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赵括指挥,秦赵长平之战,结局如何?

2024-05-04 19:30

1. 倘若不是赵括指挥,秦赵长平之战,结局如何?

话说春秋战国,历经多年的战争洗礼,群雄角逐,大国蚕食,小国退出,强者胜出,最终天下归一。最近看了看,战国的一些故事,在琢磨一个问题。长平之战,如果不是赵括指挥,结局会是怎样?反复假设,反复思考。作了一个分析,与大家共勉。
  
                                          
 公元前260年,战国的两国最强者秦赵,集中国家人力物力发生了长平之战,可以这说是长达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以赵军40万被秦军坑杀为结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这场战争,秦国大胜,为统一中国奠定了有力基础。赵国大败,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司马迁在《史记》给出的说法是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取代名将廉颇担任主将,葬送了赵军,遂令“纸上谈兵”的成语留诸后世。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赵括,赵国是不是就能赢得这场国运攸关的战役呢?
  
 01上党地利
  
 战国时期的长平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秦赵间的长平之战,其实源自秦国与韩国的上党(主要在今天的长治市)之争。上党地形可谓举足轻重,十分重要。尤其对秦国和赵国,谁拥有了上党,谁就能有先发制人的机会和平台。恰逢连年攻打韩国的秦国这次要来大手笔——把黄河以北的韩国部分全部吞掉,实际上秦国统一全国的野心正在日益膨胀,也是想拿住战胜赵国的筹码。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完全断绝了孤悬在黄河以北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交通。秦军步步紧逼,兵进荥阳;韩王惊恐,派使节入咸阳谢罪,割让上党向秦国求和。
                                          
 但是,上党守冯亭是个硬汉子,他不肯降秦,却把上党献给赵国,用意是“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挡)秦”,希望韩、赵联合,杀退秦兵。当然,这是一种大局观,确实有其道理,秦国占领了韩国的这部分地方,马上就会谋划把整个韩国灭掉,为此,得帮个“强大后台”对抗秦国。
  
 在看看赵国的意见。对于赵国来说,上党这块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其实也是块烫手的山芋,一旦接收无异于与秦国开战。但是,深刻分析,要想长远打算,它别无选择,除非苟安一时。上党郡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高原盆地,东面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连,西面太岳山与河东盆地相接,南面太行山、中条山与中原相临,北面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与晋中盆地相近,中间主要是上党盆地,其居太行之巅,从中原和华北平原看上党地区,如在天上。按照《释名》的说法:“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也就是说,上党之地,据高设险,形势完固,适处沁、漳二河汇合之处,向为兵家攻守重地。唐代的杜佑就认为“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谁有了它,谁就占有了地利的优势。
  
 对于赵国而言,巍峨的太行山是保卫首都邯郸的西面屏障,而要确保太行屏障的稳固,重点在于确保对太行关隘的控制;而要确保对太行关隘的控制,却有赖于对太行山以西几处军事据点的控制,上党便是其中之一。从上党东下太行进入河北的通道主要是浊漳水等河流穿切的河谷低地,重要关隘有太行第四陉滏口陉,它们若为河北所守,可巩固太行屏障;反之,旁人自此地下临河北,便成高屋建瓴之势。
  
 如果失去上党,就会据低望高,战略上处于被动,仰争太行,殊为不易。这也就不难理解,赵孝成王不顾臣僚“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的警告,接受了冯亭的献地。赵王封冯亭为华阳君,食万户城3座,封县令3个千户城,官民赐爵三级,而由平原君赵胜出面接收了原韩国上党郡的17个城邑。
  
 当然,至于秦赵间的战事,无论赵国接不接受上党,恐怕都是难以避免的。“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赵国不争取上党,使上党战略要地落入强秦之手,虽能得到喘息时间,却终将面对秦的鲸吞蚕食,更无力对抗。反之,赵国接收上党,固然会使与秦国摊牌的时间提前,但占据上党有利地形,胜算提高不少。当时人也认为秦若未控制上党而攻赵,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秦国要想日后夺天下,战胜赵国,上党对他来说,也必须是势在必夺。于是,轰轰烈烈的战事在客观与主管条件相互推动的情况下开始了,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
  
 02赵军初战不利
  
 赵国的战略意图还是被动型防守,它对秦统一天下的野心的蓬勃程度估计是不够的,因此,战争初期,是一种被动性的应战,因此,战争初期,连连败退。赵国的失策在于,既收上党又未全力据守,沉醉于上党的飞来之利,对秦军大举进攻显得措手不及。战国时期的秦国因好战嗜杀,素有“虎狼之国”之名。此次赵国坐享其成,得韩上党,不啻虎口夺食,秦昭襄王立即派左庶长王龁率秦军主力进攻上党,原先的秦韩战争遂一变而为秦赵战争。秦军准备充足,攻势凌厉,握有地利的赵军却仓促迎战,把守的城池纷纷失守。冯亭被迫放弃上党郡,引残军及难民逃往位于上党郡治所(现在的山西长治)以南的长平。上党得而复失,赵国受地成为一场荒唐闹剧。
                                          
 此时,秦军虽已占领上党,但因争夺上党而引发的战火却未停息,乘胜追击的秦军与廉颇率领的赵军驰援部队在长平相遇。于是,此前在战争史上寂寂无闻的长平,注定要让秦赵两国赌上国运,成为战国时代规模最大战役的战场。
  
 03军力分析
  
 当时的赵、秦两军可以说是中原最强大的两支军队。赵国军队的战斗力素来很强,阏与之战时,全副武装的赵军步兵从邯郸出发急行军至阏与,“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按古阏与城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与邯郸的直线距离约为530里,以当时里制估算,赵军的日行军速度已接近200里,没有严格的训练与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与此同时,新兴的铁兵器也正在进入赵军的武库。赵国的冶铁业发达,当时的赵都邯郸是中原冶铁业的中心,并因此出现了“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垺富”的郭纵、卓氏等人。与赵国相邻的中山国,冶铁技术也极为高超,其铁兵器很早就用于战争,据《吕氏春秋•贵卒》载:“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赵灭中山后,中山国丰富的铁矿蕴藏、高超的冶铁技术无疑对赵国是极大的补充。赵都邯郸故城及石家庄市市庄村赵国遗址弓箭的大量出土就是明证,其箭挺用铁铸,只有镞仍用青铜制作,表现出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的趋势。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0年:1.赵国骑兵;2.秦汉时西南部落步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之后,赵国在华夏诸侯国中率先引入了骑兵这一兵种。赵军极为重视骑兵,其军中骑兵的比例接近1/10,而其他诸侯国只在1%左右,日后廉颇以年迈之躯尚能“被甲上马”以示勇武,可知他是一位“马上将军”,并非步将或车将。而赵奢,以军功封为马服君,虞喜《志林》曰:“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说明他也是一位善于训练和指挥骑兵的名将。
  
 当然这也与赵国接近产马地有很大关系。赵国北部边界临近胡地,这里是气候和青草都适宜于马匹生长的畜牧地区。赵军骑兵的武器装备也模仿胡人,远距离或冲锋时骑兵在马上弯弓射箭,短兵相接时就靠白刃格斗杀伤敌人。正是来去如风的铁骑配上先进的铁制兵器,使得赵军辟地千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灭中山”……一度横行中国北方。
  
 反观秦军,其迈入铁兵器时代的步伐比赵军缓慢得多。但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制形成的制度优势完全弥补了秦军在技术上的落后。对于秦国的老百姓而言,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完全取决于在战场上获得的军功爵位。按照秦制,爵位共分20级,秦国的士兵只要“能得甲首一者”,便能“赏爵一级,益田一顷”,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当官为吏必须有爵,无爵者不能当官。甚至同在军中效力,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都有所差别。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仅能填饱肚子而已。因此,秦军对战争的渴望与热情远非六国军队可比,朱熹曾评论说“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死轻生”。韩非子更是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无所谓生死。当时人记载,上了战场的秦军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军队与之相比,如同以卵击石。秦军士兵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着自己的对手,仅仅这样的文字记载,已经足够令人不寒而栗。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军士兵:1.弩兵;2.戟兵;3.左手提人头、右手持矛的卫兵
  
 作为战国后期中国最强的两支军队,秦赵相遇,更强者胜。公元前260年四月,赵军与王龁率领的秦军交战,初战失利,裨将茄被斩杀。六月,赵军再战又败,两个城堡失守,4名都尉(仅次于“将”的高级武官)阵亡。七月,赵军筑垒御秦军,秦军又斩杀赵军的两名都尉,夺占其西垒壁(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在秦军开始攻打赵军后才紧急担任赵军统帅的廉颇,此时只能被迫退守丹河,与秦军隔河相峙。
                                          
 04后勤补给的差距
  
 尽管司马迁在《史记》里惜字如金,但还是可以看出战场局势对赵军不利:短短3个月内,赵军遭遇了一连串失败,丢失两道防线,折损“一将六尉”。这个数字意味着赵军高级将领的伤亡十分惨重,至少损失了几万将士。无怪赵孝成王得知战报后的反应是“怒廉颇军多失亡”。
  
 对于这时的赵国而言,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战争爆发后,赵国遣使赴秦媾和,但以失败而告终),其在军事上有3种选择:主动攻击、自行撤军、持久防御。
  
 而战场的现实已经证明赵军野战不是秦军对手。而自行撤军,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设防,且不说以新败之师如何抵御居高临下而来的秦军,秦军更可以挥兵北上,控制吕梁山与太行山上的险径要塞,截断邯郸与代郡、雁门郡、云中郡等北部地区的联系,将包括赵国起家的晋阳(太原)在内的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全部并吞。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因为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更重要的是,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极度危险,当时临时征召的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组织度很低,敌前后退极易导致军心涣散、阵形混乱,一旦敌乘势追杀,将一败不可收拾,甚至全军覆灭,日后王翦趁项燕率兵东移突袭大破楚军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廉颇选择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的策略实属必然。
  
 两军相持,实际比拼的是双方的后勤能力。《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按理说,长平距离赵都邯郸不过200里,而距离秦都咸阳在400里以上。战场态势应是赵军以逸待劳,而秦军远道而来,粮刍辎重补给维艰才对。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长期的重兵对峙给后勤带来的压力竟然成为压垮赵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国的农业仍不及魏、齐、秦等国发达,主要粮食生产区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对比秦国,秦国已拥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赵国农业比之秦国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将农业生产提高到了最高战略位置。但赵国并不如秦国一样重视农业,就连赵武灵王的变法,也未见涉及农业生产,所以后代文献称赵国“商家错于道,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国民的经商意识浓厚,样一来,秦国的粮食储备远超赵国,按照《史记》的说法,“秦富十倍天下”。不唯如此,自从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今山西西南部)400里之地献给秦国,这一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山西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秦国可以从将大量粮食沿渭河、黄河、汾河通过水运(古代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从关中运到这里再转运前线,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距离不足200公里,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而交通状况比起需要翻越太行山的赵国方面则要好得多。
  
 结果,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中,赵国败下阵来。在赵军垒壁的重要据点大粮山,相传廉颇在此唱筹量沙以迷惑秦军,已经反映了赵军前线粮食的匮乏。
  
 在本国粮食储备已不足以供应长平前线的情况下,赵国被迫向富庶的齐国求援,但此时的齐国已经不再是齐威王、宣王时代的大国,没有了雄心,奉行“事秦谨,与诸侯信”的混日子战略,置身战国漩涡之外而求一时苟安,因此在赵国“百万之师折于外”的严重时刻,采取的是见死不救的策略。
  
 05临阵换将的背后
  
 国内乏粮,外援无望,赵国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战争,前线赵军面临无粮而不战自溃的危险。所以,就赵国的军事抉择而言,国家经济状况无力支撑持久防御,撤退则很有可能不战自败,相反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即使战败也可与敌有生力量同归于尽,远胜不战自败。主动攻击突然变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但是,面对赵王的谴责与督促,廉颇仍旧坚持持久防御战略不变。从公元前283年因战功封上卿算起,廉颇已经做了20多年大将,军事经验极为丰富,被后世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之一,他当然清楚主动攻击无异于孤注一掷的赌博。长平战场上的态势对赵军极为不利,地利尽失。秦军屯兵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数十万大军便会成为瓮中鱼鳖。但廉颇只需要考虑战场本身,赵孝成王却要考虑整个国家,所以“坚壁不敢战”的廉颇“下课”就变成了必然的选择。应该说,廉颇还是识时务的,几十年后另一位名将李牧抗命的结果就是丢掉了性命。
  
 “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为战国名将,廉颇是赵国军界的翘楚。秦国人甚至廉颇的“老到”,当知道赵王对廉颇不满时,秦国派出的间谍也释放出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的谣言,遂让赵孝成王下定决心,以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出任前线主将。
  
 赵括其人。赵国宗室,名将赵奢侄子,论兵法无人能及,但他老子明确提出,这个小子能讲,但不能带兵打仗。但赵国军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任用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根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自赵烈侯起共有31位将领,其中有12位是赵氏族人,几乎占去40%,比例相当惊人。当年赵武灵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宗室赵袑将右军,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一举灭亡作为心腹之患的中山国。此时,作为赵氏宗室的赵括,头顶名将赵奢之子的光环,又有“精通兵法”的名声,在“将二代”之中自然属于佼佼者之列,于是赵括上位了。
  
 再看看秦国的将军,“无敌战神”白起,论战功,白起可说是古往今来最显赫的将领,是战必胜、攻必克的常胜将军,是个领兵打仗的“天才”,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
                                          
 06大局的设计
  
 长平之战伊始,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
  
 07战争的结局
  
 随后的故事众所周知:公元前260年,赵括抵达长平走马上任,立即全面改变了廉颇的防御战略;修改了军法,更换了一批将领。最后轻敌冒进中计被歼,45万赵军全军覆没,引发一场几乎招致亡国的灾难,令赵括身死之后徒留一个“纸上谈兵”的误国骂名。
  
 诚然,赵括为将确有其取败之道,譬如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但他上任本身就意味着只能靠战场上迅速决战求得生机的赵国,将一位愿意出战的将领替换下了不愿出战的将领。事实上,赵括既没有机会制造战机,也没有时间从容运筹,而廉颇旧有的固守战略势必将被主动出击的新战略取代。然而,令人无可奈何的真相却是:如果野战能够获得对秦军的胜利,身为名将的廉颇又为什么要忍受“不敢战”的骂名避战死守呢——赵军战败的命运,在长平战场赵军缺粮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历史总是在机缘巧合中,定位人生。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一半。廉颇对白起,王翦对李牧,然而历史有时也是爱才的,没有在生死大战中,让他们对决,反而有冤死的,有被弃用的,避开了生死决战,让他们的战绩上没有产生败笔,让他们的名声没有受到损伤!

倘若不是赵括指挥,秦赵长平之战,结局如何?

2. 长平之战中,赵括被围了两个月,赵王为什么不出兵救他?

赵王当然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至于为何不出兵救他,则是因为赵王当时已无能为力,赵国能够派上战场的军队,已经悉数去了长平前线。所以说,赵王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赵国的军队失败的,而且完全没有一点办法来阻止这场失败。

这次秦赵大战,可谓空前,即便后世,也极罕见,当时无论秦国还是赵国,可都是把自己的国运给赌进去了的,任谁一方失败,都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开战之初,两国都没有必胜之算,哪怕秦国明面上实力占优,又有白起这样的名将,想要得胜,也是困难之极,因为当时秦军面对的,是战国七雄之中,军事上堪比秦国的对手。


冷兵器时代,拼的就是军力和物资,秦国只是在物资方面占优,它的幅员更辽阔,而且新近占有巴蜀粮仓。可单纯就军事方面来说,秦赵是伯仲之间的,自胡服骑射以来,赵国的军事实力就一直处于战国诸雄前列,哪怕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也丝毫不逊色。事实上,长平之后,赵国还能够多次打败秦国,可见其军事实力之强。


正因为两国旗鼓相当,赵王才不得不把赵国所有可以动用的兵力,都投到长平战场上去,甚至连没有成年的男性都动员去了前线。据史料记载,当初白起本是想把四十万赵军悉数坑杀的,可是最后却放掉了两百多人,因为他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白起固然杀人不眨眼,然而看到这些孩子,却仍是下不去手。从这些少年兵团的存在,就可以看出赵王当时的窘境,所以他不是不知道长平之战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救赵括,而是实在无能为力了。

3. 长平之战,赵军大败,是赵军败还是秦军败?

赵军大败。
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 此战后,山东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长平之战,赵军大败,是赵军败还是秦军败?

4. 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为何秦将白起却对赵括赞不绝口?

韩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因此秦国想要先灭赵国,需要先把韩国打败,当时的秦国同赵国之间相隔韩国,如果能把韩国靠近赵国的城池攻打下来,那么赵国的侧翼便暴露在秦国的铁骑之下,这里韩国领土叫上党,另外韩国离秦国较劲,也是秦国的心腹大患,因此只能先攻打韩国,才能灭赵。韩国实力弱小,虽有名扬天下的劲弩军团,却依旧难以支撑韩国的国防体系。

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在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秦赵长平之战爆发后,前期的赵军统帅是大将廉颇,廉颇非常清楚秦军的弱点,远道而来而来的秦军有着漫长的补给线,对秦军的战局,有着影响,毕竟中间隔着韩国,还要防范着韩国,另外对韩赵连续作战让秦军求战心切,因此赵军就坚守不出,打算逐步消耗秦军的士气和补给能力。双方正式开战后,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能一战定乾坤,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秦将白起先以26000部队包抄赵军先锋的后路,又以5000骑兵切入赵军后方营地,因此赵军主力被分割开来,成为小股独立的作战部队,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不过赵括以旗号和战鼓作为号令,继续指挥赵军作战,当时的赵军粮道被阻,并被围困一个月之久,士兵相杀而食,因此赵括选择了中心突围的战术,指挥赵军分不同方向突围,秦军没想到围困了那么久的赵军能爆发如此惊人的实力,于是找主将赵括的帅旗,将之射杀,可赵军仍有条不紊的突围。最终白起包围了真的赵括,并劝降赵军,但赵括诈降,因此被白起识破,两军大打出手,但秦军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粮食无忧,反观赵军被围困了一个月,没有粮草,只靠意志力,拼不过是必然的,赵括死于乱军之中,群龙无首的赵军因此投降,长平之战结束。

5. 长平之战中,赵括被围了两个月,赵王为什么不救他?

这其实是由于当时在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援军可以抽出去救他,在外面又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在那样一种状态之中,自然是不能够轻举妄动的,其实当时赵括他被包围之后,那么很多的人都觉得十分疑惑的。

赵括他作为赵国比较有名望的将军啊,个人对于赵国的重要性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为什么赵王却并没有选择去救赵括呢?这其实就是因为在当时那样的一种状态之中,其实他想要就照顾,可是他并没有能力去就赵括。


因为当时的赵国其实在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援军可以派出去,自己没有人手的状况之下想要将赵括救出来,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自己人手不足,就是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当时的赵括被围困在里面。那么后来其实想要去向周边的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也发现在周边根本就没有可以伸手帮助他的援军。

在内无缘军外,外无援军的状态之下,想要去救赵括根本就是一件毫无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当时在打仗的过程之中,那么赵括他被围困在了其中。对于这里面的实际情况也是并不明白的,再并不明白地形的状况之下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样的一场战争对于赵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这样的一场战争最终失败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赵国的根基再一次变得比较的飘零。

长平之战中,赵括被围了两个月,赵王为什么不救他?

6. 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为什么要让赵括上?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的一场关键性战役,秦国与赵国在长平爆发的大战,此战秦国大获全胜,赵国数十万精锐军队全军覆没,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此战也是战国局势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长平之战的一个重要胜负手,就是双方的换将。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用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被认为是赵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且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成语。那么赵国为什么要用赵括换廉颇呢?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
长平之战源于上党郡的争夺,此战本是秦国与韩国之间的事情,与赵国没有关系,但无奈韩国祸水东引,赵国是贪图上党郡而入局,但因为是仓促入局的缘故,赵国其实并没有做好与秦国进行一场倾国之力的国战的准备,这为最后赵国的失利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赵军最初的主帅是名将廉颇,当时的廉颇指挥赵军与秦军交战,但赵军初战就失利,在这种情况下,廉颇才不得不指挥赵军以防守的姿态与秦军进行相持,需要注意的是,赵军采取防守的姿态是在初战失利之后,不得已而为之,而当时的秦国指挥还并不是白起。而后廉颇更是数次拒绝主动出击的命令,可见廉颇对于主动出击是没有信心与把握的,可以说此时的赵国与秦国虽然在长平相持,但主动权在秦国的手中,赵国是处于下风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赵国与秦国在长平数十万大军大相持,对于国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损耗。而被拖入战局仓促上阵的赵国国力本就不如秦国,再加上准备不足,首先就顶不住了,再向齐国借粮不成之后,赵国已经面临后继无力山穷水尽的局面了。此时的赵国已经无法再支撑几十万军队以廉颇的策略在长平与秦国这样对峙消耗,而廉颇又不服从命令主动出击,这才是长平之战赵国换将的背景。赵国无法支撑相持作战,所以赵国需要一个能够速战速决的将领来代替廉颇。
长平之战赵国换将,很多人认为是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其实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赵国换将也许秦国在里边顺水推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决定性作用必定不是秦国的什么反间计。要知道长平几乎集结了赵国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而赵国当时换用赵括在赵国上下遭到了普遍的反对,包括赵括的母亲都是公开反对此事的,如果在这样的额情况下,秦国还可以把赵括扶上这样一个高位,那么秦国与赵国也就不用打什么长平之战了,赵国几乎就等于是被秦国所控制了。
赵国之所以当时会选择赵括,是因为赵括是赵国国内主张速战派的代表人物,秦国估计也是看中了这点才在暗中运作,而赵国上下反对就在于大多数都不看好速战这种打法(毕竟廉颇这样的名将在初步交锋中都败下阵来),大多数人不看好反而使得赵括成为了速战一派唯一的一个选择。前边已经分析过了,此时的赵国已经无力在长平与秦国对耗下去,于是发生了换将。
综合前边我们知道了赵国之所以会换将赵括,在于赵国既无法长久的对峙下去,又不愿意就此放弃,不得不改为速战,意图在短时间内打败秦国,而赵国国内赵括是速战派的代表人物,在别无选择之下,赵国才不得以的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7. 长平之战,秦国如果不派白起为帅,赵括还能成功吗?

在长平之战当中,我认为秦国如果不派白起,赵括是可以成功的。其实我们大家对赵括都有一个误解,赵括并非像典故纸上谈兵说的那样没有用,赵括他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赵括在最后之所以会失败,并非是由于他的鲁莽行事以及纸上谈兵导致的,而是由于赵国粮草不足,不得已向秦军发起进攻才导致的失败。而且就在这种情况下,赵国虽败,但赵括成功将秦国的有生力量抵挡住。而且赵括他也做到了,身先士卒。

在我看来赵括并非他不够优秀,而是白起太过优秀了。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未曾有过败绩,而赵括当时才初出茅庐属于一名新将,对于白起这种明星将领就是换了廉颇也不一定可以防守的好。而且即便在廉颇的想法当中,也只是带领赵国防守住而非打败秦国。

毕竟在那种后战国时期,秦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已非山东六国可比的了。但是最后赵国的失败,直接责任者必然是赵括,赵括唯一可惜之处便是在于他轻敌冒进,选择了在山地和秦军作战。要知道赵国强大的军种可是骑兵,而让骑兵在山地和秦国的步兵作战,可以说这是十分愚蠢的。

而且当时七国之中赵国的骑兵最强,因此赵括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但是总体来说,赵括如果给予他正确的指令与后援,以赵括本身的军事基础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

长平之战,秦国如果不派白起为帅,赵括还能成功吗?

8. 赵括在长平之战惨败,真的是因为他不懂兵吗?

周赑王五十五年(前260年),春秋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惨烈的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告终。 
经过这场秦赵两国的大决战,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秦将白起歼灭。
从此,赵国精神萎靡,无力对抗秦国,只能任秦国鱼肉,这场战争结束后,赵括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人们认为他是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也流传着“纸上谈兵”。 那么,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真的是因为赵括的愚蠢吗?
事实上,廉指挥赵军期间,赵军面对秦军时,一直处于下风。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军刚与赵军接触就打败了赵军。
“斩赵慧将茄子”不久秦军又大获全胜,“陷赵军,取二乡四尉”; 第二个月,廉下令赵军“筑垒防守”,秦军“又攻其垒,取二尉,破其阵,夺西垒墙”。

事实上,赵括率军后决定亲自出击,也是赵王的命令,这也是赵括选择赵括为将的原因。 赵括不知道赵军的野战不如秦军吗?
但是赵国的饲料告急,这样消耗赵军也死了。 反正是死,赵军只能拼死搏斗,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赵括选择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出击秦军。
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必须慎重对待,“一战兴国、一战亡国”屡见不鲜。 
战争的胜负,不仅影响着士兵们的生死、将军的荣辱,也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怎么能用儿戏应对呢?

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在我看来,他的战败并不是不懂军事。
而是在于他的轻敌、傲慢、自大的性格。 像秦末的项梁一样,有遏制章邯、震慑天下的本领,但也有轻敌兵卒灭身之祸。
起初,赵军在前线指挥的主将廉颇,王出头率领的秦军太犀利,多次沉重打击赵军。 
赵军虽然敌不过,爽快地守住了避战,但还是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赵王(赵孝成王)认为廉无能,多次责备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