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助工业机器人现 在发展的怎么 样了?

2024-05-04 18:23

1. 求帮助工业机器人现 在发展的怎么 样了?

工业智能化及《中国制造2025》增加了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2016-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不断增加,2020年1-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06851套,增速有所放缓。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驱动工业机器人企业总数不断增加,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初步显现及进入门槛的提升,新增企业数量减少,2020年行业新增企业仅为2家。
工业机器人由机器智能向人工智能过渡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四大层次,三个阶段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人口红利因素、工程师红利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等。中国凭借强大的人口优势快速的度过了自动化阶段,目前国内已经有众多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机器智能阶段业务成熟,例如旷世科技、海康威视等,这些公司在视觉应用领域的技术已经十分出众。目前中国和日本、韩国等领先国家一样处于机器智能向人工智能过渡阶段;在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方面中国也处于世界前列。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在成熟阶段的特点是:行业增长速度降到一个更加适度的水平,新增的企业数量会减少;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并且排除技术创新因素的影响,行业的发展节奏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同步。
结合中国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判断,其符合成熟期行业的大部分特点,所以可以判断该行业正处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工业智能化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7.3亿美元。市场规模的增速则先上升后下降,但仍保持向上的势头,预计在未来还有更高的上升空间。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加,增速放缓,走势与工业增加值趋同
2015-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截至2020年11月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从2015年的32996套增加到206851套。但是从增速变化来看,这期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放缓明显,2015-2016年增速为119.5%,次年便降低到了12.67%,最近的增长速度仅有10.65%,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新增企业数量减少且符合条件企业占比下降
2010-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企业的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从2010-2016年为增长,随后截止到2020年均为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比上升幅度更大。在2016年的时候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新增企业数量最多,为77家,2020年仅有2家。
工信部在2016年制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这一条件设定了标准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准入门槛,而后分别在2018年、2019年与2020年公布了三批复合标准的企业名单,符合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5、8、9家,占当年工业机器人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179%、0.08%和0.09%,占比均不足2%,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并且这一比例还呈下降的趋势,预计在未来针对工业机器人这一行业,将会有更多的规范文件出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求帮助工业机器人现 在发展的怎么 样了?

2. 谁可以告诉我工业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一文了解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认为,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四大趋势:
1)机器人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
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使得机器人逐步成为物联网的终端和节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机器人与网络融合,组成复杂性强的生产系统,各种算法如蚁群算法、免疫算法等可以逐步应用于机器人应用中,使其具有类人的学习能力,多台机器人协同技术使一套生产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2)机器人产品易用性与稳定性提升
随着机器人标准化结构、集成一体化关节、自组装与自修复等技术的改善,机器人的易用性与稳定性不断被提高。
一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从较为成熟的汽车、电子产业延展至食品、医疗、化工等更广泛的制造领域,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不断增加,机器人本体向体积小、应用广的特点发展。
二是机器人成本快速下降。机器人技术和工艺日趋成熟,机器人初期投资相较于传统专用设备的价格差距缩小,在个性化程度高、工艺和流程繁琐的产品制造中替代传统专用设备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三是人机关系发生深刻改变。例如,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完成目标时,机器人能够通过简易的感应方式理解人类语言、图形、身体指令,利用其模块化的插头和生产组件,免除工人复杂的操作。现有阶段的人机协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尽管具有视觉和先进传感器的轻型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开发出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可靠安全的工业机器人协作的技术规范。
3)机器人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球推出的机器人产品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第一,模块化改变了传统机器人的构型仅能适用有限范围的问题,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更趋向采用组合式、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路,重构模块化帮助用户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例如,关节模块中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检测系统的三位一体化,由关节、连杆模块重组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
第二,机器人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开放性控制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伺服驱动技术向非结构化、多移动机器人系统改变,机器人协作已经不仅是控制的协调,而是机器人系统的组织与控制方式的协调。
第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延伸,目前的机器人产品正在嵌入工程机械、食品机械、实验设备、医疗器械等传统装备之中。
4)新型智能机器人市场需求增加
新型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具有智能性、灵活性、合作性和适应性的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
第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精细作业能力被进一步提升,对外界的适应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在机器人精细作业能力方面,波士顿咨询集团调查显示,最近进入工厂和实验室的机器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质,它们能够完成精细化的工作内容,如组装微小的零部件,预先设定程序的机器人不再需要专家的监控。
第二,市场对机器人灵活性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雷诺使用了一批29公斤的拧螺丝机器人,它们在仅有的1.3米长机械臂中嵌入6个旋转接头的机器臂均能灵活操作。
第三,机器人与人协作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强。未来机器人能够靠近工人执行任务,新一代智能机器人采用声呐、摄像头或者其他技术感知工作环境是否有人,如有碰撞可能它们会减慢速度或者停止运作。

3. 谁可以告诉我工业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根据ISO8373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固定或移动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可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用途、三轴或更多轴机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快速扩张。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是汽车、电子电气、橡胶塑料、冶金、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过去五年间,中国连年跻身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去年更是创出历史峰值记录。技术逐步成熟,核心零部件价栺下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大涨。2017-2018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公司从本体产量、核心部件、基础技术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国产机器人与海外机器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性价比优势明显,产销量同比大涨。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3.1万台,同比增长68.1%,2018年前4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6万台,同比增长32.2%。从月度数据来看,2017年以来,各月产量增速均高于30%,中枢接近50%。在行业高景气时机,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增速更快。2017年国产机器人龙头埃夫特、埃斯顿本体销量均翻倍,2018年目标是再度翻倍,国产机器人本体公司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增速迅猛,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拐点
外资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继续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力量,去年销量达到10.3万部,同比增幅高达71.9%;国产机器人达到37825部,同比增长率29.8%,但市场份额下降了6个百分点,至26.8%,结束了过去五年占有率的持续增长。
外资品牌还有继续扩大的势头。德国库卡3月宣布在广东顺德新建机器人生产基地,到2024年,公司将把中国的机器人产能增至10万台。
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出现拐点原因
这一方面与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增加有关系,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机器换人”和转型升级,这为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外资品牌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品牌效应较好,技术积淀也较为深厚,在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
这种势头引发了自主品牌可能被边缘化的担忧。此次自主品牌份额下滑是行业的一次反转,国产品牌再度面临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
外资机器人企业的品牌、技术等综合能力领先于国内同行,加之此前积累了良好的客户群体,当市场需求向好的时候,很容易将产能快速释放。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装配量将会稳固上升。此外,我国的建筑业、采矿业、铁路和公共建设、水力工程建设和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市场的扩大也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建筑工程机械的结构件多为焊接件,为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工程机械厂商纷纷要求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
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每年增幅将不低于20%。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市场炙手可热的新领域,世界各国都在抢占先机。

谁可以告诉我工业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4. 有谁知道工业机器人以后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机器人技术开发和实现人工替代将是大势所趋。长期以来,由于机器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制造业方向转型,振兴制造业、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自然成为企业较理想的选择。

  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并开始扩大到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如无人侦察机、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

  前瞻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2.69万台,同比增长19.6%。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01765台,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由于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机器人替代空间巨大,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会超过日本,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工作环境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和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各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工业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处于极低水平,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将带动机器人需求量的提升。通过对比美德日韩,我们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万台,相比较于目前不到10万台的装配量,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工业机器人缺口达150万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5. 打听下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松机器人(300024)、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和埃斯顿(002747)等;
本文核心数据:工业机器人政策环境,市场规模预期
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根据IFR公布的数据,2013-2018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已经达到155亿美元,但是在2020年这一趋势下降到了136亿美元。2021年再度迎来反弹,增至145亿美元。总体来看,全球市场规模将会进入稳步增长的时期。
全球主要区域工业机器人密度分析
据IFR最新统计报告披露,截至目前,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26台/万人,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增加,亚洲地区的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到了每万人118台,2014-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欧洲地区的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114台,2014-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
根据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最大的是韩国,为每万人932台,中国为每万人276台。德国和日本装机密度均排在中国之前。
工业机器人产业资源分布
在机器人领域,目前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前瞻结合IFR发布的《2021年全球机器人报告》中统计,全球机器人企业中欧洲机器人供给商占全球总数49.27%;美洲机器人供给商占全球总数的28.91%;欧美机器人供给商合占全球总数的78.18%。
企业竞争梯队——“四大家族”独占鳌头
从目前中国及全球工业机器人竞争业务规模来看,第一梯队仍然是被“四大家族”所占据,且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内具有多年沉淀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都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第二竞争梯队中,主要由中国上市企业组成,埃斯顿、拓斯达和绿的谐波等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垂直延伸领域拥有一定的行业经验。
具体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公司,其母公司所在地均位于欧洲和日本,其中日本的发那科已经于2017年被中国企业美的收购,但是其核心业务竞争力以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利仍掌握在发那科企业自身手中。
从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来看,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想要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在产业链纵向延伸上发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打听下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6.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

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主要影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产品质量提升,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机器换人”,国家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包括: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伴随着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国产机器人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等因素都驱动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那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格局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应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产业规划,机器人产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发展目标和路径清晰,发展前景广阔。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发表了大量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研究成果,正逐渐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市场工业机器人将达7500台,同比增长36.6%,整体而言,机器人市场需求只增不降。在多种因素的引诱下,工业关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步入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发展期,或将比第一次浪潮还将巨烈。总结下来,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
1.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日用消费品和木材家具加工等行业应用快速增长。
2.随着人机协作趋势的发展,那么小型的机器人几乎成为各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如小六轴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成为企业的新卖点和市场增长点。
3.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整合三种模式:实业模式、投资模式,“企业+基金”模式。三个不同的模式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因缘际会下、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向,共同走向产融结合,贯通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互动和循环,一步步实现企业成长,推动着产业整合。
4.同质化与价格战。国产机器人市场刚起来就硝烟弥补,以6kg一下六轴坐标机器人为例,2015年部分企业降价达30%之多。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品牌厂家,博立斯随时关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格局,跟随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步伐,投入更多的资源以研发、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工业机器人设备,博立斯主要的产品包含了:数控车床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多关节机器人、桁架机械手、冲床冲压机械手、五金冲压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数控、冲床周边自动化设备。博立斯多年来已为众多企业解决自动化生产的问题,是一家经验十足的智能化设备企业。

7.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

鲲鹏区域与产业新发展联盟对机器人的产业发展一直高度关注,近日,在联盟秘书处智行院举办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研讨会,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园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以下基于研讨会内容整理,全部内容共分为四部分,本文为第二部分:“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二)——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一、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图12010~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情况
国内机器人市场情况分析,中国本土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10年的1.5万台到2015年的6.9万台,2016年销量将近9万台。201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70%,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金融萎靡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缩减和优化,企业意识到可以采取工业机器人进行智能化改造以节约经营成本。
2008年以后,中国国内企业开始大量的购买工业机器人,同期国外机器人企业因为国内企业的大量购买得到新一轮发展,例如库卡在2008年濒临倒闭,由于中国大陆市场的一些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救活了库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很大,但2015年的6.9万台工业机器人中属于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销量仅有两万多台,而且还是中低端的市场,可以推断高端的市场还是由国际工业机器人企业垄断。
图2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行业销量占比
对2015年国内市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行业占比分析,与国际市场占比类似,汽车制造占比30%以上,电子行业占比20%-38%,但汽车制造几乎没有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国家及国家发改委也在努力推动本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产品向汽车制造延伸。
图3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
对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制造业工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分析,世界平均69台/万人是指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的台数。可以看到最高是韩国每一万名制造业相关的工人拥有531台工业机器人,韩国的汽车行业非常发达且汽车行业都是应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企业,所以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非常高。
同期中国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49台工业机器人,这个匹配量远远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所应该用的匹配量,说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将来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落后很多,德国是300台/每万人,我国是50台/每万人,相差六倍的关系;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想达到德国制造业的程度的话,中国需要更多的依靠机器人产业。
图42010~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情况
对于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来说,2012年的时候国内机器人销量是0.3万台,2015年销量2.2万台,而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量6.9万台,差距相对明显。但近几年国家层面各个部门也在政策方面努力推动国内本土机器人企业的推广应用。
二、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不断发展壮大
表1中国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
通过表1,对国内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进行比较分析:控制系统可以看出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慈星股份是国内骨干企业,其中慈星股份、南京埃斯顿、沈阳新松是上市公司;伺服电机中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新时达、汇川技术是骨干企业,其中汇川技术也是上市公司;减速器中南通镇康、苏州绿的、浙江恒丰泰等,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是南通振康、苏州绿的,但不是上市公司;机器人本体中产量或者产销量达到一千台的有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广州起帆;系统集成也是以沈阳新松、唐山开元、广州数控、长沙长泰等为骨干企业。
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本体的生产以及系统集成,可以看到国内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涉及机器人制造领域广、技术水平高,综合成本低,从而使得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图52013~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占比
对比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发现,从2013年到2015年国内机器人的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从25%→28%→29%。
图62013~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量占比
结合图5、图6,以2015年数据分析,2015年国内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占的市场份额是29%,但是它的市场价值量只占了17%,那说明国内自主品牌产品基本上处于中低端的市场。
通过图7可以看出,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上海、苏州、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沈阳、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以及重庆、长沙、武汉、芜湖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沈阳、上海、深圳、重庆的中心效应较为明显。国内的龙头企业从北向南是沈阳新松、南京埃斯顿、安徽芜湖埃夫特、上海新时达、广州数控。
图7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典型企业分布图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

8. 国内工业机器人现状是怎样?

海关税则号总览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进出口产品海关税则汇总如下:

注:根据2022年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的税则号标准,2021年及以前的“搬运机器人(税则号:84289040)”修改为“工业机器人(税则号:84287000)”,下同!
数量呈波动态势
从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口数量看,整体进口数量较高,2021年相较于前两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从数量上看2021年进口数量达到145030台,为2017年后的新高。
2022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数量为30202台。

金额再创新高
从进口金额看,2019-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进口金额为21.96亿美元,成为进口金额的新高,较2020年增长39%。
2022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金额为6.34亿美元。

进口结构分析
从产品结构看,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进口产品中,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67%;其次是工业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占比均为6%。

波兰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从进口国别看,2021年中国进口占比重,日本进口金额占比就达到了近80%,可见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对于日本机器人技术的进口依赖较大。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