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离职了!拐了一个弯,奔往恋慕已久的文学……

2024-05-06 17:59

1. 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离职了!拐了一个弯,奔往恋慕已久的文学……

基金君综合多方信源,基本确认了林采宜退休的消息。林采宜现在的微博认证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
  
 当年国泰君安三巨头之一的林采宜,曾在牛市起来时建议投资者“卖房炒股”,如今她也认为由估值上升推动的股价上涨很可能将是下半年中国股市的基本趋势。
  
 林采宜微博宣布离职了?
  
 8月19日早晨,林采宜发微博说,“多少年来,总在闹铃中起床去上班,走在为生计奔波的路上,今天开始,我在路口拐了一个弯,奔往恋慕已久的文学……自由的风,吹着欢喜的翅膀。摇摇晃晃,飞向远方……还在为赚钱而努力的朋友们:你们加油,我不了”。
  
 几行潇洒的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似乎离职的消息。有网友说,“被金融耽误的文学家终于走上正轨了”。林采宜回复,“对,不再被耽误了”。
  
 基金君从基金圈了解到,并且求证了华安基金,确认了林采宜将离职的消息,其原因是到了退休的年龄。
  
 从微博认证看,林采宜现在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China Chief Economist Forum,缩写CCEF)研究院副院长。该论坛由专职中国经济分析的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所组成,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常年常设的经济与金融研究平台。
    
 有网友说,恭喜,寻找诗和远方了。林采宜回复称,是的,赚钱应该不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也有网友说,一觉醒来,看见你的自由,恭喜恭喜。林采宜回复感谢。
  
 还有网友说,面朝大海,有点潮。林采宜说,帅的过80后,潮得过90后,对于00后,老朽表示羡慕。
  
 另外,有网友说,由浩荡到精纯,明心见性。林采宜说,说的好,人生总有“从浩荡到精纯”的演变。
  
 字里行间,透露出些许看透人生奥义的意味。
  
 曾建议投资者“卖房炒股”
  
 公开资料显示,林采宜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经济与金融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工作经历看,林采宜曾经担任兴业证券研究所负责人,2011年9月加入国泰君安研究所,先担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2013年升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在国泰君安证券的6年时间里,林采宜着重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通过研究宏观经济的中长周期波动,判断各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她贡献了不少的观点和策略,最出名的当是“卖房炒股”。
  
 2014年11月26日,牛市渐进高潮,林采宜在国泰君安2015年投资策略会上公开表示,从海外这些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来看,股市已经见底了,现在我们站在一个短周期的牛头上,也站在长周期的牛头上,长短周期重叠,都可以说明这是一个牛头的开始,而不是反弹,“卖掉房子买股票,这就是我们的建议”,“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股票肯定是比房产要好得多的一类资产”。
  
 但到了2017年8月15日,林采宜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职国泰君安证券。2017年8月17日,林采宜正式加盟华安基金,担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负责领域是资产配置,为渠道、第三方平台和机构客户提供服务。
  
 经济学家兼具文人气质
  
 据新浪 财经 报道,此次林采宜去职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后,已正式入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任副院长一职,主要负责带领研究团队进行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当前工作一方面承担智库功能,为决策层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针对居民和家庭理财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关于未来工作,林采宜表示,基于当前单位性质,其未来研究不会以商业为导向。“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为众生服务的情怀,身处非商业化组织,有利于将研究放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使得政府、企业、个人都能分享研究成果。”
  
 在经济领域,林采宜的研究成果包括《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类资产配置思维》、《站在周期转折点上的中国房地产》、《改革预期下的债券市场与理财市场利率走势》、《从金价与美元的关系看黄金的大周期》等。
  
 基金君还从网上看到林采宜的一些著作,包括《告别速度: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增长动力何在》,《国富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丛书》,等等。
  
 其实,除了研究经济,林采宜还喜欢从事文学创作,因此“被金融耽误的文学家终于走上正轨了”,林采宜曾经出版过《肆无忌惮》、《底色》、《假装思考》等思想随笔及文化散文,受到读者欢迎。在金融圈,她是最具个性的经济学家之一,也被称为“陆家嘴风格最异类”的经济学家,被媒体称为经济圈的“女神”。
  
 在林采宜的《肆无忌惮》这本书里,周国平、钟伟作序推荐: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俯视大千。
  
 下半年股市:由估值上升推动的股价上涨
  
 我们来看看林采宜最新的一些关于市场和投资的观点。
  
 今年7月底,林采宜发文《下半年中国股市会怎么走?》,她认为,A股股价阶段走势主要受估值变化影响,随着A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趋稳,估值对于股价阶段性走势的影响更显著。2015年以来,估值对于阶段性行情的贡献率持续高于80%。
  
 股市估值受流动性环境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两个因素影响。流动性越是宽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越高,则股市的估值水平越高。其中流动性环境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则受到财政政策、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
  
 2020年下半年,估值上涨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流动性宽松与积极财政政策引导的市场预期将是支撑该趋势的主要因素。
  
 林采宜表示,从当前市场估值数据来看,创业板指的估值已经远超 历史 75%分位数水平,沪深300及上证50估值在 历史 中位数水平附近,中证500则低于 历史 中位数水平,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上半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许多行业的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例如:医疗、公用事业及机械设备、建筑建材、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行业的估值均有了较大的上升。
  
 下半年,从货币政策来看,随着流动性宽松环境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延续,A股市场估值将大概率维持上升的趋势。
  
 从财政政策来看,下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仍然有1.49万亿元待发行(接近去年全年发行量)。财政支出有较大发力空间,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同比下降5.78%,远低于预算的计划增速3.78%。下半年积极财政加大扶持民生将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和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
  
 综上所述,2020年下半年,无论流动性环境、财政政策走向所引导的投资者预期都指向股票市场的估值上升,由估值上升推动的股价上涨很可能将是下半年中国股市的基本趋势。
  
 8月份林采宜还发过一篇文章《中国的基建REITs有市场生命力吗》,她认为,REITs享受税收优惠及强制分红政策,具有高稳定分红和低波动的特点。公司型REITs适合需持续投入的新基建,契约型更适合传统基建。基建REITs的股息率通常较国债利率高2~3个百分点,且受底层资产的特点影响。我国发展基建REITs能够解决基建资金来源,同时给政府减轻财政负担,但基建REITs能否顺利诞生并 健康 发展则取决于税收政策和其他配套政策是否能尽快落地。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离职了!拐了一个弯,奔往恋慕已久的文学……

2. 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经济学家林采宜的观点引起网友热议

1月9日-10日,主题为"大变局和双循环"的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论坛上,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的客座教授林采宜发表观点:"前两年我就说过,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爱国主义怎么爱呢?很简单,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林采宜的观点引起网友的一片骂声。旗帜时评作者吴钩评论指出,中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6亿人几乎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他们的收入能保证日常开销都不错了,现在生活压力也很大,他们是不敢花光的。
     
 林采宜提出的观点有一个大背景——双循环概念的提出,内循环更是成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当下国际形势加剧,出口受影响不说,过分依赖出口还容易在国际上被"卡脖子"。
  
 而投资这一架马车,在过去多年间的确拉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产能过剩、房价飙涨、经济粗放式发展等。特别是房价,原来几千一平米的房子十几年间翻了一二十倍,甚至更高,就连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纷纷破万。
  
 如此的话,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消费率仅为39%,而全球各国平均消费水平在58%左右,我国是典型的"高增长、低消费"国家,未来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林采宜观点的出发点是倡导居民消费,这点并没有错,但是把钱花光,以及将消费与爱国挂钩则让人不敢苟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也背负着更大的压力,这让他们不敢消费,更不敢把钱花光。
     
 首先就是房子问题。过去几年间,房价像坐了过山车一样飙升。买一套房子,需要多年的积蓄,可能还要掏空"四个口袋",背负上几十年的房贷。攒钱买房、赚钱还房贷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房子透支了未来多年的收入,人们如何还敢消费?
  
 其次,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养大一个孩子需要200多万,就连青岛、西安这些城市也要100多万,如果再加上为孩子买房子,更是一笔庞大的支出,掏空口袋肆意消费对很多家庭来说根本不可行。
  
 还有就是养老的问题。政策的影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两个子女要负责四个老人的养老,负担沉重;依靠 社会 养老体系,养老金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养老院提供的服务又有诸多问题。因此,很多人克制消费,提前为自己准备一份钱,以保障以后的养老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专家说的话是不切实际的。而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只是一味地提倡,更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健全相关的体系,保障合理的房价,创造适宜消费的环境,如此这般人们的消费意愿才能提高。

3. 你如何看待“大经济学家林采宜一个月仅消费11.4元”?这说明了什么?

经济学家林采宜一个月仅消费11.4元,这说明了消费也是需要外在条件的,如果说外在条件不允许,那么消费也会触底!经济学家林采宜之所以一个月信用卡才花了11.4元,是因为她在上海,因为疫情封控的原因,待在家里整整两个月!两个月足不出户的生活,让她的花销只维持在低消费上!林采宜无法外出采购,无法网购的情况下,整体消费水平自然会下降!林采宜称这二个月的时间,她买的最多的是蔬菜、粮、面和油等等,当生活只关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钱真的可以成为身外之物!
林采宜怼银行客户经理,明知道上海为了疫情封控了二个月还来问消费金额为什么只有十几块?林采宜称不必是金融系统的,就算是学生也明白待在家里,不出门花销就少,而出门花销就会很大!正是因为如此,林采宜内涵银行客户经理,称其在深圳不了解他们在上海的“心情”。

网友热议
经济学家一向提倡积极消费,月账单却只有11.4元,对此网友表示外在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再厉害的经济学家,在绝对环境下,也无计可施!的确,封控情况下,但凡是遵守防疫政策的人,都花不出去钱!唯一花钱的地方应该就是购买物资!而相当一部分物资又是免费配送的!所以,在封控期间花钱真的很难很难!

经济和环境
经济学家林采宜竟然也花不出去钱,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那就是经济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有安全的购物环境,若没有这个大前提,那么,消费会受阻,甚至可能是零!

大经济学家林采宜一个月仅消费11.4元,你觉得在疫情期间这正常吗?

你如何看待“大经济学家林采宜一个月仅消费11.4元”?这说明了什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