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的概念

2024-05-07 00:27

1.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
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扩展资料:
人居环境城市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简单说来,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
同时,从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20年两者之比将为3.5 : 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
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以及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概念

2. 人居环境的介绍

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等;全世界有40%至5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贫民窟中;整个人类住区(城镇和乡村)有十多亿人缺少住房或居住条件十分恶劣,至少有1亿人无家可归,有6亿人生活在各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 历年世界人居日主题 为了唤起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为人居发展作出努力,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第四十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十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世界住房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3. 人居的环境名词

人居是指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住区质量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居的环境名词

4. 人居环境的类型

如前所述,人居环境涵盖所有的人类聚居形式,通常可以把它分为乡村、集镇和城市三大类,其中镇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常有“城镇”、“村镇”并提的情况。城、镇、村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的差别首先是人口数量的差别。划分城、镇、村的人口指标因国家而异。在我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可设市,2千~10万的可设镇,2千人以下的居民点为乡村。其次是人口劳动构成的差别。城市和镇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为主,乡村以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人口为主。第三是人口密度的差别。一般说来,城市人口比较稠密,乡村人口比较稀疏。经济活动的差别城镇是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地方。乡村除了少量第三产业活动以外,耕作业、林果业、放牧业、渔猎业等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从另一方面来讲,城镇土地只与城镇经济活动发生间接关系,为城镇居民的工作与生产提供活动空间,其利用主要是物理机制。乡村土地与农业经济活动发生直接关系,深刻地参与生产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其利用主要是生物化学机制。社会文化结构的差别城市居民的民族与宗教色彩、文化与职业构成都很复杂;乡村则比较单一。城市拥有众多的学校、科研单位和文艺、体育、娱乐、卫生设施与机构;乡村则比较少。城市建筑风格追求美观精巧、多元和谐,并力求开拓高空和地下空间;乡村建筑则朴素自然、简单实用,一般很少有高层建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很有规律,习惯于在工作日严格地按时间表作息,周末则购物、娱乐、社交。除出差和远游外,城市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的季节性,农忙时,日出即起、日落即归,农闲时则可自由安排时光。乡村难以提供人们所需的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和文化娱乐设施,因此不定期地“进城”成为农民生活中的要事。区域中心地位的差别城镇多是某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决策机构的聚集是城镇的一大特色。乡村只是区域聚落体系的最基本单元,不具备中心性地位。景观的差别城市景观的多维多面性是乡村无法比拟的。在城市,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有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有成片如林的厂房烟囱,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有人群熙攘的商业大街,有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事实上,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看到,城市景观是景观环境的一大组成部分。与城市相比,村、镇景观比较单一。“十”字型或“井”字型的主干街道,中心区几座公共建筑,成片的平房,稀疏分布的几座厂房,构成了集镇景观的主体;绿树和菜地,构造朴素的农舍和简单的生活、生产服务设施,再加上几条小路和一条小河,就组成了具有田园诗意的乡村景观。

5. 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有关其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具有多样性,但是这些建立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评价指标又具有统一性。因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变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表8-8表述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大代表性。它包括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三部分。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表8-8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功能指标  结构指标  协调度指标        物质还原  固废无害化处理率  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  社会保障  人均保险率  废水处理率  人均期望寿命  失业率        工业废水处理率  万人具有高等学历人数  劳保福利占工资比重        资源配置  电话普及率  基础设施  人均道路面积  城市文明  万人拥有藏书量  人均生活用电  人均住房面积  卫生达标率        人均生活用水  万人病床数  刑事案件发生率        生产效率  人均GDP  城市环境  污染控制综合得分  可持续性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万元产值能耗  空气质量  科教投入占GDP比重        土地产出率  环境噪声  城乡收入比          城市绿化  人均公共绿地        绿地覆盖率            自然保留地面积            此外,《美国城市文化》一文在研究今后50年的环境变化时,曾对世界16个城市进行“城市舒适度”的评比,共列了23个项目,分别予以评价,最后进行总分评比。归纳起来,其标准可分为下列3类:· 良好的自然条件及其利用。包括美丽的河流、湖泊,大公园(群),一般树丛,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观,洁净的空气,非常适宜的气温条件等· 良好的人工环境的建设。包括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大道(系统),美丽的广场(群)、街道的艺术、喷泉群、富有魅力的人工景观等。· 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包括杰出的博物馆、富有盛名的学府、重要的可见的历史遗迹、众多的图书馆、剧院、美好的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可口的佳肴、大的游乐场、多种参与游憩的机会、多样化的邻里等。参与评比的城市在前两方面比分接近,可以说大部分城市均具备条件。评比结果,巴黎、伦敦、罗马名列前茅,它们评分在第三方面,即城市喷泉、剧场、街道艺术、私人画廊、可见的历史遗迹和参与游憩的机会等项多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居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是个拥有多种功能的有机综合体,上述指标体系的纷繁复杂性反映了这一点;同时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本身又是统一的,这表现在从总体来看,指标体系的相似性。从环境舒适度的角度讲,可对从不同角度制定的指标体系作如下归纳:l l 各指标体系中有四个因素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性:住宅条件(室内和室外)、生态环境质量(包括绿化和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基础设施(道路)、服务设施(服务网点等)。l l 不同角度出发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差异,对于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借鉴作用。从居住环境角度出发的重点在居住小区,侧重小区内部居民生活的完善;从人居环境角度出发的指标体系考虑了整个城市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这种逐步扩大研究范围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能生动反映居民生活特点;而侧重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重点则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对环境舒适度而讲,具有间接的支撑作用。而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仅在部分指标中有所体现,没有一致的见解。总的来说,环境舒适贴近人的生活,上述指标只能反映城市的整体状况,对环境舒适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作为环境舒适的指标必须进一步细化。其细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园林的指标不能仅限于人均公共绿地和绿化覆盖率,应该包括居民的可达性指标,诸如到不同公园、应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居住区内部小游园的面积控制等。另外,对城市人文环境或者说城市软环境的评价也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

6. 农村人居环境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摘要】
农村人居环境名词解释【提问】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回答】

7. 人居环境科学的意义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的五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于研究人居环境的包容性途径来讲是本质的要素 :
1-2.人与社会
社会通过人口变化动向、群体行为、社会风俗、职业、收入和政府来处理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重要的是,当小的社群被更大的社群吸收后,怎样保护这些小型社群的内在价值。
3.自然
自然代表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和社会在这个系统里工作和运转,我们也在这个系统里规划人居环境。人类、机器、人居环境和自然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而区域、洲和整个地球的承载力也极为关键。
4.建筑
常常用来代表所有的建筑和构筑物。
5.网络
交通、通讯和公共设施的的网络支持着人居环境,并通过建立结构和组织将它们联系起来。网络的改变将深刻地影响城市模式,同时网络的发展常常预示着城市和社会新的发展。
这五个元素在各自学科中都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人或者人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地理学(最近在生态学)针对的自然,建筑学、工程学和规划学中的建筑物和网络。与其通过将每个学科集合在一起创造一种“超科学”,毋宁将每个学科与人居环境相联系的方面集中起来,并用一种跨学科的途径将它们结合。假以时日,这些元素将在人居环境科学内部通过自发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得以相互补充。在本质上,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这就要求有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在面对最困难和最复杂情况时能够继续发展、实施和行动。

人居环境科学的意义

8.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认识1

吴良镛先生在20世纪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视野拉大。
  
 其提出基于时代发展的背景、理论革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其理论的发展认识中,汲取了西方理论及体系。
  
 早期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多偏重于从建筑师的视角理解城市和城市设计,苏联援建时期的城市规划偏重于“物质规划”或“体形规划”。
  
 既有理论一方面有些富有新意和新思想,但也往往缺少系统性;另一方面有教条化、概念化。在新中国初期建设中不断积累基于实际情况的经验。
  
 城市规划理论在近代受到重视,对既有理论的态度是,一方面不能全面否定,要加以总结和提高;另一方面要看到城市发展史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正视问题,探索前进,并向多学科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
  
 近代城市史中,产生了代表性的思想理论和实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华德发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他的思想目标是对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提倡“社会城市”,把城市与乡村的改造作为一个统一问题处理。实践中,建设莱奇华斯和韦林两个新城。基于“社会精神”开始全面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
  
 盖迪斯倡导综合规划的概念,出版《城市之演进》,同哲学、社会学与生物学观点解释城市在空间与实践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与社会方面的复杂性,指出在规划中要是不同部门和工作统一起来考虑。他把环境看成是多种元素的一种构成物,是在不同地址上人类进行多种活动的场合;介绍地点和就业之间多方的联系和综合性,以及他们对于定居点演化的持续影响。倡导“区域观念”,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重视城镇密集区,把城市乡村都纳入视野。重视调查研究,认为应对城市先诊断后治疗,提出系统的调查思想。提出有机规划的概念和“生活图式”。
  
 芒福德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影响深远的区域观和自然观。认为技术与人文是统一的,强调应从恩磊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角度来构筑美好的明天,注重人的需要和人的尺度。论述区域规划,倡导城市密集地区的区域整体论,提出保存自然环境重要,休闲场所的临近性。
  
 以上均未形成整体性与可操作性的科学框架。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论,启发吴良镛先生,应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即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的概念。自然的将建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聚居论”是基本理论,终而产生“广义建筑学”。
  
 道萨迪亚斯的理论特点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通过魂晶危机,看到城市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全面作用,与城市爆炸的事实,触发他建立“人类聚居学”。
  
 第二,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应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
  
 第三,在建筑与城市科学中,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
  
 第四,初步建立起理论框架。1975年《人类聚居学与生态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