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价飙升35%,王传福身家一周内增加23亿美元

2024-05-04 06:55

1. 比亚迪股价飙升35%,王传福身家一周内增加23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当地时间9月11日收盘至9月18日收盘期间,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股价飙升了35%,这推动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传福的身家在一周内增加了23亿美元。

今年1月份,比亚迪推出了一款更便宜的无钴电池。今年3月份,该公司宣布推出刀片电池,这种电池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和超长的续航能力,是一款超级安全的电池。
今年7月份,该公司发布了搭载刀片电池的纯电动旗舰车型“汉”。汉EV在NEDC(新欧洲循环测试)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可在3.9秒内从零加速至100公里/小时,其目标市场是高端豪华轿车市场。
今年8月份,该公司获得了为加州公交系统提供电动公交车的合同。此后,该公司的市值翻了一倍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股价飙升35%,王传福身家一周内增加23亿美元

2.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资产有多少,在全国排名第几?

2008年金融风暴肆虐,富豪们身价大幅缩水。2009年经济渐渐回暖,谁在这场危机中率先突围,坐上中国首富宝座呢?昨天胡润给了大家一个答案,虽说完整的“2009胡润百富榜”要10月中下旬才出炉,但他提前公布了新晋状元和榜眼。股神巴菲特看好的比亚迪(78.75,2.15,2.81%)董事长王传福以350亿元财富成为中国首富。张茵家族以财富330亿元排名第二。 

  去年103位,今年首富

  “注重节能环保成为他们的共同点。”胡润表示,王传福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张茵家族的废纸循环再利用都显示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成就。他们的财富都是按照2009年9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出来的。

  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而这次王传福果然显示出了明星的实力,一举从去年百富榜的103位冲至头把交椅,资产也从去年的60亿元,增长至350亿元。据了解,王传福持有比亚迪27.83%的股份,市值1200亿元。由于王传福持股皆为内资股,不能完全流通,因此胡润百富榜将内资股与H股价格按照1∶1计算,折合其财富总额为350亿元。

3.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资产有多少,在全国排名第几?

中国大陆新首富:在2008年的胡润百富榜上,王传福以60亿元的身家尚排在第22位,而今年却壹下子飙升到了第壹位。
比亚迪股份之所以能在壹年之内飙升5倍,这和“股神”巴菲特的入股有著密切的联系。巴菲特旗下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于2008年9月以18亿港元收购比亚迪10%的股权,引发全球关注。
在巴菲特“股神”光环的照耀下,比亚迪的股价也开始了壹路走高。到今年7月30日,中国监管部门正式批准去年的入股时,比亚迪自从巴菲特宣布入股的每股8港元,上涨到了今日的41.65港元,巴菲特此笔投资已获利420%。
而到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时候,比亚迪的市值已经达到1200亿元,按照巴菲特旗下Berkshire Hathaway公司10%持股计算,账面收益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资产有多少,在全国排名第几?

4.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超级详细资料?

姓 名:王传福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66年2月15日 学 历:硕士 专 业:冶金物理化学系 单位职务: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行 业:制造业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年仅37岁的商界奇才用自己的智慧、精练和汗水书写了青年创业的神话。

  1983年9月—1987年9月就读于中南大学,获物理化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10月就读于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

  1990年10月—1993年4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他顺理成章成为公司总经理;

  1995年2月,试水3年但成效甚微的王传福决定辞职单干。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钱后,王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敲敲打打,成立了日后风光无限的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王不顾非议,毅然投入巨资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于该年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王任董事长,四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荣誉称号:

  2002年11月获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奖;

  2002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2年首次进入了《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2年中国富豪榜”;

  2003年9月入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

  2003年6月王传福以企业家的身份,被《商业周刊》评选为25位“亚洲之星

5. 比亚迪销量暴跌,高管接连离职,孤独的王传福,还能撑多久?

从2013年至2019年的7年时间:中国汽车品牌吉利的年销量从55万辆跃升到136万辆;长城汽车年销量从75万辆逐步上升到100万辆规模;比亚迪的年销量则从50万辆曲折下滑到45万辆。今年2月份共销售整车5,501辆,同比下降79.5%,比亚迪最核心新能源车型销量为2,803辆,同比下降高达80.57%
7年前,比亚迪与吉利、长城的年销量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今日再看这3家企业,吉利早已成长为3-4倍于比亚迪体量的国际化汽车集团,长城汽车亦成长为两倍于比亚迪体量百万级车企。
同时,吉利和长城的年销量更是连续3年突破百万辆,稳居中国汽车品牌一线阵营,并向国际化车企强势进军。
比亚迪则从曾经的自主品牌前三甲席位坠落到第六、第七的位置,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残酷竞争中,如今连自主品牌二线阵营的位置也受到严重威胁。

更令人唏嘘的是,时至今日,李书福和魏建军早已不再纠缠于企业管理具体事务,而是将更多的心力与时间放在企业未来战略的规划故居上, 因为他们身边均聚拢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为其品牌进行现代化治理。
替吉利汽车冲在最前线的掌舵者是大学一毕业就跟着李书福创业的安聪慧,替魏建军冲在最前线的领军者则是车界卓越女性领袖王凤英;而以林杰、冯擎峰、宋军等为代表的高管则是吉利内部同样潜力无限的职业经理人,长城同样有李瑞峰坐镇统筹长城多品牌业务。
业界盛传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喜欢事事亲力亲为,而当我们看向王传福——这为被巴菲特称赞为“杰克·韦尔奇和爱迪生的结合体”的CEO时,却发现他身边几乎没有值得让他信赖到完全放权的核心臂膀。
纵然创业从来都是一条孤独之路,缔造一个帝国更是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之孤独,但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的三位掌舵者相比,王传福的孤独则显得格外孤独。

时光回溯到2008年,当王传福独自驾驶F3DM,带领比亚迪进入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时,孤独便开始伴随他左右。
至今,他仍孤身一人。
新世纪之交,三个自主车企先后进入主流视野。即便长城、吉利、比亚迪完成原始积累的轨迹各不相同,但站在新世纪的“丁字”路口,它们不约而同选择进军家用汽车市场。
说起来,比亚迪相比于其它两者,造车要晚一些。不过,2002年,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便已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并凭借着多年来积累下的制造业经验和资源,最先拥有了全产业链运营思维。
可接下来,比亚迪的运行轨迹却呈现特别之势,与长城、吉利判若两端。
时至今日,历经十余年市场的沉浮和洗礼,长城和吉利已破茧成蝶。
从树立口碑热销产品,到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再到形成庞大产销网络,它们遵循着百年产业客观规律,通过有序拆分和整合产业链、并购知名外企,已成为了影响力日趋昌隆的全球化汽车集团。

反观比亚迪,在其重点布局的新能源市场,也将连续占据了4年的全球销冠金腰带拱手相让。而一向引以为傲的电池市场,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在2019年进一步收窄。
宁德时代以51.01%的市场占比获得市场绝对话语权,比亚迪只拿到了17.30%。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从销量来看,比亚迪的原地踏步固然受企业战略不聚焦、新能源车市环境突变影响,然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皆指向了“人”。
可以说,王传福的孤独由来已久。
打开三家车企的官网,便可初窥豹身。吉利和长城的企业介绍页面都以呈现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事件为主,唯独比亚迪成为了王传福的个人功绩专属展示页,历数其高光时刻。

由此可见,比亚迪的发展和兴衰,皆系于王传福一人。据了解,创建比亚迪25年来,王传福仍保留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管理风格。
不久前,在比亚迪因疫情而投产的口罩生产线上,王传福的身影连续多天出现于此,每天长达5-6个小时的亲自看管,令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位年营收千亿元企业的掌舵人。
很久以来,正是因为王传福的亲力亲为和宏观格局,比亚迪才能获得眼前成就: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制造车企、全球最大的电池服务商、头部手机代工服务商,并涉足轨道交通、IGBT、CMOS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
也正因如此,王传福缺少得力臂助的问题从未这样棘手。这关乎到比亚迪版图的扩大,以及王传福的“绿色帝国”能否最终实现。

毕竟,李书福和魏建军如今都已是统领全局,挥斥方遒的状态。
同王传福相似,魏建军也具有浓厚的技术背景。在长城汽车由小至大,由窄到广的发展历程中,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和市场环境,魏建军数次进行自我管理思维更新。
因此,在培养出了以王凤英等为代表的长城系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从外界吸取了文飞、宁述勇等经验丰富的业内管理营销人才,来应对集团业务拓展和营销突破等迫切需求。
李书福对待人才的态度则始终如一。
在吉利的一次内部人才庆典上,他为吉利的“人才森林”概念赋予了生动诠释:
“吉利内部培养的是小树苗,引入的是大樟树,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得益于“森林“的新陈代谢功能,吉利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稳定、高效的高管团队,并展现着包容、开放的吸纳姿态。既有安聪慧、林杰、宋军这样耳熟能详的“内生型”人才,也有李春荣、郑状、刘智、陈思英等从外部吸收进来的外部人才,更有范安德这样履历和实力都无可指摘的国际化精英。
“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源在于人才的培养。“李书福不止一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相较于魏、李二人,王传福则形单影只。

前些年,比亚迪三大创始人之一的杨龙忠与王传福分道扬镳,他的套现离场或许可视为获利出走。但是,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这一关键位置的人员频繁变动,就不那么简单了。
资料显示,作为比亚迪的老臣子,夏治冰曾是比亚迪高速发展的主要贡献者。2008-2010年,比亚迪实现了每年近100%的同比增长,夏治冰功不可没。
可在2011年,比亚迪官方宣布夏治冰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免让外界对其出走主因打下了问号。
接替职位的侯雁同样是一位根正苗红的比亚迪人。他从渠道调整和品牌提升两方面入手,配合比亚迪推出的王朝系列新产品,让比亚迪于2013年销量终破50万台,并稳住了军心。
不过,或许由于2014年销量不进反退,侯雁黯然离场。接替其职位的舒酉星却长期从事于技术研发工作,也许这是一次吻合王传福个人喜好的人事更迭。
从舒酉星的履历来看,其曾任光电子项目部经理、通讯电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电子研究院院长等技术部门主管,曾作为多项通讯手机类研发项目的带头人。

这让外界不得不对王传福的用人产生了疑问。传统意义上来说,汽车销售公司一把手是兼具营销、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可舒酉星却长期未涉足比亚迪汽整车业务板块。
所以,2017年,王传福选择具备十余年一线销售经验的赵长江来接替舒酉星就不足为奇了。那些年比亚迪不仅销量未能精进,于产品研发上也受到了影响。将于今年问世的比亚迪汉,从立项开始历经五年,仍处于跳票状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
透过销售总经理职位频繁更迭的现象,或许能找到比亚迪人才层面的症结所在。
没有长期稳定的高管团队,就没有稳定的长效运营机制,也会自上而下引发企业的“骨牌“效应,让全企人心始终动荡。
也由此,比亚迪并没有形成营销“体系力“。相比于技术研发,营销的重要性已愈发凸显。吉利、长城近年来的飞速进步,让比亚迪的“无存在感”营销更显尴尬。

可王传福仍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得益于他技术上的敏锐嗅觉,以及行业上的前瞻视野,已为比亚迪描绘出一幅清晰的“绿色”版图。
只是,事业的展开需要人才臂助,战略的执行也需人才实现,可比亚迪似已陷入“人才荒”的境地。
已过天命之年的王传福,看起来仍将在孤独中掌舵着比亚迪帝国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销量暴跌,高管接连离职,孤独的王传福,还能撑多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