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2024-05-19 02:00

1.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国金融危机,虽然对国内金融业的影响有限,但对于珠三角众多加工贸易型的中小企业而言,却是真正的冬天到来。欧美消费能力急剧萎缩,很多中小企业订单锐减,由于现金流紧张,不少中小企业主体会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滋味:企业要生存,银行告贷无门,在珠三角,不少企业主不得不通过借高利贷、变卖房产等方式“过冬”,有些甚至关闭工厂,一走了之,多年打拼的心血就此毁于一旦
专家建议,巧用保险可以更好地维系企业生存;此外,中小企业主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收益较好的债券基金、保本基金,以及利用银行定存,获得合理收益,兼顾企业发展和个人财务安全
中小企业主“过冬”策略之保险篇

  巧用保险维系企业生存

  如果企业此前有为企业职工投保的大额保单,企业就可以拿着保单到保险公司办理质押贷款,维系企业的生存。所以,保单有时比风险准备金更能抵御企业的风险。
同时,现在企业的风险准备金都存在银行,但这笔钱放到银行有个致命风险:一旦企业财产因债务被法院冻结时,风险准备金也会被冻结,失去其本来作用企业就有可能因失去流动资金面崩溃。

  如果企业此前有为企业职工投保的大额保单,企业就可以拿着保单到保险公司办理质押贷款,维系企业的生存。所以,保单有时比风险准备金更能抵御企业的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说,其财富存在四大隐忧:

  1.企业经营风险。市场行情风云变化变幻,企业利润率日见微薄,投资市场跌宕起伏,如何保存企业经营利润、防范投资不慎对财富的腐蚀,成为每个高端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

  2.家庭财富风险。很多企业家的家庭财富和企业财富合二为一,甚至有的企业家因为企业的破产而造成家庭财富的用于还债。

  3.身体风险。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企业高层管理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各种“商务病”缠身,甚至出现英年早逝。

  4.税收风险。企业经营税赋繁多,高收入者又要申报年度收入,未来遗产税征收迫在眉睫,如何合理转移财富,不至于“富不过三代”,成为高端人士的心病。
保险对企业主阶层意义重大:

  1.保全财富,保证家庭富裕生活。把企业利润和家庭财富用一种安全稳健的方式保存下来,不论企业经营好坏和投资损益,家庭高品质生活得到保证。保险既在事业蒸蒸日上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能在处于困境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2.避债功能。《合同法》规定受益人的保险金请求权来自人身保险合同的规定,故受益人获得的保险金不属于被保险人的遗产,既不纳入遗产分配,也不用于清偿被保险人生前债务。

  3.避税功能。国外一般都有较高的遗产税税率,中国遗产税虽然尚未开征,但是未来确有开征的可能,而保险就是最好的规避遗产税征收的投资工具。

  4.风险转移工具。高端人士各种人身风险,如健康、意外,可以通过保险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让自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事业的开拓中去。

  知识点一:企业主保障计划应该以保障型为主。对于企业主,买投资型保险意义不大,但养老险,定期寿险这类保障险种以及有利于财富安排的险种是必要的。保险本身不具备直接投资的功能,只是风险管理和理财工具。对有钱人来说,保险更多的是面对财富风险。对富人来讲,保险可能不会让你更有钱,但当你和你的财富面对不可预测的世界时,保险会让你变得更加容易把握未知的将来。

  知识点二:很多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资金周转得越快越好。而一般的保险产品都具有融资手段,保单一般随时可以质押变现,只要需要就可以到银行或保险公司按照相应的贷款利率进行质押贷款。保险单这时就相当于存折,流动性大大加强。记者孙君成

B-I-N-少 回答采纳率:45.9% 2008-11-30 18:00 
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情况下,生存尤其艰难。一是无订单,二是资金周转不过来。

很多企业订单锐减,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尤其是很多出口为主的企业,经济危机下,国外购买力下降,出口大幅下降,很多企业直接倒闭了。

江浙一带,倒闭的中小企业,都是数以万计,珠三角地区也是数万家倒闭。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2. 中小企业如何度过金融危机?

一、经济调整前期的企业应对策略

1、调整战略,开发新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一些原来的扩展规模的计划应该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审视。一方面,市场在金融危机后有一定变化,绝大部分的出口与内销市场的消费行为与国家政策都会变。对外,要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萎缩的新情况,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对内,以内需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结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为减缓市场萎缩程度,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高老顾客的新鲜感,提升顾客群对本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二是提高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让顾客有“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满足感。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会象老一辈那样花心思去修理家里的用俱或日用品,要么“一个电话搞掂”要么“扔掉”是普通大众的心理,优质快速的服务团队是耐用品生产企业销量不减的重要保障;三是满足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开发或挖掘新的顾客群,如果这方面做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安排产品库存
以销定产,可以降低商品库存成本。以销定存,可以大大减少产品生产环节中原材料和在产品的积压。在服务业和零售业中,预订销售策略被广泛的应用。预订销售是指顾客或者零售商预先向企业订购用于将来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它是企业增加利润、减少库存的一种有效策略。
经济批量法的运用,企业可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和保管费用,从而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资金成本。

3、增加利润源
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争取得到国家专项投资款项或者政府采购订单。专项资金的支持是企业减少因宏观环境不利而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有效措施,政府订单可缓解企业订单不足的压力,且可以保证企业有一定的销售保有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是企业增加利润源的手段,如前所述,增加花色品种,提高服务质量等都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具体措施。

4、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资本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坚持量入为出的稳健财务政策,谋求长期的资金动态平衡,严格控制投资前景不确定、盈利能力不强的投资,严格控制企业对外担保;加速企业资金的流动;将企业的半成品库存尽量锁定在原材料阶段,待有出货指令时才生产成半成品;如遇到合同取消或产品淘汰时,原材料的变现价格远高于半成品。

5、谨慎用工,严格控制企业成本
一要“人尽其才”,人工费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务型企业尤其突出。合理用工就是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提高企业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在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前,须对待聘人员能力、岗位适用度等进行严格的测试,避免贸然聘用增加企业固定成本。
二要“物尽其用”,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窝工和材料浪费;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降低废品率;建立岗位责任制,减少设备和生产物资被盗、毁损、丢失等非正常损失。

二、金融危机后的长期发展策略

1、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
金融危机后,市场发生了变化,企业的战略必须进行调整与重建。企业管理层要重新审视原来的计划策略,进行重新调整,这样才能与市场发展同步。经营战略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总体谋划有显著的特征。即挑战性、竞争性、多样性。挑战性是说企业只保持强烈的进取性、进攻性,有一个较高的期望值,这样才能在危机到来时或者危机之后的重建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的兴衰取决于经营战略正确与否,只有敢于在较高的起点上来考虑自己的经营战略,才能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当然,挑战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客观实际。竞争性是说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要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只有敢于在国际市场驰骋,才能稳定地占领国内市场;只有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企业才能缓冲国际市场的冲击,当前中国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战略,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是重要机遇,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值得我国企业去思考,也值得为之调整战略重点,积极谋求新的增长点。
2、加大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力度
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创新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和生存能力。应该说,当前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企业下一步的战略重点应当包括找到这种差距,弥补这种差距,最终实现超越。这都要从这两个方面去找。管理与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抓住这个核心长期做文章,才能让企业长期占据有利位置。
3、打造企业发展品牌
在金融危机打击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分析竞争中的企业可以发现,在竞争中惨败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品牌,知名品牌受到的影响较小。所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还是靠品牌来生存。有人说:可口可乐今天倒闭,一个月后换个地方就能开工,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命之本,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何谈国家的经济实力。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华为的崛起,也看到了联想的走出去,还看到了工信部新车目录中的上海牌、红旗牌汽车等。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重创,调整期企业应充分利用好机遇,在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大胆调整经营战略,创新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旧制度,在金融危机后脱胎换骨,迎接新的春天。

3.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使得经济不景气,消费力下降,生产过剩。由于中小企业一般只进行订单处理、生产、批发、零售这样使得订单减少,工厂开工率过低,货物难以消化。但成本却没办法减少,因为都是人力,电力,水力,厂租。中小企业没办法再投资原有的产能以及新的开发使得企业不能抵消通涨带来的压力。最后中小企业选择放弃原来的行业进入到楼市和股市的资本市场上投资,没办法把实业搞下去。这就是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至于资本经济的膨胀。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4.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5.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二)应对措施  1、中小需直面金融危机 立足长久发展  首先,中小企业可在转型中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后期的发展之中的“转型”。而且,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企业发展目标“定位”明确,有助于“转型”成功,而“转型”成功也更加坚定了企业的“定位”的准确性。  不过,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此时,其“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就将提到日程上来。只要经过创新的产品才能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而更多企业的“转型”成功,势必推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于是,有人说产业升级是市场“逼迫”出来的。的确,当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模式受到制约。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转型"的问题,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就成为企业的转型的利器,企业应该从长远战略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问题。  其次,中小企业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其实,“转型”也是一种“发展”。中小企业的“转型”不是一天能够实现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而且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企业转型才能够更容易成功。的确,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和发展。而其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风口浪尖,企业要读懂经济的风向标,其自身必须要配备金融方面的专业的人才,乃至成立专门的金融时局分析机构,以帮助企业转型。虽然,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可能会很高,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实现,但是,这是迎合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的必然需要。另外,企业要想成功转型和长久发展,前期就需要在研发上多投入。 而且“资金”要与“人才”充分结合,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想做大的企业必须要走这条路。企业家要有事业心,赚了钱以后应该投资搞科研项目,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只要懂得投资,才能发展,才能找到机会融资,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第三,政府扶持助推动中小企业转型。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以为,还有依靠外力,当然,这里的外力,其实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与国际公司进行合资或者与相关机构进行结盟,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扶持,而且,如果没有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之缺乏资金等优势,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也将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比如,政府帮助等等! 但是,任何中小企业都必须地清醒认识到,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会尽可能提供一切条件,但是政府绝对不可能做的,让所有的中小企业都生存下去。即使如此,金融机构也不可能做到,它们毕竟要考虑到借贷的风险等问题。所以,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首先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抓住市场需求。 还要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有很好地解读,根据它的指示来制定自己转型的方向。比如,这段时期,国家会重点支持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那么,你的企业最好能介入这个领域,或者与有关联性的行业。因为,这样的领域很可能会得到更多包括财政、税收甚至银行信贷等这方面的政策扶持。  经过转型的企业经历大磨练,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外贸企业可以经过转型,慢慢的从主营进出口转向国内市场,把外销延伸到国内市场,同时把消费引向国内市场,这样就多了一个保险,无论是资金还是产品都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同时这样还迎合了国家目前的法规政策。  2、鼓足信心,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是一种策略,如今,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来说,哪个行业更有优势,可能都差不多,关键一点是需要中小企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在我国加入WTO之前,不仅,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而且其在劳动成本和厂房用地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于是,中小企业在前几年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历程。  第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其实,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大的弱势就是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所占的出口优势逐渐被丧失,于是,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技术设备的升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未来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需要配备一些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 在05年5月汇改以前,中国出口基本没有什么汇率风险,市场上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波动风险也不大,于是,在这种宏观经济面比较好的局面下,几乎不会遇到国内外市场和银根的突变的问题。但是,面对现在的金融动荡的局面,企业要想考虑到自身的生存问题,就必须对包括出口汇率等相关知识和外贸政策有必要了解。甚至,需要专业方面的人员来研究和分析汇率的变化等现象,以此对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引。  第三,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融通之下,企业要了解和掌握国际的金融政策的变化。企业了解国际的金融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外贸企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国际“银根变化”。所谓的“银根变化”就是指从美联储到中国的人民银行银根的紧与松,包括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以及居民存款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很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来不断的进行调控。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找到“退”的方法,将危机对企业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点,这本身就是值得称赞的壮举。在“危机”之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进一步开拓企业的生存空间,了解当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的形势,为企业将来更好地发展积蓄力量,争做行业的领头羊!  3、金融危机下投资创业:首重现金流  对于小本投资的创业者来讲,应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应对金融风暴?德庄集团董事长李德建、西南大学经济学博士潘晓成等一些企业家和经济学者总结了几点经验。  首先,在各种行业选择中,要选择现金流快的行业。经济不景气之时,拖欠货款很严重,如果是选择现金流慢的行业,刚创办的小企业稍不留神就会被拖垮,现金流充足至少可以保证能够生存。餐饮、干洗、洗车等行业都是现金流快的行业。  其次,要做传统的大众消费行业。在任何时候,基本消费市场是最可靠的,无论在经济繁荣期或萧条期。消费分大众消费和奢侈消费,比如星巴克是休闲消费,现在加盟要谨慎。同理,旅游、汽车等行业的投资要小心。  三、 金融危机下创业机遇大于挑战  一方面危机来了,会吃掉一些弱小或长期有问题的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和伤痛。同时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灾难和伤痛面前人们更能记住教训,并深度反思。 另一方面,没有在危机中倒下的企业增加了风险意识,采取了更多积极的策略和调整措施,使企业克服很多在平时难以暴露的缺点,加强了内部的协调,最终增强了危机应对和过冬御寒的体力。金融危机下风险投资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危机下,创业融资肯定会比较困难,因为整个投资界这一阶段的投资都会比较谨慎。”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国进一步解释说,投资界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利的,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风险投资商所投公司的资产在缩水,企业的价值在减少,风险投资商拥有股份的价值在减少,于是他们就宁可选择不投。  虽然金融危机造成了风险投资商的谨慎投资,但在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看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他认为,从局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比原来更快。既然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国家肯定是要发展有潜力的、有很高的核心能力的新产业和新方向,这种新方向的选择,就有可能让创业的新兴企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给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国际形势好,不一定你的创业项目方向就好,国际形势不好,并不一定你的创业项目方向就不好”,刘庆峰认为,目前的形势对创业者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他鼓励创业者,只要想清楚了就去创业,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创业者的内功怎么样,只要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是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项目,就可以创业。  赛富亚洲风险投资人阎焱在接受采访时也发表观点:风投是在别人不敢做投资的时候去做投资,对风险投资基金来讲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机会,尤其是在金融风暴的时候,手上有现金的人永远是最有利的,当今市场大幅度波动,包括有一些非常好的优质公司,在这个时候股价都出现下跌,可能对投资人来讲,也许我们看到的满眼都是金子。 (主持人:你的意思现在风投业务非但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到处都是机会?) 阎焱:也有负面影响,比如投资以后上市公司股票都会出现大幅度波动、下跌,但对风险投资来讲,绝大部分公司还是没有上市,没有上市的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投资角度来讲,投资项目来源更扩大,以前在股市比较高的时候,你投资项目的来源比较有限,现在你可以投些上市公司。另外在估值方面也大幅下降,所以对真正的风险投资基金来讲,可能对于一个大的金融市场的波动,唯一受益者是风险投资基金。( 主持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做风投的人非但不会清闲下来,还会比以前更加忙碌,因为风投比其他投资基金更加偏好风险,是吗?) 阎焱: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精通商道的人来说,危机面前需要坚忍和积极自救,同时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更容易暴露企业的问题,激发企业家的自救决心和潜力。危机未必不是好事,正如“狼来了”的时候要辨证看问题。  一方面危机来了,会吃掉一些弱小或长期有问题的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和伤痛。同时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灾难和伤痛面前人们更能记住教训,并深度反思。  另一方面,没有在危机中倒下的企业增加了风险意识,采取了更多积极的策略和调整措施,使企业克服很多在平时难以暴露的缺点,加强了内部的协调,最终增强了危机应对和过冬御寒的体力。

麻烦采纳,谢谢!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6. 大型企业怎么面对金融危机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的大型企业融资渠道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市场需求量减少引发的矛盾,企业间竞争加剧、商品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继而连锁反应是资金链绷紧、断裂;企业裁员;企业倒闭。

  面对如海啸般的金融风暴,去年还是盈利丰厚的企业今年就可能停产关门。在市场的严寒随冬季的来临一起到来的时候,企业中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目前的市场中就像走摇摇欲坠的独木桥,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万劫不复,因此,大量缩减投资,甚至主动破产、倒闭,以规避风险;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现在正是赚钱的商机,因为,目前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都相对偏低,竞争对手的压力也相对要小得多,而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帮助却非常多。持这样观点的企业便大胆的扩张,甚至还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已经倒闭企业的设备等资产,或低价囤购生产资料。但最终,两种观点取得的成效多数都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战略的规划与分寸的把握。

  虽然现在中国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考验,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亏损,甚至破产。但是,辩证的来看,危机的“危”字虽然代表了危险,但是危机的“机”字则代表了危机背后的机遇,笔者以为,这将是一次春随冬至的经济危机。寒冬中有料峭的风雪,也有温暖的港湾,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要冷静的思维与明智、果敢。以下就金融危机时企业该关注的5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经营建议。


  1、减少消耗,以度寒冬

  我们的企业要向自然界的动物们学习,冬天时尽可能降低自身消耗,只管控好心脏、呼吸等关键环节,以挨过寒冬。企业也是如此,此时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降低非必要性开支。消减企业中可有可无的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控制营销投入;减少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量;取消不必要的扩张计划等。当然,战略性扩张与储备等计划除外,但必须严格控制在风险线以下才能实施。

  中国的企业很多还都是粗犷式经营,管理成本很高,浪费很大。遇到市场不景气时应该及时进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初也是因为市场前景不清晰,原材料价格波动非常大,市场低迷等因素才逼出了零库存管理方式。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库存等不合理带来的消耗;人员利用率低或不恰当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负债结构问题造成的利息损失;各种非必要性支出增加的成本等问题,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市场情况乐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当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此时应该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解决各种浪费与消耗问题,财务方面要严格监控资金链的健康运转,减少负债,增加资金流动性,减少呆坏账。经营上要缩短经营周期,放下架子与贪念,不过分苛求经营的高利润率,因为高利润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与激烈的竞争,可以选择利润率虽低,但风险小,竞争相对较小的经营方式,把功夫放在如何提高周转率上。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大卖场,一年几百亿的收入,不是靠的高利润,他们的利润率不过2%——3%,但是他们的资产周转率竟然可以到达24次/年。而我们一些企业宁可承担高额风险去追求商品的利润率,结果资产一年周转不了几次,总体收入并不理想。

  2、调整产品结构

  企业必须敏感的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所销售的产品,很多企业面对滞销,不是减产就是全力促销,从不想自己现有的商品是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其实,有时只要根据市场情况,应时而动,调整产品,就可以回避滞销。比如,当原油价格高涨时,一些汽车制造商洞悉商机,推出小排量节油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减少大排量汽车的产量,回避了商品积压的风险,还获得了商机。

  我国家电行业也是如此,刚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就有一些家电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危机与其背后的机遇,不再研发、生产昂贵的高端家电产品,而是在商品的节能、实用、便宜上下功夫。在卖场里,虽然商品上贴有大大的打折条幅与诱人的降价金额,但高端家电展位前依然是门可罗雀。而高性价比的中、低端家电展位前却人头攒动。很多家电企业还把握住了商机,推出一些迷你型小家电,单价相较大型家电便宜很多,而商家的利润率却并不低,销路也出奇的好。

  3、弹性营销投入

  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迷思之中:遇到市场环境不利,要么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想以强势营销的方式冲出市场困局。还有一些企业则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大幅减少,甚至彻底停止营销活动,以求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其实,本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说是问题就是问题,说不是问题就不是问题,因为,对与错之间就看你怎么把握,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把握正确,危机就会转化为机会。

  在营销投入上我们很多企业也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现在市场不景气,营销投入就要精打细算了,要避实就虚,不进行大规模、高投入,风险性大的营销投入。减少大众化广告传播和品牌传播费用。可以专攻一个点,或进行低成本营销,比如口碑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操作的原则是投入要小,方法要巧。

  4、危机时如何用人

  说到用人,又是一个中国企业常犯的通病:经营战略的短视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经营情况良好时不去管理可能已经臃肿庞杂的内部组织,导致人浮于事,造成很多人力成本的浪费。当企业经营情况不利时,才想到削减成本,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量裁剪员工或降薪。这样虽然暂时的减少了成本开支,但是可能因为企业短期大量“失血”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当危机度过后,岗位缺失,自然又大量招募员工,这一裁一招便产生了很多的人力成本浪费,因为,一名新员工要熟悉并胜任工作岗位,必须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所能产出的价值是很低的。

  曾经,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没有盲目裁剪员工,而是进行了合理调配,当时企业的研发工作基本全部停止,技术人员就是多余的了,三菱集团没有把这些经验丰富,业务专精的人才辞退,而是向他们表明态度:企业不舍得赶走你们这些与企业一起打拼的伙伴、行业的精英,但是又实在没有工作给你们做,建议你们到“战场”的最前线——做销售人员,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大部分技术人员都留下来做了销售,他们最了解汽车不过,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做销售时他们的专业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销售额比普通销售人员好得多,在市场危机时为企业增加了很强的竞争力。当经济危机过去以后,汽车销售开始复苏,那些研发人员又被招回去做技术研发,因为做过了销售,这些研发人员更知道顾客最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开发出了很多受顾客欢迎的汽车。

  这个例子可以提示我们,重要岗位的员工不可以轻易的裁掉,否则当企业再需要他们的时候将付出高昂的成本。企业在迫不得已需要裁剪员工时,主要是裁剪可替代性强的岗位,比如没有熟悉、适应工作成本的低技能岗位。而核心或高技能岗位的员工尽可能通过变通的方式将其留下,因为,企业面临经济寒冬已经很不好过,此时在体内大量失血,必将更难挨过危机,虽然眼下看来这些人才“没什么用处”,但是,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时还需要他们帮助企业一起耕耘,而在寒冬中帮助企业比同行更快的复苏也主要仰仗这些人才。

  5、危急中的机遇

  笔者预计,未来一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金融危机对虚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企业的压力也会随着经济萧条而更加沉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危机的另一面就是机遇,因为,无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或市场经济中,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市场环境的恶化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进行市场洗牌,淘汰掉了一些弱小的企业,也为生存下来的强者留出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待经济复苏时,市场需求大量增加,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等待暴风雨过后的阳光。

  生存下去的技巧是即要不做,又要去做。所谓不做,就是不做那些消耗资源,加重企业负担,高风险的事。而去做,则是去做那些发现机会,可以突破困局的事。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家电企业不去做那些高风险,消耗资源的大型家电,去做金融危机带来的商机——便宜的小家电。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率又高。相信拥有这样智慧的企业,他们的冬天不会太难过。

  大型企业内部也是一样,不去做那些伤元气的改动,而是去做那些强健筋骨的事情,比如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与利用率;消减繁琐臃肿的管理层级;加强与客户的合作等。

  这次金融危机即像一个老师又像一个考官,它教会我们很多生存的本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反思。同时,它的考核也很严厉,没有学会应对危机的企业将被无情的淘汰出局。

  写在最后: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却很美好”,现在我们很多大型企业融资渠道不是见到残酷的今天而怯步,就是倒在艰难的明天,这个时候只有正确抉择,勇往直前,才能见到后天明媚的阳光。

7. 金融危机对私营企业的影响

那要看是什么样性质的私营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受的影响都不一样。
主要给你分析下对制造业私营的企业影响吧。由于中国的制造业主要是为国际服务的,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低迷,制造就成了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了,特别是大部分的私营企业,国企还有国家为依靠,但危机对私企的打击则是很致命,小点的企业都纷纷倒闭了。
主要的原因有:1.国际、国内经济低迷,行业需求量骤低,产品堆积,企业资金周转不利。2.由于人民币汇率升高,使得外国买中国产品的成本升高,使得很多出口型企业出口量降低。3.由于本次金融危机连带着通胀的危险,中国政府于前两年连续提升利息,也使得私企贷款成本提高,使得很多私企贷不到救命钱4.私企业主对行业也前景不乐观,将原本用于企业的资金,纷纷投入房产,股市投机赚钱,从而使实体企业雪上加霜。

金融危机对私营企业的影响

8.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最终导致全世界人民都受到不等价的影响!我过与外国相比,我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比较小的,这与各个国家消费习惯的不同有关,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主要是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是个喜欢贷款消费的国家,包括买房在内的很多消费都要通过消费,而并非所有美国人都有足够的信用资格可以贷到优质的贷款,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申请了次级贷款,这种贷款的特点是利率高,风险高,但贷款的门槛很低,本来美国经济繁荣时期这种贷款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美国突然宣布大幅升息,同时房价突然走低,许多人在压力之下选择了违约,不再还贷,而银行收回的抵押物因为贬值而不能补偿原有的本金加利息,这使银行大面积亏损,银行的亏损导致了企业获得贷款变得困难,资金链出现问题,银行业的危机也逐渐传导到了经济各个方面。欧洲的一些与美国消费习惯相似的国家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而我国与他们情况不同的一点是中国人并不习惯超前消费,我们在贷款之前大多都有足够的能力保证按时还贷,这保证我们不会出现次贷危机这种情况,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企业的业务上,因为外国经济的不景气,我们很多进出口企业因为业务剧减而生存困难,但这并没有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命脉,所以说尽管金融危机对我国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相对其他国家,我国受冲击较少。 中国预计2009年年末就会兴起!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放宽心态,坦然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