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风口谁才能脱颖而出?

2024-05-06 07:37

1. 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风口谁才能脱颖而出?

从公司来讲,比亚迪属于行业龙头,得到了行业认可,涵盖了新能源、电子、汽车、半导体,打通了全产业链,而且所属的行业也属于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不考虑公司,论前途半导体工程师明显优于质量工程师,机会和成长空间和平台更大一些。在所有中国企业,质量工程师的地位,我只说呵呵,包括特斯拉和宁德,吃力不落好,还没有业绩是品质工程师普遍常态。


半导体只是比亚迪下面权重不大的部份,现在在烧钱阶段,受比亚迪政策影响大,项目质量是宁德的核心部门,时刻能握紧世界一流企业的前沿质量标准!再看具体的岗位比亚迪提供的是半导体器件工程师岗位,宁德时代是项目质量工程师,从未来几年的趋势来看,半导体更具前途和发展空间,而项目质量工程师偏向于辅助岗位。我选择比亚迪。


因为质量,样样通,样样松。哪都可以做,哪都可以替代。有技术和专业背景的质量会好点。但为什么不从技术先入行,沉淀了技术年龄大了再转质量?没技术没背景的质量越大越被人瞧不起。弄不好就是为了搞政府补贴,即便是去了比亚迪,也就是做个负责技术的小工程师,十几万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随时走,随时来,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宁德时代的好。


比亚迪未来发展可期,下一个风口碳中和、半导体、新能源他们全都布局了,而且公司内部马上也要搞股权激励了,半导体也马上要上市,市值超千亿。未来其他业务板块也是成一个就分拆上市一个。综合考虑吧!深圳不适合买房定居,但比宁德跳槽更好换工作。宁德买房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位置比较偏。

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风口谁才能脱颖而出?

2. 宁德时代:支撑3700亿市值不能靠特斯拉

[ 亿欧导读 ]?宁德时代市值翻倍,但它不会是特斯拉的“唯一”。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张嫣
乘上了特斯拉的快速列车,宁德时代以3751亿元市值再度登顶创业板。在2020年伊始股市一片哀嚎的背景下,它的市值却将近翻倍。
成为特斯拉供应商这一利好,引爆了股价。但背后是:宁德时代再次击败松下,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13.4GWh,同比增长22.6%。其中,宁德时代以31.71GWh稳居榜首。
“三电系统”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则是整车生产成本最高的零件。也正是如此,催生了一干电池供应商。此前,比亚迪一直不愿意将电池供应开放给更多整车厂,这给了宁德时代机会。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让宁德时代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
从默默无闻到超过3000亿元市值,这匹黑马用了9年。如今,低调的宁德时代创始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的曾毓群已经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位列第224位,财富价值68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客户涵盖了一众海内外知名车企。在国内,宁德时代先后和上汽、一汽和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从蔚来、小鹏汽车,再到宝马、大众、戴姆勒,国内外所有车企,几乎都是其重要合作伙伴。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里,极少的有话语权的零部件供应商。
但在特斯拉面前除外。
宁德时代之前,特斯拉与松下的密切合作长达10年。但双方的关系却逐渐产生裂痕。2019年4月,马斯克的一条推特将双方的矛盾公之于众。他称:因为松下电池厂未能满负荷运转,导致Model3产能受限。
松下方面则不满双方合资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长期亏损,以及特斯拉的不断压价。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曾公开表示:低估了和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与特斯拉现有电池合作业务中赚取利润。
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只有一家供应商,对于特斯拉而言,显然是极大的风险。对于控制欲极强的特斯拉创始人、CEO马斯克而言,或许也是不能容忍的。宁德时代之外,LG也进入了特斯拉供应商体系。马斯克也表示:“未来更倾向于多元化的电池供应体系。”
在宁德时代的公告上则写着:“特斯拉没有责任和义务必须购买公司产品,对产品采购量不做保证,特斯拉将根据后续具体订单提出采购需求。”
在当下的二级市场里,宁德时代正独领风骚。无论是技术、出货量,再到将一干车企纳入客户名单,它都是当下最热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
但未来呢?它能否坐稳动力电池“龙头老大”?它如何支撑已达3700亿元的市值?显而易见的是,这些都不能仅靠特斯拉。
成立9年成为“龙头”
随着上海工厂Model 3和Model Y的国产化率提升,进入了供应商体系的宁德时代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2月3日,春节后开盘首日,宁德时代以5%的涨幅成为了中国股市“万绿丛中一点红”。随后一路走高。尽管在2月5日美股市场上,此前一路高涨的特斯拉股价大跌17%。但在2月6日收盘时,宁德时代在创业板上股价再度上涨3.72%,市值达到了3751.85亿元。
从成立之初的100万元注册资金,到如今3617.14亿元市值,宁德时代只用了九年。
宁德时代的前身是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的动力电池部门。
1999年,曾毓群成立了ATL。在2004年,ATL解决了苹果MP3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成功进入了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随着苹果公司的市场扩张,ATL也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了行业翘楚。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现场/ 宁德时代官方
2011年,ATL的部分管理层和民族资本结合创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CATL),将车载动力电池作为新兴业务独立发展。
2012年,宝马伸出了橄榄枝。在当时,宁德时代还是无名之辈,拿下这笔交易费了不小的努力。想要进入德国企业的供应链,需要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标准。当时,宝马仅关于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就长达800页——还是德文。
但最终,和宝马的合作,让这家此前偏安一隅的动力电池企业声名鹊起。
正如当年ATL站在了手机行业的风口上,宁德时代也刚好迎上了新能源汽车这股风。
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增长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免征购置税、不限牌照等优惠政策有巨大关系。2015年,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中表示,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在2020年将达30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过7%,达到200万辆。而到2025年,国家要求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20%,达到500万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余,政策推动了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2016年,工信部颁发《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录,其中把三星和LG化学等一干外资动力电池排除在外。这份名录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互相影响,只有搭载“白名单”目录内的电池的车型,才能获得国家补贴。
“白名单”将日韩电池拒之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了肆意生长的阶段。宁德时代的东风已至。
从2014年到2018年,宁德时代的营收从8.67亿元增至29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1.75%。据宁德时代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盈利40亿~49亿元,同比上涨20%~45%?。
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首次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Top 1,也首次超过松下跃居全球首位。2018年,该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3.52GWh,比上一年翻一番有余,其装机量继续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市占率增长到41.28%,并以0.2GWh的优势继续领先松下。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1.71GWh,国内市占率达到51.01%,连续三年在全球装机量中排首位。
为什么是宁德时代?
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说过:“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
宁德时代如今搭上特斯拉这艘火箭,真的只是幸运吗?恐怕并不是。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随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涌入,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动力电池业也进入了洗牌期。而在这场浪潮中,宁德时代不仅屹立不倒,甚至还在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2.38GWh,同比增长9.2%。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31.71GWh,在中国市场市占率超过半成,达到51.01%。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 丁唯一
和2018年相比,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排名前四的企业没有变化,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和力神,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了39.8%。相比之下,名列第二、第三的比亚迪和国轩高科的日子就比较难过。由于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受到影响,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2019年全年装机量为10.75GWh,市占率仅为17.28%;国轩高科的装机量则为3.43GWh。
而根据宁德时代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扣非净利润约35.98-42.23亿元,同比增长15-35%。
经历行业洗牌期,宁德时代只是靠政策东风起飞的说法似乎不再站得住脚。用曾毓群的话说就是,在政策的保护伞下,“猪都会飞”。然而,当所有玩家都暴露在真空的市场环境中,谁的“护城河”更坚固就显现出来了。

宁德时代法兰克福车展展台/ 宁德时代官网
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在于技术优势。
从三元锂、到811电池,宁德时代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的引领作用不能忽视,使宁德时代能成功超越比亚迪就正是在于其三元锂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
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宁德时代方形三元811系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245wh/kg,接近海外龙头企业LG和SK的水准。对比国内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以绝对优势领先。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方形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67wh/kg,比亚迪约157wh/kg,国轩高科平均约170wh/kg,比亚迪并无优势。此外,比亚迪在高能量密度的811电池方面推进也相对缓慢。
尽管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已经一骑绝尘,宁德时代并没有停止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毕竟松下还一直紧咬着和它相当的国际市场份额。
2019年9月,宁德时代宣布推出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传统电池包采用的是从单体——模组——电池包的成组方式)。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宁德时代表示,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据宁德时代透露,这项创新使得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在使用同等电芯条件下可达到200Wh/kg以上,远高于传统电池包160Wh/kg以下的能量密度。不过,宁德时代并未透露电池成本下降多少。
这项技术也许正是打动特斯拉的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提供的圆柱电池技术路线。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圆柱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特斯拉产品的短板,偏弱的体积能量密度“软肋”使圆柱电池包应该不会是新能源汽车的长期主流选择。
据中信建投测算,在保守、高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叠加低电耗三个情景下,特斯拉 Model 3 采用宁德时代 CTP 技术可以分别获得约 12.3%、26.4%和 32.1%的工况续航提升。再考虑到 CTP 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零部件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升,对整车成本的降低、车内空间的提升都有积极意义,整车设计的自由度或有所增加。
能否稳坐第一
攻城容易守城难。坐在冠军的宝座上,宁德时代也面临着挑战。

宁德时代股价变化/ Google财经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合作公告显示,二者的合作时间仅为两年。此前,马斯克也坦言,和宁德时代是“小规模”合作。目前,双方的合作还在“相互试探”阶段。宁德时代能否满足“刁钻”的特斯拉的需求、稳定度过磨合期?还未可知。
马斯克对“低成本”有着长期的执念。在Model 3经历过“产能地狱”之后,特斯拉也开启了自造电芯之路。2019年,特斯拉先后收购Maxwell电池技术公司、加拿大电池制造商海霸(Hibar Systems),加强新型电池研发。在财报会议上,特斯拉也强调未来最重要的是继续降低电池成本。未来自产电池一旦实现,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国际厂商,其产品竞争力或将不复从前。
另外,宁德时代还未来得及庆祝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那边就传来了其对手松下的消息。在宁德时代宣布与特斯拉达成合作的同一天,丰田汽车公司就宣布与特斯拉的独家合作伙伴松下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为丰田和其他客户开发电池产品,提供广泛且稳定的电池供给。
而未来的中国市场,也由政策导向变为市场导向。一方面,随着大补贴时代结束,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严重,国内电池厂商的成本飞速上涨,高毛利率难以为继。同时,2019年6月,工信部废止了动力电池“白名单”,一定程度上刺激日韩电池厂商入局中国市场。
与海外对手相比,尽管宁德时代在技术上的优势不可小觑,但在成本方面却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竞争力。2018年11月,瑞银的报告指出,特斯拉与松下合作生产的21700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为111美元/kWh,比LG化学公司的148美元/kWh低37美元,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目前宁德时代的成本超过150美元/kWh,稍逊于三星SDI名列第四名。
不过,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的未来仍然充满想象。
2019年10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根据计划,宁德时代欧洲工厂此次开工面积为23公顷,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同年12月,特斯拉宣布位于柏林的超级工厂将在2020年1月份开始建设——两个工厂相距仅300公里,双方未来或能实现全球范围的合作。
虽然已搭上特斯拉这艘“火箭”,但考虑到与松下的前车之鉴,特斯拉如何选择还尚未可知。而对于宁德时代而言,特斯拉也只是客户之一。
保持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是宁德时代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因素之一。2019年,宁德时代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制表人/ 亿欧汽车分析员 丁唯一
当年1月,一汽与宁德时代成立了“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资10.2亿元,持股比例为51%;一汽集团出资9.8亿元,持股比例为49%。至此,宁德时代的“朋友圈”,已经集齐六大国有车企。
同年2月,宁德时代携手本田打造下一代电动车产品;5月,宁德时代和沃尔沃签订亿元订单, 成为沃尔沃电动汽车电池全球合作伙伴之一,为其下一代电动车型及北极星车型提供可靠动力;7月,丰田达成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电池新技术;9月,宁德时代表示将从2021年开始向德国戴姆勒的卡车供应电池。
除了朋友圈新面孔之外,2019年11月,宁德时代的“伯乐”宝马集团表示将增加宁德时代的订单,从最初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8亿元),供货时间为2020年到2031年。
靠着大量预定订单,宁德时代得以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冠军宝座。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它还需要不断创造想象空间。
编辑:张宇喆、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宁德时代为提升锂电池产能计划融资200亿,新能源汽车迎来生机?

目前来说,国内最大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非宁德时代莫属,而且近年也不断征战海外市场,加之不久前与特斯拉合作一事等因素,宁德时代总市值暴涨300多亿,近日,宁德时代又公开宣布计划募资200亿,用来提升3倍的锂电池产能。从中能够探知一二的是,锂电池的产能将提升,是不是也就意味着锂电池的需求是上涨的?不过,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背景,就单从疫情的影响来看,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55.4%,2月份前三周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93%,面对这样的环境,宁德时代为何有这么大的信心去再募资200亿,增加锂电池的产能?

宁德时代能如此大胆去布局,大多数人认为很大因素是因为与特斯拉合作,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建成投产能够为宁德时代带来新的市场,不可否认,宁德时代在这个合作上底气是很足的,宁德时代也因此成为继松下以及LG化学后特斯拉的第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场的扩大是宁德时代的信心之一。

此外,由于疫情对车市带来严重的影响,国家政府已经针对这样的影响出台有利政策,目前部分地区也开始陆续出台有利政策,佛山此前就已经提供购车补贴,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并将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再有广州地区对二手车置换、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等政策已经出台,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在当前的情况下,无疑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惨淡的时候也曾有不少业内人士号召重新恢复新能源补贴政策,如此看来,对于国家政府以及地方补贴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简言之,政策刺激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的需求变大,宁德时代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自然而然地,未来的产销量将会增大。

另外,动力电池的需求变大更是未来趋势,不少企业逐渐推出纯电动车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愈来愈强烈,而且,有意思的是,前文所提的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确实是下滑不少,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纯电动乘用车购买交强险的数量情况并没有下滑很多,相对其他车型要好,甚至地,私人购买交强险的纯电车乘用车数量约1.88万辆,同比增长44%,也就是说,纯电动车型在1月份来说还是保持着不错的势头,而且,根据1月份新能源销量榜单看出,已经有不少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闯进了榜单前15名,如此一来,纯电动车型在整个车市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早已在国内市场为上汽、宇通、吉利、长安、广汽、北汽、东风、现代、本田、丰田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威马、小鹏等配套动力电池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同比已增长不少,宁德时代在以上几大因素的促进下,没有理由不去继续募资提升产能,此外,宁德时代募资提升锂电池产能也是为了公司加强市场的开拓,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宁德时代总市值暴涨300多亿后还要继续去募资200多亿提升锂电池产能。

不过,所有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对宁德时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近期来看,宁德时代的优势明显,市场趋势不错,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市场上总会有很多不定因素,政策、市场环境、管理模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不过,从宁德时代募资一事中,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自信,未来十分值得期待。

总结:通过探讨宁德时代为何有如此大的信心募资200亿增加锂电池产能,分析出来的因素展现出来的,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不错,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加上疫情的突发,但已经阻挡不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且,从宁德时代计划提升锂电池产能这一动作中,就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趋势是不错的,也许不久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生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为提升锂电池产能计划融资200亿,新能源汽车迎来生机?

4.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现象级企业——宁德时代

 时势造英雄,谁也没有想到,随着近几年新能源 汽车 飞速发展,宁德时代——几年前大部分国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公司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供应链上举足轻重的企业。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突然冒出一个在全世界都很NB的企业,而大家之前确听都没有听过。
      对于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来说,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过程中崛起的现象级企业,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当然,我们并不希望宁德时代的崛起只是现象,我们希望宁德时代能够长远发展,成为又一个国际性的头部企业。
   大家好,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宁德时代这家目前在新能源领域风生水起的弄潮儿。 本文的主要观点来自于亿欧研究报告《2020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该报告共41页,获取原报告请点击文末链接,或登录远瞻智库官网。 
       1.1 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迅猛,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 汽车 取代传统燃油 汽车 已成必然趋势。2015-2019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CAGR为41.58%,增长迅猛。2019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渗透率仅为2.5%,尚处于发展初期,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在政策驱动下,迅速发展,2015-2019年CAGR为36.36%。根据规划,中国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对比2019年的新车销量占比,市场销量对应的缺口较大。
    1.2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迅猛,中国企业借势崛起 
   2015-2019年,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增长情况基本与新能源 汽车 市场增长情况一致,CAGR分别达到36.2%、42.96%;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5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单一市场;鉴于国内多项新能源 汽车 产业政策持续利好,中国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迅猛,宁德时代等国内多家优秀企业已借机崛起,市场地位显著提升。
             2.2.1 高素质管理团队助力企业长久发展 
       2.2.2 强研发团队、高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宁德时代注重研发团队质量,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有利于持续构建产品竞争力优势,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
          2.2.3 团队对公司掌控力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宁德时代公司成员占股比例较高,对公司拥有话语权,为公司日后稳定向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1 始于中国,布局全球,奠定发展基础 
   宁德时代创业始于中国,借国内新能源 汽车 发展之势,迅速崛起,并逐渐将业务触手伸向海外,为其日后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近些年,宁德时代通过自建、投资、收购等形式,扩大国内外布局。已经覆盖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主流新能源 汽车 市场。根据公司类别数据来看,子公司数量占据整体数量的59%,是其推动业务布局的主要动力。
       2.3.2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产业壁垒 
   广泛布局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保障其日后发展;
   宁德时代以动力电池起家,目前已经布局动力电池上游矿产、电池材料,下游新能源 汽车 、电池回收以及充换电运营业务;通过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其降低电池原材料成本,并通过下游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扩大其业务增长空间。
       2.3.2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产业壁垒 
   宁德时代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持股比例总体较高,初步构建自身产业壁垒,日后有望持续加强布局上下游产业。
       2.4.1 宁德时代营收、净利润增长迅猛,动力电池业务贡献最大 
   在营收连年增长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占比持续走低,其余业务总占比持续升高,营收结构丰富多元,公司营收抗风险能力增强。
   • 2015-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51.68%、37.41%,增长势头迅猛;2020年Q1受疫情影响,营收、利润均同比下滑;
      • 动力电池营收平均占比超80%,锂电池材料及其他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储能系统营收占比虽有增加,但一直处于低点。
       2.4.2 宁德时代盈利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准 
   宁德时代在销售净利率、毛利率表现处于中游,但依旧保持较高水平;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在净资产回报率方面,宁德时代近年来产能扩张频繁,未来投入使用后净资产回报率将会有所提升,资产回报率将会增强。
       2.4.3 宁德时代强运营能力助力发展 
   营业周期方面,宁德时代远低于同行企业,且历年波动较小,企业运营能力强于竞争对手;
   存货周转率方面,宁德时代近年来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但在企业间依旧保持较高的周转率,存货管理能力优于对手;
   在应付账款周转率方面,宁德时代应收账款能力显著高于竞争对手;自2017年后逐年增强,对下游客户话语权日趋提升。
       2.4.4 宁德时代具备弹性发展空间 
   短期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方面,宁德时代偿还能力强于竞争对手,资产负债率低于60%,具备举债发展的能力;
   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宁德时代偿债能力和相对低水平的资产负债率有助于日后其决定是否根据市场变化而举债扩张。
       2.5.1 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堆积;未来市场将逐步淘汰落后企业,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
       2.5.1 产能阶段性扩张,利用率处于高点,但库存也在持续提升 
   2017-2023年,宁德时代产能阶段性提升,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能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249.9GWh;
   根据2023年规划显示,宁德时代产能提升集中在国内;海外市场由于产能扩张速度慢,业务在近两年很难出现爆发性增长;
   2015-2019年,动力电池产能增加,产能利用率处于高点,但同时库存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产能阶段性提升,存在库存持续增加的风险。
       2.5.1 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形成强产品竞争力 
   从产品竞争力来看,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池产品是宁德时代持续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产品因素。
       2.5.1 技术持续降本,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地位稳固向上 
   CTP技术通过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省去模组这一结构,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降低成本;
   长寿命电池技术从正极、负极、电解液三个方面分别改进,通过控制锂的消耗,延长电池寿命,提升产品竞争力;
   超级快充技术通过控制负极电位恒高于析锂电位阀值,将输入电流最大化,从而缩短充电时间,补强对电池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实力。
       2.5.1 上游供应链体系数质兼具,下游全面覆盖市场主流车企客户 
   宁德时代上游材料供应体系包含多家供应商,加强对供应商话语权的同时,增加自身供应商的质量和供应体系的稳定性;
   宁德时代下游客户包含主流自主品牌、主流外资品牌、造车新势力和主流商用车品牌,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5.1 分散采购,保持供应链质量;深化合作,扩充客户池 
   宁德时代采用分散采购方式,在扩大自身供应链的同时,保持供应链内部的良性竞争,不过分依赖个体供应商;
   宁德时代采取与车企合资的方式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其对于多数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1%,拥有对合资公司的话语权;
   宁德时代发展初期依靠大客户起家,随后迅速抢占市场,TOP5客户贡献营收额占比持续走低,降低了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
       2.5.2 锂电池材料市场增长迅猛,宁德时代未来销量可期 
   2017-2019年,锂电池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宁德时代相关业务营收同样表现不俗,未来其锂电池材料业务增长有保障。
   • 受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上涨的影响,2017-2019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出货量增长迅猛,2019年各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30%; 
   • 2015-2019年,宁德时代锂电池材料销量和营收均呈增长态势,未来依托于自身核心业务动力电池的发展,销量增长有保障。
       2.5.2 “自产+回收”模式,降低锂材料成本,服务核心业务 
   宁德时代通过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有效降低锂电池材料的采购成本,形成与动力电池业务的互哺,提升公司竞争力。
   • 通过合资、收购的模式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生产业务,隔膜业务目前尚未涉及;
   • 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所需的正极材料,有效降低正极材料的采购成本。
       2.5.3 储能系统处于萌芽期,宁德时代依托核心业务早期入局,营收破亿 
   储能系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尽管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增长,但还是以政策推动为主;
   宁德时代长期深耕锂电池领域,依托于自身核心业务早期入局,近年来受政策影响,营收增长明显。
       2.5.3 依托核心产业积累,建立储能业务优势,助力业务发展 
   2020年,宁德时代加快在储能系统业务上的动作,通过合资,整合各自优势,助力其日后储能业务的发展。
   • 依托过去在锂电池技术和产业的积累,具备解决电化学储能系统行业痛点的能力,为其进入行业建立优势;
   • 借助政策的红利和自身产业优势,自2011年获得第一笔订单后,近年来积极布局储能业务,为其后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3.1 未来挑战和机遇 
   宁德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三大主营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动力电池业务  
     市场:  市场单一、走向不明、边界模糊
   市场单一:根据2019年财报,宁德时代主要营收来自于国内,海外市场贡献少;
   走向不明: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长期发展明确,短期增长势头存在不确定性;
   边界模糊: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双方角色边界逐渐模糊。
      业务:  单纯的生产、销售商身份使得业务想象空间不足
   瓶颈:7月17日,宁德时代市值已突破4000亿元,未来随着市场份额增加,其市值将会持续增长,但存在瓶颈。单纯的零部件生产、销售业务想象空间不足,难以支撑较大市值。
      技术:  产品技术路线、生产方式改变对行业的影响
   变化: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尚属初期,产品技术路线与生产方式存在颠覆性改变的可能。目前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提升空间愈发狭窄,生产效率提升诉求强烈。宁德时代历年投入巨量研发资金,技术储备充足,抗风险性强。
        储能系统业务  
     政策:  政策性利好在推动行业向电化学储能发展;
     市场:  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企业积极性不强;
     用户:  产品性能、成本需求不能被很好地满足。
     宁德时代:  储能系统业务大多集中在发电站,其他场景布局较少;同时也面临着盈利困难和无法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多种因素致使发展受限。
        锂电池材料  
     定位:  作为电池产业链的上游,服务主营业务
     产能:  从营收占比较小来看,其电池材料自我供给占比并不大,相关电池材料产能有待提升。
       3.1.1 挑战一:出海存在多重阻碍,短期内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 
   宏观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疲软, 汽车 工业同样遭受重创,生产节奏被打破,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降;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美国、日韩虽然是主流新能源 汽车 市场,但进入该些区域时存在较大外部阻力,短期内很难成为其出海布局的目的地;
   欧洲市场是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又一主战场,宁德时代还未能够和当地车企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加之当地车企合资或自建工厂,形势不容乐观。
       3.1.1 挑战二:车企涉足电池领域,蚕食宁德时代未来市场份额 
   车企自建工厂,或入股动力电池企业,亦或者双方合资建厂的趋势愈演愈烈,宁德时代或将遭遇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 车企通过自建工厂能够满足目前的所有需求,但受到技术、资金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约束,采取自建工厂的车企还是少数;
   • 入股动力电池企业或合资建厂渐渐成为主流,双方基于自身优势和诉求进行深度合作,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
   • 未来,动力电池企业能够深度“绑定”车企的数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存在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3.1.1 挑战三:确定性产能增量和不确定性市场需求量之间的矛盾 
   在未来,产能端存在确定性增长,需求端由于黑天鹅事件和市场接受度变化等因素,需求走向不明确,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 在产能端,宁德时代产能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240GWh,其国外产能约占整体产能5.8%, 产能消耗主要依赖国内市场;
   • 在需求端,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需要常年保持在30%的增速,才能实现预计销量;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阻止了全球 汽车 市场的增长进程。
       3.1.2 机遇一:中国巨头出海,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在过去,宁德时代出货量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随着海外新能源 汽车 销量的逐步攀升,宁德时代需要海外市场支持其在全球的地位;
   由于过去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迅速,宁德时代顺势与多家外资品牌开展合作,依托国内打下的合作基础,出海将更为顺利;
   借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的红利,宁德时代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已具备与国际动力电池巨头抗衡的实力,能够获得外资企业的青睐。
       3.1.2 机遇二:动力电池运营,下一个能源生态入口 
   动力电池运营是车电分离商业模式下特有的运营方式;通过将车和动力电池分离,用户通过租用的形式获取动力电池,使整个产业更加灵活;
   动力电池运营模式解决了多方痛点,特别是用户不再受电池、保值率等问题困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
   宁德时代掌握长寿命电池技术,并且与多家主流车企深入合作,能够有效解决电池“短命”和电池标准化问题,具备推动生态发展的可能性。
       3.1.2 机遇三:分布式储能模式下的锂电池规模化应用 
   储能系统行业在中国尚属发展初期,未来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宁德时代利用自身产业和技术优势深入储能行业,以获取更大的业务增长空间。
   •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不同场景下的储能配置实行补贴政策;中国在2017年发布相关政策,鼓励电化学储能系统在各场景下的配置;
   • 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来看,各方均存在对储能系统配置的需求,电化学储能作为其中一种方式,应用前景广阔。
       3.2 未来发展战略研判 
   宁德时代未来将不会局限于零部件供应商的单一角色。亿欧 汽车 认为,宁德时代基于对上游(矿产、锂电池材料)和下游(新能源 汽车 、充换电服务)的布局,并结合自身的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等业务基础,未来将向能源运营商方向转型升级。
      受各市场趋势、产业链角色需求的影响,过去的商业模式很难适应趋势,并且满足各方的需求。宁德时代目前的业务和新兴商业模式重合度较高,也把握住了充电和换电的能源入口,同时配合储能业务的发展,未来将有可能向能源运营商转型升级;
      在新的商业模式下,营收模式将由销售收益转换成租赁收益。相比销售收益,租赁收益更加线性,盈利更加稳定。

5. 万亿市值背后,宁德时代的野心与烦恼 | 汽车产经


财富的光芒,让宁德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5月4日,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实时数据上,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超越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
虽然随着股市起伏,李嘉诚很快再次回到首富的位置,但这个短暂的插曲依旧让宁德时代火出了汽车圈。
不过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这并非宁德时代最为高光的时刻。
2021年初,宁德时代的股价曾一度突破400元,市值最高曾突破9600亿,跨过万亿大关近在咫尺。彼时,曾毓群也曾以353亿美元的身家登上香港富豪榜首位,资产比现在还要多出几亿。
但遗憾的是,春节之后,宁德时代的股价开始进入下滑通道。即使近期有不少利好消息,也仍未回到年前的高位。



财富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何稳定地“延长续航”,一直是曾毓群与宁德时代要解决的问题。
1
万亿市值前的挑战
4月底,宁德时代相继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与2021年一季度报告。在两份报告中,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再次提升。
同时,根据韩国行业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2021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7.8 GWh。在这其中,宁德时代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20.8%至15.1 GWh,市占率也从2020年的25%再度扩大至31.5%。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位,但隐忧也如影随形。
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市占率不断向上的同时,自2017年开始成为行业第一的宁德时代,毛利率却连续四年不断下滑。



毛利率下滑背后,是成本与收入的倒挂。
根据财报数据计算,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均价为0.89元/Wh,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为0.94元/Wh,2018年为1.15元/Wh。
在收入明显下滑的同时,其成本却几乎没有下降。2020年,其动力电池的平均成本约0.65元/Wh,只比2019年下降了0.02元/Wh。
此前曾有分析指出,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方面,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本身进入了瓶颈期。另一方面,电池上游产业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使得成本下降难上加难。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即使规模和市占率继续向上,它仍将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于,宁德时代更为擅长的三元电池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已经达到了瓶颈。
被寄予厚望的固态电池、石墨烯电池,甚至是三元锂电池曾经的“手下败将”磷酸铁锂电池,在当下也都成了比三元锂电池更受资本和车企追捧的存在。
而从宁德时代的技术储备来看,此前曾有传言表示,宁德时代内部对于固态电池的态度相对保守。曾有业界研报直言,谁抢先开发出固态电池技术,就会是对宁德时代的颠覆。
除宁德时代本身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越来越多车企也开始选择自主生产电池。
以中国市场为例,在入股国轩高科成为最大股东之后,今年3月,大众集团CEO迪思又明确表示下一轮电池工厂的投资将投向中国。
3月13日,吉利也宣布在赣州经开区规划建设年产能42GWh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300亿元。而在此前,吉利还入股了孚能科技,将共同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4月9日,广汽集团也发布了动力电池相关的“中子星战略”,其目标是将在3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电芯规模化搭载应用。
至于早就自主建立电池工厂的比亚迪和长城,前者自刀片电池一炮打响之后,市场份额重回上升阶段,弗迪电池正在谋划在一两年之内上市。而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去年就曾祭出“无钴电池”的大招,今年在装机量排名中也不断向上。



2
电池大佬的新故事
在所有关于宁德时代和曾毓群的文章中,几乎都会提到一个细节——曾毓群办公室曾经挂着的“赌性更坚强”横幅。据说,在曾毓群看来,做企业拼搏只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这种观念或许不太符合常规的价值的判断,但10年间,从曾经的初创企业,到如今的全球第一,宁德时代的成功的确离不开曾毓群多次“赌”对时机。
不过,据说在2016年时,曾毓群办公室的“赌性更坚强”横幅已然被换成了“溥博渊泉”四字。周遍广远如不断涌动的泉水,恰与宁德时代的行业地位相对应,或许也是未来宁德时代新目标的注解。
虽然如今的宁德时代仍以动力电池业务为人熟知,但事实上,其产业布局已经悄然延伸至多个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过去两年,宁德时代曾频繁加大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电池、原材料的投资。例如,如今在锂资源领域,宁德时代间接持股澳大利亚锂矿8.5%的股权,直接持有四川天宜锂业15%的股权;在镍资源领域,宁德时代也与格林美等在印尼投建了5万吨/年的硫酸镍项目。
在扩充品类方面,家用储能、电动两轮车等领域,也正在成为宁德时代的新方向。
4月28日,宁德时代宣布将与数码电池龙头企业ATL签署合资合同,拟共同出资140亿元设立电芯、电池包两家合资公司,从事应用于家用储能、电动两轮车等领域的中型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尤其是储能领域,在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之下,这一市场正在成为新的蓝海。
事实上,根据宁德时代前两年的财报显示,储能业务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动力电池。2019年与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毛利率为28.46%和26.56%,而其储能业务的毛利率则分别高达37.87%和36.03%。
除此以外,得益于智能汽车的发展,近两年宁德时代还在探索汽车制造与智能化的新生意。
在2020年年底时,长安汽车曾宣布正在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在2021年四季度亮相。而在更早之前,宁德时代也曾参与了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的B轮融资。
在自动驾驶领域,2020年底,宁德时代曾经领投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与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再到2021年1月,宁德时代又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不久前的5月1日,宁德时代的投资又有新动作出现——投资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未来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并在电池回收利用、海外市场电池数据共享等层面展开合作。
虽然关于这一消息,宁德时代并未透露更多内容,但爱驰汽车在欧盟、中东等地区的已有布局,或许也将为宁德时代的国际化提供更多便利。宁德时代可以从爱驰获得更丰富的数据,为其在欧洲车厂配套,积累宝贵经验。毕竟,从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欧洲已经超越中国成为第一大市场。
3
写在最后
在4月27日财报发布的同时,宁德时代在公告中写到: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
而投资爱驰,或许正是这一计划的开始。
事实上,除爱驰之外,据说就在不久前,从小米的雷军,到OPPO的陈明永,多家准备跨界造车的科技公司老总也纷纷前往宁德时代。
或许,电池大佬的更多新故事,还正在路上。

万亿市值背后,宁德时代的野心与烦恼 | 汽车产经

6. 宁德时代大跌13%,市值蒸发1300亿,对行业内部会有哪些影响?

这会对行业内部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该行业的融资难度会有所提升,而且也会陷入发展困境,这是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行业内部会寻找新的出路,例如加大创新的力度,投资新的产业,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和质量,这是积极的促进作用。
宁德时代曾经是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业,而且也是创业板块的重要主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该公司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且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其市值蒸发将会引发行业震动,而且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行业内部将会遭受重创,而且发展信心会有所下降。在宁德时代的影响下,该行业不仅无法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和融资,而且也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行业其他企业同样会面临市值蒸发和股价下跌的困境,这会极大地挫伤从业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会降低其发展信心。
其次,内部人员将会注重创新,并且提升抗压能力。尽管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该行业从业者仍然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并且做好相应的防范。他们不仅能够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而且也会提高研发比重,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即使困难重重,他们仍然会合理地减少经营成本,并且恰当运用管理资金,以度过此次危机。
最后,从业者将会优化经营和管理模式,并且极力减轻发展压力。宁德时代的突进式扩张的确是前车之鉴,这将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决策和发展。从业者不仅能够制定更加正确的决策和战略,而且也会尽量避免重蹈宁德时代的覆辙。他们将会优化内部人员结构,而且也会进一步改善经管模式,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是其自救的途径。

7.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继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一直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间将于2023年开始。 
   对此消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发生了变化。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过50亿元建设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消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开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达到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几乎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超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一直上演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背后,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外患”的不稳定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受到波动,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发生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件,也让其陷入短暂的动荡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威胁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赶,LG化学及松下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开始逐鹿国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能源 汽车 将逐步代替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是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的确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光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71181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超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达到了7571亿元。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达到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达到7920亿元,一举超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市值对比图,数据来源于Wind,连线出行制图 
   今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1月4日收盘时股价实现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达到413.23元/股,市值达到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事件。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达到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此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达到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公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挥。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领域又一进展。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消息的利好影响,此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件而陷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关系,未参与其公司的生产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发生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达到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开始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超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达到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演了多次起伏,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定,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挑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好看的“成绩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发展不利,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年初疫情的爆发,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 汽车 销量集体下滑,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得到回升。 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线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实现“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创始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当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线作为主打路线,而是选择了成本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线。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达到这一指标。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加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超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并有效的提升装载此款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点,但自推出后就一直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内市场发生了超过20起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试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全性送上舆论的焦点。 
    “按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几乎不可能。如果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计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者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家傅振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全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概率会超过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放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进行辟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问题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外患”或许更具有威胁。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内新能源车企只有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内市场再无阻碍。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挑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来源于SNE  Research,连线出行制图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外患”的问题之外,还要思考一个“老问题”——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地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对于公司及未来的思考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单。 
   这是因为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自发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已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定,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给电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同样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大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生产,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反观供给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抢夺更多市场。  
   而从今年初开始,众多新能源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过预期。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  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给压力。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过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纷开始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充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分别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进行加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开始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即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进行中。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开始动工;蜂巢能源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建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开始发觉仅仅通过原来的扩产办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因为从去年开始已有很多新能源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开始亲自下场布局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计划,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后,不排除向外输出电池产品。再到今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能源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合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成本降到更低。”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地位,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进行继续布局和研发,也开始向其他业务开始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开始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而在今年1月,宁德时代还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领域投资并不意外,参与投资和布局其他领域业务不仅可以稳固供应、平摊风险,也能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需要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出击。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8. 牵手特斯拉后,宁德时代市值达1.18万亿!新能源车造富潮来临?

 最近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一纸协议,让宁德时代站上了热搜,并且股价和市值双双攀升。
     
   6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2021年6月25日再次签订协议约定,该公司将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其实在2020年2月之时,宁德时代已经与特斯拉签订过了为期两年的协议,协议内容同样是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再度牵手的消息一经曝光,6月29日,宁德时代股价直线上涨,股价报收每股508.51元,涨幅2.96%,总市值超1.18万亿元。 
     
   毫无疑问,这个创建至今仅仅10年的公司,宁德时代已然成为中国及至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厂商。尤其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大约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一直以来,电池都是新能源 汽车 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占整车成本的40%以上。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从2014年就开始高速发展。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由于专注于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凭借三元锂电池的风口得以快速崛起并发展壮大,此后在政策的扶持下,宁德时代业绩迅速飙升,甚至一度将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佼佼者比亚迪给踩在脚下。
     
        
   由于占据高份额的市场,宁德时代受资本方追捧 。 2018年创业板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飙升,不到三年时间市值就暴增超过十倍,市值很快超过中国最大车企上汽集团。 
     
   另外,宁德时代的崛起,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年宁德时代倍受车企青睐。据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新能源 汽车 车型目录,由宁德时代配套动力电池的车型占比约为50%,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
     
    特斯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大巨头——蔚来、小鹏和理想,基本上就占到了宁德时代电池装车量的50%。 
     
        
   当然,这些巨头当中与宁德时代打得最火热就是特斯拉。仅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配套特斯拉电动车所占份额就超过了55%。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将给特斯拉Model Y 磷酸铁锂电池版本车型提供电池,占特斯拉全球电池用量超过20%以上。也就是说,宁德时代虽然向特斯拉供货不久,但已然成为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在过去一年,宁德时代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最高峰时市值涨至约9500亿元,如今,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再度签订协议,股价与市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特斯拉因事故频出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能源领域,资本市场一旦联合特斯拉,依然能掀起浪花。 接下来宁德时代能否持续稳坐新能源 汽车 电池“一哥”的宝座,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