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国集团的相关合作

2024-05-16 02:24

1. 77国集团的相关合作

中国不是77国集团成员,但一贯重视发展同77国集团的合作,支持77国集团的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并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曾以特别客人或观察员的身份多次出席77国集团的部长级会议。自1990年以来,中国同该集团的关系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77国集团+中国”的新合作模式,中国已全面参加与该集团的所有会议和活动。(一)牙买加任本年度77国集团主席中国捐4万美元支持:2005年1月25日电77国集团主席交接仪式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牙买加就任2005年度七十七国集团主席。上届主席国为卡塔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第五十九届联大主席让·平等出席交接仪式表示祝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交接仪式上宣布,为支持77国集团及主席工作,中国政府2005年向77国集团捐款4万美元。王光亚在交接仪式前亲自向牙买加常驻联合国代表递交了捐款。希望77国集团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推动联大高级别全会和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等取得丰硕成果。(二)77国集团与贝宁签署医疗援助协议:2004年3月16日,77国集团与贝宁签署了医疗援助协议,决定向贝宁提供医疗器械、药品和选派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麻醉科等医疗志愿者。总部设在尼日利亚的77国集团主席阿玛杜.阿里先生在签字仪式上说:这是南南合作的成果,符合2000年4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南半球高峰会议倡导的合作计划精神,也符合尼日利亚、古巴、南非和利比亚四国倡导的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的精神。贝宁外交部长比亚乌表示:保证将所援赠药械、药品用到造福贝宁人民中去,并将热情欢迎医疗志愿者们来贝宁工作。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中“77国集团与中国”小组主席迪阿平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表示,这一组织坚决反对丹麦提出的协议草案,认为这将对会议取得成功构成严重威胁。迪阿平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协议的文本内容是极其危险的。它完全违反了透明与公开的原则,破坏了有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平衡的原则,以及《京都议定书》有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发达国家应该为过去200年里气候的变化情况负有历史责任。12月15日 由于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分歧多 77国集团威胁集体退出。

77国集团的相关合作

2. 为什么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代表拒绝丹麦的提案呢?

美国在本届哥本哈根中是坚决不同意继续实行《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希望等《京都议定书》作废之后,再开会来制定新的气候战争计划。而中国+77国集团始终不放弃《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这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因此本届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要么以不达成共识草草结束,要么以发展中国家让步勉强接受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协议。这场无硝烟的气候战争仍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继续。

3. “丹麦草案”的具体内容?

  重点翻译如下:

  原文件的全称:《哥本哈根共识第271109号草案第15次会议第1号决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哥本哈根共识的采纳》

  1. 长期协作行动的共享版本
  2. 改观气候变化
  3. 缓解气候变化
  1) 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缓解气候变化的义务和具体行动
  [编者注]在这一章节中有如下原文“The developed country Parties support a goal to reduce their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aggregate by 80% or more by 2050 versus 1990 (X3 percent versus 2005).”翻译:“到2050年为止,对比1990年,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应当平均减少80%以上(即三倍于相对于2005年的比率)。”
  2) 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缓解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
  [编者注]在这一段有个亮点值得注意:发展中国家被重新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原发展中国家)和新近发达国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含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文中所指的发展中国家是指前者,不包含中国。

  仔细查看这一段,发展中国家的数据为空白:“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dividual mitigation action could in aggregate yield a [Y percent] deviation in [2020] from business as usual and yielding their collective emissions peak before [20XX] and decline thereafter.”翻译:“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应减少Y%的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20XX年之前达到峰值,在此之后排放值应当开始下降”

  这说明发达国家已经率先表态,而进一步的共识需要与发展中国家磋商。”所以,希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见能停止争执,真正的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希望会议尽快达成协议。
  3) 遏制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
  4) 燃料燃烧
  5) 碳排放市场
  6) 政府政策
  7) 应对措施
  4. 技术
  5. 用于支持改观、缓解、建立环保能力和技术合作的财政资源和市场投资
  6. 测量、报告、核查、有效的国际合作
  1) 发达国家的测量、报告、核查
  2) 发展中国家的测量、报告、核查
  3) 监测组
  4) 有效的国际合作
  7. 哥本哈根进程

  附表A: 国家级的气候缓解目标 (用于设定到2025年为止, 各国增加减排的最低指标. 每个国家一份. )
  附表B: 国家级的气候缓解目标 (用于设定到20XX年为止, 各国各类减排项目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如减少森林砍伐、可再生能源、土地净化等项目. 每个国家一份)
  附表C: 短期启动资金 (各国从2010年至2012年用于减排的资金预算. 每个国家一份)

  据英国《卫报》的报道,这份名为“丹麦草案”的决议草案实际上是一份“西方密约”,因为它是由包括英国、美国和丹麦在内的几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共同起草的。该文件背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诸多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比如根据该草案设定的人均排放标准,从现在起到2050年,发达国家可人均累积排放2.67吨温室气体,而发展中国家人均只可累积排放1.44吨,发达国家数额超过发展中国家一倍。

  这份草案也没有突出规定发达国家量化减排任务的《京都议定书》的重要性,对发达国家自身毫无约束。

  此外,草案还削弱了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导作用。该草案还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拨款大权交给了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银行。这样一来,发达国家便拥有了一项特殊权力,它们可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现”来决定是否向其提供资金援助。

  同时,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还在进行的时候,西方国家就炮制出这样一份密约,根本没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考虑在内。由于这份决议草案明显是在“劫贫济富”,草案的内容一经公布立就即引发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

  在“丹麦草案”被披露几小时后,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这一文件内容是不可接受的,并且严肃的指出,“对发达国家而言,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并且谴责发达国家根本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对这份协议予以谴责。他说,协议中留有一些诸如X、Y的空白交由谈判协商,实际上是为发展中国家设置强制目标。他指出,这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呼吁发达国家拿出行动的诚意,兑现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也强硬表示:“丹麦草案”存在任何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暗示,那对他们来说绝对行不通。

“丹麦草案”的具体内容?

4. 丹麦气锋会议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6日开始举行高级别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各缔约方代表在会上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视频:气候大会新主席强推丹麦草案遭抗议 媒体来源:东方卫视《看东方》   在当天早晨开始的会议上,丹麦首相拉尔斯·拉斯穆森接替提出辞职的丹麦气候大臣赫泽高,出任大会主席。他在会议开始后随即提出了一份新的协议草案,并做出了解释。“我要说明的是,我必须做出决定把这一文件放在桌子上,好让事情能够继续下去。因为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期待从我们这儿得到结果,也就是全面尊重各缔约方谈判结果的文件。”  由于拉斯穆森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尚未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以推动谈判为借口,将主席国准备的这份草案提交给高层会议讨论的,因此他的作法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抗议。巴西代表在发言中要求会议能够继续就公约及议定书两个特设工作组11日提出的草案进行讨论。“我已经指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要得到保证,就AWGLCA(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有关问题进行谈判的基础是就案文进行谈判。谈判人员没有案文可以谈判的说法是不对的,到今天早上为止,谈判人员一直在就案文进行着谈判。关于这个问题,我所寻求的是,不论什么时候开会,不论什么时候讨论,这一案文就应该是基础。”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发言中指出:“某些缔约方在没有充分与其他缔约方进行磋商的情况下,推动主席方提案的举动是一个大问题,是对会议进程的破坏。我认为,我们在两个特设工作组的工作,包括公约和议定书的工作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认为我们有望在这种牢固的、有法律意义的基础上继续工作。但是不幸的是,今天早晨,主席方从天上扔下来了一个提案。这是一种严重破坏进程公平性的行为。在没有得到有关《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两个重要工作组的支持情况下,主席方如何能够提出这样一个提案?有关背景是,有些缔约方是想扼杀京都议定书,这实际上危及了国际社会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部进程。”  苏伟表示,大会主席要明确公约特设工作组和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的讨论工作成果将是形成进一步谈判磋商的唯一法律基础,从而使本次会议能够取得成功,各方能够达成一份彼此都能接受的协议。  发展中国家代表普遍认为,大会主席的作法违背了透明、公平的原则,违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精神,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尊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77国集团和中国小组主席、苏丹总统顾问纳菲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的成果必须体现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我们仍然抱有希望,我们这次会议能够按照巴厘路线图的结果,实现平衡的、含有巴厘行动计划所有要素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建设性地参与谈判。在这次会议上,如果我们的讨论得不出具体结果,发展中国家失去的东西将是最多的,特别是如果京都议定书被破坏或被肢解。我们来就是为了这次会议取得成功。77国集团和中国小组认为,共同愿景应建立在充分的公约原则基础上,特别是数量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我们的共同愿景必须反映发达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承担的历史和当前责任。”

5. 哥本哈根 气候大会 阿姆斯特丹

1、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资金援助...(所有)。中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既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进程太多,建议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3、中国不多说,不知道只好算你没良心,小Z同学~

以下为各国态度

欧盟:“如果奥巴马总统飞越大西洋(600558,股吧)来到哥本哈根,却只是把美国之前宣布的减排目标重复一遍的话,那将会令人感到相当意外。”这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代表欧盟进行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在会议首日(12月7日)进行发言时的表态。

  在会议东道国丹麦首相拉尔斯·L·拉斯穆森高调声称“达成协议完全可能”后,卡尔格伦的上述说法,立即将未来两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情形揭示了出来。

  卡尔格伦还声称,欧盟已准备好将自身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但这将需要与会其他各方同样做出进一步努力。

德国:谋求发挥减排领军作用 

要点:希望通过气候保护促其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除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德国还谋求在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军作用。 

在国际减排方面,德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国应承担主要减排义务,但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国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希望通过倡导气候保护来促进其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总理默克尔11月3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消除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默克尔表示,希望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够为实现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这一目标达成共识。默克尔说:“我们需要一个新协议,全世界都注视着美国和欧洲。”她强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机会不容错过,克服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实现。默克尔敦促美国国会采取实际行动,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法案,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当时联邦议院决定,在1999年的基础上,到2005年,德国将来自工业、家庭和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25个百分点。在这一计划的约束下,2007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了21.3%。 

2008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政府提出的《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40%。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对国家能源需求的贡献率,争取到2020年使德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从15%增至30%。德国还将斥巨资促进清洁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推广。 

俄罗斯:有实力达减排40%目标 

要点:提议建立多边或全球环境保护基金 

日前,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气候变化问题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代表处全球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他表示,俄罗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俄政府并不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 

科科林说,俄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相关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进而有助于降低俄罗斯的排放水平。但他认为,俄政府这些行动的动机更多是想要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科科林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6月份在八国集团峰会之前对俄罗斯应承担的国际减排义务作了阐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300亿吨;二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使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15%。科科林认为,这里需要加以修正,因为这一指标中没有考虑森林的因素,森林能吸收大约10%的温室气体,再加上俄经济增速超过排放增速,如2000年至2007年俄经济高速增长,而每年排放只增加1%-1.5%,俄罗斯实际能够达到40%的减排目标。由此可见,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当然这需要俄罗斯在节能、提高能效及植树造林方面付出努力。 

科科林认为,俄罗斯可有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俄正在讨论中的方案是建立多边或全球性基金,类似于全球环境基金,将从事绿色技术转让、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防止热带雨林大规模商业砍伐等相关工作。这类基金不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下运行,因为会约束提供资金的国家数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公约,可以接受公约相关机构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 

澳大利亚:积极推动减排立法 

要点: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将气候变化问题列为优先施政目标。澳政府力促国内在12月联合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通过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变暖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澳大利亚周边岛屿的生存,但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踯躅不前。直至2007年12月3日,新任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是陆克文及其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他当时发表声明说,“这是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对于澳洲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克文政府积极推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被誉为“最为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之一”,目标是要到2020年,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5%。议案中还约束澳大利亚的近千家大型污染排放公司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些企业的排放量占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严重依赖煤炭发电,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从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6%。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到2020年,澳大利亚的碳污染程度将比2000年严重20%。 

澳大利亚政府原定于明年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但该议案在提交国会后受阻,连连遇挫。目前,澳政府与反对党仍在协商之中,继续力促议案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得以通过。 

巴西:“自愿做出”减排决定 

要点:巴西还有巨大的减排潜能 

本报巴西利亚电巴西政府11月13日宣布,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至38.9%。巴西将于12月向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交这一减排计划。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11月13日在圣保罗召集民事办公室、环境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减排目标问题达成一致。巴西民事办公室主任迪尔玛?罗塞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这一“自愿做出”的减排承诺能向全世界表明巴西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明确立场。 

罗塞芙说,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实现减排38.9%的目标,其中农牧业减排6.1%,能源业减排7.7%,钢铁企业减排0.4%。有分析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巴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时将接近其1994年的排放水平,相当于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鲜明,总统卢拉多次要求发达国家充分意识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在减排问题上作出更强有力的承诺。 

由巴西科技部组织编制的一份初步报告指出,巴西目前林场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与德国差不多。只要巴西在18%的林场中缩减毁林面积80%的目标,就相当于少排放1.21亿吨二氧化碳。巴西又是生物燃料研发大国,如果进一步推广生物燃料应用,每年还可以少排放500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如果政府部门资助农业领域退耕还林,将可以恢复1100万公顷用于放牧的草地。 

巴西全国宽间研究所的气象问题专家卡洛斯?诺伯雷表示:“这还仅仅是初步估计,但是已经足以表明巴西具有巨大减排潜力。” 

非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 

要点:寻求650亿美元环境赔偿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非洲国家统一立场,寻求工业化国家交付650亿美元,作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遭受影响最大的受害国的赔偿。 

今年8月,非洲国家接连召开10国部长级会议和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共同立场。9月,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召开首脑会议,进一步就气候变化问题协调立场。10月上旬,非洲国家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举行会议,确定了寻求工业化国家650亿美元环境赔偿的方案,并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20年以前,把排放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上降低至少40%。 

非洲有53个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较大发言权。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9月初表示,非洲国家就是要利用“数量”优势,寻求有利的气候变化公约,否则将否决任何协议。他还透露,非洲将派出统一团队赴会,代表非洲各国和非盟进行谈判,决不允许再达成一个不利于非洲的协议。 

非洲国家还准备同岛屿国家和其他一些穷国形成80国联盟,寻求到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同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这实际上是要求工业化国家达到至少45%的减排量。 

今年早些时候,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指出,北半球的污染与该国80年代遭受的饥荒有很大关系,富国应给予赔偿。 

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全球人道主义论坛”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全球最贫困的50个国家的总排放量不到1%,但它们却承受着90%以上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气候谈判仍持消极态度 

要点:要对转让先进能源技术设置障碍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国会通过立法对美国的气候政策做出中长期规划,但是这一立法进程远落后于预期。当前,作为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表现消极,致使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前景不乐观。 

美国在前总统布什时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美国一直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在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了比较积极的立场。在今年9月下旬对联大发表的首次讲话中,奥巴马承认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并认为气候变化只能靠人类自身去解决。奥巴马坦承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带头作用。美国将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提高能效以及减少排放等实现减排目标。 

根据美国众议院6月底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气候法案),美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到2050年减少83%。法案还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美国国内形成碳交易市场。 

在参议院民主党人9月底公布的气候法案中,以2005年为基础,将2020年和2050年的减排目标分别设定为20%和80%,将短期减排目标设定得更高。但分析人士认为,此法案过关的难度很大。 

11月3日,美欧首脑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表明,美国希望实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的目标。 

目前,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企业间的商业交易是技术转让的主要渠道。美国政府认为,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涉及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则,努力达到共赢。为此,美国政府对推进技术转让一直不太积极,有时甚至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清洁能源技术设置障碍。美国众议院6月份还通过一项决议,声称要制定政策防止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削弱美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 

日本:减排目标引发国内争论 

要点:担心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日本民主党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态度较为积极,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不久便提出了“减排25%”的目标。但此举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论,经济界对“减排25%”抵触情绪严重,这一目标能否细化落实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鸠山政府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帮助和技术转让则态度积极。 

此前的自民党时代,福田内阁虽然提出了2050年比2005年减排60%至80%的长期目标,但未就2020年中期目标表态。麻生内阁迟至今年6月才表明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的中期目标。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这一减排目标过于消极。 

鸠山当选日本首相后,于9月下旬宣布了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的中期目标,并在西方媒体中获得好评。 

尽管鸠山在表态中为日本留下余地,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但是,这一目标仍在日本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日本经济界主要担心过高的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钢铁、电力、石油等方面。目前,日本经团联等经济组织以及部分大企业负责人纷纷公开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这一目标,不少企业负责人声称“减排25%”的目标将会进一步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根据麻生内阁时代的测算,即使8%的减排目标,也将使日本实际GDP年均下降0.6%,失业率增加0.2%个百分点,家庭年均负担增加7.7万日元;如果以25%为目标,日本失业率将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负担则会增加36万日元。在反对势力的要求下,鸠山内阁已于10月底决定重新测算25%的减排目标对家庭负担的影响。

咳咳,某Z你个懒鬼。。。百度上有为什么不自己找呢???

哥本哈根 气候大会 阿姆斯特丹

6.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资金援助...(所有)。中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既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进程太多,建议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3、中国不多说,不知道只好算你没良心,小Z同学~

以下为各国态度

欧盟:“如果奥巴马总统飞越大西洋(600558,股吧)来到哥本哈根,却只是把美国之前宣布的减排目标重复一遍的话,那将会令人感到相当意外。”这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代表欧盟进行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在会议首日(12月7日)进行发言时的表态。

  在会议东道国丹麦首相拉尔斯·L·拉斯穆森高调声称“达成协议完全可能”后,卡尔格伦的上述说法,立即将未来两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情形揭示了出来。

  卡尔格伦还声称,欧盟已准备好将自身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但这将需要与会其他各方同样做出进一步努力。

德国:谋求发挥减排领军作用 

要点:希望通过气候保护促其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除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德国还谋求在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军作用。 

在国际减排方面,德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国应承担主要减排义务,但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国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希望通过倡导气候保护来促进其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总理默克尔11月3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消除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默克尔表示,希望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够为实现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这一目标达成共识。默克尔说:“我们需要一个新协议,全世界都注视着美国和欧洲。”她强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机会不容错过,克服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实现。默克尔敦促美国国会采取实际行动,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法案,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当时联邦议院决定,在1999年的基础上,到2005年,德国将来自工业、家庭和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25个百分点。在这一计划的约束下,2007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了21.3%。 

2008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政府提出的《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40%。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对国家能源需求的贡献率,争取到2020年使德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从15%增至30%。德国还将斥巨资促进清洁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推广。 

俄罗斯:有实力达减排40%目标 

要点:提议建立多边或全球环境保护基金 

日前,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气候变化问题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代表处全球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他表示,俄罗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俄政府并不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 

科科林说,俄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相关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进而有助于降低俄罗斯的排放水平。但他认为,俄政府这些行动的动机更多是想要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科科林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6月份在八国集团峰会之前对俄罗斯应承担的国际减排义务作了阐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300亿吨;二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使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15%。科科林认为,这里需要加以修正,因为这一指标中没有考虑森林的因素,森林能吸收大约10%的温室气体,再加上俄经济增速超过排放增速,如2000年至2007年俄经济高速增长,而每年排放只增加1%-1.5%,俄罗斯实际能够达到40%的减排目标。由此可见,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当然这需要俄罗斯在节能、提高能效及植树造林方面付出努力。 

科科林认为,俄罗斯可有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俄正在讨论中的方案是建立多边或全球性基金,类似于全球环境基金,将从事绿色技术转让、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防止热带雨林大规模商业砍伐等相关工作。这类基金不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下运行,因为会约束提供资金的国家数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公约,可以接受公约相关机构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 

澳大利亚:积极推动减排立法 

要点: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将气候变化问题列为优先施政目标。澳政府力促国内在12月联合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通过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变暖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澳大利亚周边岛屿的生存,但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踯躅不前。直至2007年12月3日,新任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是陆克文及其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他当时发表声明说,“这是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对于澳洲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克文政府积极推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被誉为“最为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之一”,目标是要到2020年,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5%。议案中还约束澳大利亚的近千家大型污染排放公司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些企业的排放量占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严重依赖煤炭发电,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从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6%。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到2020年,澳大利亚的碳污染程度将比2000年严重20%。 

澳大利亚政府原定于明年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但该议案在提交国会后受阻,连连遇挫。目前,澳政府与反对党仍在协商之中,继续力促议案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得以通过。 

巴西:“自愿做出”减排决定 

要点:巴西还有巨大的减排潜能 

本报巴西利亚电巴西政府11月13日宣布,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至38.9%。巴西将于12月向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交这一减排计划。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11月13日在圣保罗召集民事办公室、环境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减排目标问题达成一致。巴西民事办公室主任迪尔玛?罗塞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这一“自愿做出”的减排承诺能向全世界表明巴西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明确立场。 

罗塞芙说,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实现减排38.9%的目标,其中农牧业减排6.1%,能源业减排7.7%,钢铁企业减排0.4%。有分析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巴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时将接近其1994年的排放水平,相当于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鲜明,总统卢拉多次要求发达国家充分意识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在减排问题上作出更强有力的承诺。 

由巴西科技部组织编制的一份初步报告指出,巴西目前林场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与德国差不多。只要巴西在18%的林场中缩减毁林面积80%的目标,就相当于少排放1.21亿吨二氧化碳。巴西又是生物燃料研发大国,如果进一步推广生物燃料应用,每年还可以少排放500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如果政府部门资助农业领域退耕还林,将可以恢复1100万公顷用于放牧的草地。 

巴西全国宽间研究所的气象问题专家卡洛斯?诺伯雷表示:“这还仅仅是初步估计,但是已经足以表明巴西具有巨大减排潜力。” 

非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 

要点:寻求650亿美元环境赔偿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非洲国家统一立场,寻求工业化国家交付650亿美元,作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遭受影响最大的受害国的赔偿。 

今年8月,非洲国家接连召开10国部长级会议和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共同立场。9月,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召开首脑会议,进一步就气候变化问题协调立场。10月上旬,非洲国家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举行会议,确定了寻求工业化国家650亿美元环境赔偿的方案,并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20年以前,把排放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上降低至少40%。 

非洲有53个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较大发言权。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9月初表示,非洲国家就是要利用“数量”优势,寻求有利的气候变化公约,否则将否决任何协议。他还透露,非洲将派出统一团队赴会,代表非洲各国和非盟进行谈判,决不允许再达成一个不利于非洲的协议。 

非洲国家还准备同岛屿国家和其他一些穷国形成80国联盟,寻求到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同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这实际上是要求工业化国家达到至少45%的减排量。 

今年早些时候,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指出,北半球的污染与该国80年代遭受的饥荒有很大关系,富国应给予赔偿。 

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全球人道主义论坛”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全球最贫困的50个国家的总排放量不到1%,但它们却承受着90%以上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气候谈判仍持消极态度 

要点:要对转让先进能源技术设置障碍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国会通过立法对美国的气候政策做出中长期规划,但是这一立法进程远落后于预期。当前,作为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表现消极,致使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前景不乐观。 

美国在前总统布什时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美国一直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在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了比较积极的立场。在今年9月下旬对联大发表的首次讲话中,奥巴马承认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并认为气候变化只能靠人类自身去解决。奥巴马坦承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带头作用。美国将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提高能效以及减少排放等实现减排目标。 

根据美国众议院6月底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气候法案),美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到2050年减少83%。法案还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美国国内形成碳交易市场。 

在参议院民主党人9月底公布的气候法案中,以2005年为基础,将2020年和2050年的减排目标分别设定为20%和80%,将短期减排目标设定得更高。但分析人士认为,此法案过关的难度很大。 

11月3日,美欧首脑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表明,美国希望实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的目标。 

目前,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企业间的商业交易是技术转让的主要渠道。美国政府认为,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涉及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则,努力达到共赢。为此,美国政府对推进技术转让一直不太积极,有时甚至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清洁能源技术设置障碍。美国众议院6月份还通过一项决议,声称要制定政策防止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削弱美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 

日本:减排目标引发国内争论 

要点:担心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日本民主党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态度较为积极,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不久便提出了“减排25%”的目标。但此举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论,经济界对“减排25%”抵触情绪严重,这一目标能否细化落实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鸠山政府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帮助和技术转让则态度积极。 

此前的自民党时代,福田内阁虽然提出了2050年比2005年减排60%至80%的长期目标,但未就2020年中期目标表态。麻生内阁迟至今年6月才表明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的中期目标。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这一减排目标过于消极。 

鸠山当选日本首相后,于9月下旬宣布了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的中期目标,并在西方媒体中获得好评。 

尽管鸠山在表态中为日本留下余地,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但是,这一目标仍在日本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日本经济界主要担心过高的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钢铁、电力、石油等方面。目前,日本经团联等经济组织以及部分大企业负责人纷纷公开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这一目标,不少企业负责人声称“减排25%”的目标将会进一步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根据麻生内阁时代的测算,即使8%的减排目标,也将使日本实际GDP年均下降0.6%,失业率增加0.2%个百分点,家庭年均负担增加7.7万日元;如果以25%为目标,日本失业率将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负担则会增加36万日元。在反对势力的要求下,鸠山内阁已于10月底决定重新测算25%的减排目标对家庭负担的影响。


只能说....失败了..

一句话,发达国家拿发展中国家当挡箭牌,以减排为借口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实力,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