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2024-05-18 09:10

1.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后一天。我在这里工作了近12年,可以诚实地说,目前高盛的环境是我所见过最有毒且最具破坏性的。
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高盛的经营和赚钱理念始终让客户的利益靠边站。这家公司已经与我大学毕业加入时不同了,我不能昧着良心说我支持它的立场。
尽管听起来可能令人惊讶,但文化确实曾经是高盛成功的重要原因。高盛的文化曾经以团队合作、诚信、谦逊、始终为客户利益着想为中心。这种文化也是高盛在过去143年里一直赢得客户信任的法宝。
然后,当历史今后书写高盛时可能会说,高盛的文化在现任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总裁盖里·科恩的管理下不再被掌握。我坚信,公司道德的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高盛何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因为它对领导力的定义已经改变。过去,领导层代表新理念、率先垂范、正确行事。而现在,只要你能为公司赚到足够多的钱,你就能坐到管理者的位子上去了。
在高盛快速晋升的办法有三个:第一,“抡起斧子砍”,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就是说服你的客户投资你努力摆脱的股票或其它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看起来没有很高的利润;二,“狩猎大象”,说服你的客户购买任何能给高盛带来最大利润的产品;三,交易所有流动性差、不透明、名字是三个字母缩写的产品。
如今,从高盛的许多领导人身上都可以看出公司文化已经荡然无存。我参加的衍生品销售会议上,没有一分钟是用来讨论如何能够帮助客户的问题,人们光在那讨论如何从客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无情地谈论如何剥削客户令我反感。过去12个月,我已经见过5名董事总经理称自己的客户是“木偶”(muppet),有时内部邮件也这么称呼,即使在高盛发生了诸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起诉、“伟大的法布”、“算盘”、“上帝的工作”、卡尔·莱文等等一系列丑闻之后。
令我震惊的是,高盛的高层似乎无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客户不信任你,他们最后就不会再和你做生意,你再聪明也没用。
我希望我的辞职能对董事会敲响警钟。让客户再次成为你们的业务重心吧,没有客户,你们就赚不到钱。清理那些道德破产的员工吧,别管他们能为公司赚了多少钱。归正公司文化吧,让人们有正确的理由在这里工作。只关心赚钱的人不会让公司长久,也不能长时间留住客户的信任。
这封辞职信3月14日发表于《纽约时报》
(作者系原高盛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衍生品业务负责人)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2. 高盛是什么公司

高盛公司成立时间为1869年,公司性质为外企,总部地点位于纽约,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也是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公司经营范围是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它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
 
 
 
 高盛公司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高盛公司为三家中国企业经办了首次公开募股事宜,这三家公司是中国石油、平安保险和中国银行。
 
 
 
 高盛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而且拥有的客户分布在各个行业,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高盛位列259位。
                          
 没有听说过,不过看介绍还是比较厉害的一家公司

3. 高盛是什么公司

高盛公司,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也是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并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在不久前进行的中国银行上市中,高盛也是三家承销商之一。
 
 高盛公司在中国证券经纪公司高盛高华中持有股份,它还为三家中国企业经办了首次公开募股事宜,这三家公司是中国石油、平安保险和中国银行,它们的募股规模在中国股市均排在前几位。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高盛是什么公司

4.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超过300万人阅读了史密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我为什么离开高盛”。文章像病毒迅速传开,变成引领世界潮流的话题。这篇文章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使他们对于华尔街在社会中所起的角色,以及银行界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让世界经济一蹶不振的“赚了钱就跑”的心态产生了质疑。在本书中,史密斯向我们描述了专栏文章中无法包含的细节内容。

他的故事开始于2000年夏天,当时,他怀揣梦想,初到高盛公司做一名实习生,学习高盛的商业原则。他从实习生做到销售交易员,替客户掌管着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资产。科技泡沫期间,史密斯面临诸多闹剧;9.11惨剧;大熊市;房地产过度繁荣;巴菲特拯救高盛。史密斯引领读者踏上他在高盛公司的个人旅程,带领我们进入这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

5.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后一天。我在这里工作了近12年,可以诚实地说,目前高盛的环境是我所见过最有毒且最具破坏性的。
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高盛的经营和赚钱理念始终让客户的利益靠边站。这家公司已经与我大学毕业加入时不同了,我不能昧着良心说我支持它的立场。
尽管听起来可能令人惊讶,但文化确实曾经是高盛成功的重要原因。高盛的文化曾经以团队合作、诚信、谦逊、始终为客户利益着想为中心。这种文化也是高盛在过去143年里一直赢得客户信任的法宝。
然后,当历史今后书写高盛时可能会说,高盛的文化在现任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总裁盖里·科恩的管理下不再被掌握。我坚信,公司道德的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高盛何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因为它对领导力的定义已经改变。过去,领导层代表新理念、率先垂范、正确行事。而现在,只要你能为公司赚到足够多的钱,你就能坐到管理者的位子上去了。
在高盛快速晋升的办法有三个:第一,“抡起斧子砍”,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就是说服你的客户投资你努力摆脱的股票或其它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看起来没有很高的利润;二,“狩猎大象”,说服你的客户购买任何能给高盛带来最大利润的产品;三,交易所有流动性差、不透明、名字是三个字母缩写的产品。
如今,从高盛的许多领导人身上都可以看出公司文化已经荡然无存。我参加的衍生品销售会议上,没有一分钟是用来讨论如何能够帮助客户的问题,人们光在那讨论如何从客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无情地谈论如何剥削客户令我反感。过去12个月,我已经见过5名董事总经理称自己的客户是“木偶”(muppet),有时内部邮件也这么称呼,即使在高盛发生了诸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起诉、“伟大的法布”、“算盘”、“上帝的工作”、卡尔·莱文等等一系列丑闻之后。
令我震惊的是,高盛的高层似乎无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客户不信任你,他们最后就不会再和你做生意,你再聪明也没用。
我希望我的辞职能对董事会敲响警钟。让客户再次成为你们的业务重心吧,没有客户,你们就赚不到钱。清理那些道德破产的员工吧,别管他们能为公司赚了多少钱。归正公司文化吧,让人们有正确的理由在这里工作。只关心赚钱的人不会让公司长久,也不能长时间留住客户的信任。
这封辞职信3月14日发表于《纽约时报》
(作者系原高盛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衍生品业务负责人)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6. 高盛很牛吗?

高盛很牛,不是美国最老的投行,却是美国最赚钱的投行。原来只是一个马车夫创办的小钱庄,但是在一代代合伙人的经营下,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投资银行。

金融危机期间,华尔街五大投行中只有高盛屹立不倒,其他四家全部易主或倒闭,由此可见其风光。

此外,高盛和美国政府走得很近,鲁宾、保尔森等高盛总裁先后就职美国财政部,保尔森甚至被小布什七次请求才出关。正是有这层关系,美国财政部才对高盛奉若上宾。

7. 高盛集团有多可怕?

高盛集团可怕到可以通过经济控制一个国家。高盛为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高盛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少数投资者。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高盛的可怕,不在于它的强势,而是它能够短暂的容忍与宽容,但它的宗旨是长远的贪婪。

高盛集团有多可怕?

8. 高盛的高盛中国

高盛(英语:Goldman Sachs)为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为《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高盛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人。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含美国)设有代表处;包括纽约、芝加哥、法兰克福、伦敦、东京、台北、北京、上海和香港。亚太地区总部设于香港。在中国设有北京办事处、上海办事处,并成立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高盛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利亚的石油资产等等。 1984年高盛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1994年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B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高盛对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及最大的产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首次自营资金投资,投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高盛持有平安6.8%的股份。1997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该项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仍然实现了成功的定价。高盛担任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价值7.2亿美元里程碑式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航空业第一个大型民营化项目。高盛担任中国财政部价值5亿美元全球债券发行的副主承销商。1998年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10亿美元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1999年高盛开始担任广东省政府的财务重组顾问,对粤海企业有限公司进行债务重组。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20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2000年高盛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成为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高盛担任中国石油29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该项目定价期间正值新经济泡沫的顶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但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第一个成功的民营化项目。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触发的潜在信贷危机期间,高盛完成了粤海企业有限公司5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项目。这是中国国企历史上第一个债务重组项目。随后,高盛对粤海投资2000万美元。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72亿美元后续/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2001年高盛在中国又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中国网通)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份,另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一个独立8英寸半导体晶圆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价值5000万美元的股份。高盛持有中国网通 2.4%及中芯国际4.0%的股份。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再次融资10亿美元。2002年高盛担任中国银行(香港)26.7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第一个民营化项目。高盛担任日本日产汽车对东风汽车10亿美元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高盛担任中国移动(香港)对中国八个省移动通信公司价值102亿美元的收购及7.5亿美元私募项目的财务顾问。2003年高盛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资助该合资公司收购了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及地产资产组合。该合资公司是第一个正式注册并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刚刚摆脱非典影响并即将进行最新一次全球主权债券发行之前,作为中国政府的评级顾问,高盛帮助中国提升了信用评级:穆迪公司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3提升至A2。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主权债券发行美元部分的主承销商,成为自1998年以来唯一一家三次均担任中国政府主权债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国际银行。高盛成为第一批获得中国政府发放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的金融机构,投资额度为5000万美元。高盛担任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对北汽控股11亿美元投资项目的财务顾问,该项目将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和卡车。高盛在诺基亚将四个合资企业整合为一个公司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该项目使新公司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2004年,高盛成为领导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市首屈一指的承销商,具体项目包括:网络游戏公司盛大价值1.69亿美元的首次公开上市;即时通讯公司腾讯价值1.8亿美元的上市;平安保险价值18.4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网通价值13.1亿美元的上市;中兴通讯价值4.53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石油价值16.8亿美元及中国石化价值7.42亿美元的股份配售。高盛成功完成中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亚洲)4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10亿美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5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高盛担任汤姆逊与TCL成立中国合资企业项目的财务顾问。高盛在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向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战略性地出售20%的股份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高盛担任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项目的财务顾问。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2005年高盛担任交通银行价值21.6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第一个中国国有银行在海外上市的项目。高盛担任中化公司价值2.47亿美元后门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此项目的结构分三个部分,所以极其复杂但又非常具有创意。高盛担任中国石油价值27.2亿美元后续股票发售的主承销商,该项目是至发售日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快速建档发行案。高盛再次成功完成国家开发银行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高盛担任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20%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高盛在淡马锡控股以14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高盛在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6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二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高盛担任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24.9%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高盛加入向中国银行业自营投资的行列,同意以18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一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高盛因其资产管理业务成为第一个获得两个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与投资额度的金融机构。2006年高盛签订协议以37.8亿美元与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入股中国工商银行(一月)。高盛担任中海油以22.7亿美元收购在尼日尔利亚的石油资产项目的财务顾问(一月)。高盛担任分众传媒价值3.23亿美元在纳斯达克后续股票发售项目的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一月)。高盛担任上海先进半导体价值9,600万美元在香港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高盛担任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高盛担任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2013年5月20日,高盛悉数售出其持有的工行H股,交易价格为每股5.47~5.5港元,较工行H股昨天收盘价5.64港元低2.5%~3%。高盛自入股工行后,先后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投资7年累计获利约65.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