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4-05-10 16:49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领域取得了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阶段的飞跃,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当代人见证了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性工业大国的。
1949年-1978年是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这个时期工业化战略的特征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封闭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2.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取得哪些成就?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4.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5.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6.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企业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7.“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600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8.十年工业建设成就: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十年增长70倍;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文革”时期,工业生产遭受重大挫折。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等。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拓展资料:
中国近代工业是指在1840~1949年间在中国设立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中国近代工业主要的特征是短暂、快速、发展迅猛。
近代工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把中国推进了近代社会的大门,但由于这个进程不是中国近代因素不断积累的结果,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它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有违近代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畸形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工业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过7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迅速提升,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亿元,年均增长12.61%,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率1.1%;工业利润总额由1952年的28.3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亿元,增长2647倍;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52年的16.95万个上升至2017年的37.27万个,增长约2.2倍;工业企业资产由1978年的4525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1.5亿元,增长约248倍。
2.工业生产体系完备。目前,我国工业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3.制造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140_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提高1位,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这其中,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尤其突出。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竞争力指数最新结果显示,中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一并成为全球5个最具工业竞争力的国家。2016年,中国、美国和德国被列为世界最具制造业竞争力的前3个国家。
(二)工业生产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重工业优先发展,到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1.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大钢铁、煤炭、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减量调整,破除无效供给,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5700万吨、电解铝110万吨、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2.4亿吨、平板玻璃8000万重量箱。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2.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部分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据统计,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于首位,2016年其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超过1/4;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
3.“两化”融合日益深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分别达到63.3%、46.4%、4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
4.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2013-2016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2017年技改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增长16.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1.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8.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5.单位产品能耗明显降低。2017年与2012年相比,在统计的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中,吨钢综合能耗下降5.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11.0%、烧碱综合能耗下降12.6%、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4%、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5.7%、水泥综合能耗下降4.5%、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9.1%、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3.9%。按照统计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108项单耗指标测算,五年累计形成直接节能约1.0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量的近10%。
(三)制造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工业产品生产与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工业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165699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4.40%。其中初级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26846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8.74%;初级产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16.20%上升至2018年的32.85%。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在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由1999年的138853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34024.78万美元,年均增长13.07%;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83.80%下降至2018年的67.15%。工业制成品进口集中在机械及运输设备。
工业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493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487400.74万美元,年均增长14.34%。其中初级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94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5085.83万美元,年均增长10.59%,初级产品出口占比由1999年的10.23%下降至2018年的5.43%。初级产品出口集中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由1999年的174990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352021.25万美元,年均增长14.65%。
来源: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4.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工业上都取得哪些成就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49-1957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4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 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国民经济正待恢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明显发展,到1954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1953-195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在探索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都明显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记得初中历史教科书上有很多,比如第一辆汽车,第一台车床,第一个无缝钢管厂......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容国团在西德的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荣获男子单打冠军。 
中国发现大庆油田. 原子 弹爆 炸成功。
1.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3.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4.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5.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6.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 和与发展工作.

5. 我国工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亲,您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取得的成就是第一制造大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两化深度融合、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一、第一制造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二、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的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了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摘要】
我国工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提问】
亲,您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取得的成就是第一制造大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两化深度融合、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一、第一制造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二、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的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了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回答】
三、创新驱动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作为我国创新的主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此推动下,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四、两化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五、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回答】

我国工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6. 中国制造取得的成就

亲,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答中国制造取得的成就是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目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306家,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摘要】
中国制造取得的成就【提问】
亲,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答中国制造取得的成就是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目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306家,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回答】
幸福生活的变化【提问】
少年,多半是童年相关了。一个人的童年,对其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数据显示,在犯罪者中,多半的犯罪者是因为有着童年的阴影。在童年的时候,父母双全,并且陪伴自己成长,积极向上,正能量引导孩子,那就是一种幸福。一个家,少了男主人就少了安全感,少了女主人就少了踏实感。有着父母积极的正确的三观引导的孩子,很难没有朋友。有父母的关爱,有朋友的相惜,还能与大自然为伴,这就是幸福。人到中年,好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也许以前形影不离的朋友,变得甚少联系;也许之前无话不谈的爱人,变得沉默寡言;最关键的是,人到中年,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在职场上几乎是已经定型了,想要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实在不易。除了经验,似乎别的优势已然不突出。可是后生可畏,危机感无处不在。但是这个阶段又不能任意妄为,辞职或者闹事,因为要养家糊口。父母的衣食住行要得当安排,孩子的教育经费以及人生大事要全力操心。还有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体力也有所减弱。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能给自己带来忧愁。可是父母健在,孩子安然。一家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中年者的幸福。人到老年,好多东西已经退化,包括身体组织。日薄西山,距离这一辈子的结束只有一步之遥。很多人都发现并且脱口而出,人越老,越像小孩,可能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返璞归真,返老还童。人到了老年,儿女孝顺并且能常伴左右,对自己充满耐心与关怀,这就是幸福。若有发小也还健在,走动走动,一起回忆小时候的事情,说说笑笑,那更是一种幸福。【回答】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中国暂居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8%-9.5%/年)
  中国占据世界人口数目的第一位,共12.95亿人(2000年人口普查),土地面积占第三位
  全世界10个最高的建筑物有6个位于中国,包括最高的“台北101大厦”(目前建筑高度超过台北101的建筑在上海仍未完工)。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员
  中国拥有全世界士兵数目最多的军队
  中国是全世界三个拥有可以生产载人太空飞船技术的其中一个
  中国拥有1.32亿网民(2006年底),暂居世界第二位
  中文博客现有2080万个(2006年底),居世界首位
  中国现有移动电话4.2亿户(2006年底),居世界首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4年的雅典[url/]奥运会上,夺得32块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位
  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
  2040年中国将步入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消除贫困
  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成就?

一、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正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二、标志性事件:
1、土地革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
2、国家统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民族尊严: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战后,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恢复!
4、经济成就: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仪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
5、政治发展: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正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