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

2024-05-07 10:02

1. 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

    清华大学是我国一流大学,我真的是对它的历史很感兴趣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2012年秋,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新斋前原先那块镌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石碑,悄然改变了容颜,换成了“人文学院”几个字,位置也由左侧移到了右侧。学校主页上“院系设置”一栏内,“人文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已经各自单列,人文学院的“历史沿革”介绍中也明确说,2012年7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撤销,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成立。清华新的纯粹的“人文学院”已经诞生。此时上距1952年的院系调整,清华文科被整体铲除,恰好经过了一个甲子的时间!
      清华人文学院的诞生,可以说是清华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应该是一件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如果将其置于近半个多世纪来的时光中加以观照,似乎又有些别样的意味。
      对此一事件,以我之浅陋,本无资格置喙,亦无缘由发声,但近日偶翻清华史料,发现新的人文学院,与1952年解体前的清华文学院,在系科设置等方面,颇多相似,因而不免好奇,心有所感,考据癖发作,想探究一下文学院的前世今生。鉴古知今,钩沉这段历史,对满足好奇心,抑或温故知新,倒也未必毫无意义。
       1952文学院各系概况 
      清华文学院虽历经时代的波澜,尤其是1948年的时代巨变,但从学术力量上讲,并未伤筋动骨,仍集聚着一大批知名学者,保持着应有的教学、科研水准,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那么,调整前的清华文学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五卷,收录了文学院四系撰写的各系“概况”,文字成于1952年1~2月间,所述为1951年之事实。当时院系调整的规划已经明朗,行文中言及“发展计划”时,多提到“今年夏天”将与北大及燕大等合并事宜,因此,这些文字中所总结的1951年的各系情况,也基本上就是调整前的实际状况。下面即是据此文件勾勒的1952年调整前文学院各系的基本面貌。                                  

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

2.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介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于2012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学院包括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外文系以及国学研究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等多个系所中心。

3.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简介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2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学院包括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外文系以及国学研究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等多个系所中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文学院,国学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学术名家先后汇聚清华园。1952年院系调整,文、法学院被调出清华。1978年后,清华重建文科,并于1993年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撤销,分别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简介

4. 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3)

 
        历史学系:该系也是清华改大以后第一批设立的学系。解放以后,该系发展方向注重中国近代史。教学研究组织,名称为中国通史教研究组,由丁则良负责,参加人数为8人(内有同学3人)。教师,教授有周一良、雷海宗、邵循正、孔繁霱、孙毓棠(与中国科学院合聘)、何基,副教授有丁则良,讲师有王永兴、陈庆华,助教有张寄谦。本科生修业年限为四年,一年级有12人(内3人中途休学),二年级8人(内1人中途休学),三年级8人(内7人于开学后一月参加土改,1人因病留校学习),四年级5人(内3人于开学后一月参加土改,2人因病留校学习):研究生修业年限三年,一年级1人(注册后即调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三年级3人(内二人于开课后参加土改,一人在中国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主要研究科目为中国近代史。系主任为周一良。
        只要稍微对近现代学术史有所了解,都不难感到,当日清华文学院可谓名师云集,群星璀璨,萃聚了一批学术精英,其中多有执各学科之牛耳者。当时的一些年轻讲师、助教,日后也有不少成为名动学术界的大学者。这些,足以证明其现有的实力及未来的潜力。不唯如此,老清华的人文社科研究,还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几十年后,人们用“清华学派”来加以概括,良有以也。
         一个生机勃勃、特色鲜明的学术重镇 
        被调整前的清华文学院,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新的时代,它本可以有所作为。首先,教师正处于青壮时期,最富有创造力。清华大学人事室有一份编就于1952年2月的《清华大学教职工名册》,对所录人员的职别、姓字、性别、年龄、籍贯及住宅等,均有详细记录。下面是据此对文史哲三系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所作的简单分析。
        中国文学系,年龄最长者是浦江清、吕叔湘,为48岁,40岁以上者还有余冠英(46岁)、李广田(45岁)、吴组缃(44岁)、陈梦家(41岁),他们均为教授,平均年龄为45.3岁;副教授,王瑶(38岁)、季镇淮(38岁)、冯钟芸(33岁),平均年龄为36.3;讲师叶兢耕(37岁)、郭良夫(34岁)、马汉麟(33岁)、朱德熙(32岁),平均年龄34;助教陆永俊屡,36岁。全系教师14人,总平均年龄为39.4。
        历史系,教授中年龄最长者为孔繁霱,为58岁,其余均在50岁以下,雷海宗(49岁)、何基(49岁)、邵循正(43岁)、孙毓棠(41岁)、周一良(40岁),平均年龄46.7;副教授丁则良,38岁;讲师,王永兴(38岁)、陈庆华(31岁);助教张寄谦,26岁。全系教师10人,总平均年龄为41.3。                                  

5. 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5)

  20世纪上半叶的一批学者,他们从“封建社会”走来,本身就没有割断与历史的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种天然的联系。清华自国学研究院起,以王国维、李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即以探究中国文化为己任,不为“疑古”风气所动,“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为阐释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为后来者起到极好的示范作用。而在留美预备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华,中西融会,更是其最基本的遗传基因,就连清华园中的建筑,也满是西洋味道。这种气氛熏育下的老清华各学科,形成“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特点,也自然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1949年中国的巨变,基本宣告了“美国模式”的民国高等教育的终结,“苏联模式”、“延安经验”成为必然的参照和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思想领域的改造,同工商业领域的改造一样,也是新政权巩固的必要手段之一,可以做历史的理解。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阵地,其被改造,也是此一大势下的题中之义。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前的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就颁布《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令规定文法学院各系的课程,要“废除反动课程(国民党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的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2日)。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课程改造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重申:“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藉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课程改革,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先导。随之而来的,便是院系的调整。1951年11月3日到9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来年高等工业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4月16日,政务院正式公布《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当天的《人民日报》为此刊发社论,称:“就全国的高等学校来讲,这个调整方案还只是初步的,只是一个开端。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有关部门还应该有准备地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工作:从学院的调整进到科系的调整,从工学院系的调整进到其他院系的调整,从重点的调整进到全面的调整,从教育制度的改革进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院系大调整的大幕,由此拉开。

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5)

6.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名人知多少

⊙两弹功臣“邓稼先”
⊙两弹一星功臣“周光召”
⊙神州理论化学的奠定人——唐敖庆
⊙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患上者“李政道”
⊙神州现代算术家“华罗庚”
⊙神州人工制造卫星事业的提倡者和奠定人“赵九章”
⊙神州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功臣“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定上下团结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汗青学家“吴晗”

7.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朱湘、梁实秋和闻一多。
清华文学社:原名”小说研究社”,20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校园文学团体。1920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发起人闻一多等。该社以切磋文学创作,探究人生真谛,“在新文学园地从事栽培工作“为宗旨。

曾受到在该校任教的俞平伯、朱自清、杨振声等人的鼓励和支持。其主要成员有孙大雨、顾一樵、吴文藻、朱湘、梁实秋、杨世恩、饶孟侃、柳无忌、李健吾、罗念生、曹葆华、罗皑岚、李唯建等。
该社学风严谨、人才济济,不少人后来成为我国着名的诗人、作家、剧作家、翻译家和学者。该社培养了中国的一代学人,成就卓着。1922年后随着学生的毕业,该社自行解散。
清华文学社的活动范围大体是在校园里,主要作品多是发表在《清华周刊》和它的《文艺增刊》上。除了办刊物以外,还出版了“清华文学社丛书”,初定出版三种,最终只出版了两种。其一是闻一多和梁实秋的合集《冬夜·草儿评论》,其内容是闻一多批评俞平伯的诗集《冬夜》、梁实秋评论康白情的诗集《草儿》。其二是文学社成员的作品合集《文艺汇刊》。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

8.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创建于1911年,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建立起来的。1923年起筹办大学部。1925年建立国学研究院,导师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讲师李济等,主任为吴宓。在开学日,吴宓阐述国学院宗旨,说:“惟兹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王国维所开《古史新证》、梁启超《历史研究法》、陈寅恪《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和赵元任的《现代语言学》、《方言学》等课程均显示出借鉴西方现代科学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当时曾在国学院就读的有王力、吴其昌、刘盼遂、姜亮夫等,清华国学院于1928年终结,时间很短,但为现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善于用新思想治理国学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学术史和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清华的大学部于1925年开始招收新生,1926年分设国文、西洋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系等系,1928年组成文学院。在教学方针上,与当时其他大学不同之点即多数系强调“中西兼重”原则,希望培养博通中外文史知识的通才。如中文系比较“注重新旧文学贯通与中外文学的结合”;外文系提出要培养“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的“ 博雅之士”;历史系则提出“中外历史兼重”;哲学系强调东西方哲学的相互阐释;社会学系也主张学生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为此,各系都十分重视外国语文的教学,例如中文系必修的外文课程约占全部必修课总额的五分之一(联大以后有所削弱)。而学习外国语言及文化之目的则在于学习“西洋的方法”来“整理国故”,或创立新学派。与这种教学方针相适应,教师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现代释古学的种种特色:如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强调兼取“京派与海派之长”追求宏观上的开阔与微观上的谨严,代表作是《诗言志辨》。闻一多以立论上的大胆与考证上的绵密见长,对上古神话研究及诗经、楚辞的研究既富于历史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它如杨树达的汉字研究,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许维遹的管子、尚书研究和浦江清、余冠英的研究都显示出开阔与谨严相结合的特色。外文系的突出实绩是开拓了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先河。吴宓的《中西诗之比较》、瑞恰慈的《文学批评》、《比较文学》课程都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吴宓的《文学与人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阐释”方面有突破性贡献。该系所培养的学生如吴达元、赵萝蕤、季羡 林、李赋宁等均为比较文学界之中坚,特别是钱钟书,以其《谈艺录》和《管锥编》将现代释古学提到了新的高度。哲学系强调横切面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强调论证、逻辑和概念分析,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所缺的,其中金岳霖的《逻辑》、《论道》和冯友兰的《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影响较大;历史学系在继承国学院传统倡导“新史学”的目标下,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编》和《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张荫麟的上古史研究、雷海宗的通史研究、吴晗的明史研究都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者的见解和观点尽管有所不同,但都注意对某一历史现象找出它所以如此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概括地说,清华文学院继承和发展国学院时期的优良学风,在运用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既能做到视野开阔,又不大而空;既立论谨严,又不拘泥细节,力求对中国历史、文化现象做出既符合当时情况又富于时代色彩的解释。在文学院执教的著名学者有:闻一多、朱自清、俞平伯、杨树达、刘文典、王力、陈梦家、浦江清、王瑶(中文系);吴宓、王文显、叶公超、翟孟生、温德、瑞恰兹、燕卜荪、钱钟书(外文系);陈寅恪(历史与中文系双聘)、雷海宗、刘崇鋐 、蒋廷黻、张荫麟、吴晗、周一良(历史系);冯友兰、金岳霖、贺麟、张岱年、沈有鼎(哲学系);陈达、潘光旦、费孝通(社会学系)等,现当代的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如钱钟书、杨绛、季羡林、赵萝蕤、王瑶、林庚、季镇淮、费孝通、曹禺、何兆武、李学勤、傅璇琮、何炳棣、端木蕻良、吴达元、吴组缃等曾就读于文学院。清华文科师生有着优良的爱国、进步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闻一多曾贴出岳飞的《满江红》,以号召清华学子外抗强权,内除国贼;1926年“三·一八”抗议日本侵略者炮轰大沽口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韦杰三烈士系中文系学生;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的领导人与骨干蒋南翔、姚依林等均系文学院学生。在西南联大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中,清华文科师生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和平民主发挥了先锋作用与桥梁作用,有些同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派的手枪,宁肯倒下,不肯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闻一多、朱自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我校文科师生的光荣和骄傲。1952-1978年,伴随国家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文科各系分别并入其他院校及学术研究机构。虽然清华大学的文科从建制上一度中断,但前辈学者开创的优良学风和深厚人文底蕴仍然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历久而弥新。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室和艺术教育中心,在此基础上1993年12月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过复建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全部文科学科门类,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体现学校文科发展水平尤其是基础文科实力的重要机构。2012年7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撤销,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