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

2024-05-04 03:01

1.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

近年来,我国立足国情,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天职,我国正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货币政策也正加大力度、展现温度,通过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继续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摘要】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提问】
近年来,我国立足国情,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天职,我国正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货币政策也正加大力度、展现温度,通过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继续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回答】
字当头 抑制汇率大起大落“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近年来,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减少经济波动。【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货币政策在正常区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通过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可有效避免高通胀和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保障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及财富保值增值。”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说。【回答】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

2.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在经济萧条,支出不足时,政府通过多花钱,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就业;在经济繁荣,支出过大时,政府减少对商品的购买量、压缩或缓建公共工程,以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2、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根据经济情况,适当调整社会福利、社会优抚;3、调整税率:经济过热时,提高税率;经济不景气时,减税降税,增加人们可自主支配的收入。【摘要】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提问】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在经济萧条,支出不足时,政府通过多花钱,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就业;在经济繁荣,支出过大时,政府减少对商品的购买量、压缩或缓建公共工程,以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2、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根据经济情况,适当调整社会福利、社会优抚;3、调整税率:经济过热时,提高税率;经济不景气时,减税降税,增加人们可自主支配的收入。【回答】
可以再多一点嘛~[害羞]【提问】
提高准备金率。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存款准备金达到了创记录的16%,这一罕见的数字,体现了央行减少流动性的决心,特别是对冲顺差带来的流动性激增的问题。这一措施的正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直接减少货币投放量,从而起到抑制投资,避免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作用。但其负面效果也比较多,首先这是一种被动措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顺差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该项政策已失去自主性,随时可能失灵,效果也会减弱;其次这种措施有一刀切问题,既抑制了过度投资,也抑制了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目前的过度投资大都有政府背景,所以有限的资金又几乎全被政府性项目占用。【回答】

3. 试论我国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困难、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困难与对策
  【作 者】王峨峰
  【作者简介】王峨峰 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从根本上要求对经济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过去主要依靠财政政策转为主要依靠货币政策。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任何现实的社会总需求都体现为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正是通过调整社会总需求来实现的。然而,近十年我国GDP增长1.6倍,速度较快,而同期的货币发行却增长了10.7倍。就1995年上半年而言,广义货币增长速度依然很高,截止六月末,M[,2]增长32.8%,大大高于计划调控目标的23%~25%。这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呈现好转态势过程中出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经济过热抑或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就是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倒逼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固定资产过快增长引发的货币需求,社会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引发的货币需求,企业效益不佳需要大量周转资金垫付的货币需求,等等,都迫使中央银行连年超经济发行,形成目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近年来全社会积累的货币购买力并没完全消化,到1994年末,全国市场流通中现金有7288亿元之多。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可以最大限度地折射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新颁布的中央银行法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无疑是理性选择。然而,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难题,尚需创造条件,实施有效对策,净化环境,以使货币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主要困难
  1.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表现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的积累。从理论上讲人民币是本身没有价值的商品流通的筹码,它的超量发行不会给经济带来实质性增长。但经济高速增长与货币超量发行有直接相关性。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必然要求有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以使其充当名符其实的“第一推动力”。在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时,尚可消化因需要而发行的货币;反之,将有一部分货币滞留在流通领域,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有专家指出,抑制通货膨胀一要管住货币发行,二要管住物价。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对货币需求的扩张是现实的,所以,必须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决不可以牺牲币值稳定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膨胀。80年代以来的历次经济过热都是与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不无相关的,90年代开始,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波动,各地通过盲目扩张投资竞相攀比速度,致使投资规模超过了经济的承受能力。固定资产投资1992年比上年增长37.%,1993年比上年再增50.6 %,1994年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年份,本应大幅度压缩投资规模,从而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减少货币供应量。然而, 实际投资大大超过13000亿元的计划额度,达到15900多亿元。现在, 几乎没有不超预算的投资项目,而且普遍超预算40%到50%。有鉴于此,可以说投资规模膨胀已成为货币超常发行的驱动力。
  由于近三年我国的投资率(投资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均在40%以上,而且相当部分低效投资形成了不小的浪费,增加了社会货币存量,有些投资还进入了开发区和被炒得火爆的房地产领域,扩大了“缺口”,加剧了“瓶颈”状态,成为经济发展的硬伤,使以稳定币值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3.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国民收入分配持续向个人倾斜造成消费基金增长过快,1994 年消费基金支出的现金及对农村净支出的现金为111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5%,全年的行政事业管理经费支出47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对农村净支出4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对消费基金的管理一直是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过快增长,不论是个人部分或是社会集团部分,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信贷现金渠道出来的,最终会引发和推动市场物价的大幅度攀升,对通货膨胀的升级和蔓延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基金过快增长象诱饵一样带来了货币过量发行,这对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非常不利的。
  4.企业效益不佳挤占信贷资金。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致导资金需求和使用上的无约束。在利益竞争的驱动下,以追加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然而,企业的不良债务和银行的不良贷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数量型扩张冲动牵动的高投入必然给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带来困难。
  由于企业普遍缺乏市场观念,边贷款、边生产、边积压,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以及社会负担过重等原因,使之生产经营步履维艰,90%以上的流动资金靠银行贷款,而在经济效益不佳的状态下,非但不能如期归还,还要不断增加新的贷款来维持生计。结果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扩大了信贷投放规模,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在体制转换过程中,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摩擦,表现为资金供给有限性和资金需求无约束性,1994年各项货款增加5148亿元,比上年多增加近310亿元,与GDP相比,这样的资金环境可谓宽松,但企业仍感资金紧张。据统计,目前国有企业根本无法归还的贷款约有12000亿元左右, 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40%,占全社会资金总量的25%。这不单是新形势下银企关系问题,更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5.银行自身管理不善。目前,我国银行的经济体制和管理形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金融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货币政策目标难以运作的关键因素。首先,中央银行缺乏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没有形成监督管理职能的机制,不能自主地调节货币存量;其次,各专业银行盲目竞争,在贷款管理上缺乏完整科学和行之有效的办法,重贷轻收,放贷容易收贷难。全国1994年度企业呆帐、呆滞贷款有7078亿元,是流通中货币5781亿元的120%。 这是银行行为行政特色的结果。巨额贷款无法收回,国家势必以扩大货币发行来弥补,这将势必推动通货膨胀,影响币值的稳定。再次,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长期以来,各专业银行被扭曲的体制和滞后的管理所困忧,不但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而且贷款包袱沉重。每年投入大量的贷款又大部分被“三项资金”占压,造成贷款沉淀。一些企业借金融法规不健全之机多头开户、多头贷款、母体裂变、公款转储。目前,国有企业3000多亿元的亏损额绝大多数是银行的信贷资金,它直接影响了货币币值的稳定。最后,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贷款的决策质量和管理质量影响着信贷资产的质量。然而,从信贷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上看,在腐败之风已染成信用腐败的环境下,在公开、严肃的借贷关系中,隐蔽着借贷双方的私利交易,当企业不能通过公开合法渠道满足资金需求时,便会通过非公开不正当渠道及手段,甚至以利益打动信贷人员;从业务素质上看,现有信贷人员构成复杂,相当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实施贷款管理和监督的需要,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执行货币政策也不会得心应手。

试论我国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困难、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4.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讲.政府的货币政策只有两种:一种是货币紧缩,一种就是宽松货币了.
紧缩货币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货币紧缩手段就是以下两种:
1:减少货币供应量,
2: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货币的宽松: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   
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5. 结合现在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并评价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中央银行贷款
  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贷款增加,是“银根”将有所放松的信号之一;反之,是“银根”将可能紧缩的信号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业务总量中,中央银行贷款占45%。   目前,按贷款期限划分,我国中央银行贷款有二十天、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四个档次,现行贷款利率水平分别为3.24%、3.51%、3.69%和3.78%。
  (4)利率政策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5)汇率政策

结合现在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并评价

6.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讲.政府的货币政策只有两种:一种是货币紧缩,一种就是宽松货币了.
紧缩货币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货币紧缩手段就是以下两种:
1:减少货币供应量,
2: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货币的宽松: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   
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7.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去年2月—4月,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应当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但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存在着时间差,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发出正向声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恢复。【摘要】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为您查询到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仍坚持“以我为主”,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回答】
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去年2月—4月,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应当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但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存在着时间差,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发出正向声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恢复。【回答】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8. 试述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
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