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详细解释和具体归类

2024-05-07 12:18

1. 会计科目详细解释和具体归类

一、会计科目及其设置的原则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 1 、会计科目的定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即会计科目是对每一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再按其一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 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是通过会计制度预先规定的。但会计制度在预先规定会计科目时,为满足经济管理对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2) 结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3) 做到适应性与稳定性相结合;(4) 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 会计科目名称要言简意赅,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编号。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会计科目体系 会计科目体系包括会计科目的内容、级次和编号。 1 、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各会计科目在反映资金运动各环节之间的横向联系, 2 、会计科目的级次是指每一会计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 3 、会计科目的编号是指采用几位数字来列示每一会计科目在会计科目体系中位置的序列号并代表具体的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1 、内容。包括每一会计科目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反映的具体经济内容和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2 、分类。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可划分为五大类: 1 )资产类; 2 )负债类; 3 )所有者权益类; 4 )成本类; 5 )损益类。 3 、作用。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会计科目的性质,为以后正确运用会计账户反映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奠定基础。 (三)会计科目的级次 1. 总分类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较粗的分类提供总括性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 2. 明细分类科目。对分类总科目进行再分类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如某一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太多时,可在总账科目与所属的明细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子目),在二级科目之下再按所包括的内容设置隶属于该二级科目的三级科目(细目)。由于设置了二级科目,总账科目也称为一级科目,二级、三级科目统称为明细科目。 (四)会计科目的编号 1 、编号。是以数字确定并代表具体会计科目的类别及在所属类别中的位置。 2 、方法。一级科目一般用四位数(大分类、小分类和具体科目)编号法,大分类编号用一位数从 1 开始,小分类用两位数从 00 开始( 00 、 10 、 11… ),具体会计科目的编号用一位数从 1 开始。 综上所述,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并确定核算内容和编号的一种专门方法  一、资产 (一)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二)特征 1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且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 、资产是一种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3 、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三)构成 : 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 、流动资产 — 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 (1) 货币资金 — 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2) 短期投资 — 指能够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包括债券和股票。 (3) 应收款项 — 指企业的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4) 存货 — 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货物。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零备件,产成品、半成品 2 、非流动资产 — 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包括: (1) 长期投资 — 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所有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2) 固定资产 — 指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和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劳动手段。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3) 无形资产 — 指企业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4) 其他资产 — 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 (一)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二)特征: 1 、负债是现时存在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经济责任或经济义务。包括以取得资产形成的和由于法律规定对债权人和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 2 、负债必须能以货币确切或合理予以计量; 3 、负债需有明确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 4 、负债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三)构成 :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 、流动负债 — 指将在一年 ( 含一年 )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 (1) 短期借款 — 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且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2) 应付票据 — 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3) 应付款项 —— 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等原因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4) 应付工资 —— 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5) 应交税金 ——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 2 、长期负债 —— 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包括: (1) 长期借款 —— 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还期在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2) 应付债券 ——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3) 长期应付款 —— 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三、所有者权益 (一)定义: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二)构成: 1 、实收资本 — 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2 、资本公积 — 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3 、盈余公积 —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4 、未分配利润 —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三)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同。 四、收入 (一)定义: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特征:1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 、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 、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三)构成 :1 、主营业务收入 — 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2 、其他业务收入 — 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五、费用 (一)定义: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特征: 1 、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2 、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3 、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 、费用和成本虽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都属于费用,但人们通常将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三)构成 : 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1 、 产品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并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2 、 期间费用 ——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六、利润 (一)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二)利润的特征:1 、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2 、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3 、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三)构成 : 1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2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3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加投资净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4 、净利润 —— 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会计科目详细解释和具体归类

2. 最新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1)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其它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 
其它应收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材料成本差异 
委托加工材料 
自制半成品 
产成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益 
(2)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它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它应交款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递延税项 
(3)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4)成本类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它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 最新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1)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其它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
其它应收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材料成本差异
委托加工材料
自制半成品
产成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益
(2)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它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它应交款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递延税项
(3)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4)成本类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它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最新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4. 会计科目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

5. 会计科目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是为了正确地掌握运用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用途和结构,就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下列两个标准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

6. 会计科目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方式,只是经济业务的一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财务的管理。  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  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  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共同类(略)  资产类、成本类、损费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收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减少在借方,增加在贷方。

7. 会计科目的科目分类

为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必要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会计科目的科目分类

8. 会计科目的分类

什么是会计科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