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2024-05-06 08:43

1.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穷山恶水,刁民泼妇,坟中枯骨,松下幽灵,公子王孙,才子佳人,高山流水,大浪淘沙,穿云裂石,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口吐莲花,头罩金光,手挥五弦,汪洋恣肆,天上人间,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定要记原文呢!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道理;可以用言辞表达的名称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永恒的名称。 
  
  “无”是天地的基石,“有”是万物的源泉。 
  
  因此,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经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为玄妙、深远。 
  
  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法门。

道可道,非常道

2.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为何物?”
我们所能够观察的,只是多元宇宙的一个侧面,若以变化无常的自身为基准,并不能与恒常宏大的世界为比较,也不足以影响说明普遍真理规律,往往是扭曲而不同异化多元视角。
    “名可名,非常名”
思维假设理想状态下宇宙是可期未来中可以理解的,至少是处于这未来中的一个过程,然而对于宇宙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每当发现未知却又深知自身渺小,如何对待宇宙实体走出知识怪圈。
改个格式:
    “能被诉说者并非是永恒之道,能被命名者亦非永恒之名。无名之物乃是唯一的永恒真相,命名是唯一的万物之源,为全知全能者
他人即地狱,凡我并不能理解世界在他人心中的投影,假装具备共识概念构造感知脆弱的现实,存在这个疯狂而混沌领域中愚顿是幸运。
神在文明中,有不同的名字,他可以是思维的拟化亦可以是创造的实体。
你准备好超越原始界面吗
或者是蜷缩退守自我现实?

3.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是具体的道,只是讲道路。
第二个道是抽象的道,包括许多,比如,道路,路线,流程,过程,通道,血脉。
道可道,非常道:道路可以说就是道,但道并是仅仅代表一个道路。
我要买一匹马。这马可能是白马,也可能是红马。

白马是具体的一种白色的马的名词,马相比来说是较抽象的名词。马包括白马和红马。
白马可马,非常白马。白马是马,但马并不仅仅包括代表白马。
同样也可以解释,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

4.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世界上可以解释清楚的道,就称不上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定名的名,同样谈不上是永恒之名。
“道”含有规律、秩序的意思,其中,第一个“道”是名词,泛指宇宙中的一切自然之道,万事万物在各自位置上的运行规律。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代解释、交代、澄清的意思。第三个“道”的意思跟第一个“道”无异。句子中“名”的用法跟“道”的用法基本一样,第一个和第三个“名”指代世间一切实实在在的名称、名分或代号,是人们所认为的实物,不能用来虚构,第二个“名”指给事物命名或定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全书仅有5162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修身养性,安邦治国,辨析事理等多个领域,在实用性、哲理性、启发性上都很突出,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学科,都能从《道德经》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国享有“万经之王”的美誉,影响力巨大。

5.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何意,出自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中开篇的两句话.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要阐明的是什么.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在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当然,这里所说的“名”并不是只指名字,否则老子也太肤浅了.但也说明了名的重要性,好名可以让人名上加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道友指  
  “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在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道可道 非常道 什么意思  
  语出老子《道德经》。 
 
 且看韩非子是怎么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的: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故定理 
 
 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 
 
 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与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 
 
 衰者谓常。者而常,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 
 
 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这段解释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个“道”是作为“字”“论” 
 
 来解释的。第二,这句话在当时的版本是“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后来才简略成了“道可道非常道”。按照原来的版本,根本就不存在 
 
 什么“断句”“多义”的问题,是后人的简略才把问题变复杂,而使 
 
 得有些人可以自作聪明地随意解释、发挥。要托古改制、随意发挥自 
 
 然可以,但如果要知道老子的本意,恐怕还是先要把“解老”“喻老” 
 
 读一读吧。韩非子属法家,法家讲刑名,源自黄老之学,其对老子的 
 
 理解,值得后人重视。 
 
 把“可道”之“道”解释为“依从”,在逻辑上也讲不通。老子 
 
 这一章开章明义讲的是认识论,所以“道”与“名”、“观”等语都 
 
 属认识用语,当解为“说”,如果解为“遵”,那就成为讲方法论了, 
 
 等于开头莫名其妙来一句方法论,然后抛开大谈认识论,老子作文, 
 
 有此妙法乎? 
 
 用大家都熟悉的辩证法的语汇,这句话说的是:真理是可以认识 
 
 的,但是认识的都不是绝对真理。为什么呢?韩子在解释这句话时说 
 
 得明明白白,因为天地万物都是在变化着的,“定理有存亡,有死生, 
 
 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 
 
 只有那些与天地同在,不死不衰的事物才可谓“常”,但是这样的东 
 
 西“无定理”,而且“非在于常所”,超出了人类的认识范围,所以 
 
 “不可道也”。但是虽然“常道”不可“道”,却也并不排除有“观 
 
 其妙”“观其微”的可能,所以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微”,观了之后是否能“道”出其妙、其微,是两码事。所 
 
 以韩子解释说:“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 
 
 道本无名,只不过为了论述的方便,勉强把它叫作“道”而已。 
 
 从道家的根本思想来看,“道不可说”乃是道家的一个基本思想。 
 
 老子自己就说这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玄得很。魏何宴也说“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名,视 
 
 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正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说 
 
 明。晋葛洪更把这种思想推到了极端,不仅道不可言,而且言得越多, 
 
 离道越远:“强名为道,已失其真,况复乃千割百判,亿分万析,使 
 
 其姓号至于无垠,去道辽辽,不亦远哉?”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要阐明的是什么。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道”是什么?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在>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
 
 “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当然,这里所说的“名”并不是只指名字,否则老子也太肤浅了。
   道可道 非常道什么意思?  
  道可道 非常道 
 
 简单明了的意思是:道可以表达世界万物,甚至什么都是道。但也不能说明世界万物永恒都是道,道不是语言或某些概念能表达的,如果硬要用某种东西去表达,那就不是道了。 道可道:道可以用语言或某些概念表示道 非常道:这个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 就比如牛顿绝对引力,可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锦上添花了,世界没有绝对与永恒,皆是相对存在。佛教的“善即是恶,恶即是善”也是如此 就像中国封建思想的“性”是多么的见不得人,而日本却以“性"为神,崇拜“性”。也许是观点的区别吧,还有时代发展会发生思变化。 废话不多说了,就这样吧..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桓帝的讳,才改为“常” 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 道家的解释 第一个“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常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 “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物质世界的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道可道非常道

6.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道德但是没有权谋的话,还是能够学习的。一个人如果只有权谋没有道德可言,那他是无法学习的。出自电视剧《天道》。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是立足学习的根本。

扩展资料:
道和术在一直是一个引起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人对此皆有见解。道和术放在现代来说相当于道德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许多名人名言中都有阐述:
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2、道德常常能填补才能的缺陷,而才能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7. 道可道 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
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下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尤其“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出前面“同”修真基础是一样,但也有各种修真方法的多样性也都是必然的、可行的

按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非常困难,也众说纷纭。以下是本人理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标点符号与前有区别,各人理解不一样。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
“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有,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
  首,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另外,我还有修佛的秘诀。是西藏花教密宗的,三密,身密如大手印,声密如符咒,心密。

道可道 非常道

8.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知,知道者曰知道,不知道者曰不知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不知道。。。 我们一生中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不知道。。。 

道是什么,就是道德经其中道经部分的主要阐述对象,“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也可以说出来给大家听的,但不论是说出的,还是听到的都不是真正的道本身。也就是“非常道------即不是正常语言所表达的和人们平常理解的那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