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关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对联

2024-05-10 02:41

1. 搜集关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对联

其一: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这一副对联在我的记忆中好多年都在用。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十亿神州尽舜尧
  
其三:
  农村除了在大门两边贴春联,还有敬天礼地的习俗,也在专门的神龛旁分别写有对联
  天:
诚心一柱香
早晚三叩首
  地:
土能生白玉
地可出黄金
  另外厨房中还供灶神(灶君):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搜集关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对联

2. 民俗传统七字敬神对联集锦

民俗传统七字敬神对联:
1、上联:神佑家风调雨顺;下联:仙扶众国泰民安!

2、上联:开天辟地功德无限;下联:抟土造人万代景仰。
3、上联:金炉不断千年火;下联:玉盏长明万代灯。
4、上联:敬恭诚则笃其庆;下联:昭格明戴赐之光。
5、上联:乃圣乃神监有赫;下联:维宗维袒启无疆。

3.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下面是历代文豪们书房的楹联,真乃大雅之境~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4. 中华民俗礼仪对联大全

  书    名                             中华民俗礼仪对联大全
  作    者                             马银春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简介
  在古代,过年的时间并不一致。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才把农历
  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把阳历(又称“公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一
  九四九年进而把“新年”改称为“元旦”。
  二、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
  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
  货充盈,卖年画、窗花、鞭炮、灯笼、脸谱、春联以及节日食品用品等,人
  们摩肩接踵,货摊一个挨一个,讨买叫卖,热闹非凡。
  在几千年形成的节日习俗中,像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
  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被淘汰。其他像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
  等习俗延续至今,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1.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是春节时贴在门上或楹柱
  上的吉祥语,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它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每
  逢春节,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点缀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这两个
  神像;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避邪。后来,大概由于雕刻神像太费时,就用
  两块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叫做“桃板”。再以后进一步简化,只在桃板
  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往门上一挂就完事,这叫做“桃符”。
  这种春节挂“桃符”的习俗从战国延续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上才出现联
  语,代替原来的“神荼”、“郁垒”的字样。
  桃符改称为“春联”和用红纸写春联,都是开始于明代。因明太祖朱元
  璋十分喜欢春联,所以他大力提倡,及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流传
  至今。
  2.贴年画
  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
  舍,人们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给人以春意融融、喜气洋洋的感觉。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
  而产生的。年画起源于门画,与桃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门画最初的题法
  是门神,据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缯二神贴户左右,左
  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来就没鬼,然而人们通
  过年画来祈求全家平安吉利的愿望却是可以理解的。
  3.放鞭炮、燃焰火
  春节期间,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噼噼啪啪”的爆竹
  声此起彼伏,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

   目录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第一节农历传统节日——春节
  一、春节的由来
  二、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第二节全国各大城市的春节风俗
  第三节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
  第四节端午节的传说
  一、美丽的传说
  二、端午别称知多少
  三、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第五节踏青扫墓的清明节
  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二、清明节的习俗
  第六节其他传统节日
  一、七夕节l
  二、中元节,
  三、中秋节
  四、重阳节
  五、腊八节
  六、冬至
  第二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风情
  ——漫谈中华各民族的民俗民风
  第一节西部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二节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三节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三章婚俗漫谈
  第一节有趣的婚俗
  一、最奇特的婚俗一抢亲
  二、汉族婚姻风俗——回门
  三、彝族泼水迎亲
  四、先“嫁”后“娶”的婚俗
  五、“从歌堂”及“打亲
  第二节民俗有融合,婚俗有风情
  ——少数民族婚俗种种
  第四章中国食俗大观
  第一节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第二节中国各大城市特色小吃
  第三节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
  第五章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第一节礼多人怪的礼仪
  一、藏区的绝对禁忌
  二、侗族对罢山歌开路迎宾
  三、客家的“崇九”风俗
  四、满周岁的“抓周儿”风俗
  五、蒙古族独特方式呈真情
  六、达斡尔族礼仪传统源远流长
  七、苗族“以心换心”交朋友
  八、热情的维吾尔待客礼
  九、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十、土家族的迎宾礼
  十一、瑶族香茶药浴宴宾客
  十二、裕固族双杯美酒敬贵宾
  十三、中国奇特的跪拜礼
  十四、中国情人节习俗
  第二节美丽动人的传说
  一、“踢乌兰”的传说
  二、藏族笛子的由来
  三、傣族赛龙舟的由来
  四、丢花包
  五、冬不拉的传说
  六、满族冰滑子的由来
  七、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八、苗族划龙船的来历
  九、畲族打尺寸的故事
  十、畲族的盘瓠图腾崇拜
  十一、耍狮子的来历
  十二、羊眼包子的来历
  十三、瑶族长鼓舞的来历
  十四、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第三节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一、有关财神的传说
  二、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三、赵公明——专管人间财富之神
  四、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
  五、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六、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第四节展现中华民族的国粹
  一、中华吉祥画与传说
  二、老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第六章中国生肖文化与民俗历法
  第一节十二生肖的来源
  第二节十二生肖在中华民俗中的作用
  第三节闲话“本命年”
  第四节十二生肖的文化象征
  一、鼠的文化象征意义
  二、牛话牛说,牛字牛词
  三、情趣洋溢的虎的谚语
  四、兔文化趣谈
  五、龙的象征意义
  六、蛇的象征意义
  七、马的象征意义
  八、妙用“羊”语
  九、望猴生义
  十、鸡的象征意义
  十一、狗的象征意义
  十二、猪的象征意义
  第五节鸡为何是五德之禽
  第六节龙起源的种种说法
  一、龙的原型为蛇说
  二、龙的原型为鳄鱼说
  三、龙原型的其他说法
  第七节与公历同步的民俗历法
  一、夏历(农历)__一阴阳规范历
  二、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三、公历和农历之间的转换
  四、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五、立春风俗
  第七章中国民俗工艺与民俗建筑
  第一节民俗的奇葩——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
  一、“泥人张”与惠山泥人
  二、北京皮影,
  三、冰灯史话
  四、大理草编
  五、风筝的起源
  六、佛山灯色扎作艺术
  七、精致的瑶族马尾帽
  八、面塑艺术
  九、民族扎染工艺
  十、木版年画
  十一、平遥推光漆器
  十二、泉州提线木偶
  十三、唐三彩
  十四、天津杨柳青年画
  十五、蔚县剪纸
  十六、西湖竹骨绸伞
  十七、中国刺绣
  十八、中国毛笔
  十九、最理想的饮茶器具——紫砂壶
  第二节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建筑
  一、北国冰雪建筑文化
  二、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三、潮汕传统民居
  四、侗族风雨桥
  五、哈尼族蘑菇房
  六、海南传统民居
  七、胡同里的皇都遗韵——北京四合院
  八、江南水乡
  九、静悄悄的团山村
  十、蒙古包后的木杆
  十一、苗族吊脚楼,
  十二、南方自由式民居
  十三、羌族的碉楼
  十四、上海的民居最风情
  十五、神奇的客家土楼
  十六、四合院的影壁
  十七、桃花源里人家——馓州古民居
  十八、走进傣家竹楼
  第八章对联大观园
  第一节趣联漫话
  一、对联简史
  二、名士联话趣闻
  三、妙联点评
  四、春联漫谈
  第二节对联欣赏
  一、趣联
  二、春联欣赏
  三、婚联
  四、寿联
  五、挽联,
  六、中堂联
  七、集句联
  八、白话联
  九、长绝联欣赏
  十、无对联欣赏
  十一、古今名人名联欣赏
  十二、名胜对联欣赏

5. 中国传统文化之对联有哪些?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巧,平仄协调,内涵丰富,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为社会各阶层所喜闻乐见。
对联始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了。
中国对联与根植在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当中的“阴阳平衡”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又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对联起源于秦朝,古时称为桃符。相传古人将“桃          枝”插于门上以避鬼魅的风俗而来。
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盛唐以后,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对联就是由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和骈赋中的俪句发展而来的。
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盛唐以后,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对联就是由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和骈赋中的俪句发展而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之对联有哪些?

6. 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是什么?

1、贴对联时应看横批的书写顺序,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2、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现代汉语的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结尾。
3、一般情况下,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4、大门的“福”字必须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吉祥临门。如把大门的“福”字倒着贴的话,就把福气倒到门外,跑到别人家里去了。

扩展资料
严格来说,不拘平仄的对联是不存在的,有些对联看起来不合律,其实是走平仄自然化的路线。下面谈的是诗钟,折枝诗一类对联的写作要求。因为诗种,折枝诗 和对联区别不大,所以以下亦称对联。
五要
1、一要有针对性。
比方说,眼前是一座楼阁,你就得从楼阁方面去考虑,并对它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及其突出的、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一翻了解。
2、二要立意新颖。
也就是说,要不落俗套。人家讲过千百遍的东西,用得旧了的话语,你再去重复,毫无自己的创见,就叫落俗套。
3、三要反映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指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不同时代,其思想面貌各不相同。封建社会的儒、释、道,反帝反封建时期的民主思想,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和道德风尚,对生活在这些时代的作者都不能不发生影响,而在他们所写的对联中,也不能不反映出来
4、四要情词贴切。
贴切,就是恰到好处。马子华先生在《对联漫谈》一文中说:歌颂英雄的要“沉雄”,品评人事的要“端庄”,室内悬挂的要“清雅”,赠送友人的要“精巧”,表示意见的要“婉曲”,追念死者的要“悱恻”,描景状物的要“藻丽”。
5、五要符合对联的体式。
对联的写作,还要符合对联的体式。这些年来的情况是,对表现时代精神一般都比较注意,而对联体式特点,却比较普遍地忽视了。

7. 国学传世经典 中国民间文学对联大全集 春节对联

国学传世经典 《中国民间文学对联大全集》 春节对联

中华对联大全集》主要内容是对联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它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古往今来,对联艺术经久不衰,经典旧联被传诵,好的新联也不断涌出,可以说中华民族从未中断过对对联这一艺术的探求,从最初的春联到现今的实用广告联、征答交际联,可谓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国学传世经典 中国民间文学对联大全集 春节对联

8. 关于春节的习俗,对联,诗歌,古诗

一、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均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为主要贺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习俗活动甚多,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就广东而言,可分为粤中(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潮汕、客家)几大地域,各具人情风韵。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除旧布新,贴年红(挥春),迎接新年。年末的除夕,祭祖、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辞旧迎新的几件大事。
二、春节对联
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2、上联:共享锦绣年华;下联: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3、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4、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
5、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
三、春节诗歌古诗
1、《除夜雪》(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白话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春节看花市》(近代)林伯渠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白话译文:年年除夕都要哼哼唧唧地作诗,儿女看见,便在灯前窃笑:“爸爸又在作诗哩!”你们别笑,我也自悔不该作诗,枉费心力做个诗人,却一无所用 。

扩展资料
春节相关传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