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金钱观?

2024-05-12 10:06

1. 青少年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金钱观?

金钱观属于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赚取金钱、如何消费金钱以及如何管理金钱。金钱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金钱观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几乎无所不在,因而对金钱的认识和态度必然就成为对社会存在认识的一部分。金钱观与人生观的联系更为紧密,它不仅仅反映对金钱的问题,而且反映了人生目的和意义的问题。金钱观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待金钱问题,就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小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金钱观的形成将会关系到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对孩子金钱观的教育,培养孩子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竞争和发展能力。 一、小学生当前零花钱现状 小学生接触金钱是从“零花钱”开始的。据笔者调查统计所得,小学三年级学生零花钱数量多在5元以下(包括0元),占样本总数的95.92%,而零花钱数量在5元-10元之间的,占样本总数的4.08%;小学四年级学生零花钱数量多在5元以下(包括0元),占样本总数的94.12%,而零花钱数量在10元-15元之间的,占样本总数的5.88%;小学五年级学生零花钱数量多在5元以下(包括0元),占样本总数的93.48%,而零花钱数量在5元-10元之间的,占样本总数的6.52%;小学六年级学生零花钱数量多在5元以下(包括0元),占样本总数的82.35%,零花钱数量在5元-10元之间的,占样本总数的8.82%,而零花钱数量在15元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8.8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小学生都有不等的“零花钱”,并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零花钱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了。而小学生由于消费知识薄弱, 消费观念尚未成熟, 一些孩子在使用“零花钱”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甚至形成了道德上的缺失。孩子对消费尚处在一种盲目期, 而大部分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放任孩子消费, 这种想法直接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现在的父母总觉得自己再穷也不能“亏”了孩子, 以免叫别人家的孩子瞧不起。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只要孩子要钱, 父母都尽量满足,这样一来, 大钱小钱常给。结果使孩子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却过着贵族般的生活。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孩子不懂得什么叫来之不易,父母含辛茹苦却培养出了“消费贵族”。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现阶段中小学生消费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商家的促销方式和广告内容有待规范;学校周边的商业生态不容乐观,食品店,小吃店,网吧环抱校园; 刮刮卡等变相抽奖、小店买东西可赊账现象等, 对小学生造成误导和诱惑,种种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现在的家长大多是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没吃到好的,穿到好的,因此,总希望自己童年的不足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而且就这么一棵独苗苗,不吃好、穿好、玩好怎么行?再加上经济条件好了,就溺爱有加,对孩子的要求尽量满足。而且不少家长认为,钱是祸,跟小孩提“钱”有百害而无益。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小孩脑中的金钱观是一张白纸,甚至会形成错误的金钱观。这正印证了一位哲人的话: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阵地,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今后的孩子将比他们的父辈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金钱,因而他们也就更需要有更多的处理、对待金钱的知识。为了下一代能健康成长,不为金钱所困,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青少年补上金钱观这一课。 教育孩子了解家庭金钱获取的途径, 让他们知道赚钱的艰辛是很必要的。据笔者调查统计所得,小学三年级学生中了解父母上下班时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42.86%;四年级学生中了解父母上下班时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47%;五年级学生中了解父母上下班时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09%;六年级学生中了解父母上下班时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64.71%。可见,现在许多青少年不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所以当家长的一定要给他们讲自己挣钱的艰辛,可以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地方去参观, 看看家长是怎样辛苦。据了解,德国现在掀起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参观工厂。家长们带孩子外出旅游时, 喜欢同孩子一道到工厂去, 了解生产的过程, 资源的开发与节约, 特别是了解生活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样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 又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品德。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此外,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金钱的重要性,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少不了它。 但是在告诉孩子金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金钱能助人也能害人。金钱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但它也能把人带向镣铐铁索。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极力夸大金钱的作用,盲目抬高金钱在生活中的位置,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贵于一切、甚至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第一” ,“有钱不用过期作废”已成为一些拜金主义者的信条。在这种错误人生信条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将会被扭曲,并走向歧途。 钱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地平顺,但与此同时它也会抑制人的发展才能。早在1891年,美国当时赫赫有名的钢铁巨头卡耐基曾经明确说过:“为子女留下巨额财富的父母通常会抑制子女发挥自己的才能。”卡内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去世前几年里,卡内墓就陆陆续续地向图书馆等社会事业机构捐款,先后建立了卡内基学会和卡内基科学促进会。等卡内基去世时,他留给爱女玛格丽特的遗产还不到全部财富的10%,卡内基先后捐掉的财产总额相当今天的35亿美元。美国的超级富豪们对于自己的遗产却往往有独特的想法,一般都会在去世前后将大部分财产捐给公益机构。而只给子女们留下很小的一部分。美国的超级富紊们通常都是白手起家,他们往往认为,轻易得来的财,会使子女们堕落,成天依靠父辈的遗产游手好闲,因此数目庞大的遗产对子女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祸害而不是幸福。事实给了这些富豪们的家教言论一个很好的证明:相对而言,没有从父辈那里继承巨额落产的孩子更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斯坦利和丹科两个营销专家对百万富翁成功原因进行了一次广泛调查发现,只有20%的百万富翁父母富有,上过私立学校的百万富翁仅占17%,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发财致富全靠的是克勤克俭,始终如一。似乎可以从斯坦利—丹科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财源茂盛,就不要帮助他们。近一半的百万富翁没有让父母或亲戚支付他们的大学学费。总的来说,成年孩子得到的钱越多,他们攒的钱就越少。美国富豪不留遗产给子女,旨在将自己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遗传给孩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学会创业,学会生存。我国的一些父母呢,自己艰苦朴素,却希望孩子“不吃第二遍苦”,让孩子从小就“钱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养成攀比消费、超级消费的习惯,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对钱的奢望,可以省吃俭用,甚至借债消费、挪用公款、接受贿赂,“金钱”成了谋害孩子的“祸首”,家长则是“万恶之源”,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能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能不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也已经很不错了。所以,金钱教育不能被遗忘! 除此以外,家长还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上说, 是未成年人做人、做事的一种能力培养, 是孩子道德品行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关键是帮助孩子自幼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这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这不只是一个家庭开支问题, 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小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学校要把消费教育列入学校的德育体系之中,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理财讲座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老师要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 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于学生手里要不要有钱, 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笔者的看法是: 学生手中有没有钱不是主要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怎样指导他们花钱。学生手里有零花钱可以学坏, 也可以学好, 关键要教会他们理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很大程度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正确的金钱观念能使人把握好人生坐标;优良的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基础。因此,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有度地支配零花钱,是不可轻视的。据调查所得,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用钱上有节制的,占样本总数的64.71%;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用钱上有节制的,占样本总数的61.54%;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用钱上有节制的,占样本总数的77.78%;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用钱上有节制的,占样本总数的68%。根据以上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理财意识也有提高,但仍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与培养。有关专家建议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实施。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例如约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或是每周一,发一次“零花钱”,并且告诉孩子在下次给“零花钱”之前,不可以再要。刚开始时,可以约定七天为一周期,习惯之后,再逐渐把时间拉长为两星期等;而随着孩子年龄越大,间隔也越大。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教孩子学会记账算账。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领到“零花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花费的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一一记录,养成孩子记账算账的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理财头脑。 让孩子知道靠劳动去赚钱,取之有道,这里有一个前期投入和后期收获的过程。获取金鱼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做人教育的过程。孩子学会赚钱,也就是学会做人的过程。没有播种何来收获?而播种是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我们的钱必须有靠诚实的劳动去换取,任何歪门邪道的钱都不能要。孩子赚钱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家务劳动获得。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强化一些有益行为。比如,孩子付出了什么劳动,做出了什么贡献,取得了什么成绩,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当然,在家里扫扫地做清洁。帮助父母做家务,这是不能给钱的,因为这既是孩子为自己服务,又是孝敬父母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通过劳动获得。如学生打工、勤工俭学等。收集废品、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产品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解决“零花钱”不足的困难,弥补生活费用的不足,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根据专家研究,越早学会理财的孩子,长大后也越会赚钱。理财主要有四个部分:存钱、投资、预算.俗语说得好:“一吨口头教育比不上一盎司感性认识” ,意思是说,千百句枯燥的教条比不上一次亲身经历的认识来得深刻。要让孩子掌握关于金钱的知识,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独立运用金钱的机会,让孩子切切实实地弄懂金钱是如何流入与流出的体会如何才能运用金钱为自己创造价值。在此同时,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指导,一方面是加深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告诉孩子金钱运行的规律。对于金钱的认识,孩子往往受父母的观念影响甚深。

青少年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金钱观?

2. 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但他的精神世界如果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么就决不会有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生长在一个门第显赫、极为富贵的封建官僚家庭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说他是很幸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为封建礼教所禁锢,没有自由,因此,他不幸福。古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贵只使得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火烧罗马城,最后众叛亲离,只得自杀。这,说明了金钱与幸福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我们透过金钱的魔力,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钱不过是一种商品,如果丧失了那种能够交换商品的能力的话,那么纸币不过是一些废纸,金属币也只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对钱的态度正确,理解得透彻的人是不会被钱所动的。 我们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既不能像晋朝的王夷甫那样把它蔑称为“阿堵物”,连碰也不愿碰它,也不能为它而疯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

总而言之,我们对钱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3. 青少年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金钱观?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在生活柴米油盐酱醋中,包括孝顺与养育都离不开钱这东西,钱的重要显然可见,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从某个角度,某个个案来说,钱可以买到一个人,却买不到这个人的心,这时,钱就不是万能的。有句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今社会环境却是:有钱能使磨推鬼!哪一样哪一件不是钱做出来的?你没钱就只能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你没有别墅,没有小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有钱就不等于能买到快乐和开心,因为钱这东西再多永远是不知足的,有钱了还想着更多的钱.

青少年应该树立怎么样的金钱观?

4. 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维度第三期:青年人该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5.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做好哪几件事,能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呢?

一、不要忌讳和孩子谈钱。很多家长觉得尽量不要跟孩子谈钱的事儿,越谈钱孩子越是在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如今社会负债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对金钱没有观念,大学生贷款,借钱变得容易,所以说要在孩子小的时候跟他谈钱。
要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借钱要去银行借款,不能相信任何贷款广告,买东西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兜里有多少钱,钱不够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有计划的支配自己的钱,这样才不会负债累累。

二、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家长觉得我的孩子很听话啊,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对我的话唯命是从,这也是错误的,金钱观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父母什么都做了,孩子什么都听从父母的,那他长大以后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呢?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金钱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要让孩子善于使用金钱,支配金钱,孩子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

三、要让孩子明白零花钱的意义。很多父母不愿意给孩子零花钱,觉得孩子会乱花,这是不对的,父母要给孩子零花钱,但是要约定给的时间,以及给的数量,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到收支关系,比如孩子想买一件玩具,但是钱不够,那么他就需要存钱,在购物的过程中,孩子会经过思考,这个东西的价值,孩子的零花钱并不是很多,可是想买的东西却很多,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喜欢的东西里进行取舍,控制自己的欲望。

平时父母可以把家庭生活费用告诉孩子,与孩子共同探讨,比如房贷啊,菜的价格,出去旅游也让孩子参与其中,共同制定计划,让孩子在生活中理解价格的概念。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做好哪几件事,能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