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河图怎么看,怎么分析?

2024-05-11 22:50

1. 洛书河图怎么看,怎么分析?

一、解析河图洛书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进一步分析,河图洛书还包含着丰富的数理关系,下面分别论述。
  河图包括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纵向数字:7、2;1、6 7+1=2+6
  横向数字:8、3;4、9 8+4=3+9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洛书包含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相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数字均不重复。
  上边[4、9、2] 9-4=5
  下边[8、1、6] 6-1=5
  左边[4、3、8] 8-3=5
  右边[2、7、6] 7-2=5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出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纵向 |5-9|=|5-1|或9-5=5-1
  横向 |5-3|=|5-7|或5-3=7-5
  右对角线|5-2|=|5-8|或5-2=8-5
  左对角线|5-4|=|5-6|或5-4=6-5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洛书河图怎么看,怎么分析?

2. 怎样研究河图洛书

今天所看到的河图洛书的图形,就是黑底白圈的图,是北宋陈抟绘制的河图和洛书。陈抟绘制的河图,是数字从一到十的排列。这个排列的次序呢,就是一与六在下,二与七在上,三与八在左,四与九在右,五与十在中央。
这样一种排列呢,并不是陈抟的发明。在西汉末年,扬雄所著的一本《太玄经》当中卷八“玄数第十一”就有这样一段话,“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 扬雄《太玄经》
扬雄他这个《太玄经》当中说这个数字排列呢就是这样一个位置。刚才我们说这个,陈抟绘的这个图呢,这样一种全圈点表示的数字和扬雄这个叙述的数字关系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扬雄他没有明确说,指出他所说的这种排列方式河图。陈抟他把这种排列方式,排列的这个规则称为河图。
下面说陈抟绘的洛书呢,是数字从一到九的排列,这就是《礼记》所记的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样组成的方阵,横的每一行,竖的每一列,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十五,这种排列的非常奇妙的。所以我们现在谈到河图洛书主要有的是陈抟所绘的两幅图,这个引发的有关问题也主要是根据这样的两幅图
我在《河图洛书探秘》一书的“绪论”中,首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提出了一个“后文本”的概念,“绪论”的标题就叫做《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河图洛书在最初的传说中,在龙马和神龟背上的图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从查考了。就是说,河图洛书作为研究对象来说,它的文本已经不存在了,也无从查知原文本的真貌了。从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记载《尚书》、《易经》开始,到汉代人的附会、猜测,到魏、晋、南北朝人的发挥、渲染,再到宋朝人绘制的图画与不同观点的争论,以及元、明、清各代学者的评述等等,都是在河图洛书的原文本之后发生的。对于这些我称之为“后文本。”
“后文本”是原文本的衍生和发展,是对原文本的阐释与解读,它同原文本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它同原文本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后文本”和研究原文本应当具有同样的意义。根据这样的认识,我把我写作的这本书的内容定位为“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
实际上,在《尚书》、《易经》之后,历代典籍中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述、考证与议论等,如果可称之为研究的话,也统统是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
我们所进行的后文本研究,也就是对前人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之研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许多专业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常常还有一个“前文本”的问题。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工作者大都是在研究“原文本”的同时,把对于“前文本”、“后文本”的研究也包括在内的。
“原文本”的研究固然是这一专业范围研究的基础,而“前文本” 和“后文本”的研究也常常是不可忽视的和非常必要的。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来看,在对某个作家进行研究时,历史典籍及有关资料中所记述的该作家的生平事迹及该作家的作品本身。在对某个作家进行研究时,历史典籍及有关资料中所记述的该作家的生平事迹及该作家的作品本身,就是研究工作所面对的“原文本”。而该作家的作品在后世的刊刻、改编、流传与影响,以及后代人对于该作家的研究与评论等,就是“后文本”。对于一部规模较大的文学作品来说,前文本指原作品所依据的历史原始资料、现实生活资料以及作者的远祖家世等, 就是原文本产生的渊源。
“前文本”对于“原文本”的内容形成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同“后文本”相比,“前文本”和“原文本”也同样有直接的和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前文本”和“后文本”的研究,常常是比“原文本”的研究具有更丰富、更生动的内容。“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现代越是久远,其“前文本”的内容越是相对薄弱,而“后文本”的内容越是显得丰富。“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离现代越是邻近,其“前文本”的内容则可能越是丰富,而“后文本”的内容则可能相对薄弱。“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现代越是久远,其“前文本”的内容
越是相对薄弱,而其“后文本”的内容越是显得丰富;“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离现代越是邻近,其“前文本”的内容则可能越是丰富,而“后文本”的内容则可能相对薄弱。我觉得这是一般的情况。举例来说,比如,对于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研究,前文本《三国志》等历史典籍,宋代的三国平话故事,元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剧。《三国志》等历史典籍,宋代的三国平话故事,元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剧。这些呢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前文本”,后文本《三国演义》出现后的新刊本,由《三国演义》改编的明清传奇戏曲、清代后期地方戏中的三国戏、当代《三国演义》的改编本、电影、电视剧,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著作以及研究者等。明代中期以后《三国演义》出现之后的新刊本,各种新刊本。
后来由《三国演义》改编的明清传奇戏曲和清代后期地方戏中的三国戏,以及当代《三国演义》的各种改编本、电影、电视剧等,还有明清以至当代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著作以及研究者等。这些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后文本”。
关于文学史上其他名家名作,像《诗经》、《楚辞》研究,李白、杜甫研究,明清小说、戏曲研究,也都存在着“原文本”研究和“前文本”、“后文本”研究紧密结合的问题。在其他研究领域,如古代历史研究、古代哲学研究、
古代典章制度研究、古代礼仪风俗研究、考古及文献学研究等,也都具有同样的道理。就是说对于不同研究对象来讲,凡是涉及到古代的,不管是文化、历史、哲学,都存在着一个“原文本”和“前文本”、“后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对于不同研究对象来讲凡是涉及到古代的,不管是文化、历史、哲学都存在着一个“原文本”和“前文本”、“后文本”的关系问题。
研究者进行各种专业研究时,当然都特别重视“原文本”的研究。但是,研究者也同时都非常重视“前文本”和“后文本”的研究。由“前文本”探讨根脉与渊源由“后文本”考察发展与流变由“前文本”探讨根脉与渊源,由“后文本”考察发展与流变,
对于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原文本的内容、性质与价值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某些研究对象来说,其“前文本”、“后文本”的研究中往往有惊人的发现,这同“原文本”的研究相互参照、印证。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作用。
所谓“前文本”、“后文本”的问题,在各种专业研究领域的研究实践当中,不过是一种普遍的、常识性的现象。我强调“后文本”,意在说明“后文本”研究对于河图洛书的研究具有特殊性。河图洛书由于产生年代久远,其“原文本”已经缺失,而其“前文本”更是难寻踪迹,因此,其“后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河图洛书由于产生年代久远,
其“原文本”已经缺失,而其“前文本”更是难寻踪迹,因此,其“后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文化成果中,“原文本”缺失的现象是常见的,而有些珍贵的著名成果
在“原文本”缺失的情况下,对于其“后文本”的研究依然是人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比如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其“原文本”也已经不存在了,后世流传的《兰亭集序》书法名帖
据说是南朝高僧智永的伪作。但是,由于这件成果深得了原作神髓,在后世一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后世从书法角度对于《兰亭集序》的研究,其实不过是《兰亭集序》的“后文本研究”,《兰亭集序》的“原文本”
据说是在哪里呢?据说在唐太宗的墓中,今后《兰亭集序》的“原文本”的发现,就靠有待于唐太宗墓的开掘,这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现在对于《兰亭集序》的研究呢一直在进行。我说这个问题就是,说到“后文本”研究的问题,
就是意在说明我们所面对的河图洛书的研究其实就是“后文本研究”。同《兰亭集序》相比,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系统性 复杂性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的内容特别具有丰富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其丰富性的表现是:河图洛书“后文本”的丰富性:河图洛书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关注,关于它的记载、争议与研讨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状况、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河图洛书的认识,同前代相比,都增加了新的内容。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当代,
河图洛书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关注,关于它的记载、争议与研讨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状况、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河图洛书的认识,同前代相比,都增加了新的内容。
同时,历代关注河图洛书的人,包括了历代各个社会层次的人。由于河图洛书的祥瑞意义,历代帝王及政治风云人物关注它。由于河图洛书的图谶意义,历代的道家、阴阳家、术数家、谋略家关注它。由于河图洛书被写进儒家经典著作《尚书》、《易经》、《论语》、《礼记》中,历代许多大儒和一般儒生们都关注它。因此,古代不少正史中的五行志、符瑞志、人物志等篇章中都记载有河图洛书。历代研究《易经》的著作大多涉及河图洛书。关于数学、医学、天文、术数等方面的著作也常见涉及河图洛书。不少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的著作与作品中都写到了河图洛书。各种书籍中的有关记述与议论,都不断地增添着河图洛书的内容。而且,前人的议论又成为后人探讨的依据,并由此引发新的议论热点. 因此,随着历史的演进,河图洛书的“后文本”越来越厚重,其文化含量也越来越丰富。其系统性的表现是:河图洛书“后文本”的系统性:河图洛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都有密切关系。河图洛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都有密切关系。
由于从河图产生了八卦,因此与八卦有关的占卜、命相、堪舆等学问要涉及河图洛书。由于从洛书产生了“洪范九畴”,因此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治学说、利益制度等要涉及河图洛书。由于宋代人所绘制的河图洛书图画具有直观性和神秘性。
这种白圈黑点的河图洛书又同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数学、音律、医学等有一定的关系。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领域。河图洛书“后文本”的复杂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发挥与阐释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复杂性的表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发挥与阐释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涉及到占卜、术数等内容必然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包含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关于河图洛书和音律、医学的联系等内容,今天看来也有些牵强附会之处,这些,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客观的评价。在关于后文本的认识基础上,
我们面对的河图洛书和有关资料,只能是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著作,只能是陈抟绘制的河图与洛书的图形以及后人对它的阐释与发挥。而且,我们也认定这样的事实,关于河图洛书的后文本资料体现了河图洛书原文本的内容与精神。因此,我们用梳理的方法探讨河图洛书奥秘: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议论进行综合而简要的叙述,大体理清关于河图洛书研究与探讨的概况,介绍当代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新认识。用辨析的方法探讨河图洛书奥秘: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对有关历史典籍及文献资料进行比照与思索,体现出今天的思考与理解。探讨河图洛书奥秘的基本思路大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梳理,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议论进行综合而简要的叙述,大体理清关于河图洛书研究与探讨的概况,并介绍当代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新认识。二是辨析,就是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对有关历史典籍及文献资料进行比照与思索,体现出今天的思考与理解。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3. 怎样研究河图洛书

今天所看到的河图洛书的图形,就是黑底白圈的图,是北宋陈抟绘制的河图和洛书。陈抟绘制的河图,是数字从一到十的排列。这个排列的次序呢,就是一与六在下,二与七在上,三与八在左,四与九在右,五与十在中央。
这样一种排列呢,并不是陈抟的发明。在西汉末年,扬雄所著的一本《太玄经》当中卷八“玄数第十一”就有这样一段话,“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 扬雄《太玄经》
扬雄他这个《太玄经》当中说这个数字排列呢就是这样一个位置。刚才我们说这个,陈抟绘的这个图呢,这样一种全圈点表示的数字和扬雄这个叙述的数字关系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扬雄他没有明确说,指出他所说的这种排列方式河图。陈抟他把这种排列方式,排列的这个规则称为河图。
下面说陈抟绘的洛书呢,是数字从一到九的排列,这就是《礼记》所记的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样组成的方阵,横的每一行,竖的每一列,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十五,这种排列的非常奇妙的。所以我们现在谈到河图洛书主要有的是陈抟所绘的两幅图,这个引发的有关问题也主要是根据这样的两幅图
我在《河图洛书探秘》一书的“绪论”中,首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提出了一个“后文本”的概念,“绪论”的标题就叫做《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河图洛书在最初的传说中,在龙马和神龟背上的图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从查考了。就是说,河图洛书作为研究对象来说,它的文本已经不存在了,也无从查知原文本的真貌了。从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记载《尚书》、《易经》开始,到汉代人的附会、猜测,到魏、晋、南北朝人的发挥、渲染,再到宋朝人绘制的图画与不同观点的争论,以及元、明、清各代学者的评述等等,都是在河图洛书的原文本之后发生的。对于这些我称之为“后文本。”
“后文本”是原文本的衍生和发展,是对原文本的阐释与解读,它同原文本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它同原文本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后文本”和研究原文本应当具有同样的意义。根据这样的认识,我把我写作的这本书的内容定位为“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
实际上,在《尚书》、《易经》之后,历代典籍中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述、考证与议论等,如果可称之为研究的话,也统统是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研究。
我们所进行的后文本研究,也就是对前人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之研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许多专业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常常还有一个“前文本”的问题。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工作者大都是在研究“原文本”的同时,把对于“前文本”、“后文本”的研究也包括在内的。
“原文本”的研究固然是这一专业范围研究的基础,而“前文本” 和“后文本”的研究也常常是不可忽视的和非常必要的。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来看,在对某个作家进行研究时,历史典籍及有关资料中所记述的该作家的生平事迹及该作家的作品本身。在对某个作家进行研究时,历史典籍及有关资料中所记述的该作家的生平事迹及该作家的作品本身,就是研究工作所面对的“原文本”。而该作家的作品在后世的刊刻、改编、流传与影响,以及后代人对于该作家的研究与评论等,就是“后文本”。对于一部规模较大的文学作品来说,前文本指原作品所依据的历史原始资料、现实生活资料以及作者的远祖家世等, 就是原文本产生的渊源。
“前文本”对于“原文本”的内容形成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同“后文本”相比,“前文本”和“原文本”也同样有直接的和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前文本”和“后文本”的研究,常常是比“原文本”的研究具有更丰富、更生动的内容。“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现代越是久远,其“前文本”的内容越是相对薄弱,而“后文本”的内容越是显得丰富。“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离现代越是邻近,其“前文本”的内容则可能越是丰富,而“后文本”的内容则可能相对薄弱。“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现代越是久远,其“前文本”的内容
越是相对薄弱,而其“后文本”的内容越是显得丰富;“原文本”产生的时代距离现代越是邻近,其“前文本”的内容则可能越是丰富,而“后文本”的内容则可能相对薄弱。我觉得这是一般的情况。举例来说,比如,对于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研究,前文本《三国志》等历史典籍,宋代的三国平话故事,元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剧。《三国志》等历史典籍,宋代的三国平话故事,元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剧。这些呢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前文本”,后文本《三国演义》出现后的新刊本,由《三国演义》改编的明清传奇戏曲、清代后期地方戏中的三国戏、当代《三国演义》的改编本、电影、电视剧,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著作以及研究者等。明代中期以后《三国演义》出现之后的新刊本,各种新刊本。
后来由《三国演义》改编的明清传奇戏曲和清代后期地方戏中的三国戏,以及当代《三国演义》的各种改编本、电影、电视剧等,还有明清以至当代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著作以及研究者等。这些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后文本”。
关于文学史上其他名家名作,像《诗经》、《楚辞》研究,李白、杜甫研究,明清小说、戏曲研究,也都存在着“原文本”研究和“前文本”、“后文本”研究紧密结合的问题。在其他研究领域,如古代历史研究、古代哲学研究、
古代典章制度研究、古代礼仪风俗研究、考古及文献学研究等,也都具有同样的道理。就是说对于不同研究对象来讲,凡是涉及到古代的,不管是文化、历史、哲学,都存在着一个“原文本”和“前文本”、“后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对于不同研究对象来讲凡是涉及到古代的,不管是文化、历史、哲学都存在着一个“原文本”和“前文本”、“后文本”的关系问题。
研究者进行各种专业研究时,当然都特别重视“原文本”的研究。但是,研究者也同时都非常重视“前文本”和“后文本”的研究。由“前文本”探讨根脉与渊源由“后文本”考察发展与流变由“前文本”探讨根脉与渊源,由“后文本”考察发展与流变,
对于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原文本的内容、性质与价值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某些研究对象来说,其“前文本”、“后文本”的研究中往往有惊人的发现,这同“原文本”的研究相互参照、印证。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作用。
所谓“前文本”、“后文本”的问题,在各种专业研究领域的研究实践当中,不过是一种普遍的、常识性的现象。我强调“后文本”,意在说明“后文本”研究对于河图洛书的研究具有特殊性。河图洛书由于产生年代久远,其“原文本”已经缺失,而其“前文本”更是难寻踪迹,因此,其“后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河图洛书由于产生年代久远,
其“原文本”已经缺失,而其“前文本”更是难寻踪迹,因此,其“后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文化成果中,“原文本”缺失的现象是常见的,而有些珍贵的著名成果
在“原文本”缺失的情况下,对于其“后文本”的研究依然是人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比如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其“原文本”也已经不存在了,后世流传的《兰亭集序》书法名帖
据说是南朝高僧智永的伪作。但是,由于这件成果深得了原作神髓,在后世一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后世从书法角度对于《兰亭集序》的研究,其实不过是《兰亭集序》的“后文本研究”,《兰亭集序》的“原文本”
据说是在哪里呢?据说在唐太宗的墓中,今后《兰亭集序》的“原文本”的发现,就靠有待于唐太宗墓的开掘,这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现在对于《兰亭集序》的研究呢一直在进行。我说这个问题就是,说到“后文本”研究的问题,
就是意在说明我们所面对的河图洛书的研究其实就是“后文本研究”。同《兰亭集序》相比,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系统性 复杂性河图洛书的“后文本”的内容特别具有丰富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其丰富性的表现是:河图洛书“后文本”的丰富性:河图洛书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关注,关于它的记载、争议与研讨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状况、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河图洛书的认识,同前代相比,都增加了新的内容。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当代,
河图洛书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关注,关于它的记载、争议与研讨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政治状况、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河图洛书的认识,同前代相比,都增加了新的内容。
同时,历代关注河图洛书的人,包括了历代各个社会层次的人。由于河图洛书的祥瑞意义,历代帝王及政治风云人物关注它。由于河图洛书的图谶意义,历代的道家、阴阳家、术数家、谋略家关注它。由于河图洛书被写进儒家经典著作《尚书》、《易经》、《论语》、《礼记》中,历代许多大儒和一般儒生们都关注它。因此,古代不少正史中的五行志、符瑞志、人物志等篇章中都记载有河图洛书。历代研究《易经》的著作大多涉及河图洛书。关于数学、医学、天文、术数等方面的著作也常见涉及河图洛书。不少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的著作与作品中都写到了河图洛书。各种书籍中的有关记述与议论,都不断地增添着河图洛书的内容。而且,前人的议论又成为后人探讨的依据,并由此引发新的议论热点. 因此,随着历史的演进,河图洛书的“后文本”越来越厚重,其文化含量也越来越丰富。其系统性的表现是:河图洛书“后文本”的系统性:河图洛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都有密切关系。河图洛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都有密切关系。
由于从河图产生了八卦,因此与八卦有关的占卜、命相、堪舆等学问要涉及河图洛书。由于从洛书产生了“洪范九畴”,因此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治学说、利益制度等要涉及河图洛书。由于宋代人所绘制的河图洛书图画具有直观性和神秘性。
这种白圈黑点的河图洛书又同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数学、音律、医学等有一定的关系。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领域。河图洛书“后文本”的复杂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发挥与阐释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复杂性的表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发挥与阐释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涉及到占卜、术数等内容必然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包含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关于河图洛书和音律、医学的联系等内容,今天看来也有些牵强附会之处,这些,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客观的评价。在关于后文本的认识基础上,
我们面对的河图洛书和有关资料,只能是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著作,只能是陈抟绘制的河图与洛书的图形以及后人对它的阐释与发挥。而且,我们也认定这样的事实,关于河图洛书的后文本资料体现了河图洛书原文本的内容与精神。因此,我们用梳理的方法探讨河图洛书奥秘: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议论进行综合而简要的叙述,大体理清关于河图洛书研究与探讨的概况,介绍当代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新认识。用辨析的方法探讨河图洛书奥秘: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对有关历史典籍及文献资料进行比照与思索,体现出今天的思考与理解。探讨河图洛书奥秘的基本思路大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梳理,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议论进行综合而简要的叙述,大体理清关于河图洛书研究与探讨的概况,并介绍当代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新认识。二是辨析,就是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对有关历史典籍及文献资料进行比照与思索,体现出今天的思考与理解。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怎样研究河图洛书

4. 河图洛书,怎么解读呢?

河图洛书

(中国古代文明图案)

“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河图洛书的相关推导

用纯数学的方法来推导或证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过程。中国文字的起源告诉我们,汉字属象形文字,书画同源,中国原始古人擅长以画图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不妨用原始的、简单的作图方法来寻找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河图洛书的相关推导

6. 怎么看懂洛书河图?

洛书河图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只要细加分析便知,用数学的思维去理解。
数字性和对称性是“图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和”或“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还可以发现,河图、洛书与算盘”和“万字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画九宫,在图中有个口诀:“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古人书写习惯是从右到左,和我们现在的习惯相反。

7. 河图与洛书有何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河图与洛书,精妙绝唱,高深莫测,不同的领域里有其各异的理解和内涵外延上的不同。它森罗万象,不可言尽,仅作粗浅的片面的解析。 河图,是先天的,是五行顺行,自然无为之道;洛书,是后天的,是阴阳错综,五行逆行,有为变化之道也。 河图,北方一六(分别是壬水和癸水)、南方二七(丁火和丙火)、东方三八(甲木和乙木)、西方四九(辛金和庚金)、中央五十(戊土和己土)。中土生西金,西金生北水,北水生东木,东木生南火,南火生中土,中土生西金。从中而始,从中而终,顺生无为之道也!总是太极。但其中含有的五行,一三五七九是阳五行,二四六八十是阴五行。前者,是五行之气为元精(壬水)、元性、元气、元神、元情。其性即是五德智、仁、信、礼和义(五德生于先天藏于后天)。二四六八十,是在后天形成识神(二丁火)、鬼魄、浊精、游魂、妄意。即是五物,感而生五贼,乐、怒、哀、喜、欲。 洛书,是河图之西方(四九金)与南方(二七火)换位所得。阳一三九七居四个正位,二四六八在四隅。取逆克之理,以阴克阳右行也,故中土克北方水、北水克西方火(七为丙火)、西金克南方金(九为庚金河图中定)、南金克东方木、东方木克中央土。阴前阳后,阴静阳动,静以制动,以克为主,收敛成就之功也。收敛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炼之,金经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宫,而万物无不籍熔成就矣!金火阴阳俱错,水木阳不动而阴错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气收敛也。 正所谓克之以全生,逆之成顺。故外错克而中综生。错者,错乱也,阴阳错乱于外而相克也。 总整也,阴阳整于中而相生也,错中有综,借阴复阳,后天中返先天真不在是乎! 以人阐述其理,在此不论了,供参道!吾悦矣。

河图与洛书有何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8. 谁知道洛书河图的正确图与算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