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政治应该怎样复习啊?快考试啦!

2024-05-18 11:11

1. 高一的政治应该怎样复习啊?快考试啦!

基本一个字<背>

高一的政治应该怎样复习啊?快考试啦!

2. 高一政治期末复习

高中政治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政治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3. 面临期末考试,高中政治应该如何复习?

高中政治,第一步还是要背知识点,把基本概念梳理清楚。具体记忆的方法,可以对着目录,先形成知识体系,有利于整体把握。
第二步要在记住的基础上理解,懂得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步,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更好记忆。比如你花钱的时候就想想,这时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想想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四步,多练习,尤其是大题,要掌握答题的方法。

面临期末考试,高中政治应该如何复习?

4. 高一政治期末复习

详解:商品价格总额为80万亿元,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5次,那么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应该是16万亿,实际发行纸币24万亿,显然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量这就必然引来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必然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就叫通货膨胀。所以选A。

5. 求高一必修一政治期中考试复习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求高一必修一政治期中考试复习

6.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

  高二学生在进行期中考试复习的时候,有哪些知识点要学好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一***  
    1、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2、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3、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4、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二***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络。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巨集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 *** 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的人还:

7.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重点

  高一期末考试马上要到了,为自己的政治学习进行归纳整理,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出好成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一政治  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重点一   
      考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各主体做法的根本原因)
   
      考点2
   
      区分人民民主的特点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主体、权利广泛;
   
      (2)真实性:①行使权利有物质、制度和法律的保障;②人民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公民没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考点3
   
      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专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专指被选为国家机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考点4
   
      牢记并区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不管多大的官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②守法平等,立法是不平等的;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3、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国家决策建言献策,或者自觉拥护国家政策
   
      考点5
   
      牢记并区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径及其表现形式
   
      1、民主监督:
   
      (1)信访举报制度:写信、上访、电话、邮件等举报、批评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将其形成议案再提交给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3)舆论监督制度:新闻、网络、报纸等媒体曝光或者公开发表意见
   
      2、民主决策: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自下而上主动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很建议
   
      (2)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自上而下,先在网站或者其他平台公示决策内容向公民征求意见和建议,公民才通过决策机关提供的平台对决策内容表达意见和建议;
   
      (3)专家咨询制度:决策机关针对某些专业、技术问题向专家咨询意见;
   
      (4)社会听证制度:召开听证会
   
      3、民主管理:
   
      (1)民主管理的形式是“村委会”(与农民、农村对应)、“居委会”(与社区、城镇对应)
   
      (3)“村委会”和“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也不履行国家职能
   
      (3)“村委会”和“居委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民主选举:可以选举人大代表、村委会居委会负责人、政府领导人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重点二   
      1、公民为什么这么做(依据、原因、意义)的答题要点: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材料做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2)我国公民可以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 参与政治生活,材料做法是公民行使...权利的体现。
   
      (3)材料做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2、公民怎么做的答题要点:
   
      (1)公民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为...建言献策,监督...的实施/工作;
   
      (2)公民要履行...的义务;
   
      (3)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行使...的权利,又要履行...的义务;
   
      (4)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投身于...当中,为...建言献策。
   
      (5)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监督...的实施/工作,做到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重点

8.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考试内容,我们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
  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7.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8.汇率变化的意义是什么?10页最后一段 了解外汇、汇率
9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1页
第二课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12、13页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正比 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14页最后一段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5页第四段(重点)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影响大,即需求弹性大。
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
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21页
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22-23页
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注:第一单元不单独考大题,以选择题为主, 不过(价值规律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理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知识, 与后面的企业经营、国家宏观调控存在联系, 出现相关大题时可能会涉及到。
第二单元
第四课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32页第一段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怎样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35页第二段
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课
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结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4、股东的权利义务?52页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 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44页第一段  就业的意义是什么?45页第一段  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45页第二段  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45页第三段
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47页第一段  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国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第六课
1、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
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
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特点。
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及新发展
 
第三单元
第七课
1、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因为它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4、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是什么?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一致性表现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第八课
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利、债、费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调控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有保障: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无偿要求强制,强制是无偿的保障;强制和无偿决定固定性
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是什么?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
5 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区别  
6 纳税人的权利? 83页最后一段
第四单元
第十课
1、 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
2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5、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市场规则 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固有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③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要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8、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十一课
1 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96-97 页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十二课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实现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有二: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3、  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我国入世的时间
4、  如何评价我国入世的利与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
    利有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弊有二: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结合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加。总体评价: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