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的介绍

2024-04-30 17:38

1. 扬剧的介绍

扬剧是发源于江苏省扬州市,成长于上海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2006年5月20日,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剧的介绍

2. 扬州大剧院的介绍

扬州大剧院是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而新建的大型剧场,位于扬州开发区文汇南路,兴城路口。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一座以歌舞、戏曲、音乐为主并有会议、放映、接待、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性大型演出场所。

3. 扬州扬剧网的介绍

〝扬州扬剧网〞是在扬州市扬剧团及文化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宣传扬州地方戏曲的专业网站,她是扬州市扬剧团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弘扬地方文化,振兴扬剧事业,服务广大扬剧戏迷的文化艺术平台。她以推广普及扬剧艺术为宗旨,以发布扬剧动态、公布扬剧信息为载体,为戏迷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欣赏高雅扬剧艺术的空间。

扬州扬剧网的介绍

4. 江苏戏曲的扬剧

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 来,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5. 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扬剧

《玉蜻蜓》、《珍珠塔》、《审土地》、《绣符缘》、《王昭君》、《闹灯记》、《三戏白牡丹》、《命妇宴》、《樵夫与画女》、《鸿雁传书》、《百岁挂帅》等。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有生、旦、净、丑等,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


扬州花鼓戏和扬州香火戏是扬剧的雏形。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旦与一小丑两个角色表演,后角色有所增加,并穿插以笑活打诨,清康熙年间即有此类花鼓戏的演出,社班在吸取徽班和扬州清曲剧目后,形成比较成熟的花鼓戏,因花鼓戏以丝弦乐器伴奏,唱腔细腻,故俗称“小开口”。
扬州香火戏由原农村烧香敬神、香火会演变而来,“香火”即主持香火会活动的男巫:因香火戏以大锣大鼓伴奏,唱腔高亢,故俗称“大开口”。

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扬剧

6. 扬剧的经典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鸿雁传书》是扬剧著名演员高秀英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包公自责》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还乡》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

7. 扬剧的由来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补缸》、《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亲》等剧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臧雪梅等。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扬剧的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为调名,如〔探亲调〕、〔补缸调〕等;来自“扬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妆台〕、〔满江红〕、〔剪靛花〕、〔银纽丝〕等;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编成新曲。扬剧的脚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脚尤为突出。传统剧目有300多个,绝大多数是用幕表演出的传说故事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现代戏有《夺印》、《黄浦江激流》等。著名演员有高秀英、金运贵、王秀兰、石玉芳、华素琴、顾玉君等。

扬剧的由来

8. 经典扬剧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 
  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鸿雁传书》是扬剧著名演员高秀英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包公自责》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还乡》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