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忠的简介

2024-05-08 17:50

1. 马建忠的简介

承担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10门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积分变换》《医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工科同济五版上下版)《计算分子生物信息学》《医学多变量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医药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药代动力学》。

马建忠的简介

2. 马忠的家族成员

 马修:马忠逝世后,继承马忠彭乡侯的爵位。 马恢:马修弟弟。 马融:西晋时任交阯郡太守。   马忠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于第87回至102回,为蜀汉一员将领。初次出场时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孟获派三洞元帅分左、中、右三路进攻汉军,诸葛亮遣马忠右路迎敌,与赵云两路夹攻,大败蛮将阿会喃。孟获派弟孟优赴汉军处假投降,欲内应外合,诸葛亮将计就计,埋伏擒获孟获和诸洞酋长,马忠亦于此战立下战功。但在对抗孟获夫人祝融的战斗中,马忠为营救张嶷一度被俘。 诸葛亮北伐中原,马忠以奋威将军、博阳亭侯身份担任右军领兵使随军出战。 二出祁山时,魏将孙礼欲以粮草诱使汉军出击,趁机袭取汉军营寨,诸葛亮令马忠、张嶷在寨外埋伏,内外夹击,大败孙礼。第三次北伐曹魏,诸葛亮令马忠等诱敌出战,汉军趁机攻打魏军营寨,大破司马懿。诸葛亮四出祁山,遣马忠、张翼袭取魏将曹真营寨,大败曹真。五出祁山,诸葛亮留马忠、张翼据守卤城,司马懿引兵来攻,马忠与马岱、姜维、魏延在卤城四周埋伏,又一次大败司马懿。汉军撤军时,马忠与杨仪埋伏剑阁木门道,射杀魏将张郃。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遣马忠与姜维领中队进攻魏军渭水旱营,但被魏军击败。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张浩饰演马忠。

3. 马建忠的介绍

男,生于1955年6月, 1982年辽宁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学习应用数学。一直在高等医学院校从事数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由于2003年抗非典型肺炎科研成绩突出,被中共中国医科大学委员会授予十佳抗非典优秀科技人员。2004年至2005年6月完成了教育部高教司指定高等学校非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医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任务(主要由四名成员完成),并上报教育部高教司。现任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数理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生物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科大学数学教研室教授,《数理医药杂志》编委。

马建忠的介绍

4. 马建忠的介绍

马建忠(1845.2.9-1900.8.14),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1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马建忠还是韩国国旗的设计者。

5. 被忽视的马建忠

马建忠,是近代著名的外交家、语言学家。
  
 但是备受关注的,是其在语言学上的成就。
  
 也就是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
  
 该书被称为是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
  
 当然,关于其研究已经是汗牛充栋,无需重新强调。
  
 
  
  
 实际上,马建忠在近代外交史上也有重要的共向。尤其是在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上,有重要的贡献。
  
 另外,作为1880年代派往欧洲的留学生,马建忠在欧洲学习政治和法律。
  
 期间和郭嵩焘、曾纪泽等人也都有比较密切的交往。
  
 关于其留学的“内史”,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史料去考究。
  
 
  
  
 总之,将以上这几方面综合起来,尤其是其留学经历和欧洲经历的考察,对于研究被忽视的马建忠,具有重要的价值。
  
 写于2020-08-20

被忽视的马建忠

6. 马建忠的人物年表

1844年(清道光十四年)出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字眉叔。少年时代一再随家迁徙,后定居上海。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为探求中外“得失之故”,抛弃科举道路,专门研究西学。1870年(同治九年),经二哥马建勋引荐,佢也成为李鸿章的幕僚,随办洋务。因为熟悉西洋文化和语言,他受到李鸿章的赏识。1870年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吸纳某些政治、经济学说。他们反对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76年(光绪二年),他以郎中资格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同时兼任中国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这年马建忠如愿以偿,考取公费留学法国,研究西方各国文字。他一边读书,一边兼任驻法公使馆的法文翻译。由于有了两份收入,不但学业无忧,而且有了余钱养家。1877年(光绪三年),他通过了巴黎考试院的文科和理科考试,成为第一个取得法国高中会考毕业证书(fr:Baccalauréat)的中国人。1879年(光绪五年),他取得政治私立学校(fr:é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巴黎政治学院前身)法学学位(fr:licence de droit)。他经过勤学苦练,在36岁时得了博士学位,9月回国。李鸿章获悉后专函聘他入幕,马建忠9月中旬开始投身到李总督府门下,成了李鸿章办理外交与洋务的左右手。 曾去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并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1880年(光绪六年),马建忠回到天津,重新在李鸿章幕下办理洋务。1881年,受李鸿章差遣赴印度同英国人谈判鸦办专售事宜。在谈判中,马建忠提出“鸦片流毒,中外腾谤,当寓禁于征,不可专重税收”。他的观点赢得英国人的同情,“虽未遽许”,但英人“皆称其公”。1881年受命前往辽东勘察,为北洋水师船坞选址,所选即后来著名的“旅顺大坞”。他曾几度去朝鲜、印度办理外交事务。“由于他对西方具有无与匹敌的知识,迅速成为李鸿章最器重的外交顾问”。1882年,朝鲜发生政变,清廷派马建忠、丁汝昌、吴长庆等带兵前去助朝鲜“平乱”。他去朝鲜,协助朝鲜政府与英、美、德签订商约。同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闵妃请求清朝出兵,直隶总督张树声和李鸿章派淮军将领吴长庆平乱。马建忠设下诱擒叛乱头目之计,参与了抓捕大院君李昰应的行动。同年10月18日,李鸿章派马建忠赴天津与法国公使宝海达成越事草案三条,即中国撤兵、通商、中法分巡红河南北。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即将出使日本,临行前向清朝政府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朝回复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龙旗。其时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建议朝鲜政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这个建议得到了朝鲜政府的采纳。1884年(光绪十年),马建忠加入唐庭枢主持的轮船招商局。中法战争后,他升任轮船招商局会办。1884年,马建忠出任上海轮船招商局会办。迫于中法战争形势,由他策划并经手,招商局产业转至美资“其昌洋行”名下;但事后此举招致多方指责,他甚至被戴上“汉奸”帽子,险遭杀身之祸。后奉旨进京接受审查,“幸无事”。1885年,他向李鸿章建议借外债以兴实业、建海军。又相继撰文,提倡设工厂,开矿山,行轮船,筑铁路,废厘金,兴商务。其间,曾任上海织布局总办。1890年(光绪十六年),马建忠开始撰写《富民说》,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间工商业等措施以富民强国,并将《富民说》上呈李鸿章。不久,受李鸿章委派担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旋因资金周转等问题去职回籍。1890年后,马多年闲居上海,著书立说,但“仍是李鸿章幕府要人”。他曾建议设翻译书院,后充任该院洋文教习。1895年,他随李鸿章赴日谈判签定“马关条约”。庚子之乱期间,李被慈禧任命为“与八国联军议和大臣”,马随赴上海行辕,襄理机要。1895年(光绪廿一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他应李鸿章之邀到北京,襄助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议和。1896年,马建忠与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相识,并出版了《适可斋记言记行》。1898年,马建忠一直整理《文通》一书(光绪廿四年)出版。该书以西方语文的语法为本,对照从古书中精选的例句,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1900年(光绪廿六年),马建忠再度应李鸿章之召,任上海行辕襄理机要。8月14日,因赶译长篇急电而猝然去世,终年55岁。

7. 马建忠的人生经历

 1880年(光绪六年),马建忠结束了在法国的留学回到天津,重新在李鸿章幕下办理洋务。翌年,奉李鸿章之命赴英属印度,与印度总督里蓬交涉鸦片专卖及税收问题。1882年(光绪八年),李鸿章又派他去朝鲜,协助朝鲜政府与美、英、法三国签订了商约,并建议朝鲜聘请有经验的洋员和中国有识之士掌握海关主权,后李鸿章派德国人穆麟德与马建忠的四哥马相伯前往朝鲜海关。

马建忠的人生经历

8. 马忠臣父亲是谁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31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87- 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研究所所长,1992-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并首次创制了蓝色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

  “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27日,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利索的放在门牙上,嚼开,展示给现场的记者观看。

  小麦籽粒粒晶莹剔透,引来一片惊叹,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些是他和同事们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来自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但身为农民的父母却很重视让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后上学堂。

  不幸的是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辍学后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说可以提供吃住条件,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顺利得中。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他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李振声至今对两位教授的课念念不忘,山东农学院的系主任是来自原燕京大学的沈寿铨教授,给学生们上的是小麦育种课,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而另一位教授余松烈讲的遗传课,也很生动,这让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

  而假期回乡时,李振声还将学校里培植的几个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中,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

  1951年,大学毕业时,他幸运的被分到中科院工作。在北京工作5年后,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他与课题组13位同事一起,调到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其实,最初李振声是研究草的。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到西北后,正赶上西北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减产20%到30%。

  当时只有26岁的李振声感到很忧心。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

  “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引起当时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变异的速度快,育种的速度慢,即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变种,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当时的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轻的李振声开展了这项研究,从此一干50年。

  “远近结合”躲过冲击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草和小麦杂交,在当时国内从没有人尝试。

  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而和野草一个样。而且这种杂种不育,远缘杂交,还面临杂交不亲和、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

  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而且,最让人担心的是,因这项研究迟迟难以出成果,他还面临“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批判。

  当他的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当时的“社教运动”开始了,他受到批判。有人说他的研究都搞了8年了还没见成果,是脱离实际,要他放弃。“当时看到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怎么忍心放弃啊。”李振声说,自己当年学到的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了他。

  李振声说,他采用了一点哲学手法,“远近结合”———当初他在做小麦和草杂交研究时,心中感到没有把握,所以就同时开展了常规的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到1964年,他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因此,工作队最后说,他毕竟已有两个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了,不能说他的工作都是脱离实际的。这样才算过了关。

  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

  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近50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真正打分的是农民

  实际上,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中国粮食的大规模增产,李振声和他的同事们培育出来的一大批优良小麦品种功不可没。

  一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水稻总产增加627亿公斤,小麦总产增加694亿公斤,超过水稻。

  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这一创新引起了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实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这时的李振声已经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但李振声仍旧最热衷的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李振声深知粮食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的三年徘徊,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他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占了一半。

  此后,李振声在多个场合提到粮食安全的问题。2004年我国粮食出现了连续5年下滑的情况,他在人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粮食恢复性生产,时不我待”的讲演,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后来,由于中央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连续三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06年粮食产量已近1万亿斤。

  这位老人深知,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是世界性的大问题。2005年4月,他在博鳌论坛上有一个发言,回应十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我们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