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活在未来?

2024-05-06 04:50

1. 我们为什么要活在未来?

--电动车是一个未来;
  
 --自动驾驶是另一个大趋势;
  
 --机器人正在从演示走向生活
   (1)物流机器人
   (2)工厂用工业机器人替换工人
   (3)商业机器人:hanson  robotics 的爱因斯坦机器人,玩具机器人
  
 ----环保也是趋势    (1)给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中国需要建大量大型太阳能电站;1366公司,太阳能转化率超过20%;
  
 互联网是背后巨大的推动者;
  
 一个趋势最后被社会接受,要有科技、产品、市场、社会和扩散这样的5个阶段的过程;
  
 非常喜欢的一本行为经济学著作,《怪诞行为学》,其实应该叫做《可预测的非理性》;
  
 归根结底,社会是由需求造就的,需求并不直接对应于计数,所以很多大企业未必就是技术领导者;
  
 未来的需求等于永恒的人性 乘以 科技对人性的改变;
   对社会需求的把握,有本书《正义之心》,是经典,把整个社会如何能够达到更和谐的因素、要素、第一次清楚完整地阐述出来;
  
 技术对人性正在形成放大、缩小、扭曲、还原等改变,所以从人性的基础出发去研究技术如何去改变,就能对未来有更深的了解。
   举例:(1)技术让人越来越有闲;
   (2)技术让人们居住越来越密集;
  
 就是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对未来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为什么要活在未来?

2. 活在未来

如何活在未来呢?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是这样说明的:
  
 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那么,我们试试运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活在未来。
  
 预测一:未来很多流程化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做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
  
 预测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活的越来越久
  
 所以,我们可以更有耐心更有勇气,去做需要做很久才能获得收益的事情。比如说定投至少两个大周期以上,比如说花10000小时把自己打造成某个领域的大师,比如说每一辈子(每7年),掌握一项硬本领……
  
 预测三:亲子教育崛起
  
 K12教育被打压、女性意识的觉醒、线上教育的盛行,这些都为亲子教育类课程的崛起铺垫了基础。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做榜样,让他耳濡目染式养成习惯。所以,很多的线上教育会针对宝妈来进行,一方面满足宝妈的学习欲望,一方面引导妈妈对小孩儿教育。
  
 不断有意识的思考未来,并坚定的活在未来,还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一定的对于未来的焦虑。但是,不确定性是一定存在的,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和不确定性共处。

3. 活在未来

凡事都是有方法论,甚至连方法论也有方法论。 我认为,这句话是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的灵魂所在,没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一定是我们的方法出了什么问题。
  
 活在当下,是个很流行的说法,建议我们聚焦于眼前的当下的生活,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减少个人焦虑情绪。
  
 然而,目前无论在哪行哪业,我们都难免被俗事琐事缠身,经常焦头烂额,尤其是现在来看很紧急,长远看却没什么价值的事情,往往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消耗掉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
  
  但是,我们却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苟且,还要念想着未来的诗和远方。我们要对未来有个坚定的预测,并笃信这个预测是正确的,从现在起,对未来正确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我常常设想,临终时回忆自己的一生,有没有特别后悔遗憾的事情,如果没有,就可以瞑目而含笑九泉,假如有的话会是什么,现在就要去努力避免,确保实现死而无憾,我觉得自这一生也就是成功的了。
  
 我理解,这也算是一种活在未来吧。活在未来的人,不需要苦苦坚持,不会感到非常辛苦,因为他们为将来所做的事情,赋予了极其重大的意义,进行了生动鲜明的设想,找到了学习效仿的伙伴,他们会感觉当下的付出与汗水非常之爽。
                                          
  当我们准备去做一件事情时,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其赋予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多重意义。我们还可以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意义,让可能的错过和损失督促提醒我们。 
  
  当我们决定去学习某项技能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我们能想像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持续下去自己会有哪些特别的收益,半途而废又会成为什么样子,想象得越生动越好,把那种你失败的恐惧深深埋入你的潜意识里,然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在很多时候自动工作,催促你抓紧时间,否则,它就会焦虑、害怕、不安。 
  
  当我们想要习得某项本领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尽办法去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和人群,尽量与他们共同度过大量的时间。如果没法一对一交流,也起码要时刻关注他们。通过从物理上接近目标,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直观的,很自然的,很实用的。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效社交,一定是群体共同成长。因为,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耳濡目染可以真正激活镜像神经元。
  
 这些判断上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感受,那些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的事情,在我们的世界里就能完全变成“特别好玩儿”“根本停不下来”的事情。
                                          
 李笑来认为, 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就像一把被锁住的锁头,而解决方案就像钥匙,一定不会在锁孔里插着,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所以,当我们尝试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如果只盯着问题看,只盯着问题想,只盯着问题寻找方案,通常只能以无奈告终。
  
 李笑来给出的万能钥匙是, 当我们遇到被锁上的锁头时,要想到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一旦陷入了“只盯着问题本身思考”的状态,我们就应该提醒自己: 
  
  “不对,我得把我的注意力从问题本身移开,因为解决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 
  
 这把钥匙看似很简单,却是教我们如何跳出问题看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力量。
  
 比如,你追钱,追不上;钱追你,跑不掉。
  
 比如,有人英语差,以为词汇量少,实际则是语文水平就不行。
  
 比如,父母苦恼孩子没耐心,实际是父母没耐心,孩子只是在复制。
                                          
 刘润老师最近在《商业洞察力30讲》提出一种观念,几乎与“万能钥匙”理论不谋而合。
  
 他举了个例子,提了个问题,妈妈看见孩子的鞋带散了,怎么办?
  
 普通的妈妈,骂孩子几句“教你这么多次,还是不会”,然后蹲下身子,帮孩子把鞋带系好。这位妈妈眼中看到的是“没系好”这个结果。帮孩子,是“症状解”。
  
 优秀的妈妈,提醒孩子鞋带散了,让他自己系,观察他系鞋带方法的问题,然后手把手地教他。这位妈妈眼中看到的是“不会系”的原因。教孩子,是“原因解”。
  
 顶级的妈妈,发现外公外婆每天帮孩子系鞋带。妈妈改变模型,禁止了代劳。孩子摔了几跤后,鞋带系得比妈妈还好。这位妈妈眼中看到的是“不想学”的模型。让孩子想学,是“根本解”。
  
 刘润认为,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高手改变模型。改变模型,就是改变系统中的结构模块之间的关系,让结果自己发生。 
  
 改变模型,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解。而我认为,它与李笑来的万能钥匙理论,异曲同工,可以说,就是同一个道理的不同阐释而已。

活在未来

4. 活在未来里

处在社会快速变革的时代浪潮,普通人如何与未来接轨?
  
  
 《爆裂》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1 .真正“日新月异”的社会
  
 从人类历史不难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符合指数规律:如果把地球的历史压缩成1年,那么恐龙灭绝发生在圣诞节后。原始人开始直立行走大约是在新年前夜晚11点50分,而有记录的人类历史则是在午夜12点前几纳秒才开始的。
  
 如果把最后的10分钟再拓展为1年,那么前12个月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发生。第一种有记录的语言出现在12月中旬,12月31日黎明,工业时代才姗姗来迟。这一天下午2点左右,抗生素的出现使得婴儿成活率和人类整体寿命大大提高。晚饭时间,大型计算机才开始进入商用领域。从此,人类社会“稳定的时间段”变得越来越短。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入新的阶段。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全世界的人们更快速便捷地连接起来,然后巨大的化学反应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混合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机器人、精准医疗、基因编辑…这些看似与普通人生活距离遥远的名词,也许在五到十年之内就将深刻地改变我们日常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实在太快,现在人手一部的全触屏智能手机在10年前还遥不可及。谁又能想象10年后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传统社会经历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严密的社会体系与制度,但它们中的很多仍充满漏洞。工业时代发展而来的社会体系和思维方式能否适应未来,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2.未来社会的突出特点
  
 书中,伊藤穰一概括了未来社会的三个突出特点,即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不对称性是指: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将会成为常态。恐怖组织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一个国家大量的社会资源消耗,几名黑客动动键盘就能造成企业政府组织的运转瘫痪。现代技术的发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给不同角色的人带来的同样的机会。通过打破游戏规则,蚂蚁也能轻松扳倒大象。
  
 
  
 复杂性是指:当今的知识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复杂多维的,是互相交叉的整体,而非单一割裂的个体。我们常常从问题的某个侧面去寻找答案,但真正的答案也许要复杂得多。反过来,很多问题从其本身角度出发难以得到解决,但通过跨学科的多维角度则能得到轻松解决。跨界融合将逐步流行起来。
  
 
  
 不确定性是指:未来无法预测。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指数曲线的陡峭上升期,层出不穷的黑天鹅,多因素的相互碰撞,使得未来就像女朋友的心情一样捉摸不定。当预测不再奏效时,普通人应当怎样建立起对社会的可控感和安全感,是一大值得深思的问题。
  
 
  
 3 新的原则
  
 
  
 伊藤穰一基于在媒体实验室的实践经历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洞见,提出了适用于未来社会的9大思维原则。
  
 
  
 1.涌现优于权威。
  
 
  
 涌现的本质在于其“自发性”。当大量细微的个体通过简单地选择,其整体表现出的特征已经远远超出个体时,新事物的涌现便发生了。与之相比,权威则是由人们普遍认同的少数“精英”来决定整体的方向,判断事情的对错,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涌现与权威的对立点在于:是该相信少数“精英”,还是相信整体的“群众”力量?
  
 
  
 作者认为,至少在科学研究领域,涌现是优于权威的。只要给出适合涌现的条件,然后再加以适当的刺激,让大家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整体力量,比让某些特定人士来指定科研课题要好得多。权威发挥作用要依靠官僚体系,而保守派的阻挠往往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威胁。随着新工具的普及和创新成本的不断下降,通过涌现方式产生的创新将越来越普遍。
  
 
  
 2.拉力优于推力。
  
 
  
 推力更像是权威者的动作,它将资源“推”(放置)到认为最有用的地方,认为集中力量就能解决问题,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拉力则显得更为灵活,它在需要的时候将有必要的资源“拉”(吸引)过来,注重组合配置的灵活性和对时机的把握,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对企业家来说,拉力意味着减少成本,增强应对多变环境的灵活性。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在“需求”出现之前,不应该出现“供给”。
  
 
  
 因为存储资源和信息的成本在不断增加,社会变化之快使得我们不再能掌控和计划一切。只有需要什么再配置什么,让边缘区域来决定资源需求和配置关系,才是未来更加明智的做法。
  
 
  
 3.指南针优于地图。
  
 
  
 地图意味着掌握详细的地形信息以及达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指南针则更加灵活,它只告诉你方向在哪,具体怎么走需要使用者自己规划创造。
  
 
  
 这就像不同的人对待旅行的不同方式。有的人喜欢提前规划好详细路线行程,然后严格执行。有的人则喜欢随性地四处走走看看,虽然可能时间行程上会有所出入,但也能发现不少意外惊喜。
  
 
  
 媒体实验室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典型代表。他们的研究重点是“无定向研究”,即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空白处着力。任何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都会得到支持,因为说不定哪一个就能催生未来科技的重大方向,在跨界融合中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
  
 
  
 4.风险优于安全。
  
 
  
 追求安全,意味着要考虑事物的各个方面,确保万无一失,不出差错。
  
 
  
 接受风险,意味着并不追求事先的完美,而是通过小步快速的迭代,让市场的反馈来决定下一步的完善方向,通过不断试错来打造更加符合需求的事物。
  
 
  
 风险优于安全,即要放弃从一开始就拿出完美方案的执念。这一原则的适用,与当前试错成本的不断下降有关。当风险是可承担的,做事的方式就变得更加灵活。不必再担心一次错误就会全军覆没,这样一来,创新行为得到鼓励,创新将从中心向边缘转移,带来更多好的机遇。
  
 
  
 5.违抗优于服从。
  
 
  
 毫无疑问,在培养创新性方面,违抗精神比服从精神更加珍贵。
  
 
  
 服从教会人们循规蹈矩,它的作用在于传承社会最基本的运行规则。而在科研和创新领域,具有违抗精神的人往往能打破常规,创造出令人惊讶的新成果。
  
 
  
 同样,许多新事物的出现,在当时被视为异端,因为他们注定是活在未来的产物。当汽车最早出现在英国街头时,英国议会甚至颁布了《红旗法案》来限定汽车的速度,这也扼杀了英国在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
  
 
  
 所以,循规蹈矩也许能保证社会运行不出大问题,但却无法推动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向前发展。违抗优于服从,至少在科研领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原则。
  
 
  
 6.实践优于理论。
  
 
  
 这一原则意味着,在快节奏成为新常态的未来社会,等待和计划的成本,要比先实践后随机应变的成本更高。如果任何新事物都需要先在理论上证明其可行性后再去行动,那么可能早已被他人抢占了先机。
  
 
  
 当我们强调实践优于理论时,我们其实也是在强调动手的重要性。联系到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联想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前者注重理论学习和记忆,后者注重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未来,许多理论都可能被宣告错误,但动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永远不过过时。这也是为什么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比死记硬背知识点的人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原因之一。
  
 
  
 7.多样性优于能力。
  
 
  
 多样性意味着多元化。对于个人而言,掌握多门技能,通晓多门学科,比在某一个领域深入钻研更加重要。对于机构而言,人才组合的多样性比单一化更有优势。
  
 
  
 多元化带来的是碰撞,是交叉融合。单一化带来的则通常是同质化。对个人发展而言,在迅速多变的未来社会,死守一门也许不再是明智的选择,而斜杠青年可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8.韧性优于力量。
  
 
  
 如果说力量是参天大树,那么韧性就是柔软的芦苇。当飓风来临,大树可能被齐腰斩断,而芦苇却安然无恙。
  
 
  
 我们越来越常提起的一个词便是“降维打击”。可以预见的是,在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社会,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常见。
  
 
  
 既然风险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在风暴中保存自我、快速重生,就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9.系统优于个体。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是一个系统整体,而非一个特别强大的个体。一个好的团队,可能单个成员不一定多么卓越,但只要形成整体,就能打败一群精英组成的散沙。
  
 
  
 考虑问题也应当从更大的系统角度出发,因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复杂交织的整体,对任何行业领域的改变,都将带来巨大的整体效应。
  
 写在最后
  
 还记得罗胖说过:一件新工具的诞生,会把人们分成两个阵营。接受它学习它使用它的人,往往占据了先机;而怀疑它拒绝它扼杀它的人,往往被甩在了时代身后。
  
  
 
  
 书中的9大原则,不仅适用于科研领域和组织机构,还适用于我们每个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任何一条原则都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我们又该怎样经营,或许这9条原则能带来无限启发。

5. 未来的你靠什么而活呢?


未来的你靠什么而活呢?

6. 为什么说活在当下努力才有未来?


7. 未来的你靠什么活?


未来的你靠什么活?

8. 活在未来的孩子

所有父母会焦虑的事,不会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心理师,就可以免疫。该来的,还是躲不掉。
 
  我常形容我的孩子像「活在未来的孩子」:脑海里想的永远是「未来式」(下一件事),而非「现在进行式」(当下正在做的事)。
  
   呈现于外的表征行为,很容易被冠上「容易分心」、「粗心」、「欠缺耐心」、「动作不确实」等形容词。包含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开始也免不了有些许担心:担心他会不会有「注意力缺陷不足」的可能,担心他未来会不会因此吃大亏,或被老师盯得满头包(后来刚上小一的第一个月时的确是如此)。
 
  所有父母会焦虑的事,不会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心理师,就可以免疫。该来的,还是躲不掉。
 
  我们同样会用许多方法,协助他增进专注与耐性。例如:要求他确实完成手边正在处理的事物,才可以进到下一件事。不同的是,我也同步开始试着跟上孩子的步调,强迫自己蹲低,来看他眼中所看出去的世界。而非用我的姿态,自以为是的去诠释他的世界。
 
  渐渐地,我才发现他的世界长得跟我很不同,不同到让我难以想像。
 
  
 
  在学习上,他的老爸我,是个「想快,但是快不起来」的学习者;但他自己却是「想慢,却还不知道该怎么慢下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围棋与桌球上的学习。
 
  当他跟着幼儿园大班课程学习围棋后,回到家自然会想找我们对弈、练习。起初我们发现:他落子前几乎不思考,而且无法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下,加上因为输很多赢很少,所以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提醒就是「别急,看清楚再下」,他虽依旧慢不下来,却也不受到输多赢少的挫败感影响,仍持续维持高度热情。
 
  不出半年,已经换成是我们输多赢少。有一天,围棋老师找我们恳谈,老师说:「孩子落子时,有能力预测得到接下来约5-10步棋可能会怎么发展。」我豁然开朗:原来,不是我们太慢,而是他太快。
  
   回到家后,我修正了一下问句,再次跟他讨论。我问他:「为什么我下完后,你完全没停顿就可以落子了?」他回答我:「因为我知道你应该会下在那个地方(用手指我下的位置)啊!所以你一下完我就可以接着下啦!」
 
  我停下手边的动作,把我的棋子递给他,问他:「你可以连我的一起帮忙下吗?」接着,我就看他节奏明快、黑白交错地连下了约十子。
 
  我突然想起围棋老师后来跟我们说的:「千万别以为围棋好像是静态的活动,其实棋士的脑袋里非常忙,它算是体育的一种。」
 
  「而且,需要维持高度专注!」他稍稍停顿后,接着说。
 
  我想到陪他练桌球时的画面。他开始参加学校课后桌球课的第一个月,动作还非常不扎实,所以很难稳定接球、回球,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有一件事很特别:他回球时会把球往我的两个桌角打,而且会左、右、左、右轮流打。
 
  我不禁好奇问他:「教练有教你们吊球?」他回我:「没有呀!我们还在学发球而已啊!」
 
  「那你怎么知道这样打?」听他说完,我就更好奇了。
 
  只见他天真的说:「因为我觉得这样你就会很忙,忙着救球就没办法打很难接的球给我。」当时,我除了在心里感到讶异外,也只是笑笑,没多想。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脑海里的画面并不是停留在当下正在打的那一球,还想到接下来的2~3球可能会怎么跑。
 
  至今,我们依旧在跟孩子的「快」磨合,并且持续尝试很多方法以慢慢陪他长出「视情境拿捏快慢节奏的能力」,但我们也清楚知道:该慢下来的,是「他的动作」,能在「此时此地」多些停留,而不是「他的思考」。
 
  他的慢,的确会让我们安心、少些焦虑。但,「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安心」并不是孩子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