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追求的“无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2024-05-15 01:48

1. 古人追求的“无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欲无烦恼需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佛教认为如果能做到“无我相”,那就几近成佛了,”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至少可以摆脱烦恼障。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参透的。我学识浅薄,只能在此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我”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身心都在刹那间不停变化,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就是所谓的轮回,而在这之间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人的肉体受到生存意志的支配,会产生无尽的欲望,但欲望的满足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因此生命始终与痛苦相伴,只有打破意志对于人类行为本身的控制,才有获得幸福的可能。人受欲望所累,想要达到无我境界,需要摆脱被欲望牵绊的肉身,进入无所待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同叔本华的世界观十分相似,国学大师王国维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这一论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是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境时得知。”
由此可见,“有我”之境是一切喜怒哀乐的源头,也是影响我们判断的主要原因,“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被”自我”蒙蔽。人想要解脱,必须正视并征服自己的欲望,要达到这一点需要通过对欲望的彻底否定和弃绝。这是摆脱现实中的我的表象,直面真我。

另一方面,无我之境不再通过我本身去感应万物。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万物不着我之色彩,我也不因万物产生喜悲。万物与我同在,但万物本在。我不再追求肉身之欲,也不再渴求万物,不将幻想寄望在通过追逐幸福而得到人生的圆满,更重要的是避免不幸的发生,免受人世之苦。

古人追求的“无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2. 古人追求的“无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这个题目,看起来轻飘飘的,实际上非常宏大。
                                          
 因为“无我”这两个字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所有学派的中心。而中华传统哲思流派纷繁复杂,一时也不好从何说起。我就几千年淘汰下来,如今依然保存并发扬的几大流派角度粗略地进行回答,希望能勾勒出中华古人追求“无我”的境界。
  
  儒家 
  
 先秦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仁”。他的理想社会是人人守“仁”,则天下大治。原始儒家学派是以修身为准则,用道德来对每一个人进行约束,以达到友爱互助的乌托邦。孔子曰仁,孟子曰义。“义”和“仁”有些不同,多了社会之间与人之间的互相约束,不止要修身,还要互义。“仁”是以“我”为基础的,而“义”是以对方为要求的。到了后期的儒家,更是要求 “存天道,灭人伦” ,在对君王大道的追求下,将小“我”压缩到零。这也是儒生死君最多的时候,气节固然可赞,但是这是违背人伦的。
  
 所以,儒家中的“无我”,实际上是讲“大我”,弃“小我”。为了整个社会、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这在今天,虽然值得赞扬,但并不可取。因为我们现在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有价值的。再小的“我”,也是独立的、有权益的“我”。
                                          
  道家 
  
 老子说过: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我有了这个身体,才有这些俗世拖累,到我的身形归于大道,我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很多人就把这里理解为道家的“无我”。
  
 其实道家一直提倡的是“天地大道,众生平等”,修行也只是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讲究的是思想上的“逍遥游”,摆脱身体的桎梏,但是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无我”的概念。“道”存于万物,自然也存在于“我”,我最终会归于大道,但不代表无我。而庄子的《逍遥游》中也提到过,
  
 这里面的这个“无己”,就是无我。这个“无我”并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这也叫“忘我”,并非忘掉自我,而是忘掉物我之间的区别。
                                          
  佛家 
  
 佛教中人讲“无我”就比较多了,特别是盛行中华的禅宗一派。“三法印”,即《杂阿含经》中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也就是原始佛教“苦集灭道”四真谛的另外一种表述。其认识逻辑是,由于“无常”而“空”,由于“无我”亦“空”,而成佛就是明白这些道理后的“涅槃寂静”。基于龙树的中论,这种“空”并非指万物皆空,而是指万物的本性都一致,也就是万物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有,这种“自性”也只能是“空性”,也就是“佛性”。
  
 所以佛家的“无我”,更多地是通过修行来认识到修行者本身已有的佛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通过不断地修行来摆脱人世间各种杂念对佛性显现的干扰。所以,在佛教中,进入“无我”之境,就是“见性”之时,也就是开悟进入“涅槃寂静”的必须过程。
                                          
  诗词 
  
 诗词创作中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来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阐述,
  
 “有我之境”,是指在作品里以作者的视角来观察,客观景物和诗人自己都是作者观察的对象。要写出了作者的参与,所以描写出来的客观景物和诗人自己,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体现的是作者的观感。
  
 而“无我之境”,是指作者不参与进描写对象,即便写到诗人自己的活动,诗人在诗里的形象也是客观形象,好像山水画中的人物一样。而诗词创作者更是一种远远的上帝视角,并不强行传递自己的感情,所有感受都需要读者通过诗词自己去悟。
  
 这个诗词创作的“有我”、“无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儒家思想指导了官场生活,道家、佛家思想指导了日常生活,而诗词创作表现了古人的精神生活。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应该算是比较完备了的。
  
 总而言之,古人在生活中几千年下来在以上几个大的方向对“无我”的追求大致如此。当然,其中又分门别类,花开几枝,那就不是简单一篇文章能说清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