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问题

2024-05-18 08:04

1. 对外开放的问题

1.国外在中国经济崛起的问题上有些像台湾的态度,觉得中国原来这么穷,现在发展起来了,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毕竟资本主义国家总希望在在世界市场上少些对手,好让自己站足够的海外市场,有些变态,但也很正常。他们希望尽可能多的对中国的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遏制,来满足他们的私欲。
2.中国在加入世贸之后一直非常努力的尽量利用外交手段来平息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行动,尽量不用非得上世贸的谈判桌上,但是对于那些已经非常熟稔世贸原则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我们本来就进入的晚,有没有什么特别雄厚的家底,当然在最初的这些年中会吃一些亏,走些弯路,但是,就中国现在强劲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很快就是世界市场上那些资本主义强国不接受也得接受的强大对手。因此中国因该多多加强对世贸规则了解,加强对世贸操作章程的实践,这样才能既强化经济外交,又强化本国企业的出口信心,使经济在世界市场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有显著的经济贡献,得到世界的认可。
3.中国的经济结构有很多大的问题,特别是高新技术方面有极大的缺口,我们的工业仅仅停留在低级产品加工的环节上,在加入世贸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方面”不断增加,但由于技术,人们的接受程度等等原因使其的扩大生产方面出现了问题,好比一人缺了条腿好不容易长出来了,的了小儿麻痹症,长不长了。
4.外国人说的很对,中国的13亿人口,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啊!那些有些经商头脑的老外,流着哈喇子往里钻呢!那些开拓过市场的老外都知道,带动起一小片的市场要费多么大的功夫,外国很少有大国,即使是大国人口也少得很,即使是有人口,内部的分裂也是绝对不利于经济的。而中国在世界上这么多国家中是一个基本上什么条件的国家,这是巨大的商机啊,如果中国的商家们不趁着这个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大好时机,那可就都被老外占了,那时的经济可就不是中国人自己可以掌握的了,这对于一个民族比侵占还难受呢!这样的高对外依存度,我想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不就违背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吗?

对外开放的问题

2. 中国的对外开放为什么能成功

总的来说有四点原因:
1. 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2.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3.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3. 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措施

这是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向世界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发展广泛的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1)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开放的经济。只有参与国际交换,才能分享国际专业化协作带来的好处。(2)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我国很难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3)我国由于占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某些特有的生产要素,现在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又难以将这些要素全部吸收。只有通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能使自己的资源要素获得最佳配置与最佳利用。(4)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有利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技术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推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完成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更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当代科学技术门类繁多,发展速度加快,国际间技术交流已成为普遍现象。从历史上看,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结果。 第三,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外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资金严重短缺。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对现有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和调整结构;要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她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起飞,仅靠国内的积累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开放,积极引进外资,用外资弥补资本要素的缺口。 第四,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申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而且表现在管理方面。我国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验,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措施

4.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2)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发展的历史趋势。(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5.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在党的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新格局。从地域上看,中国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其过程为:
1、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2、1984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扩展资料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新特征
1、把出口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
2、把大力度地引进外资为重点的开放措施,转变为既鼓励外资到中国来发展,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去投资,“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
3、已经从沿海的开放变成东西南北中,内陆和沿海同步开放。
4、在产业上的开放已经不仅仅是工业或者城市建设的开放,而且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全方位开放。
5、国家的开放不仅适应国际经济组织的游戏规则,而且也参与制定、修订各种游戏规则,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在“一带一路”领域上主导一些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外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6. 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起步的

实行对外开放,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动和指挥的一场伟大革命。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响亮提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此后,他在听取鞍山市委负责人汇报时还提出“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指出“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省区市和部委的领导带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出国访问、取经。

7.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在党的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新格局。从地域上看,中国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其过程为:
1、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2、1984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扩展资料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新特征
1、把出口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
2、把大力度地引进外资为重点的开放措施,转变为既鼓励外资到中国来发展,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去投资,“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
3、已经从沿海的开放变成东西南北中,内陆和沿海同步开放。
4、在产业上的开放已经不仅仅是工业或者城市建设的开放,而且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全方位开放。
5、国家的开放不仅适应国际经济组织的游戏规则,而且也参与制定、修订各种游戏规则,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在“一带一路”领域上主导一些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外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8. 我国对外开放遇到了哪些困难?

首先,退回去和停下来都是没有出路的。我国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通过向世界学习、扩大国际经贸交往以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赢得了开放型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繁荣。实践已经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当前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是前进中必然要出现的,一帆风顺只是幻想。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就不仅否定了我们自己30多年的成功实践,而且否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如果停下来,对外开放就此打住,不仅解决不了现在面临的新问题,而且还将导致已经开创的开放型经济新局面出现倒退,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遭到损害。
其次,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处于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量和国际资本流动量都会出现一个时期的下降,但这种流量的起伏变化在长期发展中属于正常的波动。最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机制没有改变,这就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稍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国际经济的对话与协调机制以及各种多边和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也在增强。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贸易自由化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潮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占国际贸易1/3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5%以上。对贸易伙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既损人也不利己;中国经济可能因此而受损,但对世界经济更为不利。因此,贸易保护主义需要认真对付,但它成不了大气候,不必过度担心。
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国际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国际金融寡头与各国人民的矛盾,但这种矛盾还不足以引起世界性战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谈判与相互妥协等和平方式,仍是解决这些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我们仍然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决不能因放弃对外开放而丧失战略机遇期。只有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
再次,只有继续扩大开放,才能把握化解矛盾的新机遇,并提高驾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能力。当前,面对外部需求下降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流量下降的困难局面,如果停止对外开放,关起门来,那就将真正束手无策;如果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我们就可能在其中找到新机遇和新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例如,针对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下降,可以通过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国际贸易融资合作、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等各种努力,化解困难,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针对外资流入下降,可以通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扩大内地与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及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等措施,吸引外商投资。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与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并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关系。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连续3年下降,而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却连续3年上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9%、12.5%和1.4%。这说明,国际投资总流量下降并不排除某个经济体流量增长和份额上升的现象,关键要看我们的出口商品和投资环境是否具有竞争力。
对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我们只有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才能逐渐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而如果不敢实践,就永远无知。这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没有代价的成功是不存在的。针对我国国际性资产的安全保障问题,我们不仅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而且采取了货币互换、区域金融合作、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实际措施,推动国际金融合作。这些初级的合作形式虽然不可能根本解决主权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有助于缓解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造成的交易风险,是通向成功道路的铺路石。我们只有一步步地不断迈开对外开放的实际步伐,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赢得更多主动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