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公司的3M 在中国

2024-05-10 20:56

1. 3M公司的3M 在中国

1984年11月3M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是在经济特区外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截止2013年,在中国投资超过92亿人民币。3M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截至2013年)。目前,3M公司在中国建立了12家公司、11个生产基地、27个办事处、4个技术中心,和1个研发中心,员工超过8200人。3M公司的办事处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南京、苏州、沈阳、成都、武汉、福州、深圳、青岛、重庆、西安、昆明、大连、乌鲁木齐、郑州、厦门、济南、宁波、无锡、长春、长沙、合肥、太原等。3M较早被中国认识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用来存储数据的磁盘很多就是3M公司的产品。大规模“品牌推广”则是在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期间,产自3M公司的N95口罩一时间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

3M公司的3M 在中国

2. 3M创新管理的3M 创新简史

3M百年创新历程里程碑1912 3M 首创研磨用粗砂筛选方法以保证一致的砂粒尺寸1921 第一张革命性的防水研磨砂纸Wetordry在3M诞生并注册1925 Scotch 遮蔽胶带诞生1931 3M推出新产品—Colorquartz屋顶彩色覆盖颗粒材料1935 3M发明生产第一种汽车密封底的涂层材料1937 3M成立中央研究试验室对材料和技术进行长期研究涂敷玻璃珠的反光膜首次通过测试1939 3M第一块用于交通安全的Scotchlite反光标志板树立在Minneapolis1945 3M推出Scotch乙烯基电子绝缘胶带1947 3M推出Scotch录音磁带1948 3M首个无纺布产品--- 礼品包装丝带面市3M手术切口铺巾面市1952 3M推出Scotchlok 电子连接器和Scotchkote绝缘产品1954 美国广播公司利用Scotch磁带第一次录下了电视节目1960 Scotch神奇透明胶带问世第一种低过敏胶带—3M微孔外科医用胶带被推出,奠定了3M公司进军医疗市场的坚定基础1963 3M设立卡尔顿奖,以奖励在技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员工1967 3M研究出第一种用于呼吸保护的一次性面罩1969 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实现了人类行走月球的梦想,他的太空鞋的鞋底就是用3M的Fluorel合成橡胶制成的1973 3M奖励第一批11名金靴奖获得者1974 发明了Post-it®报事贴便条纸,使办公室的交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79 新型保温材料新雪丽Thinsulate从3M诞生1980 3M与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宣布联合研究太空生产开拓计划,11月,3M的首个实验在发现者号航天飞机上进行 , 宣布推行“起源基金”以鼓励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1985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 为表彰3M公司推出的磁带在改善音质和电影录音方面的突出成就授于3M公司科技工程奖1986 Scotchal drag reduction tape利用微缩复制工艺帮助星条旗帆船队赢得了美国杯比赛1991 3M推出Scotchshield窗贴膜,这是具备防爆耐热和耐寒性能的新型玻璃窗保护材料1995 3M被美国总统授予国家科技奖章,这是表彰科技成就的最高荣誉3M发明定量式药品吸入器,这是第一种不使用氯氟烃推进剂的呼吸系统药品吸入器1996 3M推出用于电子产品的柔性线路板和替代破坏臭氧层的含氯氟烃全氟烃类材料1997 3M齿科产品部被授予美国商务部最高质量奖项---BaloolmBaldrige国家质量奖2000 3M推出的Vikuiti 品牌的光控产品使电子显示屏增亮、使阅读更为方便轻松2005 3M成功研发出加强型复合铝芯架空导线(简称ACCR),解决传统的电力传输缺陷而导致供电不足的问题2005 3M公司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20家最创新的公司’的第二名。 2005 3M氧化铝基玻璃及玻璃陶瓷被评为“2005全球100个最具价值的创新技术”之一2006 3M的核心技术平台增加至45个2008 3M成功研发出微型投影技术 2011 3M的核心技术平台增加至46个

3. 美国3M公司的创新知识

3M公司的知识创新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因英文名称头三个单词以M开头,所以简称为3M公司。3M公司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视革新为其成长的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公司的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每年,3M公司都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它那传奇般的注重创新的精神已使3M公司连续多年成为美国最受人羡慕的企业之一。在过去15年中,著名的《财富》杂志每年都出版一份美国企业排行榜,其中有10年3M公司均名列前10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3M公司的知识创新实践,为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创新的文化  新产品不是自然诞生的。3M公司的知识创新秘诀之一就是努力创造一个有助于创新的内部环境,它不但包括硬性的研发投入,如公司通常要投资约7%的年销售额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这相当于一般公司的二倍,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公司文化突出表现为鼓励创新的企业精神。3M公司的核心的价值观:坚持不懈,从失败中学习,好奇心,耐心,事必躬亲的管理风格,个人主观能动性,合作小组,发挥好主意的威力。英雄:公司的创新英雄向员工们证明,在3M宣传新思想、开创新产业是完全可能取得成功的,而如果你成功了,你就会得到承认和奖励。自由:员工不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得到公司的鼓励和支持。坚韧:当管理人员对一个主意或计划说“不”时,员工就明白他们的真正意思,那就是,从现在看来,公司还不能接受这个主意。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方法。对于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生存依托的公司而言,3M公司知道,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知识员工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资源,是3M赖以达到目标的主要工具。因此,3M的管理人员相信,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鼓励员工各施所长,提供一个公平的、有挑战性的、没有偏见的、大家分工协作式的工作环境。尊重个人权利,经常与员工进行坦率的交流。主管和经理要对手下员工的表现与发展负责。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其提供创新方面的指导与自由。冒险与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诚实与相互尊重的气氛中给予鼓励和支持。知识的交流在知识共享中相当重要,它将知识传送出去并且反馈回来,加强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信息技术的采用为这个环节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知识交流也需要来自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它要求公司的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公司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员工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公司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公司文化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知识公开共享,那么将对公司构成巨大的挑战。对于那些想从员工中得到最大效益的3M管理人员来说,一个可靠的方法就是交流。3M公司的集体协作气氛、经常性联络制度和员工们的主动精神,意味着交流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人们会出乎意料地把信息和主张汇集在一起。与国内外同行间的长期友谊和组织关系成为关键信息来源的高速路径。公司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思想和新技术,让大家聚在一起通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公司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实验室主任便在每星期五的下午召集员工坐在一起大家边喝咖啡边演示自己的研究计划。3M在全美和世界各地设有上百个分公司,因此要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管理人员通过各种会议、跨学科小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等方式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技术论坛就是3M的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平台,是一个具有管理框架的大型志愿者组织,成员有数千人,每天都有各种活动。技术论坛的成立,目的是在鼓励信息的自由交换,为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心得和解决疑难问题创造条件。是公司员工相互联络的一种方式。技术论坛下设分会、各委员会。分会主要讨论技术问题,包括诸如物理分会、生活科学分会和产品设计分会。技术论坛委员会负责组织各种活动、教育和交流事务。公司对外委员会负责3M员工与其他公司人员进行交流的活动。这个组织还通过公司内部的电视系统向全美各地的分部传送活动情况。交流委员会则向技术论坛成员定期分发公司的业务通讯。员工在这些相互信任的气氛中交流受益无穷,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员工可以与其他部门的人自由组合,同时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创新的机制  通过正确的人员安置、定位和发展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公司发展既是员工的责任,也是各级主管的责任。提供公平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公平合理的奖励。个人表现按照客观标准进行衡量,并给予适当的承认与补偿。3M公司鼓励每一个人开发新产品,公司有名的“15%规则”允许每个技术人员至多可用15%的时间来“干私活”,即搞个人感兴趣的工作方案,不管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当产生一个有希望的构思时,3M公司会组织一个由该构思的开发者以及来自生产、销售、营销和法律部门的志愿者组成的风险小组。该小组培育产品,并保护它免受公司苛刻的调查。小组成员始终和产品呆在一起直到它成功或失败,然后回到各自原先的岗位上。有些风险小组在使一个构思成功之前尝试了3次或4次。每年,3M公司都会把“进步奖”授予那些新产品开发后3年内在美国销售额达200多万美元,或者在全世界销售达400万的风险小组。组织结构上采取不断分化出新分部的分散经营形式,而不沿用一般的矩阵型组织结构。组织新事业开拓组或项目工作组,人员来自各个专业,且全是自愿。提供经营保证和按酬创新,只要谁有新主意,他可以在公司任何一个分部求助资金。新产品搞出来了,不仅是薪金,还包括晋升。比如开始创新时是一位基础工程师,当他创造的产品进入市场,他就变成了一位产品工程师,当产品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他的职称、薪金都变了。当销售额达到2000万美元时,他已成了“产品系列工程经理”。在达到5000万美元时,就成立一个独立产品部门,他也成了部门的开发经理。提倡员工勇于革新。只要是发明新产品,不会受到上级任何干预。同时,允许有失败,鼓励员工坚持到底。公司宗旨中明确提出:决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产品的设想。在公司上下努力养成以自主、革新、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这是因为,3M公司知道为了获得最大的成功,它必须尝试成千上万种新产品构思。把错误和失败当作是创造和革新的正常组成部分。事实上,它的哲学似乎成了“如果你不犯错,你可能不在做任何事情。”但正如后来的事实所表明的,许多“大错误”都成为3M公司最成功的一些产品。3M公司的老职员很爱讲一个化学家的故事——她偶尔把一种新化学混合物溅到网球鞋上,几天之后,她注意到溅有化学混合物的鞋面部分不会变脏,该化学混合物后来成为斯可佳牌(Scotchgard)织物保护剂。创新的管理  在3M,人们时刻都可以听到谈论创新问题3M的正式宣言,就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3M对创新的基本解释既醒目又简单。创新就是: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利润的行动。在他们看来,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思想,而是一种得到实行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创新不是刻意得来的,3M公司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公司愈是刻意要创新时反而愈是不如其他公司。利贴便条是在一连串意外中诞生,并不是依循精密的计划而来,每次意外的发生都是因为某个人可以完全独立从事非公司指定的工作,但同时也履行了对公司的正式义务。发明者往往比管理者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表达自我。3M极有威望的研究带头人科因称,公司的管理哲学是一种“逆向战略计划法”。3M并没有先将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工业部门、市场或产品应用上,然后再开发已经成熟的相关技术,而是先从一个核心技术的分支开始,然后再为这种技术寻找可以应用的市场,从而开创出一种新的产业。是一种“先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有问题”的创新模式。研究人员通常都是先解决技术问题,然后再考虑这种技术可以用在什么地方。3M的首席执行官德西蒙说:创新给我们指示方向,而不是我们给创新指示方向。3M试图通过一种类似温室一样的、允许分支技术自己发展的公司文化来支持研究活动。3M有时在自然创新方面非常有耐心,明白一种新技术要想结出果实,可能会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为过去公司研制最成功的技术也曾经走进过死胡同。3M把创新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涂鸦式创新、设计式创新和指导下的创新。这些阶段从大到小呈漏斗状。首先是创新的大胆初步设想得到一致的认可和赞许,逐渐演变更加深入和集中的努力。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众人支持与专人负责之间的平衡,并按照不同阶段逐步增加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约束随着阶段的进展而逐渐增强,到了最终阶段,方法和落实要根据经营策略和市场状况来决定。在具体实施中,公司坚持了以下管理策略。①弹性目标原则。弹性目标是培养创新的一种管理工具,方法就是制定雄心勃勃的但要切合实际的目标。3M公司制定的目标数量并不多,其中有几个与财政收支状况有关。然而,还一个目标就是专门用于加大创新步伐的,每年销售额中至少应该有30%来自于过去4年中所发明的产品。②视而不见原则。3M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容忍能力,因为即使你屡次想要取消明显是不切实际的研究计划,研究人员也可能会顽固地坚持己见。③授权原则。授权是在员工已做好创新的思想准备之后让他们开始工作,但创新主要还要靠他们自身的动力。当他们在发明创造时,公司就要及时给予帮助。这里的技巧在于如何才能不破坏他们这种内在的动力。[编辑]

美国3M公司的创新知识

4. 3M中国有限公司的百年创新

1902年,五名年轻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双港市创立了一家采矿公司,初期仅开采矿砂,不久发现矿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立即改变模式制造砂纸。这就是3M的开始。一个世纪以来,3M致力拓展科技极限,不停改进、结合和创造,带来更多新产品问世,保证我们每年平均有500种实用,可靠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 1910年,公司迁至目前总公司所在地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且在1914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Three-M-ite™研磨砂布。创新历程由此展开。1921年,世界上首张防水研磨砂纸Wetordry™在3M诞生并注册专利,为工业研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924年,3M开始正式的产品研发。此后,Scotch™遮蔽胶带、Scotch™玻璃纸胶带、Scotch™乙烯基电子绝缘胶带、可再次固定的尿片胶带等创新产品相继问世。尤其是诞生于1980年的Post-it™报事贴,让信息的交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的出现印证着3M的每一次进步。Post-it®报事贴®便条纸、Scotchgard™思高洁、Command™高曼无痕挂钩、Scotch®思高®胶带、Thinsulate™新雪丽™、Filtrete™菲尔萃™、Scotch-Brite™思高™家居清洁用品、Nomad™朗美™地垫、耐适康™Nexcare™护肤、Futuro®护多乐®护具、Dyneon™…… 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下属的各种产品被推广至世界,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

5. 3M公司的介绍

3M公司全称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 ,创建于1902年,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是世界著名的产品多元化跨国企业。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业,创建于1902年,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于世,生产数以万计的创新产品,在医疗产品、高速公路安全、办公文教产品、光学产品等核心市场占据领导地位。3M为全球近2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其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家庭用品到医疗用品,从运输、建筑到商业、教育和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M公司的介绍

6. 3M公司是做什么的

一罩难求的口罩帝国3M,到底有多牛?从采矿起步,半路转行到做砂纸,再到如今涉及工业、电子、汽车、航空、建筑、文教办公等多个领域超级帝国,可以说3M的“前半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7. 3M公司是做什么的

一、3M在中国服务的市场领域广泛,包括:工业、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安防、商业、医疗及个人护理、电子、电气、建筑、文教及消费等各种领域,3M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市场领域的客户的需求。
3M公司在中国销售的知名品牌包括:3M™、报事贴®(Post-it™)、思高洁®(Scotchgard™)、思高®(Scotch™)、朗美®(Nomad™)、新雪丽®(Thinsulate™)、Command™、Vikuiti™等。
3M致力于本地化产品的研发,为中国用户解决技术问题,协助相关部委建立技术规范,并负责与当地科研机构共同研发高科技项目,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目前,3M公司在中国已建立了12家公司、11个生产基地、27个办事处、1个研发中心和4个技术中心,员工超过8,200人。

二、3M在上海、天津、深圳三个城市设有物流中心,2005年在上海了建成3M中国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办事处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南京、苏州、沈阳、成都、武汉、福州、深圳、青岛、重庆、西安、昆明、大连、乌鲁木齐、郑州、厦门、济南、宁波、无锡、长春、长沙、合肥、太原等。
三、3M中国的业务部划分为5个业务组
1、工业产品事业部;
2、安全及标识事业部;
3、医疗产品事业部;
4、电子及电力事业部;
5、消费品事业部。

扩展资料:
3M的创新历程
1902年,五名年轻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双港市创立了一家采矿公司,初期仅开采矿砂,不久发现矿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即开始制造砂纸。这就是3M的开始。
1910年,公司迁至目前总公司所在地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且在1914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Three-M-ite™研磨砂布。创新历程由此展开。1921年,世界上首张防水研磨砂Wetordry™在3M诞生并注册专利,为工业研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924年,3M开始正式产品研发。193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交通反光标识,还发明了世界第一盘录音磁带,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用的合成橡胶鞋底也出自3M...
此后,Scotch™遮蔽胶带、Scotch™玻璃纸胶带、Scotch™乙烯基电子绝缘胶带、可重复粘贴的尿片胶带等创新产品相继问世。尤其是诞生于1980年的Post-it™报事贴,让信息的交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的出现印证着3M的每一次进步。
一个世纪以来,3M致力拓展科技极限,不停改进、结合和创造,先后开发了6万多种产品,每年平均有500种实用、可靠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的新产品问世。
这个世界著名的多元化科技企业,产品比比皆是:从随手拈来的报事贴便纸条,到道路上的交通标志以及绚丽多彩的广告贴膜,从家庭用品到医疗用品,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汽车,几乎各个领域都能发现3M公司的身影。
正是3M创新管理和3M创新科技催生了很多有趣的3M科学家们发明故事,详见3M科技创新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M公司

3M公司是做什么的

8. 3M创新管理的3M创新概述

3M 公司为世界知名的多元化科技企业,成立于1902年, 3M公司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视革新为其成长的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3M平均每2天开发3个新产品,并且对现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中国,3M 50%的销售额来自于过去4年开发出的新产品,10%的销售额来自于过去1年开发出的新产品。今天, 3M拥有6万多种产品,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的产品。在这个家喻户晓的企业里,创新无处不在。不论是研发人员,还是管理、服务人员,创新总是他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创意,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创新,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神话,从而将整个公司推上了“创新之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