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代的另类“药方”

2024-05-05 06:29

1. 来自古代的另类“药方”

前些天看《我不是药神》,里面有句台词印象深刻: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呢?一旦生病就要看医生,开药方。这里我们不谈“药神”,而是把眼光转向历史,看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药方。
  
 药名:乌金丹
  
 特点:大黄、巴豆、马尿、锅脐灰+敖广的鼻涕口水,酸爽十足。
  
 出处:《西游记》
  
 《西游记》第69回,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到了朱紫国。国王病重已有三年,满朝太医均无良策。悟空自告奋勇,给国王悬丝诊脉,确定病症之后,师兄弟三人在驿馆里开始制作“乌金丹”了。
                                          
 这个乌金丹都有哪几味药呢?
  
 服用乌金丹也不容易,需要六物煎汤送下,这六物又是什么呢?
  
 悟空唤来龙王降雨,以取无根水,敖广道:“既如此(只要一点引药之水即可),待我打两个喷涕,吐些涎津溢,与他吃药罢。”
  
 悟空开的这一剂药方,虽看起来荒谬奇葩,却也药到病除。对于朱紫国国王来说,悟空也不啻为他的“再世华佗”或“神医扁鹊”了。
  
  这里有个冷知识 :白龙马在取经途中,从不便溺。这是因为它本是西海飞龙,如果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八戒一开始不知其中缘由,等了半天都采不到一滴。还是后来悟空以“治病救人”为由劝服白龙马,方才取乐半盏入药。
  
  续篇:《琅琊榜》中的“乌金丸” 
  
 其实,在《琅琊榜》中,出现过一味“乌金丸”。这颗小小的药丸,是夏江的独门毒药。在两人对峙过程中,夏江恼羞成怒,强行逼迫林殊吞下乌金丸,也为林殊后来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这里的“乌金丸”和悟空的“乌金丹”,虽同为“乌金”,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大概如是。
  
 药名:冷香丸
  
 特点:既冷且香,难在“可巧”二字。
  
 出处:《红楼梦》
  
 《红楼梦》第7回,周瑞家的问宝钗服的是何药,宝钗把冷香丸的药方悉数告诉了她:
  
 
  
                                          
 除了这四时的花蕊之外,还要有相应节气的水露来配:
  
 四时花蕊与雨水,清冷异常,再加上苦涩异常的黄柏,才可压得下心头的热症。
  
 此处脂砚斋批语道: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有同者。
  
 药名:无名
  
 特点:药材稀奇,世间难有
  
 出处:《红楼梦》
  
 《红楼梦》28回,宝玉提到一个药方,后来薛蟠花千两银子,寻了二三年才配成,这个神奇的药方是:
  
 这里脂砚斋的批语:只闻名,听也不曾听过、还有奇的。
                                          
 至于这个药方的真假,从脂砚斋的批语来看,大概是宝玉胡诌的,凤姐说薛蟠找她要珍珠一事,可能是为了帮宝玉圆谎。
  
 细想起来,这时的宝玉和祖母、母亲、姐姐妹妹们在一起,心情极为快活,信口编出一个药方来,聊供大家一笑,还是很符合一个十几岁男孩子性格的。
  
 药名:萃仙丸
  
 特点:延年益寿,养生良方。
  
 出处: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康熙朝时,户部尚书王骘连续50年按此药方服药,活了80岁。后来他将此药方进献给了皇帝,后来收入太医院的医书中。药方配料如下:
  
 
  
                                          
 古人素来注重养生,方法各有不同。有人选择道家的炼丹之术,清朝的雍正、明代的嘉靖皇帝、《红楼梦》里的贾敬都是炼丹术的狂热爱好者。也有人选择各种滋补中药,康熙年轻时,也给孝庄太后进奉各类温补之药。但到了老年时观点有了很大转变,认为应慎用温补之药。服补药,竟属无益。
  
 这些来自古代的“药方”,或精细、或粗糙,有治病救人的良方,也有杀人害命的毒药。有真有假,但也折射出任何时代中,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渴望。纵有千金良方,不抵健康二字。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主张: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节制饮食,保持和谐,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
  
 能有健康的身体,便是一生最大的幸事了。

来自古代的另类“药方”

2. 《本草纲目》里的那些奇葩药方

       以下是《本草纲目》“服器部”里的一些奇葩方药和药方:
  
 
  
  
        “厕筹”
  
        【主治】难产,及霍乱身冷转筋,于床下烧取热气彻上。亦主中恶鬼气。此物最微,功可录。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厕筹”相当于现在的擦屁股纸。筹,竹片也。厕筹的外形与令箭(植物)差不多,或者说,在珍惜片纸的年代,普通人基本上不是揩屁股,而是刮屁股。那不产竹子的北方呢,更简单,干脆在茅厕里杵根粗细适中的木橛子,上部尖形当然不能太锐利,须呈点温柔外形,事后一蹭了之 。这种脏污东西怎么能治疗难产呢?首先是古人——即便是医家圣手也——弄不清形成难产的原因,而一切不能解释的现象甭问都是鬼神在作怪。那又该怎样对付鬼神呢,也简单,要么迷信膜拜之,臣服之,要么对着干,拧着来,而对手看不见摸不着,那就打心理战,以毒攻毒,拿来天下最脏污的东西来恶心你,类似于眼下讨债公司在债务人的家门是泼粪,看你丫挺的还敢跟我作对不。
  
 
  
  
 “缚猪绳”
  
 【主治】小儿惊啼,发歇不定,用腊月者烧灰,水服少许。方法是,将腊月的捆猪绳烧成灰,以水服用少许,可以治小儿惊啼。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小儿惊啼的主要表现就是哭,彻夜地哭,夜哭郎是也,弄得大人心烦意乱而手足无措。由于不明原因,医家来了也束手无策。那何物能止哭呢?捆猪绳可也。君不见杀年猪时,几个小伙先将其捆缚,在这个过程里,猪那是拼命嚎叫,那就是猪哭呀,其挣扎也就是人的发歇。止一眨眼工夫,猪就不叫了,这不是捆猪绳的功劳么。当然,此处并没有像杀猪一样杀死小儿的意思,而是要把隐藏在小儿身上的恶煞像猪一样降服住。就像一位大妈蛮横干预女儿的婚姻,几欲棒打鸳鸯散,女儿呢苦恼万分,二姨三姨便劝解:你妈是过分了点,但还是为了你好么。意思简单明了——只要初始的出发点是好的,那接下来的招数就错不了,你乖乖接受就是。
  
 
  
  
  “缴脚布”
  
 【释名】时珍曰∶即裹脚布也。李斯书“天下之士裹足不入秦”是矣。古名行滕。
  
 【气味】无毒。妇人欲回乳,用男子裹足布勒住,经宿即效。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关键在那个“回”字。“回”者,原本就有或原本就该有,只是展示未归而已。好比女子,生是李家人,死是张家鬼,一旦嫁人,全部心思就该回归至张家夫君身上,若那颗玲珑心还在娘家或遗落在另外的某个小伙那里,则必出怪,后果严重,譬如该哺乳而乳不出,皆由心思未定而致。裹足布固令人驻足,而人在夫家未挪窝,心魂紧拴他男也不行呀,故而必须是亲夫之裹足布方可。
  
 
  
  
  “自经死绳”
  
 【主治】卒发颠狂,烧末,水服三指撮。陈蒲煮汁服亦佳。
  
 【发明】时珍曰∶按张耒《明道杂志》云∶蕲水一富家子,游倡宅,惊走仆于刑人尸上,大骇发狂。明医庞安常取绞死囚绳烧灰,和药与服,遂愈。观此则古书所载冷僻之物,无不可用者,在遇圆机之士耳。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所谓“自经死绳”就是人上吊自杀用的绳子……烧成末,水服,可治疗癫狂。针对此别样手段,李时珍写道:凡是古书上记载的生僻物,没有不能用的,关键要在于要遇到聪明机灵会用的人。不能不说有一定道理,众所周知,精神病与常见的器质性病变不一样,须走“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需以心治”的路子。或者说,“自经死绳”区别于普通绳子者,在于其附着了某种邪灵,以毒攻毒,自然见效。顺便饶舌一下,在古代,从医家到患者再到患者家属,多少都有些迷信,“医巫不分”是也,医家如果利用这种迷信的思维环境,采用一点“哄骗”之法,于患者以心理刺激等干预,未尝不可一试。
  
 
  
  
 “尿桶旧箍”
  
 【主治】脚缝搔痒,或疮有窍,出血不止,烧灰敷之。年久者佳。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缝”“窍”者,角落也,易藏污纳垢,集邪招毒,而致病灾,或曰身体(包括局部)之箍失灵,中医讲究“以形补形”(像吃核桃仁补脑,外形近似),当然只能以箍补“箍”了。当然,这种业已废弃的箍须是竹藤之类质地,金属的话,无法烧灰呀。
  
 
  
  
 “死人枕席”
  
 【主治】尸疰、石蛔。又治疣目,以枕及席拭之二七遍令烂,去疣。疗自汗盗汗。
  
 山西上善若水评:所谓尸疰,指由死人传染给活人的一种病,“石蛔”不明。 “疣目”即眼橛子,医学上谓之麦粒肿。其中的逻辑是:尸疰、石蛔和疣目乃被中蛊或被诅咒之后的表现,故而须以与死亡相关的方式来疗治。“拭之二七遍”的“配药”过程颇有意思,所谓“二七”即十四天,“七”是与死亡发丧相关的一个专用词语,像一七,二七,三七......即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二个七天......等等。如果拭之二八遍呢,那不成,“二八佳人体似酥”,那是对神灵的亵渎。
  
 
  
  
 “灯盏”
  
 【释名】缸。
  
 【主治】上元盗取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上元节时盗取富人家的灯笼置于床下,可以令难孕者怀孕)。
  
 山西太原上善若水评:妇人怀孕,通常的表述是“有了”。有者,油也。穷人家的灯盏自然也点麻油(或其他油脂),但盏小油少捻细缸少,故不足取。上元节即元宵节乃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取圆梦之意。

3. 中药古今研究:豨莶草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图经》:“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者,亦能行大肠气……兼主风湿疮,肌肉顽痹。”
  
 2、《本草蒙筌》:“疗暴中风邪,口眼㖞斜者立效;治久渗湿痹,腰脚酸痛者殊功。”
  
 3、《本草纲目》:“苦,寒,有小毒。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风湿诸疮。生捣汁服则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曝,则补人去痹,故云无毒。生则性寒,熟则性温,云热者,非也。”
  
 4、《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肝、肾二经。补元气,祛风湿,强筋骨,长眉发,乌须鬓,明耳目。得酒良。九月九日采者佳。”
  
 5、《玉楸药解》黄元御:“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经,止麻木,伸拘挛,通利关节,驱逐风湿,疮疡壅肿,服涂皆善。研末,热酒冲服,治疔疮肿毒,汗出则愈,不可治中风。”
  
 6、《本草备要》:“宣,去风湿 苦、辛,生寒,熟温。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筋骨冷痛,腰膝无力,风湿疮疡。若痹痛由脾肾两虚、阴血不足,不由风湿而得者,忌服(风药能燥血)。”
  
 7、《药性歌括四百味》:“豨莶味甘,追风除湿。聪耳明目,乌须黑发。(蜜同酒浸,晒为丸服。)”
  
 8、《得配本草》:“苦、辛,有小毒。生寒,熟温。入足厥阴经血分。专治风湿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软弱。蜜、酒拌蒸,晒九次用。或捣汁熬膏,加生地、甘草、白蜜收之,酒调下。生捣汁服,令人吐。阴血不足,脾肾两虚,二者禁用。”
  
 9、《冯氏锦囊秘录》:“豨莶草,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筋骨冷痛,风湿疮疡;暴中风邪,口眼歪斜,久渗湿痹,腰脚酸痛,长眉发,乌须鬓,追风逐湿,除 痹门之圣药。但味苦气寒而莶臭,必蒸晒九次,加以酒蜜,则苦寒之阴浊尽去,而香之美味见矣。蒸晒不至九数,则阴浊尚在,不能透骨驱风,而却病也。”
     
 10、《药笼小品》:“苦辛。生寒熟温。治缠绵风气,四肢麻痹,长于理风湿,未免燥血。 亦可捣汁熬膏。”
  
 11、《本草新编》:“豨莶,味苦,气寒,有小毒。一云:性热,无毒者非。入肾。疗暴中风邪,口眼 斜,治久湿湿痹,腰脚酸痛,主热匿烦满。然散人之真气,尤不宜服,不宜用,而入之兹编者,何也?盖肾经之药,药品中尤少,肾犯风邪湿气,又尤难治,姑存之,以治肾中风湿之病。不知何故古人尽称此品,近人亦多乐用之,且有赞其百服则耳目聪明,千服则须发乌黑,追风逐湿。犹作泛等闲语,此真杀人之语也。”
  
 12、《饮片新参》:“苦微香腥。功主化湿热,坚筋骨,治湿疮,解痹痛。”
  
 13、《新修本草》:“主金疮止痛,断血生肉,除诸恶疮,消浮肿,捣封之。”
  
 14、《本草拾遗》:“主久疟”
  
 15、《中药大辞典》:“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 、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奇壬醇、豨莶精醇、豨莶酸、豨莶糖苷等,尚有内酯类,甾醇类等。
  
 2、本品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血栓、抗菌、抗病毒、降压等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豨莶草

4. 《本草纲目》里那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方药

《水浒传》里十字坡上的张青,孙二娘的包子客栈主打人肉包子,孙二娘有一句口头禅:“饶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读者及此,一般都会不自觉后背发凉。当然,那是小说,当不得真。
  
 不过,洗脚水还真是一味药信不?
  
 
  
  
 洗脚水
  
 李时珍《本草纲目  水部   洗手足水》:“《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既然没注明洗脚水之来,那就是说,凡健康者皆可,那孙二娘的洗脚水当然也在其中了。
  
 
  
  
 除了洗脚水,《本草纲目》里的奇葩方药还多着呢。以下粗略例出:
  
 
  
  
 车辙中水
  
 水部,车辙中水。释名:辙,乃车行迹也。气味:甘、平、寒、无毒。主治: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洗儿汤水
  
 水部,洗儿汤水。附方  《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意思是,妇人生产若遇胎衣不下,可取别家洗儿汤水,令妇人服下,但不能告知药自何来。(笔者注:“附方”二字的意思是:不惟本药典里如此认知,先前的药典里也有类似记载,故而此方剂的权威性毋庸置疑。)
  
 
  
  
 磨刀水
  
 水部,磨刀水。附方  吴球《活人心统》曰:“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
  
 
  
  
 神水
  
 水部,神水。附方  《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可解渴去热。——这个可信,该此水已非普通水,而是植物汁液。不过,仅限五月五日午时,且恰好落雨,便故弄玄虚了,仿佛刑场斩首似地。
  
 
  
  
 铜壶滴漏水
  
 水部,铜壶滴漏水。“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嘛叫“四末之药”呢,《管子·内业》:“饱不疾动,气不通於四末於。” 尹知章注:“四末,四支(肢)”,那“四末之药”便是针对四肢病变的药物了。那铜壶滴漏水为何能够具如此神效而他水不可呢?按,四肢者,人体之末梢也,而铜壶滴漏作为古代计时器,壶内之水可从此皿流之它器,循环往复,那为药自然也可轻易输送肢体末端。哈,眼下早已没有铜壶滴漏水了,那暖气片里剩下的残水可不?同样道理呢。
  
 
  
  
 烧尸场上土
  
 土部,烧尸场上土。附方   《本草拾遗》曰: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集玄方》曰: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灰亦可。
  
 
  
  
 蜣螂转丸
  
 土部,蜣螂转丸。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气味:咸苦、大寒、无毒。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以及一切瘘疮等。——其中的“项瘿”系何病症呢?就是现在的甲状腺肿大。蜣螂转丸即屎壳郎力推的那个大粪球。只可惜古代的郎中没有像现在医生一样留下“病例报告”。
  
 
  
  
 灶心土
  
 土部,伏龙肝。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气味:辛、微。湿、无毒。主治——呢,太多了,故未转附。简直百病皆治,无所不能,读者如有兴趣,可自行去查。
  
 
  
  
 粪坑底泥
  
 土部,粪坑底泥。附方  《圣济总录》曰:丁肿。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以滓傅疮四围,丁自出也。——意思是,若患红肿不消,可取粪坑底泥、蝉蜕、全蝎各一份,捣成铜钱大的饼。之后,香油煎滚,温服而下。剩下的渣滓则敷在肿凸四周,肿核自出,即愈。
  
 
  
  
 尿坑泥
  
 土部,尿坑泥。主蜂蝎诸虫咬,取涂之。——有否疗效不知道,只气味怕是难以接受。
  
 
  
  
 犬尿泥
  
 土部,犬尿泥。主治妊娠伤寒,令子不落,涂腹上,干即易。
  
 
  
  
 上述只是笔者撷取了《本草纲目  水部》和《本草纲目  土部》里的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剂,此外还有“火部”,“金部”,“石部”,“木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和“人部”因篇幅关系未涉猎,其中的不少药物可以说从原料到治病机理,皆匪夷所思,可谓奇葩。很希望有识之士,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评述一下,这些古怪东东到底是菁华还是糟粕,又该如何取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