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理的方法

2024-05-07 05:27

1. 数据整理的方法

⑴归纳法: 可应用直方图、分组法、层别法及统计解析法。⑵演绎法: 可应用要因分析图、散布图及相关回归分析。⑶预防法: 通称管制图法,包括Pn管制图、P管制图、C管制图、U管制图、管制图、X-Rs管制图。

数据整理的方法

2. 数据整理的数据整理技术


3. 数据整理的步骤

⑴原始数据之审核。⑵分类项目之确定。⑶施行归类整理。⑷列表。⑸绘图。

数据整理的步骤

4. 数据整理的数据整理概述

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晚期,为了揭示一些隐含数据性质、趋势和模式,很多商家开始探讨把传统的统计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应用到大型数据库的可行性问题,这些探讨最终发展成为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正规数据整理工具。

5. 数据整理的注意事项

⑴现场收集数据,应逐日、逐周和品管部门所收集的数据作核对,以求整理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⑵数据整理,改善前、后所具备的条件要一致,如此所作的数据整理和比较才有意义。⑶异常发生要采取措施,一定要以整理后之数据为研究依据。⑷使用经别人发表的次级数据应注意:a.原搜集数据之目的与数据之来源如何? b.原使用之单位是否与所欲研究者一致,如不一致应如何调整始为合用? c.原来搜集所得之数字,可靠程度如何? 如何靠当然可以取用,不可靠时,应寻求原因,力谋解决。d.原来搜集方法如何? 有无重复或遗漏之处? e.如根据两种以上不同原始来源之数据,使用之前应查明其内容互异之处,寻求错误原因再定取舍。

数据整理的注意事项

6. excel有什么整理数据的技巧

太长了,给不全,可以去我的空间看,有完整版的,
Excel表格的35招必学秘技
也许你已经在Excel中完成过上百张财务报表,也许你已利用Excel函数实现过上千次的复杂运算,也许你认为Excel也不过如此,甚至了无新意。但我们平日里无数次重复的得心应手的使用方法只不过是Excel全部技巧的百分之一。本专题从Excel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技巧入手,领略一下关于Excel的别样风情。 
       一、让不同类型数据用不同颜色显示 
在工资表中,如果想让大于等于2000元的工资总额以“红色”显示,大于等于1500元的工资总额以“蓝色”显示,低于1000元的工资总额以“棕色”显示,其它以“黑色”显示,我们可以这样设置。 
1.打开“工资表”工作簿,选中“工资总额”所在列,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大于或等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200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2.按“添加”按钮,并仿照上面的操作设置好其它条件(大于等于1500,字体设置为“蓝色”;小于1000,字体设置为“棕色”)。 
3.设置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钮。 
看看工资表吧,工资总额的数据是不是按你的要求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了。 

       二、建立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我们常常要将企业的名称输入到表格中,为了保持名称的一致性,利用“数据有效性”功能建了一个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1.在Sheet2中,将企业名称按类别(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等)分别输入不同列中,建立一个企业名称数据库。 
2.选中A列(“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列),在“名称”栏内,输入“工业企业”字符后,按“回车”键进行确认。 
仿照上面的操作,将B、C……列分别命名为“商业企业”、“个体企业”…… 
3.切换到Sheet1中,选中需要输入“企业类别”的列(如C列),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在“设置”标签中,单击“允许”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序列”选项,在下面的“来源”方框中,输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序列(各元素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确定退出。 
再选中需要输入企业名称的列(如D列),再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选中“序列”选项后,在“来源”方框中输入公式:=INDIRECT(C1),确定退出。 
4.选中C列任意单元格(如C4),单击右侧下拉按钮,选择相应的“企业类别”填入单元格中。然后选中该单元格对应的D列单元格(如D4),单击下拉按钮,即可从相应类别的企业名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企业名称填入该单元格中。 
提示:在以后打印报表时,如果不需要打印“企业类别”列,可以选中该列,右击鼠标,选“隐藏”选项,将该列隐藏起来即可。 
三、建立“常用文档”新菜单 
在菜单栏上新建一个“常用文档”菜单,将常用的工作簿文档添加到其中,方便随时调用。 
1.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鼠标,选“自定义”选项,打开“自定义”对话框。在“命令”标签中,选中“类别”下的“新菜单”项,再将“命令”下面的“新菜单”拖到菜单栏。 
按“更改所选内容”按钮,在弹出菜单的“命名”框中输入一个名称(如“常用文档”)。 
2.再在“类别”下面任选一项(如“插入”选项),在右边“命令”下面任选一项(如“超链接”选项),将它拖到新菜单(常用文档)中,并仿照上面的操作对它进行命名(如“工资表”等),建立第一个工作簿文档列表名称。 
重复上面的操作,多添加几个文档列表名称。 
3.选中“常用文档”菜单中某个菜单项(如“工资表”等),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分配超链接→打开”选项,打开“分配超链接”对话框。通过按“查找范围”右侧的下拉按钮,定位到相应的工作簿(如“工资.xls”等)文件夹,并选中该工作簿文档。 
重复上面的操作,将菜单项和与它对应的工作簿文档超链接起来。 
4.以后需要打开“常用文档”菜单中的某个工作簿文档时,只要展开“常用文档”菜单,单击其中的相应选项即可。 
提示:尽管我们将“超链接”选项拖到了“常用文档”菜单中,但并不影响“插入”菜单中“超链接”菜单项和“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超链接”按钮的功能。

7. 什么是数据整理的基础

所谓合理的区间指的是“批复的计容面积包得住”。以住宅为例,简化式的理解就是:根据最终调整后的数据算得各个(户)村民获得的补偿住宅面积合计总数≤根据批复和合约,该村可获得的复建住宅计容总面积。



要避免数据波动过大(根据目前的政策,数据“偏差”超过5%,理论上是需要打回修正,若再错则可能会被消减规划结余的分配面积),除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外,了解前期基础数据整理的工作流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并规避可能犯的错误!



在建筑数据的获取方面,虽然开展工作前我们会对带测、调查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也会明确人员区域分工、作业标准、难点及突发事项处理等工作。但对于各项目部的小伙伴来说,我们还是能有很多做的更好的空间的,例如:



1、除人员联系及必须资料的携带等,测量前可在卫星地图(“奥维”我觉得不错)上准确圈出今日作业范围,最好提前做好并与测量人员确定测量路线;



2、测量后及时在卫星地图上标注今日测量的建筑,并标注特殊情况(无人在家、不给进、权属证照非常见资料等),每日或每个片区完成后,先整理一次卫星地图信息,看看是否有哪个建筑物漏测,同时及时反馈、完善特殊情况,待测量队测量资料整理好后再根据自己先前登记的信息再次核对,如:卫星总图和测绘总图的核对。



3、测量后,对于测量队提供的测量资料也需抽样进行验算,如权属信息是否正确,实测总面积是否等于各类结构面积数的总和等。



数据测量阶段工作量就很大且累人,这样做确实会增加带测人员的工作量,但对于整个项目的信息的完善是很有益处的,最明显的就是避免因人员流动后再发现信息错误,导致的大量重复工作。

什么是数据整理的基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