亲却嘟囔:“没关系。”
     我看着他的脸,不清楚他是认出了我,还是在做梦。他继续说道:“一点都不可怕。”听他的语气,像是在另一个梦幻的舞台上和某人对话。
     “啊,嗯。”
     “是的,不要怕。没关系。我先过去看看。”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于是又一次应和了一声,只说了一句:“那可真是帮我大忙了。”
     母亲在提及父亲去世时,说:“我一早起床,他就没有呼吸了。”母亲虽然流着泪,却很理智。我赶到后,怔怔地望着父亲那具已经不再呼吸、既不是物体也不是生物的躯体。心中一阵寂寥,同时又忍不住回忆他在家中平凡度日却渐渐衰弱的模样。回过神,我发现自己正告诉母亲:“我感觉已经不怕死了。”
     我至今都觉得,父亲只是先去那里看看而已。回来时,他会这么说吧:“跟我想的一样,一点都不可怕。”
     (选自《死神的浮力》)
     13、课文题目“不要怕,我先过去看看”在文中指的是哪两件事?(2分)父亲两次说这句话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是在逞哪门子强?我不屑地想,愤愤地望向身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音量渐渐变小后,乐曲也会结束,是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一段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②偻:驼背。
     17、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
     ①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②客此_____________③万径人踪灭_____________④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⑤皆云漫_____________⑥须臾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
     ①湖 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丙】两文都是首先交代时间、地点,然后描绘看到的景物。
     B、【甲】文中一个“独”字 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D、【丙】文主要是按空间顺序描绘早起登泰山所见所感的。
     20、下列对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取材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C、保尔柯察金最初由朱赫来带领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特别喜欢读《牛虻》,这本书启发了他的思想。
     D、保尔柯察金在海滨疗养时,与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相爱,丽达成为了他的妻子。
     21、鲁迅的《父亲的病》中写到了两个名医,结合小说细节说说这两个名医有什么共同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文(60分)
     文题一: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无论你是如何奢华,我仍悠然自得。因为我有一片小菜地,我的番茄是干净的,我的灵魂是干净的,我内心深处是自由的”,这是歌曲《我的番茄是干净的》的歌词。这首歌曲因为情感自然和节奏明快成为2015年度首播神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干净的歌曲,干净的生活,不仅是农民兄弟乐队想要的,也是导师和观众想要的,更是所有人的心灵呼唤和精神共鸣。请以“干净”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选择文题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做到文从字顺,感情真挚,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结尾要议论点题,突出中心。另外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