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做了哪些事情?孔子为何对管仲评价极高?

2024-05-17 12:09

1. 管仲做了哪些事情?孔子为何对管仲评价极高?

说起管仲,了解东周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个人。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和管仲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管仲的辅佐,在齐国进行改革,齐国也不会有实力称霸。谈齐桓公,也必然会谈到管仲这个人。不过管仲的功绩远远不仅如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可以说非常高。


管仲去世后,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作为圣人的孔子更是说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些评价都可以说非常高。那么,管仲究竟做了哪些事情能让后世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可见,管仲的才能还是有很多人认同的。当然,齐桓公和管仲之间是有仇的,这一点我们先不讲了。齐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而管仲之后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齐国国力不断上升。齐国于是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不过光是这些事情并不能让后世对管仲评价如此之高。管仲更重要的做的是其他事情。


齐国强大之后,开始争霸天下,于是管仲开始帮助齐桓公进行争霸。不过管仲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可以说对整个中华文明来说影响重大。尊王攘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尊王。这个部分意思就是不管齐国怎么争霸,还应该承认周天子的,打着周天子的名义来做。第二部分就是攘夷,当时认为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是蛮夷,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这些蛮夷,维护中原文明。而让管仲能够如此之高的评价,正是攘夷这部分。


管仲认为,当时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这些蛮夷实力强大,影响中原文明,于是开始讨伐他们。不过要先讨伐北方,再去平定楚国。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跟齐桓公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狄人进攻邢国,齐桓公和管仲派兵救邢国,邢国很快得救。不久狄人又出兵攻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国灭亡。齐桓公不仅帮助卫国复国,还派了公子无亏带着五百乘车马和三千名甲士来武装卫国,戎守曹邑。还送了很多食物,帮助其修筑宫殿。


总之,不管北方的少数民族攻打哪个地方,齐国都会率先保护这些小国,防止被少数民族攻占。在齐国的保护下,中原各国没有受到少数民族的侵扰。除了攻打北方少数民族,还有就是向南攻打楚国。当然,齐国和楚国实力相当,齐国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过在名义上齐国是占有优势的,毕竟齐国打着尊王的旗号来进行的。


在这之后,不管少数民族政权攻打哪个中原国家,都会有诸侯起来联合打假共同抵抗少数民族入侵。也正是这样,才保住了当时脆弱的中华文明。当时的中华文明非常脆弱,而且中原地区诸侯林立,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如果不是管仲提出这个口号,中原各国估计早就被少数民族攻占了。这样中华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可见,管仲当时提出这个口号的影响之大。

管仲做了哪些事情?孔子为何对管仲评价极高?

2. 孔子怎样评说法家管仲

如按儒法分界,管仲大概是要被划为法家的,后世之人总是将他冠之于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以及韩非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之首,把他当作法家的先驱。孔子要比管仲小172岁,他出生之时,管仲已经去世90多年。管仲无缘参加后世的百家争鸣,孔子也无法与管仲进行儒法斗争。看看孔子怎么评说管仲,或许是很有意思的。
在《论语》中,孔子评价管仲的有四处。
有一处明显是贬的,而且贬得很有儒家的特色。这一段话就在《八佾篇第三》之中,大概说他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几乎什么都要与诸侯国的君主一样——“邦君树塞门(筑在大门外的矮墙),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类似茶几的土墩),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孔子那边,一个“礼”字的分量是很重的,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管仲既不知礼,又何言仁?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孔子“小管仲”,这大概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孔夫子应他的弟子所问,对郑国的子产、子西做了评价之后,也评说了管仲:“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夺了那一位齐国大夫的采邑,还让人家老得牙齿都掉光了也没有怨言,这无异是说,管仲这个人很厉害,很有手腕。可谓褒中有贬。难怪此语中的“人也”,有人翻译成“是个仁人”,也有人翻译成“是个人物”。 这种褒中有贬或贬中有褒,反映的或许正是他对管仲的矛盾心态。
反映这种矛盾心态的,见之于刘向《说苑·臣术》的也有一例:子贡问史上之名臣,齐国的,孔子说的是鲍叔,郑国的,孔子说的是子皮。子贡说:不对吧,应当是齐有管仲,郑有子产。孔子于是便说了一通“荐贤贤于贤”的道理:“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却没听说管仲也曾有荐贤之举。
《宪问篇第十四》中还有两处,却是完全赞赏管仲,甚至为管仲辩说的了。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相争失利被杀,召忽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智囊,召忽以自杀尽忠,管仲当了公子纠的政敌小白即齐桓公的宰相。子路与子贡就此对管仲之“仁”提出质疑。孔子对子路说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事,将此归功于管仲,还连声说“如其仁!如其仁!”孔子对子贡则说: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使民众至今仍受他带来的实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早就成为蛮夷之人了。还反问子贡:管仲难道能像普通人一样只顾着为主子尽忠而忘了天下百姓,在山沟里自杀而不为人知吗!如此这般评说,从大处着眼,全不拘泥于小节。
同是评说管仲,却是贬褒不一。若是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也可以引发一场“语录仗”的。一派说:“子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派说:“子曰:如其仁!如其仁!”旗鼓相当,难分胜负。难怪王充会说:(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关于管仲的“礼”与“仁”,孔子评说贬褒不一,我以为有两种可能:
或是因为答问的对象不同。《论语》中多有孔子答人问仁、问政的,都因提问人的身份或性格不同而不同。最典型的是子路与冉求问“闻斯行诸”(听说这是好事就去做),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他的解释是:冉求谦退,所以促进他;子路好胜,所以抑制他。评说管仲,也系答人所问。他说管仲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的那一次,提问的人,《论语》只说“或曰”,后人也未知其谁。假如此人也有“僭越”之念而想引管仲为例,孔子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不也很自然吗?
或是因为评说的时期不同。人的认识,既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孔夫子自然也不例外。孔夫子的弟子们曾有设想,假如给孔子一个平台,他也一定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这毕竟只是假设,真把这个平台给他了,按他的主张以礼让治国,是否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是一个未知数。管仲却是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一个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奇迹的。孔夫子怎能视而不见?
在此二者之中,我倾向于后面一种。刘向《说苑·尊贤》说到这样一件事: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管仲说了三个“不能”,齐桓公都遂了他的心愿,使他以“贱”为“贵”,以“贫”为“富”,以“疏”为“亲”。对此,孔子是这样评说的:“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这简直就是对于“管仲知礼,孰不知礼”那一条的直接颠覆。
儒家的老祖宗能克服本身思想之局限,正视法家先驱的功德,至少说明儒法之间并非就是那么的非此即彼,后人没有必要把他们搞得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3. 管仲做了哪些事拯救了中华文明,让孔子都称赞?

说起管仲,了解东周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个人。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和管仲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管仲的辅佐,在齐国进行改革,齐国也不会有实力称霸。谈齐桓公,也必然会谈到管仲这个人。不过管仲的功绩远远不仅如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可以说非常高。



管仲去世后,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作为圣人的孔子更是说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些评价都可以说非常高。那么,管仲究竟做了哪些事情能让后世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可见,管仲的才能还是有很多人认同的。当然,齐桓公和管仲之间是有仇的,这一点我们先不讲了。齐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而管仲之后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齐国国力不断上升。齐国于是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不过光是这些事情并不能让后世对管仲评价如此之高。管仲更重要的做的是其他事情。



齐国强大之后,开始争霸天下,于是管仲开始帮助齐桓公进行争霸。不过管仲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可以说对整个中华文明来说影响重大。尊王攘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尊王。这个部分意思就是不管齐国怎么争霸,还应该承认周天子的,打着周天子的名义来做。第二部分就是攘夷,当时认为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是蛮夷,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这些蛮夷,维护中原文明。而让管仲能够如此之高的评价,正是攘夷这部分。



管仲认为,当时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这些蛮夷实力强大,影响中原文明,于是开始讨伐他们。不过要先讨伐北方,再去平定楚国。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跟齐桓公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狄人进攻邢国,齐桓公和管仲派兵救邢国,邢国很快得救。不久狄人又出兵攻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国灭亡。齐桓公不仅帮助卫国复国,还派了公子无亏带着五百乘车马和三千名甲士来武装卫国,戎守曹邑。还送了很多食物,帮助其修筑宫殿。

管仲做了哪些事拯救了中华文明,让孔子都称赞?

4.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5. 孔子对管仲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在管仲之后的孔子曾经这样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成为蛮族统治下的臣民了。”可见是管仲辅佐桓公使中原华夏族免于南蛮、北狄的侵扰,他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管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他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留传于世的《管子》,就是后人根据管仲的思想、言论总结出来的。他的以法治国的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有些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孔子对管仲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6. 孔子孟子眼中的管仲是怎样的?

  司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一语,似乎不太恰当。孔子确实说过管仲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因为他几乎什么都要与诸侯国的君主一样。然而,孔子也另有话直接颠覆了这个意思,更有对管仲的高度评价。例如,他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事,归功于管仲,连声说“如其仁!如其仁”;又如,他说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如此等等,何谓“小之”?如果说是“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孟子小之”,或许倒是比较确切的。

  孟子与他的学生公孙丑曾有一番对话。公孙丑说:管仲辅佐国君称霸,晏子辅佐国君扬名,管仲和晏子还不足以效法吗?孟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真是个齐人,只知道管仲、晏子”。他对公孙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曾问曾参的孙子(也有学者认为是儿子)曾西,“你和子路哪个有德行?”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先祖父所敬畏的人。”那人说:“那么你和管仲哪个有德行?”曾西就不高兴了,说:“你怎么竟把我和管仲相比?”孟子反问公孙丑说:“管仲是曾西不愿效法的对象,你认为我会愿意吗?”这便是孟子“小”管仲的例证。

  孟子“小”管仲,看来是继承了“孔门”的一个传统。“孔门”传人中,对于管仲的“小之”,至少是从曾参的孙子(或儿子)曾西起就开始了的。在曾西眼中,不要说管仲与孔子,就是管仲与子路也有天壤之别,甚至不愿人家将曾西与管仲相比。孟子当然也是不愿效法管仲的。齐宣王召请孟子,孟子以病为借口推辞不去。有一个叫景丑的人说,你这样做,好像不合礼义吧。孟子说:“成汤对于伊尹、齐桓公对于管仲都不敢传唤。管仲尚且不能传唤,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孟子是有思想的人,当然不是因为前人“小”管仲而“小”管仲。但他是认可曾西“小”管仲之理由的。他与公孙丑对话时说到曾西的一句话:齐桓公那么信赖管仲,管仲主政又那么久,政绩却是那样的卑微。这大概既是曾西,也是孟子“小”管仲的一个理由。然而,按照孔子所说,管仲的功绩,170年后的孔子都受其惠,何言卑微?难道一辈子难以施展抱负,连自己都难以立足的,才算功德圆满?曾西以及孟子,认为管仲的功绩卑微,主要是因为管仲只是帮助齐桓公称霸,而未能辅佐齐桓公至王。孟子是相当强调王道与霸道之区别的。在他眼里,春秋“五霸”全是“三王之罪人”。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安能不“小”?然而,这与孔子的有关论断其实也是相违背的。如前所述,孔子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事,归功于管仲,“不以兵车”,使多少人免于战争之苦难?孔子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连声说“如其仁!如其仁”的,他并不认为管仲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对于“孔子小之”这句话,《史记正义》说:“言管仲世所谓贤臣,孔子所以小之者,盖以为周道衰,桓公贤主,管仲何不劝勉辅弼至於帝王,乃自称霸主哉?”由此观之,“孔子小之”云云,倒是应该改写为“孟子小之”的。孟子并不否认管仲是杰出人才,他在说“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举的实例之一,就是“管夷吾举于士”。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亦与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庶几相近。可见,司马迁用“小之”二字,是非常确切的——“小之”不等于“非之”,只是将此二字错用到孔子头上去了。

  “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小”管仲的倾向,也一直沿袭下来。如前所说,孔子确实也曾说过管仲器量狭小,不知节俭,更不知礼之类的话,或许孔门弟子以及儒家传人,对孔子的学说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只强调孔子的这些话,而没有顾及孔子对管仲的积极评价,于是孔子的这些话,就成了儒家传人“小管仲”的源头。但我也很诡异地想起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两个菩萨,各有自己的信众,甲的信众认为甲比乙强,把甲搬到乙的右边,乙的信众认为乙比甲强,又把乙搬到甲的右边,搬来搬去的折腾,全身的泥都脱落了。那天夜里,菩萨说话了:我们本来好端端的,都是被他们搬来搬去地搬弄坏的。

7. 管仲的评价很高,但孟子却是看不起管仲的,为什么会这

因为孟子主张的主要是治国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而未闻弑君也”等。管仲虽然是优秀的政治家,确是积极提倡军事和外交上强烈手段,属于主战方,所以孟子不赞同管仲的观点

管仲的评价很高,但孟子却是看不起管仲的,为什么会这

8. 孔子为什么批评管仲求答案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说学: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谥为“敬”,所以又名为管仲夷吾、管敬仲等。管仲为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国相,曾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为后人称道,孔子之时,必有言管仲为大器者,故孔子有此说。 器,本指器具。因为在古时候,器具尤其是作为祭祀所用的器具是比较珍贵的,所以古人常常用器来比喻有能的人。《论语·公冶长》中云:“子贡问:‘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此文所说的器与本文在意思上应该是一样的。 孔子言“管仲之器,小哉!”,有人认为:管仲为贤人,而齐桓公为贤君,管仲辅佐桓公虽称霸诸侯,但是不能行用王者之道,不能称王于天下,所以认为孔子以管仲之器为小。这也是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所说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缘故。本人认为此说欠妥。据《论语·宪问》云:“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云:“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从孔子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齐桓公和管仲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对于他们的功绩也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之所以说管仲为小器之人,从下文看,在于管仲辅佐齐桓公不能善始善终。虽然有功但恃功而骄,穷奢极欲,不守臣礼,所以孔子才称管仲为小器之人。 俭,节俭。三归,指管仲退朝回家有三处可归,也就是说家有三处。或云,妇人出嫁称归,古时一般国君才有三归,即一娶九女。管仲有三归,用国君之礼。此说也通。摄,兼职。古时,唯国君政事较多,臣各有职,不能兼职。如大夫之臣,家事少,家臣兼职。有人见孔子小管仲,于是问管仲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归,而家臣不兼职,又怎么能说管仲为俭呢? 然则,那么。树,立。塞门,即影壁墙,所以用来分别内外的。塞门,为周代诸侯之制。坫,指放置酒杯的土台,在两楹之间。反坫,指诸侯相互敬酒后,把空的酒杯放在坫上,此为周代诸侯宴宾之礼。而,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管仲既然不知俭,那么是否知礼呢?孔子以管仲立塞门、设反坫,明管仲僭用诸侯的礼节。如果管仲知礼,那么谁不知礼? 此处对管仲辅佐齐桓公期间,穷奢极欲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事实上,管仲死后,齐桓公宠信小人,最后不得善终,齐国诸子争位,国家大乱。应该说管仲作为国相也是有过错的。(《每日一篇(36)》《论语·八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