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归因

2024-05-09 20:17

1.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2. 归因倾向是什么意思

是归因过程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脱离逻辑的倾向。有些偏向来自于动机,有些偏向来自于认知。
前者如人们总是用有利的眼光看待自己、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群体;后者如人们作为观察者易于作出个人归因。

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在智力测验游戏中,被试随机扮演提问者和答问者的角色,扮演答问者角色的人倾向于认为提问者的知识能力比他高。他低估了提问者处于优越的主动的地位这个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如人们往往高估那些有权有势者的才能,忽视了有权有势者所处的有利地位。社会心理学家J.捷里森和J.格林(1981)认为,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信念,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视外因对结果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突出的东西引起更多的注意。

3. 归因倾向是什么意思

(1)自利性偏差——也称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标榜与利己性归因倾向。即人们常常把成功的、积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原因,而把消极与失败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因素。
   
   (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琼斯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否涉及自己个人的利益,也会导致不同的归因。如果某人的行为失败,会影响大家的个人利益,则大家会归因于行为者的能力差,对其做个人倾向归因;如果某人的行为失败,不会影响大家的个人利益,则大家对其做个人倾向归因的人数大大减少。

归因倾向是什么意思

4. 归因的意义是什么?

1.运用对原因部位的知觉激发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学生学习中形成的情绪、情感以及学习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不仅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及终身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前所述,人们的情绪、情感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而人们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依赖于他们现实生活中成功和失败的历史,而且依赖于他们如何理解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通过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中的成功和挫折,使学生通过对原因部位的知觉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增加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和维持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这样,就在学生对原因部位的知觉和积极的情绪情感之间建立起了固定的联系。长期训练巩固之后,对学生近期学习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以避免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还应善于理解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以发展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当学生在课堂上明显地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时,教师应该抱着接受和理解的态度给学生提供其发展或改变情绪状态的机会,比如,当一个学生对课堂上布置的学习任务感到烦躁时,教师应该说“似乎你对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不感兴趣,为什么呢?是不是作业太难?还是你身体不舒服或者其他原因?”当学生知觉到自身本来能完成,但因畏难、想偷懒等原因而不愿意接受时,烦躁情绪消失了,转而积极、愉快地接受完成作业。
2.运用对原因可控制性的知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
        和谐的班级生活应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自律。运用对原因可控制性的知觉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比如,对于自己为班级所做的积极行为应尽量归因于无意识、不可控制性因素造成的,以免产生居功自傲之类的情绪,而对于他人的积极行为,则应尽量归于可控制性原因,产生感激、赞美之情,进而向他学习;同样,由于自己的过失对集体造成的损失,特别是由于自己违反纪律影响到集体的荣誉,应归因于可控制性因素,产生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以利于以后的自律,而对于他人的过失,则应归因于不可控制性因素,多给些体谅和宽容。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特别强调个体与整体以及个体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原因可控制性知觉对待这些关系,是合作学习顺利展开的保证。对于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应客观分析自己和其他成员在团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既体验到“努力—成功”后的喜悦,又不至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当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既要通过归因分析增强自己和其他成员的信心和勇气,又要客观分析自己和其他成员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和失误,寻找失利的原因以进行修正,通过这样的过程,既能在分析中加强成员之间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又能体验到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情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

5. 内归因和外归因

习惯外归因的人,通常表现就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遇人不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好像就他是个倒霉蛋,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外归因,等于告诉自己和别人,你看,错误都是我不可控的呀。告诉别人,是为了博同情,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告诉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心理上舒服,看看,又不是我的问题,都怪他们。
  
 看起来好像是笔合账的买卖,听起来也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外归因的坏处非常大。对人际关系来说,别人会以为你是一个爱抱怨、负能量多、不担责的人,慢慢就会远离你。对自己来说,这种自我麻痹,妨害了成长,成长的过程也是纠错的过程,只有直面缺点,勇于克服,走出舒适区,才能走向人生更高的境界。
  
 有人说,那凡事内归因不就好了。
  
 没有那么简单。
  
 都是内归因的人,容易陷入都是我的错的误区,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是招PUA体质。
  
 所以要客观归因,两种方式都要用,既考虑外界因素,又考虑自身因素,才能对事情有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内归因和外归因

6. 什么是归因的方式

归因方式,指的是:人总结成败的方式决定其心情和发展。
当人们对一个行为或一个事件做归因时,通常遵循三大线索:一是外部归因,即把所发生的事归结为外在情境因素;二是内部归因,即把事物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内在的因素,如性格、努力程度以及情绪等;三是综合归因,即把事物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工作没做好怪领导出难题,这是外部归因;
工作没做好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这是内部归因;
工作没做好,既分析此次任务的特色又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这是综合归因的结果。
总做内归因的人又被称作内控者(internal control),他们相信事在人为,他们把成功归于个人的努力,把失败归于个人的疏忽。他们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做外归因的人又被称作外控者(external control),他们把成功归于运气,把失败归于命定,他们相信人的命运受环境摆布。

7. 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把事情的原因推给外界。
  
 内部归因:将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内在。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更喜欢内部归因。
  
 不同归因方式所带来的双重标准常会造成一种效果,那就是当我们在回忆过往时,很容易就会只记得那些成就所带来的证明,忽略了失败所代表的意义。
  
 ――《小学问》

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

8. 社会心理学之归因

对事情的成败进行归因是人的惯性,有些人倾向于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能力,而另一些人倾向于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运气、环境、任务难度,前者是在做内部归因,后者是在做外部归因。
  
 
  
  
 不同的成败归因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自信心及后续行为动机。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就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增强信心和自我期望,提高追求成功的行为动机,自我也会感觉良好;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就会激励他在以后类似活动中加倍努力,这个努力的行为就被进一步地强化,通过时间的积累,努力成了一种信念和习惯;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等外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即便成功也不能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但会产生意外和感激之情。
  
 
  
  
 相反,当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等内在稳定性因素(稳定不等于不变),就会打击到自己的自信心,感到挫败和无助;
  
 
  
  
 如果他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内在可控性因素,就会在以后活动中加倍努力;
  
 
  
  
 如果他把失败归因于运气等外在不可控性因素,自我感觉既不会提升也不会消减,对于个体的以后行为也不会有任何的积极影响作用。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内化形成一种只有我想要、我就能实现的自我信念,这是一种心想事成的信念,这种信念来自自己多次的成功经验,以及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思维方式。
  
 
  
  
 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还不够,激励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加聚焦,不去攻击自己,不去怀疑自己,把失败解读成一种反馈,不断修正、迭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