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2024-05-13 03:32

1.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扩展资料税前利息主要区别于税后利息,是指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商业银行根据储户的存款余额计算出存款利息,然后按照20%的税率扣除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扣税以后的利息肯定比扣税前的利息要少。
如2010年12月20日,某个人按照其存款余额计算出2010年四季度税前利息为585元,银行直接记入某人的储蓄帐户,然后按照国家的规定,扣除20%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117元,那么扣除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后的利息=585-117=468元。
参考资料:税前利息_百度百科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2.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


3. 税息前利润如何算

应该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率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
  (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
  (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
  (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税息前利润如何算

4.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5.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扩展资料:
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参考资料:息税前利润-百度百科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

6.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扩展资料:
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参考资料:息税前利润-百度百科

7.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的

8.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扩展资料:
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参考资料:息税前利润-百度百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