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音乐人陈志远的作品集》?

2024-05-05 22:05

1. 台湾音乐人陈志远的作品集》?

《感恩的心》 作词:林秋离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进兴《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孤星》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孤星》(演奏曲)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向太阳怒吼》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带着回忆离开我》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爱让我疲倦》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错过就是悲哀》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Ricky Ho《不要在背后呼唤我》 作词:丁晓雯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我如何知道你爱我》 作词:丁晓雯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你是我永远珍惜的朋友》 作词:丁晓雯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一无所有》 作词:王杰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大海一角》 作词:王杰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我如何知道你爱我》 作词:王杰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你就真的丢下我》 作词:张方露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今生错过了说爱》 作词:张方露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人在风雨中》 作词:潘伟源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忘记我》 作词:潘伟源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错过就是悲哀》 作词:王书权 作曲:陈志远 编曲:Ricky Ho《谁能丢掉伤心》 作词:李子恒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给我爱就给我你》 作词:刘虞瑞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天意》 作词:因葵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梅花三弄之红尘故事》 作词:琼瑶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盼望黎明.向太阳怒吼Ⅱ》(演奏曲)作曲:陈志远 编曲:Ricky Ho《爱恋九二零》 作词:陈乐融/王力宏/林夕/林秋离/光良/阿怪/王杰/郭子 作曲:陈志远/王力宏/Davy Chan/涂惠源/光良/Kim Hyung-Seok/Yan Jae Sun/王杰/邬裕康 编曲:杜自持《一切为明天》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我只要一点暖意》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钢铁的心》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跟着感觉走》 作词:陈家丽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你还要什么》 作词:陈克华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珍惜此际此刻》 作词:潘伟源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时差》 作词:郑智化 作曲:陈志远 编曲:王继康《我是个需要很多爱的人》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多情不悔》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痛快的歌》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哭过笑过爱过》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不肯放弃爱的心》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心的另一边》 作词:陈家丽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回眸》 作词:陈家丽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爱!它自己会走》 作词:陈家丽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梅花三弄》 作词:琼瑶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你是我心中云一朵》 作词:陈乐融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最后一夜》 作词:慎芝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相思河畔》 作词:武雄 作曲:陈志远 编曲:陈志远《恰似你的温柔》 作词:梁弘志 作曲:梁弘志 编曲:陈志远《喝彩》 作词:晓燕 编曲:陈志远《流水年华》 作词:晓燕 编曲:陈志远《初夏的风》 作词:洪光达/马兆骏 作曲:洪光达/马兆骏 编曲:陈志远《Openning》 编曲:陈志远《Ending》 编曲:陈志远

台湾音乐人陈志远的作品集》?

2. 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作有哪些?

Hotel California
《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馆)是美国著名乡村摇滚乐队老鹰乐队的歌曲,由乐队鼓手Don Henley担任主唱,单曲发行于1977年2月,收录在乐队第五张录音室同名专辑《加州旅馆》中。

2.California Dreaming
《California Dreaming》是美国乡村摇滚乐队组合The Mamas & The Papas(妈妈爸爸乐队)在1966年的热门单曲,出自他们的经典专辑《如果你能相信你的耳朵和眼睛》(If You Can Believe Your Eyes and Ears)。通俗的曲式,唯美的人声,将我们带到温暖和煦的阳光海岸。
3.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乡村路带我回家)是由约翰·丹佛(John Denver)于1971年创作并演唱的著名乡村歌曲。歌曲旋律轻快,给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美国东部西弗吉尼亚风光。
4.Lemon Tree
愚人花园乐队(Fools Garden)成立于1991年,这支德国乐队凭借一曲“Lemon Tree” (柠檬树)红遍整个欧洲和亚洲(苏慧伦在96年翻唱了这首歌,也让更多的中国听众对他们有了初步的认识)。
5.You're Beautiful
《You're Beautiful》 是James Blunt(詹姆斯·布朗特)专辑Back to Bedlam中的第三张单曲,歌曲刚一推出就排在了榜单的第12位,6周后更是势无可挡的夺取了冠军宝座。英国各电台也都大肆播放这首歌,无形中将Back to Bedlam推到了UK charts(UK Album Chart)榜的榜首。
6.9 Crimes
《9 crimes》选自Damien Rice发行的命名为《9》的专辑,风格继续延续上张专辑的风格民谣,独流流行和Singer/ SongwriterDamien Rice声音的渲染力,甚至可以将歌曲的情绪化为实质,然后直接传到听者的心上。
7.Rhythm Of The Rain
《Crying in the rain》(在雨中哭泣)是美国二重唱The Everly Brothers(艾佛利兄弟)的一首歌曲,发行于1962年,后被多位歌手翻唱过。
8.All Out Of Love
Air Supply是在七八十年代就享誉全球的慢摇滚组合,1976年成立于澳洲,有着41年的音乐历程。感情纯粹,音乐简洁,旋律抒情优美是这支乐队最大的优点。其单曲All out of love在1980年9月份排名11,一经进入英国市场就造成了轰动,随后迅速抢占各大排行榜,成为当年英国销量最大的单曲。
9.Remember When
Remember When》是来自于 2003年专辑《Greatest Hits Volume II》中的一首歌曲。阿兰·杰克逊(Alan Jackson)是继加斯·布鲁克斯(Garth Brooks)之后,9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乡村民谣男歌手之一,擅长自己创作并演唱歌曲,唱法朴实自然,音乐富有深意。
10.500 Miles
《500 miles》由美国民谣歌手Hedy West创作,并于1961年发行于Journeymen的同名专辑中,这首歌完全有可能是翻唱次数最多的重唱歌曲。最为出名的是Peter、Paul&Mary(三重唱组合)和The brothers Four(四重唱组合)的演绎。

3. 贝多芬的代表作有哪些?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我认为贝多芬的成名之作是他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
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贝多芬的代表作有哪些?

4. 音乐作品有哪些?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民间故事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3个主要情节,分别安排在奏鸣曲式的3个主要部分之中。乐曲开始,在弦乐长音和定音鼓轻柔的震音的背景上,响起清脆婉转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这是一段漂亮的前奏,使人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景。前奏结束后,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纯朴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一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在低八度上复奏一次之后,大提琴声部与独奏呼应对答,象征着梁祝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继而,全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这一主题的充分陈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相互倾慕、喜悦激动的心情。随后是独奏小提琴的一段自由华彩,它细致地刻画了祝英台爱恋着梁山伯却又无法表白的复杂心情。华彩段还使前面的音乐更加完满,并为下面音乐的引入做好准备。接着,轻快的伴奏推出了活泼流畅的第二个主题。
这个带有嬉戏特点的主题,通过带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手法特征的加花、扩展重变(变奏),技巧性的变化、对比,带复调因素的织体写法等发展过程,把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生活描绘得声色俱俏、呼之欲出。而后音乐转入慢板。
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这一旋律,脱胎于“爱情主题”,音调的缠绵、速度的缓慢渲染出惋惜戚切的情绪,使人意会到梁祝二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乐曲的展开部由3个段落组成:第一段是“英台抗婚”。由主音至属音的下行四音列音调从慢转快、从弱到强,形成风暴欲来、惴惴不安的气氛,遂在急促的三连音烘托下钢管奏出代表封建势力的主题,以此寓示“逼婚”。
与它相抗的是独奏小提琴奏出的、由“爱情主题”变体而成的、带有散板特点的短句和悲愤的歌腔。继而变为由呈示部中第二主题的对比部分音调演化而来的“抗婚主题”:切分节奏和强劲四音和弦演奏,体现着不屈的精神和中烧的怒火。两个音乐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了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此后,乐队停下来,一支单簧管奏出引子五度下行音调的变体,在这凄楚的色调上,进入展开部的第二段——独奏小提琴的悲切曲调:大提琴随后在低音区复奏这一旋律,与小提琴对答交流,在表现上符合了“楼台相会,互诉衷情”的情节。此后,音乐急转直下,以闪板、快板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在这个展开部的第三个段落中,用京剧中倒板和越剧中器板的“紧拉慢唱”的手法,渐次推出第二个发展的高潮——“哭灵投坟”。在小提琴奏出欲绝之句后,锣鼓管弦齐鸣,达到全曲最高潮。
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部,清脆婉转的笛声又起,竖琴的华彩送出以中慢速度演奏的“爱情主题”。由于加了弱音器演奏,使音乐带上了朦胧虚幻的味道,象征着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翩翩起舞。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的交替复奏,把纯真的“爱情主题”抒发得淋漓尽致,细致处理的结尾,浓化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亲切迷人的独特风格,更使它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完美统一。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四幕喜歌剧,取材于奥地利被禁演的博马舍的话剧。改编后的剧本削弱了原剧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增添了抒情性的描写。这部歌剧热情地歌颂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们的正直、勇敢、机智的品质,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骄奢和虚伪。歌剧的序曲高度概括了全剧的喜剧欢乐气氛,音乐材料虽然不是来自歌剧,但从中可以感受到费加罗和苏珊娜的机智、美丽的形象。这个序曲采用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一开始小提琴奏出疾走如飞的第一主题,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呈示部的小结尾还出现了新的优美、细腻的旋律。
序曲言简意赅,很好地体现了这部歌剧所特有的轻松和欢乐,它那进展神速的节奏充满了生活的动力。这部歌剧的序曲常常脱离歌剧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深受人们的欢迎。在这部歌剧中还有一些久唱不衰的唱段,费加罗咏叹调《不要再去作情郎了》就是一首流传极广的男中音独唱曲。伯爵的书童凯鲁比诺是个风流少年,伯爵调他去担任卫兵军官时,费加罗唱这首歌送给他,音乐具有进行曲风格,采用回旋曲式ABACA的形式,第二插部快速地反复同一个音调,表现出诙谐、幽默、俏皮的特点。
这首费加罗咏叹调非常有名,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演唱过,它还常常作为音乐会独唱曲目演出,深受世人的喜爱。
《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是古典乐派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1805年完成的。这正是贝多芬异常痛苦的时期,个人恋爱上的受挫和耳聋日益严重使贝多芬几乎绝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贝多芬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是一首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揭示了人生所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全曲共分4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贝多芬在回答他的学生兴德勒时说,第一乐章的主题思想是“命运的敲门声”。乐曲一开始就冲出了强劲有力的命运敲门式的动机,在这一动机基础上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
直到圆号吹出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才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这一安谧温暖的主题似乎表现人们面对严酷的命运,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与对幸福的憧憬。但是这样的安宁场面并不长久,执拗的命运动机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暂时躲在第二主题的低声部。随着命运叩门声的重新出现,在展开部,这两个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戏剧性的斗争,威风凛凛的命运暂时占了上风。命运动机不仅是第一乐章的核心,而且贯穿全剧始终。
第二乐章是一首辉煌的抒情诗,体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第一主题抒情、安详,充满内在的热情,由中提琴和大提琴拉出;第二主题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第三、四乐章没有间歇,表示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和群众欢庆胜利的场面。当乐曲发展到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又响起了早已丧失元气的命运动机的威吓声,辉煌的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这部交响乐是贝多芬全部交响乐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100多年来传遍全球,被誉为是奥地利“第二国歌”。它渗透着维也纳人热爱家乡的情意。然而这首充满生命活力和爱国之情的圆舞曲,最初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请求创作的合唱圆舞曲,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受到诗人卡尔·贝克的一句诗的感染:“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
他找到了这首名曲的灵感,经人填词,于1867年2月13日演出,效果一般。半年以后,他将这首合唱圆舞曲改编成管弦乐曲,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演出获得真正成功。乐曲按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序奏——5首小圆舞曲——结束部写成的。序奏一开始圆号在小提琴震音的衬托下吹出主题动机,使人联想起黎明的曙光拨开了河面上的薄雾,森林倒影在静静流淌的多瑙河上,接下来是5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在每一首小圆舞曲中都体现出了在无比美好的大自然里,在美丽的多瑙河两岸,春天来了,人们欢欣、舒畅,尽情舞蹈。结束部再现了几个小圆舞曲的某些段落,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这首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高度艺术性的乐曲,体现了一种奥地利人特有的品格,正如汉斯立克所说:“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何处,这首没有歌词的《马赛曲》,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
《卡门》
《卡门》是100多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歌剧经典作品之一,是法国著名歌剧作家比才的代表作。在这部歌剧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把浓郁的民族色彩,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以及法国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段熔于一炉,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艺术最高成就。
歌剧《卡门》是根据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主人公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有性格的吉卜赛姑娘,她爱上了军曹霍塞。霍塞被卡门的魅力所吸引,抛弃了原来的情人。为了讨得卡门的欢心,霍塞离开军队,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当他发现卡门不再爱他,又爱上了斗牛士时,霍塞难以忍受,最终杀死了倔强的卡门。这部歌剧的序曲由3个部分组成:1.热烈的西班牙节日主题,2.斗牛士主题,3.悲剧性的卡门主题。
乐曲一开始由木管、铜管和弦乐奏出嘹亮热烈的进行曲风格的第一主题。它色彩明朗,情绪欢快,不可抑制的欢乐、热闹气氛把人们带到了西班牙赛维勒斗牛场中。接着乐队以轻盈的力度奏出了充满豪爽傲气的斗牛士的主题,铜管乐器则为之提供坚定、潇洒和兴高采烈的节奏背景,体现了一种胜利的英雄性色彩。在弦乐器的颤奏背景下,卡门的悲剧性主题以缓慢的速度在乐队的低声部中呈现,这是一个有凶兆的令人难忘的命运动机,同时也预示了歌剧的悲剧结局。
在这部歌剧中,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合唱有10多首,色彩缤纷,引人入胜。卡门所唱的《爱情就像一只不驯服的鸟》和《西班牙塞吉第亚舞曲》是非常出色的唱段。前者以连续下滑的乐句不断反复,调性游移在同名大小调之间,表现了卡门热情、倔强、诱人的形象;后者以鲜明活泼的节奏,带有野气咏叹性的旋律,进一步显示了卡门热情、泼辣的性格。《斗牛士之歌》是斗牛士答谢欢迎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音调雄壮有力,好似一首凯旋的进行曲。歌剧中还有一些富有戏剧性的卓越的重唱。
《茶花女》
《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是三幕歌剧。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意大利威尼斯凤凰剧院。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剧本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压迫下层市民的资产阶级偏见与世俗势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结局而叹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诚的品格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玛格丽特是一个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的女性形象。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19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玛格丽特。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E小调第九交响曲》
《E小调第九交响曲》也称《新世界交响曲》,19世纪下半叶世界交响音乐珍品,在世界各地经常上演。这部交响曲是捷克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德沃夏克1893年在美国写的,同年底在纽约首演时获得很大成功。德沃夏克以真诚质朴的感情和鲜明亲切的音乐形象,抒发了他对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印象和感受,以及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全曲共分四个乐章,它的结构采用古典曲体。第一乐章是严格的奏鸣曲式,慢板的引子悠闲而自在地奏出沉思般的乐句,好像把人们引入想象世界,体验着作者初到美国时的感受。紧接着乐队以强烈的节奏打破宁静,奏出又像是愤怒呐喊,又像是热情号召的第一主题。
这个以固定节奏型为基础具有民间舞蹈性的乐句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主题的前四小节是运用美国黑人“灵歌”的切分节奏,后四小节是典型的斯拉夫歌曲性音调,这一主题有机地贯穿在整部交响曲中。副部有两个甜美的富于歌唱性的主题,带有黑人民间音乐的特点,甜美中体现了乡愁和伤感的思绪。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受到美国诗人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中“森林中的葬礼”一章的启发。海华沙是一位印第安的民族英雄,他温柔而美丽的妻子明内哈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默默地向她告别。英国管独奏的旋律揭示了海华河孤独、悲伤的心境和惨淡的气氛。据说在美国初演时,许多听众听到这个旋律时感动得热泪沾巾,评论家们也把它看成是一切交响乐慢板中最动人的乐章。后来这一旋律被改编成很多器乐独奏曲。德沃夏克的一位学生把它改编为独唱曲和合唱《思故乡》,广为流传,后来人们竟把它误认为是美国民歌。乐曲在这里远远超过了原诗的形象,体现了德沃夏克对波希米亚的深深眷恋之情。第三乐章谐谑曲,这一乐章作曲家好像把“新世界”暂时撇开,从“海华河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启发,沉浸在故国的民间舞蹈的海洋之中,舞蹈由慢而快不停地旋转。第四乐章奏鸣曲式,热情澎湃,气势宏大雄伟。这是一个总结性的乐章,前面乐章的主题一一再现,这些主题经过发展变化后,与新主题交织在一起,将乐曲推向高潮。
《西班牙狂想曲》
《西班牙狂想曲》是拉威尔著名的作品,这位公认的管弦乐大师以他高超的技巧,华丽多彩的音响,大大丰富了乐队整体的表现力。然而,此曲在首演时保守派在演奏厅里发出嘲弄的声响,而拉威尔的支持者却报以热烈的喝彩声。
拉威尔是具有西班牙血统的法国作曲家,对西班牙有着特殊的感情,作品中常采用西班牙题材。音乐上并不直接引用西班牙民间音乐,而是加工成一种具有西班牙精神的音调,使同行们十分惊讶和叹服。
《西班牙狂想曲》共由4首乐曲组成,描绘了西班牙的生活风俗场面。第一首乐曲为“夜的前奏曲”,开始小提琴与中提琴奏出下行音型,以表现夜晚安静的气氛。
第二首乐曲为“马拉加舞曲”。马拉加舞曲是西班牙南部一种很有力的凡旦戈舞曲,拉威尔运用这一体裁创作出色彩艳丽、独特新颖的乐曲。
第三首乐曲为“哈巴涅拉舞曲”,哈巴涅拉是带有歌唱的慢速度哈瓦那舞曲,它在西班牙非常盛行,音乐独具匠心,充满着温柔之感。
第四首乐曲为“集市”,描绘了民间集市上的喧闹和节日狂欢的生动场面,情绪十分活跃,是一首西班牙舞曲风格的管弦乐曲,气势宏大、辉煌。

5. 海顿的代表作有哪些?

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附:
  海顿(1732~1809),奥地利著名作品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幼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后进入匈牙利宫廷,开始创作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海顿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海顿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交响乐,海顿是个很幽默的人,他的交响乐都很明快,无不反映他幽默的性格。
  海顿的交响乐也有着很风趣的标题,比如“时钟交响乐”是因为乐章中滴答做响的音乐;“鼓声交响乐”是因为乐曲不同凡响的开始;“惊愕交响乐”是因为它可以让任何打瞌睡的人惊醒;而“奇迹交响乐”在上演时出现了奇迹,观众席上的一架大吊灯在演出时掉了下来,砸向人群,这时观众们恰巧涌向前台欢呼,所以没有一个人受伤;“告别交响乐”就更有意思了,海顿用这首交响乐为乐队的乐手们申请假期。
  海顿管弦乐作品的颠峰之作就是他为伦敦音乐会创作的12部交响乐。
  在这12部交响乐中,最后一部就是“伦敦交响乐”。“伦敦交响乐”显示了海顿交响乐的成熟,尽显古典风格。
  海顿在室内乐中的成就也很丰富,他一生创作了70多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除此,海顿还创作了一些奏鸣曲和钢琴三重奏,并创作了一些歌剧、清唱剧、弥撒曲。在海顿的清唱剧中最著名的是《创世纪》和《四季》。

海顿的代表作有哪些?

6. 中外著名音乐家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中国音乐家及代表作 1、萧友梅1884—1940 作品:《问》《国耻歌》。 2、刘天华1895—1932 作品:《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等。 3、华彦钧1893—1950 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 4、黄自 1904—1938 作品:《长恨歌》《旗正飘飘》《花非花》等。 5、青主 1893—1959 作品:《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 6、贺绿汀1903 作品:《牧童短笛》《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 7、聂耳1912—1935 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大路歌》《码头工人》等。 8、任光1900—1941 作品:《渔光曲》《月光光》《打回老家去》等。 9、吕骥1909 作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茶馆小调》等。 10、冼星海1905—1945 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 11、马思聪1912—1987 小提琴家 《西藏音诗》等。 12、马可 1918—1976 作品:《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13、郑律成1918—1976 作品:《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14、王洛宾1913—1998 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罕》等。 15、瞿希贤1919 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牧歌》等。 16、安波 1915-1965 作品:《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 17、施光南 《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18、谷建芬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等。 19、李焕之 《社会主义好》。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外国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有 巴赫: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和管弦乐《序曲》等。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被音乐史家们誉为“交响乐之父”,代表作有《伦敦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等。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并首创独奏协奏曲形式;他的音乐抒情、流畅、诚挚明朗,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高尚的美感。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的泰斗”,代表作有第三、第九等交响曲,《热情》、《悲怆》、《暴风雨》等钢琴奏鸣曲,以及舞剧《普罗米修斯》等;贝多芬的音乐雄浑刚健、气势磅礴,意义深刻,充满战斗激情,对后世影响极大。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名作有《魔王》、《野玫瑰》等。 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名作有《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柴科夫斯基: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所作有交响曲《悲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和《睡美人》等 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主要作品有《塔索》、《但丁神曲》、《匈牙利狂想曲》等。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创作几乎全为钢琴曲,代表作有《革命练习曲》等。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茨基进行曲  谢谢采纳

7. 有城市标签的歌曲代表作有哪些

比如赵雷的《成都》,比如杨姣的《锦上南京》,再比如《北京北京》,《苏州河》

有城市标签的歌曲代表作有哪些

8. 英国古典音乐代表作有哪些?

在古典音乐中英国的作曲家主要代表有: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其主要作品有《b小调小提琴协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奥拉夫国王》、《爱的致意》、《威风堂堂进行曲》等等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英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剧《彼得.布尼安》、合唱与乐队《战争安魂曲》,变奏-赋格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春天交响曲》、《大提琴交响曲》、《小交响曲》等,还写有不少协奏曲、重奏曲、独奏曲、独唱曲、儿童歌剧及一部《中国歌集》(歌词采用我国唐宋诗人的六首诗)等。霍尔斯特(1874~1934 Holst Gustav Theodor)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出生于切尔滕纳姆,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霍尔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管弦乐曲、钢琴曲以及独唱、合唱。其中,最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当数他的《行星组曲》。迪布丁(Charles Dibdin, 1745—1814)、道兰德(John Dowland, 1563—1626)、戴森(George Dyson, 1883—1964)、埃克尔斯(John Eccles, 1650—1735)、芬齐(Gerald Finzi, 1901-1956)、福尔兹(John, Foulds, 1880-1939)、弗兰克尔(Benjamin Frankel, 1906-1973)、格尼(Lvor Gurney, 1890-1937)、霍尔布鲁克(Joseph Holbrooke, 1878-1958)、胡克(James Hook, 1746-1827)、艾尔兰(John Ireland, 1879-1962)等等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照《音乐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