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机遇与挑战

2024-05-10 15:46

1.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机遇与挑战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从低端转向中高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新常态”关键在“新”,表明老路走不通了。我国正处于“三期迭加”时期,要特别关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四大“阵痛”:制造业要“去产能化”;房地产要“去泡沫化”;金融体系要“去杠杆化”;环境要“去污染化”。经济转型中的四大阵痛决定了我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认为,引领新常态需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引擎。当前,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出现。新一轮创业浪潮的兴起有以下四大动力。一是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门槛与成本,推动新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二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引领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三是高新区与科技园区作为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引领新一轮聚合创业创新浪潮。四是当前出现的并购热刺激“职业创业人”崛起。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面临六大新机遇。第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第二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第三是发展低碳化。第四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第五是社会信息化。第六是经营国际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货币成本的不断下降为中国国际化战略转型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企业正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机遇与挑战

2.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三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四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八大机遇与挑战: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那么,在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哪些影响,又会蕴含哪些机遇呢? 第一个层面,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对我国较多海外投资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也不可忽视,一些项目可能面临着资产价格缩水、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期延长等一系列风险。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第二个层面,进出口贸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可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 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扩大技术类、资源类、短缺类、价格优势类商品的进口。 第三个层面,金融证券保险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就影响程度而言,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这就决定了此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一方面,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今后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第四个层面,房地产业。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其次,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第五个层面,旅游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因此,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可能会更加便利,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数分流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可能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 第六个层面,劳动就业。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个层面,经济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八个层面,经济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会比我国大得多。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会缩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上升。具体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可能会考虑“中国企业谈判因素”,而不是过去那种我国“需求什么”国际市场“炒什么”、“涨什么”的格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当前,世界经济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体保持增长。
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按年率计增长4.1%。日本经济稳健增长,通货紧缩状况基本消除。欧盟经济预计全年将增长2.1%,增速快于去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保持较快发展,新一轮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据联合国预测,全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达3.6%。  
但世界经济运行也面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资源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贸易壁垒增加、货币政策环境趋紧等问题和挑战。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恐怖主义活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仍也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风险。
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
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2)中国面临的挑战:
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第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5.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各个经济体之间、区域之间实现互利多赢,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国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逐步上升,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带来新的机遇。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或接近触底,或不同程度地显露转机。各大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增速可能略高于去年,这也有利于我国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拓展资料:1、机遇和挑战对立而统一,具 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使矛 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 发展,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 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2、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经济面临技术变革、绿色转型和需求结构升级三大战略机遇,同时也遭遇大国博弈加剧、比较优势转换和人口结构变化三大挑战。立足这一新发展阶段,中国应把政策重点放在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内需、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上。3、我国积极发展有一挑战十分明显,过去中国在人口方面有数量红利、成本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总人口已经跨过峰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人口老龄化会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产生深远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未来中国可能只能依靠质量红利。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6.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当前,世界经济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体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按年率计增长4.1%。日本经济稳健增长,通货紧缩状况基本消除。欧盟经济预计全年将增长2.1%,增速快于去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保持较快发展,新一轮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据联合国预测,全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达3.6%。  
但世界经济运行也面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资源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贸易壁垒增加、货币政策环境趋紧等问题和挑战。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恐怖主义活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仍也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风险。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
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2)中国面临的挑战:
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第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四,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面对以上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7.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不是意味着减速,而是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面对新常态,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找准新的增长点。要始终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耐心,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面对新常态,如果敢于跟得上时代步伐,并且勇于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就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就会处于被动境地和淘汰行列,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决不能做井底之蛙。要把对新趋势、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创造领先于人的新规划。 
同时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不能盲目、跟风的埋头前进,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每一次的机遇和挑战都牢牢抓住。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界限。主动适应新变化,才能抓住新机遇、掌握主动权,为新常态下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

8.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仍处在较快发展历史时期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1.0%,创下了2006年8月以来的新低。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如何从CPI的变动来透视我们生活的变化?这一数据对于政府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做了解答。 

    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 

    问:大家对今年的经济走势有“V”形、“U”形、“L”形三种看法:V形就是触底迅速反弹;U形就是在底部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上扬;L形就是在底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抬头。您是怎样判断的? 

    姚景源: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也遇到了困难,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仍然处在一个较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我认为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L形这样的局面,这是不可能的。 

  上涨1.0%基本符合预期 

    问:1月份CPI同比上涨1.0%符合预期吗?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一数字? 

    姚景源:我觉得1.0%应当是符合绝大多数人预期的,因为这两年始终是把抑制物价过高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CPI上涨1.0%,首先表明了我们的宏观调控取得了重大成效。从构成CPI的八类价格来看,从2007年到2008年,始终处于五涨三落的基本态势。这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在CPI当中所占权重不一样,其中食品占的权重大概是1/3,从2007年、2008年的价格上涨到现在的价格回落,其原因主要还是食品价格发生变化。 

    全年价格将保持平稳 

    问:有一种担心,说是CPI涨幅已经连续9个月回落了,CPI的下行趋势是否意味着已经进入通货紧缩了? 

    姚景源:我们看到,1月份CPI还是上涨的,但是PPI下降3.3%。PPI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下降幅度,首先是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上一些大宗产品比如说原油的价格暴跌,通过产业链条逐渐往中国中下游企业传导;第二是去年前8个月PPI涨幅形成较高基数,致使去年工业品价格变动对今年的滞后影响为负。从CPI和PPI的走势看,我觉得一季度肯定还会是一个偏低的状况,但是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二季度、三季度,特别到了下半年,总体局面会有所改变。所以,我认为我们有通货紧缩的风险,但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实施,今年CPI的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状况,整个价格还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基本态势。 

    让大家既有钱又敢消费 

    问:1月份CPI数据对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会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抑制通货紧缩的发生? 

    姚景源: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抑制通货紧缩就要扩大需求。扩内需是要把扩内需和调结构紧紧结合起来。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家几乎每周都在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出台政策。内需分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投资、扩大消费。要扩大消费就要想办法增加大家的收入,改善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前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扩大需求的十大措施,这十大措施比较明确地投向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比如说提高低保、社保标准,提高离退休金,加大对农民各种补贴的力度。二是投向社会保障,投向民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比如完善医改等等,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这样让大家有钱,有了钱以后又敢消费,通过扩大需求来抑制通货紧缩的发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