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的人物履历

2024-05-05 22:58

1. 洪波的人物履历

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调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广西出版总社副社长、党组成员。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15年5月,免去洪波同志的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职务。

洪波的人物履历

2. 洪波的个人简介

主讲“干燥花艺术与制作”、“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研究方向:平面干燥花保色机理、观赏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育种。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1篇。

3. 周洪波的个人简介

周洪波,男,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2004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副教授,《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总编辑。

周洪波的个人简介

4. 洪涛的人物生平

洪涛,原名洪玉良,又名裕良、均良,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受尽了苦不堪言的压迫与剥削。在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中,参加了赣东北苏维埃运动。1928年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洪涛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九军团第七团团长,暂编师代理师长。长征中,洪涛参加了巧渡金沙江等多次战斗,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煮皮带等艰苦磨炼。1935年8月,红九军团改为红三十二军,任第七团团长,到达陕北,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12月底,洪涛受党中央派遣,由延安到山东省委工作,任省委委员。1938年1月,参与领导了徂徕山起义。后组建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支队司令员。 随后,洪涛率北路军,攻克莱芜城,设立八路军驻莱办事处。后挥师北上,以莲花山为根据地,在淄博地区会合其他抗日武装,在三个月将部队扩大为两个集团,引起国民党顽固派恐慌,取缔了八路军驻莱办事处。为此,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反击莱芜的顽固派部队,俘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救出我方被捕人员。第四支队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任师长。1938年5月初,国民党别动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从四面八方调兵遣将,准备再度攻打莱芜城,企图消灭我抗日游击队。为避免“摩擦”,第一师撤至鲁西镇,但敌仍尾随追击,洪涛遂率部以三个团兵力进行反击,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把国民党顽军大小十个团打得一败涂地,迫使顽固派停火谈判。此时,洪涛已重病缠身,反秦战役胜利结束后,洪涛的病情更加恶化,5月8日,病逝于徂徕山圈里村。 消息传到各部队时,全体指战员悲痛万分,个个泪流满面,有的止不住放声痛哭。圈里和附近村庄(南北上庄、邓许二庄、颜庄等)的群众,听到洪涛司令员逝世的消息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为寄托党和人民对洪涛的哀思,支部党委、全体指战员和附近村庄的群众近3000人在泰安县上庄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家深切缅怀洪涛为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的创建立下的不朽功绩。

5. 高洪波生平

  姓名:高洪波(Gao Hong-bo)
  性别:男
  籍贯:北京
  生日:1966年1月
  项目:足球
  现任职务: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球员经历:

  1985年随中青队征战亚青赛,19岁的高洪波作为首席射手包揽全队所有5粒进球,拿到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亚洲冠军。同年征战苏联世青赛,高洪波打入英格兰队2球,率领全队杀入八强。

  1988年开始,高洪波长期在徐根宝的国家二队效力。直到1991年以后,高洪波始正式入选国家队。

  在职业化之前为北京队效力期间,1991年获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银靴奖,1992年以11粒进球获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金靴奖。

  1993年进入高洪波的颠峰时期,在国家队高洪波身披8号战袍出任前腰,成为国家队无可动摇的首席射手。

  1994年中国启动职业联赛,体能没有任何优势的高洪波因俱于12分钟的威慑,远走新加坡加盟新巴鲁队征战新加坡联赛一年。轻轻松松拿了当年新加坡联赛的最佳射手。

  1995年重新回归甲A联赛,身披18号战袍随国安队征战,高洪波的射手本色不减,在相当一部分比赛替补出场的情况下,在联赛进球排行榜上仅次于当年大红大紫的范志毅,夺得银靴奖。

  1997年以当年标王身份转会徐根宝执教的广州松日队征战甲B联赛,与魏意民形成双剑合璧,在恩师手下如鱼得水的高洪波以18个进球获甲B联赛的最佳射手,为松日队重返甲A立下汗马功劳。

  1997年,已经31岁的高洪波重新入选戚务生的国家队,参加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的比赛,并且在主场对越南一役中披挂上阵,这是高洪波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身披国足战袍为国家效力。

  与出生在70年代的球员比,高洪波是生不逢时的,在其职业生涯中仅有2年在国家队担任主力,以来长期报国无门,令人希嘘感叹。1998年初,一代天才高洪波挂靴,球员时代的高洪波结束了。

  执教生涯

  1999年,高洪波担任了广州松日队主教练,当时年仅33岁的高洪波算得上是甲A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帅,由于松日集团停止向球队输血,半个赛季后高洪波选择了离开,远走欧洲自费深造。

  2000年,高洪波任国少队主教练,率队在亚少赛小组赛中成功淘汰韩国队,后在决赛阶段比赛中7球惨败给日本队,遇高洪波执教生涯中的耻辱性失败。

  2001年,任上海中远队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徐根宝带队冲上甲A。

  2003年,高洪波竞聘成功进入中国国家队教练组辅佐哈恩,2004年在国家队与科威特队的比赛结束后,高洪波主动离开了国家队助理教练的位置。

  2003年高洪波任厦门蓝狮队主教练,获当年中甲联赛季军。次年(2005年),率队获得中甲联赛冠军,成功冲超。2006年,随厦门队获得中甲第8名。

  2007年任长春亚泰队主教练,当年带领球队历史性的获得中超联赛冠军。

  2008年7月5日,长春亚泰队正式宣布高洪波下课。

  2009年5月4日,中国足协任命高洪波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高洪波生平

6. 李洪波的人物事件

 2015年9月9日,海南省水务厅原厅长李洪波(正厅级)涉嫌受贿一案,2015年9月已由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李洪波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李洪波,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起诉书指控:2007年3月至2015年5月,被告人李洪波利用担任海南省水务局局长和水务厅厅长的职务便利,在水务系统工程项目招投标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多名工程项目承建人财物,数额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15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洪波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省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李洪波开除党籍的处分。

7. 洪波的工作履历

1978.09——1981.07,北京市昌平县卫生学校学生1981.07——1982.02,北京市昌平南口医院外科护士1982.02——1985.08,北京市昌平县卫生局秘书科干部1985.08——1989.07,北京市昌平县文教办、文教委干部(其间:1987.09—1989.07在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职大专学习)1989.07——1991.11,中共昌平县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员1991.11——1993.02,中共昌平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1993.02——1993.12,中共昌平县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1993.12——1994.11,中共昌平县委办公室接待科科长、书记办副主任1994.11——1996.05,中共昌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96.05——1997.05,中共昌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保密局局长1997.05——1999.01,北京市昌平县城区镇党委书记(其间:1995.09—1998.07在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大学学习)1999.01——1999.11,中共昌平县委办公室主任1999.11——1999.12,北京市昌平县回龙观镇党委书记1999.12——2004.12,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党委书记(其间:2004.03-2004.06参加第2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8.09—2000.07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2004.12——2007.09,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回龙观地区工委书记、回龙观镇党委书记2007.09——2010.12,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其间:2005.09—2008.07在中央党校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10.12——2013.01,中共赤峰市委常委、副市长2013.01——,任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15.01 拟任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

洪波的工作履历

8. 高洪波的人物生平

高洪波,1951年12月出生在通辽市开鲁县,1964年随时任县委书记的父亲开始了“大迁徙”般的岁月。由通辽至北京,再由北京抵贵阳直到毕节,直到两年后的冬季,一个阴霾的上午踏上北京的土地。家庭和他本人的动荡迁徙生活十分频繁,用高洪波自己的话说,当时四十岁的父亲总结了一套搬家的程序,使那近似于半军事化的家庭更加精简,几近清贫的程度。1969年,风华正茂的高洪波投身军营,开始了他人生至为重要的锻造,近十年的军旅生活,给予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转业后曾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主任、《诗刊》主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1971年,他作为一名驻守云南边疆的普通士兵,青春的激情点燃了文学的火炬,一首公开发表的《号兵之歌》,犹如诗人发起冲锋的号角。十年军旅生涯,一首首抒发战士情怀的诗篇,一篇篇描绘边陲军营内外的散文,构筑了高洪波早期的文学世界。八十年代初,伴随女儿的降生,高洪波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他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诗歌告诉孩子们,诗歌给他们增加天真和机智,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特殊的眼光、视角,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更具色彩、更加形象。“男孩子们,女孩子们,你们都来喜欢诗吧,因为和诗做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句话正是他的真实感悟。人离不开幻想,总是在追求理想的境界,那境界有可能到达,也有可能只存在于追求者的意念之中。因此,幻想,穿越于现实和虚构间,将知觉对象用心灵来理解。儿童文学创作需要一种奇妙的能力,起码要保持心灵相对的纯粹,眼睛要善于观察,想象要敏于飞翔,心灵要乐于体味。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体认,高洪波用他生花妙笔,游走于儿童和成人读者间,虽静静独处却拥有亿万个世界。高洪波认为文学是生命的文学,是对生命的观照,文学是隽永的,有着不可塑性,作家和文学关系就像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样,不能分离。文学工作者要很虔诚地把文学工作做好,珍惜当下的写作环境,珍惜手中的笔。现在文学多元化存在,阳光大气的作家们的个性化作品充满智慧、灵性,有些作家的作品也轰动一时,但能否经受住文学史的检验,还得让时间说话,写作目的应沉稳明确一些才好,力戒浮躁和功利意识。文学的作用,首在触动读者的情感。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只要能够使人心中为之一动,便是成功的一半。高洪波那些写给孩子们的诗句,大都清新、真挚、优雅、温馨,怀有纯净而高尚的童真。而这一切是经由幻想,是通过对人间美好情感的依恋和期盼,委婉展现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清纯、自然。在他给低幼儿刊物《幼儿画报》写的好多作品里,多以幽默风趣的风格,通俗易懂的语言,极富想象力的文字,为幼儿构筑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彩虹可以当滑梯,在这个世界里,西瓜大得像幢楼,一个又一个的大西瓜,住进了许多胖娃娃……通过阅读,小读者能感受到智慧的无穷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高洪波是一个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一面孜孜不倦地构筑儿童文学的理想世界,一面在成人的文学百花园里耕耘播雨,相继出版了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话》,散文随笔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也是一段歌》、《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等二十余部。其实,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高洪波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行政工作。新浪网的记者在一篇文章中就曾这样描述:前两天,我们网站去采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洪波是大忙人,兼任作协创联部主任和《诗刊》主编等社会职务。我们一进他办公室的门,便见到他正和人谈话。我们只好坐在一旁候着。听口音,来的人是外地的;听内容,是向洪波约稿。洪波一边热情地和约稿的人聊着,一边向我们作手式,表示抱歉。过了好半天,外地来约稿的人起身走了。我们刚拉开要采访的架子,又有外地来的人找洪波;还有机关的人插进来请示、汇报工作……咳,一个名作家在作协当个书记真不容易!多方的应酬,烦杂的事务概括成一个字“忙”!洪波是朋友、是哥们,虽说他是领导,但毕竟熟人好办事干脆,我们把采访提纲交给他,让他抓空按题一一回答我们的问题,这样中间就不怕有人来穿插打扰了。高洪波工作忙,业余空闲还要坚持写作,时间对他来说可以想象有多么珍贵。但是,他始终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印象,就像文中描绘的那样,不管是对待朋友还是基层作者,在他身上你永远感受不到名家或高官的距离。这一点,作为家乡的文学工作者们,都会有各自不同却难以忘怀、令人感动的切身体验。记得多年前,我的第二部小说集出版后,给京城的老师和朋友寄去一些。这更像是一种通报或问候,抱的期望虽然很低,可要说实话,心底里多少还存有一丝侥幸,企盼能有点回音。结果可以想象,大多泥牛入海。就在我心里面对结交很近的朋友都给予理解之际,高洪波老师却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对我的小说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具体到书名、文中的笔误,特别是对集后所附的郭海军“解读”文章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家乡有人才,这个作者很有才气,应多加扶持。”现在,这封信已被远去珠海的郭海军珍藏,成为他人生前进的一种动力。可以说,对家乡作家的培养,高洪波始终不遗余力。通辽市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七名,这个数字看似平淡,却远远高于人口超过通辽市数倍的许多地级城市。这使通辽市作家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开阔了眼界,而且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使当地的文学创作形成气候,成为自治区文学界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通辽市之所以能在全区“索龙嘎”(文学创作最高奖)评奖中连续数届保持获奖最多,与创作氛围密不可分,而这种氛围的营造,自然有高洪波的一份功劳。特别是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文学创作基地设在霍林郭勒市,高洪波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它不仅给通辽的文学界搭桥铺路,也为宣传通辽、提高通辽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开鲁这座百年小城,虽然只是高洪波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但却是他人生的起点,故乡是他心中浓得化不开的情结。他曾在散文集《也是一段歌》中用近百页的篇幅,描述了在开鲁的儿童时代。讲述了儿时对灯光球场的神往、抽陀螺时的欢乐,以及和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他曾深情地回忆自己的小学班主任张和老师,写下了几十年后相见时那依旧浓浓的师生情谊。高洪波虽然走的很远,飞的很高,但是他始终眷恋着故土,牵挂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因为这里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前苏联作家巴乌托夫斯基说:“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富于诗意的联想,都是童年时代给予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如果谁不忘记自己的童年,他就是一个诗人。”高洪波的文学之路,宽阔的胸襟,难忘故乡的赤子之情,正是这胸怀“伟大馈赠”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