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商业思维?

2024-05-10 04:19

1. 如何培养商业思维?

一、模仿我们在想创意、想点子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个“参照对象”的思维。就是不管你想的任何商业模式,都会去找到一个参照对象,或者类似的参照对象,分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然后模仿他,这样我们想要的答案很快就会渐渐清晰。模仿,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我们得承认,大多数普通人是没有成功人士的那种远见和洞察力,解决的办法就是照葫芦画瓢,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再去改进。当你基础薄弱的时候,一定要找个标杆去模仿,这个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核心关键点,别人走过的坑,你就不必再走一遍了。现在的腾讯、淘宝、百度,在他们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可以找到模仿的痕迹。比如我自己,我几乎不做原创的项目,因为我知道这太难了,自己能力有限,看到别人做的有实质性的进展了,我才开始考虑去做。当然,这有利有弊。所以我平常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到处看,到处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投钱去把想做的做出来。模仿,只是第一步。二、创新如果只会模仿,不管多牛逼的项目,最后都会变成红海,大家都不好过。因为模仿谁都会,别人看你赚钱也会一窝蜂的涌上来模仿你。关键是,在模仿后,你能不能继续创新。到底要如何创新呢,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跟对手学做生意要不要盯着对手?要,当然要了,竞争对手绝对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时刻了解对手的动态,学习对手这么做的逻辑,但是不要完全跟随,我们要的是想出比他更加好的策略。所以,对手一定要盯着。2、多想多学,并且多交朋友我们想要搞清楚商业逻辑,就要具备发现商业机会的眼光,这在读书的时候,是学不到的,打工的时候主要看执行力,也学不到。只有自己做老板之后,才能慢慢摸索到。因此,多交朋友,多跟不同的人交流,这也是学习商业逻辑的方式之一。3、要有大格局马云是超越马化腾雷军的,因为马云,做任何生意,都有格局,他思考问题,是站在人类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商业利益优先,所以他总能够超越对手,找到更加本质的解决方案。而马化腾雷军虽然很厉害,却仍然站在商业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也算有远见,有布局能力,但是思考力相比马云还是差一点4、学会总结,不断复盘。一旦你首次创业成功之后,一定要开始总结自己为什么成功?去思考你做的这个东西的商业逻辑。很多人99%首次创业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好,无意中碰上了一些客观条件,认清这些客观条件,才能够复制成功。模仿再创新,常常被很多创业者所不屑。其实人类的创新,从古到今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所做出的改进。商业思维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时就能学成的,你需要不停地去摸索,将学到的思维模式运用到生活之中。

如何培养商业思维?

2. 什么是建设性的想法?

“建设性”就是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改变的意愿及方法,有助于得到好的结果。比如“建设性合作”“建设性不满”“建设性预算”“建设性支出”等。另外,“建设性”还有因为建设而造成的意思,如“建设性垃圾”,“建设性投入”等等。

3.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我身边的很多好友都非常有商业思维和头脑,我来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第一,多交些有商业思维和头脑的朋友。商业思维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熏陶,江浙沪一代的人为何大多商业头脑都不错?因为耳濡目染之处均是商业思维,大家聚一起没事就讨论“最近什么比较赚钱?”、“听说***最近赚了不少钱,他怎么赚的?”等等。经常会出现一个人赚了钱,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就是一种典型。我来自江苏,老家的好友都很有商业头脑。
  
 第二,多学习商业思维方面的书或者课程。现在财商得到了中产阶级家庭的重视,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商业思维,学校也会组织些跳蚤市场之类的活动,小小的活动其实就在培养商业思维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了下去之后,几年后或者十几年后就开始慢慢发芽长大。当然从您的问题看,作为成人如何学习,市面上很多商业思维方面的书,还有些课程,都非常受欢迎。
  
 第三,尝试进行商业思维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抵不上实践,实践出真知。先在自己承受范围内进行小规模的尝试,等成功后逐步扩大规模。
  
 商业思维的练习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地学习、熏陶,并持续洞察市场机会,跟进先行者的进展,慢慢修正自己对机会的判断能力。
  
 本人关注 财经 领域,欢迎关注交流。      
  
 老实说,商业头脑和思维是没法培养的。
  
 大部分商业奇才更多的倚靠直觉,勇气,坚韧和包容获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的原因。很多商业案例无法复制,也是因为无法再现管理者的个人色彩。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些特质大多难以培养,它们和人的经历,习惯,世界观等等有关,即使模仿也只是个皮毛,难得精髓。这也是商业领袖的魄力所在。
  
 不过没关系,任何一个商业领袖都不是一个人搭建商业帝国,他需要执行者,大批的执行者。
  
 执行者的特质,是对抽象战略的细化,并制定流程,督导实现,这些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
  
 而当今的商业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的领袖,却需要更多执行者。所以,多学习行业知识和管理方法吧。
  
 
  
 
  
  
 
  
 结合自己曾经的一些创业经历,说下我自己的一点观点:
  
 当我们想去做一件商业性质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想的是什么呢?把产品或者服务卖出去。比如小到摆地摊或者新媒体,大到创办公司经营一家企业。
  
 我们初期的想法一般很简单,我有服务或者产品,然后销售出去拿到钱,或者我来整合一些资源,拿中间利润,类似于做一个平台。
  
 但是真正当我们去实操的时候,我们发现以往想的基本上都很片面,过于理想化。而且往往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决定的呢?看到别人做这个赚到了钱,或者看了一篇文章说什么机遇来了,然后我们像是抓住了风口,于是立马上手。  
  
 好比我们永远在学马云,学李嘉诚,但最后我们还是我们,他们还是他们。任何的商业都是基于当下或者对于未来的判断,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这中间还有很大一部分运气存在。
  
 我们缺少的是系统化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映到现实就是误判性做事,往往结果与想象中相差甚远。
  
 为什么同样是摆地摊,有的人赚得多,有的人几乎赚不到钱。在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摆地摊,要考虑清楚我要选择的品类是什么,我要在什么位置摆才能最吸引客户流量,我要用什么促销手段拿到最高的利润,我的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
  
 所有的这些,在你做之前是一回事,在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又是一回事,所以,如何培养商业模式,不是看了一些文章,听了一些演讲,或者画了一张脑洞图就行了,不要怕开始,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永远做不成事。
  
 
  
 
  
 
  
 你好,我是大叔聊副业,很高兴回答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这个问题。
  
 
  
  
 构建商业思维能力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观察市场。抓住风口,提早发现市场。
  
   
  
 一:首先要研究市场。
  
 在市场升级革新时,有三个点在发生变化:
  
 1、市场    
  
 2、 生产者与消费者  
  
 3、供给与需求
  
 只有准确把握上述这三点,才能与时俱进,在风口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浪潮来临时,每次都能更新自己的商业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
  
 在100多年前,自行车进入中国市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行车行业高速发展。自行车风靡上海,家家户户骑上凤凰牌自行车,由此中国成为一个自行车生产大国,消费者购买它的原因是实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复苏,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自行车这种只能解决短程交通的工具迅速被电动车及 汽车 代替。消费者购买它的原因是有钱,及解决更大的交通需求。
  
 由于贸易市场高速发展,各类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性变得更多,儿童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城市通勤车等五花八门的车都出现在了市面上,满足了各个细分领域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的决策,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多渠道接受新兴事物
  
 在面对新兴行业,新的产品出现时,要把将固有的常识打破,不要把旧行业的知识加入到新事物中,再思考新事物是否成立。
  
 市场空白、经济规模、行业革新、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者、金融货币、供给与需求、过剩与短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每个点每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有其发展规律,互相关系,找到规律里的空白,才有机会破茧而出,成为风口上的引领者。
  
 冯伦说过一句话:“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
  
 商业思维逻辑就是赚钱,获利。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规律,清楚规律就明白了本来的本来。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人”。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认为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最主要是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方法和反证思维能力。商业的世界都被包装了一层又一层, 商机和风险都被打扮得花枝招展,如花似玉,一般人很难发现机会和陷阱的差别。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问三个层面来探讨:
  
 一、为什么要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
  
 我们培养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的目的是为了在创业或者是工作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发展事业。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不是天生就拥有的,但是人们由于接触的时间先后和悟性大小确实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二、如何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
  
 培养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主要是要培养:逆向思维寻找机会,反证思维识别陷阱和危机。当你发现没有机会的时候,逆向思考为什么没有机会了?为什么现在遇到困难了?怎么做就机会来了?怎么做就超越同行了?一步一步的思考下去,你会发现机会就在转角处。当发现一些机会的时候,我们也要识别哪些是陷阱,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如果这是一个机会,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如果不是,会是怎么样的情况?逐步的找到这些机会里面哪些是陷阱。或者别人给出的建议和方案里面哪些是陷阱。
  
 三、如何检验商业思维和头脑?
  
 培养了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还是要检验是不是真正培养出来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创业和自己的工作做好,做优秀。当然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帮朋友做参谋,就像我现在免费给你做参谋一样,通过帮助别人来检验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思维是不是有效。
  
 综上所述,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希望你变得更加优秀,卓尔不群!
  
   
  
 那是你自己的事
  
 颠倒过来看世界
  
 经常与人交流、学习
  
 
  
 理论上讲了很多道理,还得从自身具体实际出发,我分享一下自身的实际经验,希望读者能有所体会。
  
 我进入润滑油行业十几年,对行业的各种情基本清楚,许多同行做假油发财致富了,但我认为,从长远考虑,还是品质最重要,所以,我坚持原则决不做假冒伪劣产品。
  
 那些发财后的同行被迫改行,为什么?行业消息传得很快,客户也一样,传来传去,等于额头上印了个假字招牌,即使你转正了,有关联的行业人士都不会与你合作,就是被直接架空。
  
 与我的想法一样,我追求的品质效应终于来了,大家认可我的品牌和质量,销量和信誉慢慢做起来,生意一直很稳定。
  
 商业思维在于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及眼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道理会运用就是宝贝,不会运用就适得其反,诚信赢天下也一样。
   所以,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也许有人不明白,商业思维和自身修养风马牛不相及,个人认为自身修养才是商业的真谛及意义所在,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商路自然畅通无阻。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4. 想要自己创业,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认为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最主要是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方法和反证思维能力。商业的世界都被包装了一层又一层, 商机和风险都被打扮得花枝招展,如花似玉,一般人很难发现机会和陷阱的差别。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问三个层面来探讨:

一、为什么要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
我们培养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的目的是为了在创业或者是工作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发展事业。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不是天生就拥有的,但是人们由于接触的时间先后和悟性大小确实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二、如何培养商业思维和头脑?
培养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主要是要培养:逆向思维寻找机会,反证思维识别陷阱和危机。当你发现没有机会的时候,逆向思考为什么没有机会了?为什么现在遇到困难了?怎么做就机会来了?怎么做就超越同行了?一步一步的思考下去,你会发现机会就在转角处。当发现一些机会的时候,我们也要识别哪些是陷阱,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如果这是一个机会,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如果不是,会是怎么样的情况?逐步的找到这些机会里面哪些是陷阱。或者别人给出的建议和方案里面哪些是陷阱。

三、如何检验商业思维和头脑?
培养了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还是要检验是不是真正培养出来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创业和自己的工作做好,做优秀。当然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帮朋友做参谋,就像我现在免费给你做参谋一样,通过帮助别人来检验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思维是不是有效。
综上所述,商业思维和商业头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希望你变得更加优秀,卓尔不群!

5. 如何进行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什么?深度思考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归功于具备了深度思考能力,比如优秀的导演是因为通过深度思考找到了电影的本质,著名的作家是经过深度思考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卓越的企业家也是经由深度思考才发掘出新的商业机会。各行各业都非常需要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人才。
  
  
 那么,思考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得上是深度思考呢?有四个方面:1.多维度思考;2具体化思考;3.思考原因;4.思考后果。
  
  
 1.多维度思考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多重的含义,哪怕小小一朵花,都蕴含着无数截然不同的意义,比如说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是一种植物,从文学角度上来看代表着一种意境,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化合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着一个价格,摄影的角度就更不用说了,每换一个视角都能找出一种全新的美。
  
  
 所谓多维度思考就是这样,针对具体的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同一个问题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这一点在知乎网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那个网站上提出的任何问题,往往会有很多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解答,比如说在知乎中关于自我提升的话题,有人从学习方法回答,有人从学习动机谈起,还有人从消灭坏习惯这个角度给出答案。
  
  
 深度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转换自己的视角,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事物,这样看待问题才能更加全面。
  
  
 2.具体化思考
  
  
 具体化思考指的是把脑中的想法给具体化。创意很多时候都来自于某一瞬间的灵光一现,但只有创意是没有用的,一个孤立的想法就像一个光秃秃的骨架,还需要很多细节或案例做为血肉来填充进去。
  
  
 比如说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开始在脑中已经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和文章的脉络,可是真正下笔的时候才发现缺少了足够的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往往写到一半就要重新上网查资料,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材料能用于证明自己的结论。这就是自己思考得还不够深入的后果,如果自己思考得足够深入,在脑中就能酝酿出一篇观点新颖、论据充实的文章,思考到这种程度,那么写出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说写作是磨练自己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因为在把想法具体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这种时候才能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浅薄。
  
  
 深度思考的第二步就是进行具体化思考,把一个粗糙的想法不断细化,不断打磨至极致,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更上一个台阶。
  
  
 3.思考前因
  
  
 任何事情,哪怕再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遇见事情的时候都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存在?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像最近很火的《疯狂动物城》中就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说那只叫闪电的树懒,他是用触屏电脑进行办公的,为什么要用触屏电脑呢?这是因为树懒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连双击鼠标都做不到,所以他只能使用触屏电脑。(另外说一句,树懒平时的速度虽然很慢,但交配时间都很快,大约只需要5秒钟就够了,这个可能是他叫做闪电的真正原因吧)
  
  
 关注细节背后的存在意义需要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才有人说好奇是推动人前进的最大动力,有了好奇心,才能发掘细节背后的秘密,而只有知晓了这些秘密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更有条理。
  
  
 因此,深度思考的第三步就是思考事物存在的原因。
  
  
 4.思考后果
  
  
 有了前因,但还需要后果。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每一件事情发生之后都会对其他的事情造成影响。就像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件事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比如做出一件讨好别人的事,可能会收获别人的好感,但也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是刻意讨好反而更加厌恶。
  
  
 自己要对做出的事情预判一下可能发生的结果,以及思考这些结果发生之后该怎么处理,比如说现在很多人立志要减肥,但碰到美食的时候又忍不住,这个时候就应该预想到吃下美食之后虽然能收获片刻的满足,但也有可能造成减肥的失败,减肥失败后又会对自身意志的薄弱感到懊恼,长期的懊恼又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太大又给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深度思考的第四步就是思考事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所造成的影响。
  
  
 总结:
  
  
 深度思考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当你掌握深度思考之后,会把这种能力无意识地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比如找女朋友,像现在有很多理工男在碰到妹子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展开话题,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深度思考的能力去寻找话题,比如思考妹子身上的细节,问问她这件衣服在哪里买的?身上的香水是什么牌子?由此判断出妹子的性格、爱好、品行、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一些列问题,为自己缔结一段美好姻缘作出正确选择。
  
  
 正因为这种能力能应用在生活之中的所有方面,所以这种能力才是一份巨大的宝藏,希望我们能通过不断的磨练来掌握这种能力吧。

如何进行深度思考!

6. 六顶思考帽

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听到说有些会议是喋喋不休,吵吵不停,议而不决的,毫无进展,毫无用处,真的就没有一个好的会议模式来影响和理论支持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名鼎鼎的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de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关于作者
  
 爱德华·德·博诺博士(Dr.EdwarddeBono,另译爱德华·德·波诺)被誉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考方式的缔造者”,是举世公认的创造思维学领域和思维训练学领域的权威,被尊为“创新思维学之父”。
  
 1933年出生于马耳他。获得牛津大学心理学、医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职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
  
 爱德华·德·博诺博士第一次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思维训练领域的国际权威。欧洲创新协会将他列为人类历史上贡献最大的250人之一。他在世界企业界拥有广泛影响。
  
 德·博诺是横向思维理论的创立者。“横向思维”一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已经被收入《牛津英语大词典》、《朗文词典》。
  
 主要内容
  
 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
  
 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思考的是关注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绿色思考帽
  
 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
  
 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蓝色思考帽
  
 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德·博诺博士一生著书68部,其中《我对你错》一书受到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推荐。1990年主持了韩国汉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德·博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创造力和新思维的象征。
  
 德·博诺已出版的著作有62种,其代表作《六顶思考帽》和《水平思考法》被译成37种语言,行销54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的企业界、教育界和政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肯定。长期以来,德·博诺思维作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活的决策指南,一直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工具,国际思维大会由于德·博诺对人类思维的杰出贡献而授予他“先驱者”称号。
  
 主要应用
  
 六顶思考帽是平行思维工具,是创新思维工具,也是人际沟通的操作框架,更是提高团队智商的有效方法 [2]  。
  
 六顶思考帽是一个操作简单、经过反复验证的思维工具,给人以热情,勇气和创造力,让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讨论,每一份报告,每一个决策都充满新意和生命力。这个工具能够帮助人们:
  
 提出建设性的观点;
  
 聆听别人的观点;
  
 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创造高效能的解决方案。
  
 用“平行思维“取代批判式思维和垂直思维。
  
 提高团队成员的集思广益能力,为统合综效提供操作工具。
  
 六顶思考帽是德·博诺博士在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便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984年首次个人承办奥运会成功并获得1.5亿美元巨额利润的美国商人彼德·尤伯罗斯,将自己的超凡成就归功于水平思考法引发的新观念和新想法,他曾参加过德·博诺博士举办的青年总裁组织(YoungerPresidentOrganization)六顶思考帽培训班。1996年的美国联邦法律大会邀请德·博诺讲授六顶思考帽,听众是来自52个联邦国家和被邀请国家的2300多名高级律师、法官和知名人士。美国军方也认识到德·博诺博士以六顶思考帽为代表创新思维工具的价值。海军上将CavyAdmiral请其担任顾问,为全球热点政治谈判提供咨询。20名将军在纽波特的罗德岛开会,邀请德·波诺博士参加,用创造性思考工具讨论YZK的结果,他是参加会议的惟一普通公民和外国人。甚至连白宫也在推广德·博诺的水平思维方式。联合国的国际创新中心纽约分部曾邀请德·博诺对其职员进行训练六帽课程,希望能激发新思路、新想法。
  
 应用流程
  
 下面是一个六顶思考帽在会议中的典型的应用步骤:
  
 1、陈述问题(白帽);
  
 2、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绿帽);
  
 3、评估该方案的优点(黄帽);
  
 4、列举该方案的缺点(黑帽);
  
 5、对该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红帽);
  
 6、总结陈述,做出决策(蓝帽)。
  
 实际运用
  
 绿色帽子和蓝色帽子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绿色思考帽十分自由活跃,而且可以天马行空。蓝色思考帽却旨在控制和指引思考过程的方向。
  
 一、绿色思考帽
  
 想象草地、树木、蔬菜和生长。想象活跃的生长和丰收。想象发芽和分出枝杈。
  
 绿色帽子是“活跃的”帽子。
  
 绿色帽子是用来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事实上,绿色帽子包含了“创造性”一词本身的含义。
  
 1.创造性思考意味着带来某种事物或者催生出某种事物,它与建设性思考相似。绿色帽子关注的是建议和提议。
  
 2.创造性思考意味着新的创意、新的选择、新的解决方案、新的发明。这里的重点在于“新”。
  
 白色帽子罗列出信息。红色帽子允许我们表达感觉。黑色帽子和黄色帽子处理逻辑判断。因此,轮到绿色帽子来展开实际行动,戴上绿色帽子就必须提出建议。
  
 当你被要求戴上绿色帽子的时候,你就要提建议、出主意。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对事物做出被动反应。
  
 与黄色帽子和黑色思考帽者不同,绿色思考帽者不必为自己的建议或主意提供逻辑理由,只要提出主意以供进一步检验就足够了。
  
 绿色帽子的五个主要用途如下:
  
 考察
  
 白色帽子用可获得的信息来考察情况。绿色帽子则用主意、概念、建议和可能性来考察情况。
  
 提出建议
  
 绿色帽子用来提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提议和建议。这些建议并不非得是新的创意。它们可以是行动的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的决定。戴上绿色帽子,可以进行各种积极活跃的思考。当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该戴上绿色帽子进行思考了。
  
 寻找其它的选择
  
 如果已经给出了一个解释,或者已经讨论了行动的方案,那么这时可以要求大家戴上绿色帽子寻找进一步的解释和其他的选择。还可能有哪些解释?还能做哪些事情?在采取行动之前,绿色帽子旨在为我们拓宽选择的范围。至于对这些选择进行评估,那就是黄色帽子和黑色帽子的任务了。
  
 提出新的创意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完全崭新的创意。当老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没有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进行真正的创造性思考或水平思考了,这种思考正是绿色帽子扮演的基本角色。如果你要求某个人对某件事进行绿色思考帽,那么你就是在要求他超越既定范围,提出崭新的创意。你不能要求别人一定产生出创意,但至少可以要求别人做出尝试。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本书后面介绍的水平思考技巧,以便产生出新的创意。
  
 激发
  
 戴上绿色帽子,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试验性的主意,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主意能否行之有效。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提出激发,激发不一定要是有用的主意,激发只是用来帮助我们脱离常规的思考轨道,从而以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事物。本书后面将介绍激发的技巧。
  
 行动和活力
  
 绿色思考帽的特征就是行动和活力。一个画家站在一幅空白的画布面前,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始行动。这个行动可能是勾画一个草图,或者是往画布上洒一些颜料。出现空白的时候就是需要主意的时候,空白的状况需要绿色思考帽,因循守旧或停滞的状况也需要绿色思考帽。
  
 二、蓝色思考帽
  
 想象蓝天。天空高高在上,如果你飞翔在天空,就可以俯瞰一切事物。戴上蓝色帽子就意味着超越于思考过程:你正在俯瞰整个思考过程。蓝色帽子是对思考的思考。
  
 蓝色帽子意味着回顾对思考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它控制着思考过程。蓝色帽子就像是乐队的指挥一样。戴上其他五顶帽子,我们都是对事物本身进行思考,但是戴上蓝色帽子,我们则是对思考进行思考。
  
 戴上蓝色帽子的人会从思考过程中退出来,以便监督和观察整个思考过程:
  
 1.我们现在到了哪里?
  
 我们现在进行到什么地方?
  
 问题焦点是什么?
  
 我们还要做什么?
  
 这些问题旨在明确我们此时此刻的思考是在做什么?我们是在漫无目的地闲逛呢,还是正在努力做什么呢?
  
 2.下一步是什么?
  
 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
  
 蓝色思考帽者可能建议换上另外一顶帽子来思考,或者做出总结,或者明确思考的焦点。当大家看起来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有必要提出指导建议了。也许每个人对下一步该做什么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就需要做出决定。如果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下一步该做什么,那就直接进入到下一步。
  
 3.思考的程序
  
 除了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外,蓝色帽子还可以用来设计整个思考过程的程序,亦即对不同的思考步骤做出日程安排或使用顺序。这通常是在会议开始时进行,但也可用于任一时刻。思考程序可以涵盖整个会议过程,也可以只用于一个项目或项目的一部分。在有些情况下,思考程序由六顶思考帽的使用顺序构成。
  
 蓝色帽子旨在正式地对待思考。就像电脑程序设计师为电脑设计程序一样,蓝色帽子也为思考过程设立程序。
  
 4.总结
  
 在思考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参与思考的成员都可以戴上蓝色帽子并要求做出总结。
  
 “我们现在进行到哪里了?我们走得有多远?我们能总结一下吗?”
  
 这个总结可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成就感,也可能会显示出到大家的思考仍毫无成果。总结还有助于澄清各个不同的看法。
  
 5.观察和评论
  
 蓝色思考帽者超越了思考过程,并俯瞰着所发生的一切。因此,蓝色思考帽者负责观察和评论。
  
 “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为会议的目标争论不休。”
  
 “我们本来是要考虑好几个方案的,可现在只讨论了一个方案。”
  
 “今天早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红色思考帽。”
  
 蓝色帽子的功能是使思考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行为。思考行为是有效的吗?
  
 6.蓝色思考帽的错误用法
  
 在实践中,其实有很多人已经在运用蓝色思考帽,只不过他们不直接这么说罢了。但是,明确地把它说出来会更有效。应该避免滥用蓝色帽子,如果每隔几分钟就中止会议做一个蓝色帽子评论,很容易惹恼大家,偶尔使用会更加有效
  
 应用步骤
  
 用“六顶思考帽”来考虑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起到意外的效果。
  
 运用“白色思考帽”来思考、搜集各环节的信息,收取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找到基础数据。
  
 戴上“绿色思考帽”,用创新的思维来考虑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人思考,而是各层次管理人员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大家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好的建议、好的措施。也许这些方法不对、甚至无法实施。但是,运用创新的思考方式就是要跳出一般的思考模式。
  
 接着,分别戴上“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对所有的想法从“光明面”和“良性面”进行逐个分析,对每一种想法的危险性和隐患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切合点。“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这两种思考方法,就好像是孟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都能进行否决或都进行肯定。
  
 到了这个时候,再戴上“红色思考帽”,从经验、直觉上,对已经过滤的问题进行分析、筛选,做出决定。
  
 在思考的过程中,还应随时运用“蓝色思考帽”,对思考的顺序进行调整和控制,甚至有时还要刹车。因为,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会进入死胡同。所以,在整个思考过程中,应随时调换思考帽,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讨论。
  
 案例分析
  
 作为思维工具,六顶思考帽已被美、日、英、澳等50多个国家政府在学校教育领域内设为教学课程。同时也被世界许多著名商业组织所采用作为创造组织合力和创造力的通用工具。这些组织包括:微软,IBM,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波音公司,松下,杜邦以及麦当劳等等。例如:
  
 德国西门子公司有37万人学习德·博诺的思维课程,随之产品开发时间减少了30%。
  
 英国Channel4电视台说,通过接受培训,他们在两天内创造出新点子比过去六个月里想出的还要多。
  
 英国的施乐公司反映,通过使用所学的技巧和工具使他们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过去需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
  
 芬兰的ABB公司曾就国际项目的讨论花了30天的时间,而今天,通过使用平行思维,仅用了2天。
  
 J.P.Morgan通过使用六顶思考帽,将会议时间减少80%,并改变了他们在欧洲的文化。
  
 麦当劳日本公司让员工参加“六顶思考帽”思维训练,取得了显著成效——员工更有激情,坦白交流减少了“黑色思考帽”的消极作用。
  
 在杜邦公司的创新中心,设立了专门的课题探讨用德·博诺的思维工具改变公司文化,并在公司内广泛运用“六顶思考帽”。
  
 通过六顶思考帽的训练可以掌握:
  
 如何指导更加集中、高效的会议
  
 如何在大多数人只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机会
  
 如何从全新和不寻常的角度看待问题
  
 如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如何培养协作思考
  
 如何减少交互作用中的对抗性和判断性思考
  
 如何采用一种深思熟虑的步骤来解决问题和发现机会
  
 如何创造一种动态的、积极的环境来争取人们的参与
  
 如何解决问题时发现不为人注意的、有效的和创新的解决方法
  
 如何为公司贯彻解决方案的简单易行的工具
  
 高度集中与高效会议的方法
  
 如何在多数人只能发现问题的地方找到机会
  
 如何发现一个问题的新的角度,从而找到商业机会
  
 将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技能
  
 培养团队的协同思维能力
  
 减少沟通中对抗的方法
  
 如何创建动态的、积极的环境争取人们参与
  
 如何有效地提高创造能力
  
 将解决方案轻松贯彻下去的方法
  
 执行能力
  
 六帽法思维是革命性的,因为它把我们从思辨中解放出来,帮助人们把所有的观点并排列出,然后寻找解决之道。
  
 使用六帽法,我们可以理清思考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次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可以集中考虑风险因素,其次是利益,然后是感受等等。
  
 我们可以让一个人戴上帽子采用某种思维或者摘下帽子结束思考。六帽法使我们能够简单并礼貌的鼓励思考者在每个思考过程采用相等的精力,而不是一直僵化的固定在一种模式下。
  
 六帽法思维被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采用。世界上55个国家,超过150万人成功地完成了六顶思考帽研修班课程。
  
 作用和价值:
  
 1.这种思维区别于批判性、辩论性、对立性的方法,而是一种具有建设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管理工具。
  
 2.它使思考者克服情绪感染,剔除思维的无助和混乱,摆脱习惯思维枷锁的束缚,以更高效率的方式进行思考。
  
 3.用六种颜色的帽子这种形象化的手段使我们非常容易驾驭复杂性的思维。
  
 4.当你认为问题无法解决时,“六顶思考帽”就会给你一个崭新的契机。
  
 5.使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能够很和谐地组织在一起。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6.经过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最后去寻找答案。
  
 7.避免自负和片面性。六顶帽子代表了六种思维角色的扮演它几乎涵盖了思维的整个过程,既可以有效地支持个人的行为,也可以支持团体讨论中的互相激发。
  
 使用者:
  
 六顶思考帽经历了从理论到课程化开发的过程,可作用于企业的会议、决策、沟通、报告甚至影响个人生活,很多企业评价六顶思考帽的推行改善了企业文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能。

7.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

8.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三):帮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从理论到实例

   
   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新的概念——  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卡洛尔•德韦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blogy of Success(中文翻译是《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出的。德韦克最早是想研究孩子是如何应对失败的压力的。她给小朋友出了很多从易到难的题目,并记录了孩子们答题过程中的反应。
   她发现当题目逐渐变难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发牢骚,“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或者是责备自己真糟糕,或者是为自己辩解,“我记性一直都是不好的”。随着题目继续变难,有些孩子很快就放弃了,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上了。结束之后,有些孩子还因为不愿意接受失败而耍赖,强词夺理,明明ta的答案是错的,还非要坚持ta的答案是对的。
   这种反应很常见,作为家长,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在自己孩子身上见到过,见怪不怪了,而让德韦克大跌眼镜的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她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孩子的存在,  这种孩子是什么样子?是面对难题,会大叫“我爱挑战”,然后会边冒着大汗边说“我就是想做出来”;还会给自己打气“题目越难我就越应该努力”;甚至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快要做出来了,我之前就做出来过,这次我也行”等等。
   这些孩子给德韦克带来很大的震撼,因为之前她认为人只有两种——  不能应对失败的和能应对失败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喜欢失败。  而且这些孩子不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他们甚至没觉得他们在失败,  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  。
   由此,德韦克在对这些孩子的研究中,总结出了  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天生确定的,你做的事儿体现你的能力   。 
   你事儿做成了,不犯错说明你聪明。成功是因为聪明,而失败说明你不够聪明。如果需要努力,那也说明你还不够聪明。因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所理解的  成功是做成事儿,所以他们会回避挑战,倾向于待在舒适区   , 做不需要努力就有把握能成功的事;一旦遇到挑战也比较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努力是徒劳的,努力证明他们是不够行的,反正不行还尝试什么。另外,他们对于有用的负面反馈,也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他们不爱搭理,也容易把其他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而成长性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你做的事儿提高你的能力   。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理解的成功是成长。而成长就离不开努力走出舒适区,不害怕问题,在问题中努力,  在问题中寻找机会,在问题中成长。  所以他们倾向于在已经擅长的事情之外去找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坚持不懈,把努力当作提高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批评中获得学习,也在别人的成功当中找到借鉴和激励。
      在德韦克的实验当中,有一个七年级的孩子,他讲了一段话,“我觉得智力不仅仅是被赋予的,  智力也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的。  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就不会举手了,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答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马上被纠正过来。有时候我也会举手问说这个我不明白你能帮我吗?这么做我就是在提升我的智力。”
   你看,  这个心态太无敌了!  
     
     
      01 称赞孩子的努力   
   我们现在就来谈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当我们  称赞孩子时   , 与其说ta聪明,天生就擅长这个,不如  强调ta付出了很多努力,想了很多办法。  
   也就是说,把  称赞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努力上   。 我们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镜子,我们先看到孩子的努力,进而让孩子借由我们看到他自己的努力。我们先来热情地称赞孩子的努力,尽量让孩子也喜欢上努力,感受到努力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从而愿意继续努力。  
   除了称赞努力之外,我们  还可以表扬其他很多方面:  
   比如  坚持不懈   , 我们可以说“尽管你不确定自己可不可以,但是你还是坚持下来了,坚持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功”;
   我们也可以表扬  心态,  说“你的心态很乐观很积极”;
   我们可以表扬  创造力   , “几个普通的文具都能被你玩出花样来,好有创意”;
   我们可以表扬  领导力   , “你有很明确的目标,而且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一起做”;
   我们还可以表扬  勇气   , 比如虽然没有把握,但是勇于尝试挑战了自己;
   我们可以表扬  选择   , 可以说“成功都是离不开明智选择的,你这次选择就做得很正确”;
   我们还可以表扬  细心   , 比如说“之前奶奶说的某句话你就记住了,然后你这次买的生日礼物就是她那次提到的”;
   我们还可以表扬  虚心,  比如“别人说的话,你没有马上忽略,你会重视,你会在心里琢磨,这种虚心是特别有助于进步的”;
   我们还可以表扬  守信用   , “你说到就做到了,真不简单,我觉得你值得信任”等等。
     总之,与其表扬结果不如表扬过程。  
        
      02 身教胜于言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适应力以及提高适应力的方法(《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一):适应力提升的五个方法 附案例回答 》)、舒适区以及如何能够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 ),今天讲述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及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模式。
     接下来要讨论的方法论其实适用于上述所有这些概念,  一个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  身教胜于言传  。具体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身体力行把问题变成机会。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最近睡眠不好,我就去研究一下影响睡眠的因素,读到说入睡之前要远离手机,尤其是蓝光,而看一些单调的内容可以有助于入睡。于是我就开始睡前躺在床上读书了,结果发现的确是比较容易有困意,这样一来我又学习了,又助眠了。”这就是身体力行把失眠的问题变成了阅读的机会,一方面促进我们作为父母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为我们日后引导孩子成长积累了心得感悟。当以后有机会和孩子分享时,因为是出于亲身经历,我们会说得更有底气、接地气、更言之有物,  比引用道理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引起孩子对父母的佩服。  
        第二,在与孩子相处中,我们也身体力行把问题变成机会。  
   比如在我的一个真实案例中,孩子住校,  父母和他平时接触的时间少   , 周末见面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感觉心离得越来越远。但是孩子 体育 很好,于是孩子的爸爸就和儿子一起办了健身卡,周末一起去健身,在来回健身房路上就可以聊天。
   当然,我还会引导父母该怎样和孩子聊天。他们当时从跟健身有关的话题开始聊,然后就自然而然聊到其他的,比如学校里的生活、一些内心的想法,各方面逐渐深入。那位爸爸也学会了更自然地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比如说就从最开始跟健身有关话题,他就表达对孩子体能的佩服和对孩子在训练时候的认真劲儿的欣赏,那么这样几周下来,其实时间并不长,就在几周内一周去一次健身房的来回路上聊天,感情增进了很多。这个就是把问题转变成了机会。
     
     第三,也是第一点的延伸,即与孩子谈话中,我们分享自己把问题转变成机会的一些具体事例和体会。  
   把“我们想要孩子有进步,但是孩子没进步”的问题转变成了“我们想要有进步,然后和孩子分享我们进步”的机会。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讲述我们是如何从某个错误当中得到成长的。也许当时认为是个失败,事后发现也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回头想想其实也比当时特别顺利地立马成功要好、收获要大。类似这样人生故事的分享不但能够让孩子借鉴,还可以  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 让孩子觉得我们更加真实、立体,也更可爱。
        
      03 多角度看问题   
   在和孩子谈话中,  我们可以示范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然后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评价。  可以是和孩子有关的,比如要不要出国,要不要住校,可以是和家庭有关的问题,也可以大到 社会 现象。不管问题是什么,我们去示范对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就能看到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侧面。
     
    总的来说,我 们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把注意力放在  “我如何成长”而不是“我表现如何”  上,有比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将问题转换成机会的话,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  自己也要实践“成长型思维”,把问题转变成机会   , 包括在和孩子相处当中的问题。而正因为我们有实践过的努力,我们就可以和孩子分享我们在生活工作当中把问题变成机会的具体例子和亲身体会。同时,和孩子平时的谈话中也应尽量  避免非黑即白的、一刀切的或者是命令式的、约束式的语气,  而是以一种  比较式的、开放的、鼓励多角度思考的方式   , 作为给孩子的示范。
        
         往期精彩回顾      
    孩子难说服?行为异常?对父母心存戒备?不妨这么做   
    孩子考完,骂也不行夸也不行   
    “沉迷手机 游戏 不爱学习”的孩子,其实希望被家长这么“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