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2024-05-09 08:08

1.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写人物稿,但是人物稿看似上手容易,实际上想要写好却也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的,下面为大家分享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1     第一,确定选题。 
    选题是决定一篇人物稿是否精彩的关键因素!很多时候稿件不出彩,很大的可能性是人物本身就不够出彩。如果人物本身就非常有话题度和传播度,那么相应的稿子也会非常具有传播力。
    所以,当你找到一个人物之后,多问问自己,你为什么选这个人物作为写作对象?你选他的理由是什么?他身上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特质。
    如果你说服不了自己,说服不了别人,那这个选题就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第二,搜集素材。 
    比如,我们写一个古代人物,就需要按照上面说的,首先去查阅大量资料,你要能做到对这个人物的事迹相当了解,再从中拎出一条主线,把这个人物串起来。
    我们写一个现代人物,就需要去做采访,观察细节,挖掘故事,除了采访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还要去采访跟这个人物相关的“当事人”,从侧面了解你要写的这个人物,直到你对这个人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
    打个比方,我们为什么写自己的父母,总是感觉比较容易?原因是,在你所有的写作对象中,你的父母是你最熟悉最了解的,他们的素材你积累了几十年,所以了然于胸,同时你对他们有感情,所以在情绪上能够代入进去。
    我们如果写一个人物,不妨把它当作你身边最亲近的人一样去了解,你对他如数家珍,对他有深刻的观察和了解,对他的很多细节都能挖掘出来。
    
     那么如何搜集到高质量的素材呢? 
     1、学会观察。 
    如果是现实的人物,我们就需要到人物熟悉的环境中去采访才能够获得最可靠的素材。采访时,最关键的便是观察。对采访对象而言,语言不见得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嗅觉、触感也同样重要。
     2、寻找故事 
    一篇好的人物稿的要求之一,就是人物写出故事性。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不论人物稿还是观点稿,其实,都需要讲好故事。故事可读性强,节奏明快,能很好地把人代入进去,一个好故事,胜过千万句说教。观点文讲故事是为了佐证观点,而人物稿讲故事,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所以挖掘素材的时候,要下意识地去找有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3、把握细节。 
    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乃至于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都隐藏在所选择的细节中。但细节并非越多越好。需要你从大量的素材中提炼出有效的细节,能起到渲染情绪、突出人物的细节,而不是无效的细节,无效细节往往容易成为有害细节,令故事显得冗长,偏离方向。
     三、提炼观点、写提纲 
    好的人物稿,除了要有故事性之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故事写出观点性,也就是要提炼出文章的逻辑、线索出来。否则你写文章就会特别散。
    我们很多人写稿子,前期准备的时间可能是三天,真正写稿只需要三个小时,有的提纲花的时间要比写稿子时间多几倍。这都说明我们要打无准备之仗。
    人物的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题目的罗列。这些题目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熟悉。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2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范文: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3     人物采访稿范文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xxx同学,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小伙,怀抱着对社会的一片热枕,在年轻的岁月里,毅然决然的投身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这一选择就是一段又一段峥嵘的记忆。
    无数次参加莞城心理志愿者活动,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去欢乐,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为路上的行人习来暖暖的春风。
    这就是他,一个在心理专业不被理解的时候仍然无悔于自己选择的青年人。在今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xxx同学。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我十分感谢xxx同学可以在喜迎新春之际,仍然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心理学专业在国内还很年轻,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您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呢?
    xxx同学(以下简称姚):我从小就想要帮到很多人,我觉得能够把自己回报给社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且,现代社会压力很大,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老年人被迫住进了养老院,小朋友也只得每天呆在托儿所里,终日工作的中年人还有青年人,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有很多的心理问题,揭开困惑,帮助各个阶层的人使得我更加开心,活在幸福当中,给我带来满足感。
    记:您经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专业,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您认为心理学和你最开始设想的有什么偏差?
    
    姚:我在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前,对于心理学更多的是觉得自己仍然是很迷茫,觉得心理学的操作基本上是全凭经验的,以胡子长短论英雄,接触的案例多了,自然就会熟络的多,因此一度觉得心理压力很大,觉得责任重大。但在一年多之后,才逐渐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心理学是建立在成熟而健全的科学体系上的,它讲求着科学的一般规律性和客观严谨性。心理学甚至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思想哲学,有一部分还沿用至今。
    后面还出现了许多富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如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强调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引发了心理学的革命,还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丰富了我的眼界,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记:听了您讲了这么多有关心理学的具体内容,我也觉得很有兴趣,我很想问您的是,您对以后的心理学人生是如何规划的?
    姚:我觉得心理学是是我感兴趣的学科,我想要在今后的几年里趁年轻静下心来做与心理学有关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我人生的完满。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参加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相关工作,稳打稳扎几年,以便更多的了解这个学科,
    其次我还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等级考试。我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实现我最开始的人生理想,有爱,也有快乐。
    采访结束了,但xxx同学那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还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当中,回想起他在采访过程中时而执着的声音,不需要更多的话语,我想我已理解了他对梦想的诠释,愿xxx同学可以在新的一年里,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他梦想中的想要成为的人。

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2.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3. 采访稿怎么写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稿怎么写

4. 人物专访稿怎样才能写好?

主要是问题的设置要条理,有一条主线,这样采访的内容就会很好整理

5. 采访稿怎么写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采访稿怎么写

6. 采访稿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7.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8. 怎么写采访稿?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写采访类文章。 

非常遗憾的发现,如今九城日报上的采访类文章少之又少,仅有的一些采访,也不尽如人意。 

采访类文章,比较难写,要写的出色,更是需要精心策划。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 

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作为一名九城日报记者,我们的采访手段不同于现实,一般通过QQ、BBS、MSN、e-mail进行。我们有优势,那就是对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访,这样便于了我们整理采访稿。在整理采访稿的同时,记得不要遗漏掉重要资料,修正错别字,多读几遍,对采访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觉得不够的地方,尽快弥补。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