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024-05-16 01:56

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达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国际金融公司于200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如果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大块,则到1998年,国有经济活动总量已降至GDP的38%。如果扣除国家控股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则国有经济部门、真正的集体和农业部门、私营经济部门等三大块经济活动,将分别占同期GDP的37%、30%、33%。

    2.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

    近些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1年底,我国国有经济单位共有在岗职工7409万人,比1998年减少了1400万人,年均减少467万人。如果按此速度减少下去,到2010年,国有经济单位的职工总数将减至3200万人左右,减少幅度达60%。即使这样,调整后国有成分较集中的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四大类企业,仍难以容纳这么多的劳动力。与此不同,到2001年底,私营企业职工就业人数为1187万人,与1998年相比,大体上是平均每年增加150万人,年均增长12.6% 。如果按此速度增长,到2010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就业总量将达到3454万人。这意味着,私营部门的就业规模将超过国有部门。如果再把个体经济部门、外资部门吸收的就业量计算在内,那么,到2010年非公经济活动将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3.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范围较大,我不能做完整的回答,在此仅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回答几点:
1、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提升消费,重点在增加中西部以及农村的收入水平,我国中西部和农村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低的拥有率,使同样的收入增长能够撬动更大的消费量。
2、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重点在于鼓励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进而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经济奇迹的主要助推力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同样,我国也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加速城镇化。一些制造业厂商正向重庆、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布局扩张。纺织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沿海地区的雇佣人数正在下降,而在内陆地区增长显著。这些均说明微观产业转移和城镇化互动已经初显端倪。
3、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量是贴牌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导致利润大量流失。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总体上也缺乏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而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又面临就业压力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不仅一些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而且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4、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一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很大;二来,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尚不健全,其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不足;三来,粮食连续6年实现增产,粮食生产基数不断提高,农业种养的比较效益又偏低,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亦较大,粮食持续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都在加大;四来,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保护耕地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等。
5、要不断完善国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与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的战略新兴产业与带动大量劳动就业的服务业。要加强研发投入,通过增加对智能电网、高铁、新能源网等的投资,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5.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个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特定的结构和水平,从而也就规定了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既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在压力.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关键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从目前来看,本人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三个方面.一是小与大的矛盾.小主要是指生产的小,大主要是指市场的大.小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我们在农业生产领域,仍然是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为主导;另一方面,在工业领域,我们在生产规模上仍是总体偏小,也有个作大作强的问题.大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我们国土面积大,国内市场广阔;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日益广阔的全球大市场.二是强与弱的矛盾.强主要是指政治的强,弱主要是指经济的弱.强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政治对经济仍然存在着干预过多问题;另一方面,政治对经济存在着利益上的严重侵蚀,如农民负担问题,本质上是强势政治对弱势经济的一种利益侵蚀.弱的主表现是:一方面,经济主体在权力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经济主体的权利保护也是处于弱势.三是实与虚的矛盾.实主要是指物质的实,虚主要是指精神的虚.一方面,国人在物质层面上,是在实实在在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国人的精神层面却越来越虚.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物质生产领域的高增长率;二是物质消费领域内的极端物欲化,如各种非理性消费等.虚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主导价值的困惑使富人阶层陷入虚无主义;另一方面,现实的无奈又使贫困者阶层走向绝望主义.目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缺乏,与虚无主义和绝望主义是紧密相关的.虚无主义导致了冷漠,绝望主义导致了极端.
上述三大矛盾的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到各个领域,但又有所侧重.第一大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第二大矛盾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第三大矛盾主要表现在文化领域.其中,小与大的矛盾是基础矛盾,弱与强的矛盾是核心矛盾,实与虚的矛盾是主导矛盾.也就是说,三大矛盾在整个国家的各种矛盾构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一个是基础作用,一个是核心作用,一个是主导作用.同时,三大矛盾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分析问题时,我们不能将其完全割裂.
政府是解决好上述三大主要矛盾的关键主体.首先,政府的关键作用是保证社会稳定的有效前提;其次,政府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有着巨大的规模优势和乘数效应;第三,政府的关键作用有望实现社会改革成本的最小化.
政府要发挥好关键作用,自身改革是关键的关键.从目前来看,本人认为主要是:一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二要大力推进干部用人制度改革,核心是要引进公平竞争机制.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党内民主是真正的突破口.没有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只能是有形式而无实质,或者只会加剧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另外,大力推进干部用人制度的公平竞争,核心是应体现透明性、群众性、法治性.透明性应要求信息应尽可能公开化,以利于决定的有效性;群众性应要求真正让群众能充分表达意见和权力;法治性要求用人应以法用人,以规则用人,而不是以人用人,应尽可能减少用人规则的随意性.党内民主主要着眼于内部权力配置的均衡;干部用人制度的公平竞争主要着眼于外部权力配置的均衡.而权力体系运作的均衡是整个社会走向均衡的关键,也是解决好上述三大矛盾的关键.党内民主和干部用人制度改革相比,党内民主是最主要的方面.只有实现党内民主,才能为干部用人制度的合理化提供前提和保证.要实现党内民主,一把手是主导方面.所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民众的积极推动是一个重要方面,但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成本;而更重要也是最理想的方式应是权力的拥有者能主动让渡权力.所以,中国的改革,既需要民众的推动,更需要拥有权力同时又能敢于放权并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改革家和领袖人物的全力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6.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其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总结:      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需求动力减弱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 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任务艰巨。 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 任务更加艰巨。 三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很不牢固。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二是政府刚性支出增加。        五、民生领域面临很多挑战      教育领域存在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试教育”倾向、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高 考改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六、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一是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 三是财税体 制改革需要加快。        七、政府改革和建设需要加强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 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扩展资料: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8.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主要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扩展资料: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