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

2024-05-18 07:50

1.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

1、中国革命必须要建立统一战线,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中国革命必须要建立统一战线,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

扩展资料
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和特点
1、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民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胜利地进行了北伐战争。
但是,由于共产党犯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这样,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为主要目标。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定,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战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与能力,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目标,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扩展资料
三大召开的意义: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此后,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为统一广东、出师北伐、推动国民革命由广东向全国扩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共产党组织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培训革命运动骨干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海外网-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3. 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党的三大结束的当天,代表们来到黄花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同志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就在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了。

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4.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因为革命力量过于弱小,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完成革命。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其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决定了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由于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第几次次党代表会议上提出的?

中共三大
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第几次次党代表会议上提出的?

6.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7. 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背景有哪些?

 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外部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 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2)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官 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又缺乏革命的彻底性,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力量.  (3)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所以一些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统一战线.这时,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暂时的同盟者.

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背景有哪些?

8.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因为革命力量过于弱小,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完成革命。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其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决定了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由于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