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是什么?

2024-05-12 03:19

1. 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是什么?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交通层面着眼,分析了城市发展中交通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后,针对我国交通与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纵观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无数实例都证明了交通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城市交通之外的大交通,与城市发展更是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一、城市发展中交通的重要作用
  透过人类发展史,可以看到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处处留下了交通的印记。

  1、古代内河航运引导城市布局
  在可以查证的有关城市的记载中,城市最早出现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以及黄河等大河流域,在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城市也大都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如底比斯城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畔,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交通运输能实现互通有无,平均所余物资,交通不同地区特有物资的职能,促进了市场的形成,而市场本身也是城市生活安定性及规律性的产物。水运是古代大规模运输最为有效的方式,这些河流无疑都是最早的交通要道,可见,城市起源于大河河谷地区并非偶然。 不仅如此,城市发展与航运改进具有很强的同步性,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水路运输对城市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后,长江流域逐步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基地,而隋大运河的开凿,把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与仍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黄河流域以通畅便捷的水运方式联结起来,大运河成为中国主要商品流通通道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沿河两岸形成了中国第一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沿岸的楚州(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在当时并称四大都市。

  2、近代铁路交通促进城镇迅速崛起
  工业革命后,铁路交通的开始发展,使得大宗货物在陆地上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此时,在铁路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起来了一批新型的城市,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兴起就是凭借优越的铁路交通条件而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世纪初,石家庄村的面积还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由于公路交通十分落后,货物运输严重依靠铁路交通,而由卢汉线运往当时的重镇——正定的物资都要在石家庄下站,再由石家庄运往正定,石家庄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并进一步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1941年2月,石太、石德、京汉三条铁路在石家庄接轨,使石家庄的交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1947年石家庄市解放,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3、现代高速公路推进沿线地区城市化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一条高速公路,特别是大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就会使两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逐渐延伸发展,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城市群,在各处出口或立交桥附近形成一系列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镇更主要的功能是对中心城市功能的有益补充。如贯穿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被称为“加拿大的主要街道”的高速公路,其日交通量达35万余辆,高峰期超过40万辆。之前,安大略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多伦多南部,1962年,该高速公路建成,工业布局逐渐向北延伸,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工业走廊,集中了全加拿大70%以上的工业,相应地促进了高速公路沿线商业、文化设施的发展和中小城镇的发展。目前,这一地区为全加拿大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4、综合交通带动城市群的发展
  法国城市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其论文《Megalopolis》(1957)中首次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并预言:城市群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若干都市区的空间聚集是城市化成熟地区城市地域体系组织形式演进的趋向,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
  长江三角洲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其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明显的交通导向性。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基本形成了沿长江和沿运河的两条城市发展轴;随着1904—1911年沪宁、沪杭铁路,1912—1949年沪杭甬铁路的建成通车,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城市带开始形成;改革开放后,公路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人员和货物流动的主要通道,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要框架;长江三角洲目前的主要交通方式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是世界上港口和机场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今后,长江三角洲将进入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交通条件的革命性变化,产业将在长江三角洲内重组,城市空间格局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动,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
  通过对城市发展进一步解析,可以看到,交通是通过改变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口迁移等来影响城市发展的。

  1、交通改变产业布局
  依据经典的产业布局理论,运输条件是产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运输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 在交通运输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更多城市将会出现。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2、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且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即交通建设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和服务需求的影响较大,这也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根据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测算,1985—2006年,中国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将会带动GDP增长0.28%,其中,交通运输投资的直接贡献为0.22%,由于其外部性的存在而导致的经济增长为0.06%.也就是说,如果考虑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性,交通运输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均13.8%.总体而言,1985—2006年交通运输投资带动GDP每年增加248亿元,其中196亿元来自投资的直接贡献,另外52亿元为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效益。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的就业率也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就业。

  3、交通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尽管人口的集聚看起来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人口集中程度却随着交通的改善而变化。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使得客运和货运成本、距离等都有所下降。另外,交通又提供、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迁移的“拉力”不断增强,迁移通道的阻力随之减小,这使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迁往城市。 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时期,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而高速公路等高技术交通和现代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以及家庭轿车开始普及,距离已不再是居民进入城市的障碍。因此,人口在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也会使得大批富人外迁,并最终导致了郊区化的形成。

  三、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建议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来看,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决定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甚至是城镇的兴衰。交通线路走向决定着产业和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方向,交通线路的空间组合状况决定着产业和城市的空间组织结构,主要交通方式的效率决定着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加速阶段,人在空间运动上向城市超强集聚,物也呈现向城市强集聚和弱扩散的现象,经济与城市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由于这一阶段也是交通发展的成长期,因此可以考虑借助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力,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交通和城市分归不同部门,不同运输方式的管理和规划也分属不同的部门,这就使得城市与交通发展不同步,而且本应为弱替代性的不同运输方式,表现出来更强的竞争性,使有限的资金又有一部分用于了重复建设。为加强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要求政府部门或者委托中介组织对交通项目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协调,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城市与交通的协调发展,不同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是什么?

2. 描述近几年来交通经济变化作文

关于未来生活的变化的英语作文
1交通便利.2人们可以在家里工作和学习.3机器人将会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4很多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了解决.5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有的人认为地球将不适合人类居住 .人们得另外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才行

3. 如图是“长江经济带交通与经济分布图”,该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经济优势明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可知,(1)图中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依次是:A成昆线、B焦柳线、C京广线、D京九线、E京沪线.(2)长江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上海、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图中商品粮基地,数码①表示的是江汉平原商品粮基地,数码②表示的是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3)文中几处有错误的地方是(小麦);(苹果);(石油).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成昆;焦柳;京九;(2)武汉;攀枝花;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3)(小麦);(苹果);(石油).

如图是“长江经济带交通与经济分布图”,该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经济优势明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交通运输经济学基本原理都有哪些?

1经济学必看书籍个人推荐的阅读书目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1890年《经济学原理》(上下册)马歇尔1848年《经济学》(上下册)萨缪尔森《西方世界的兴起》这几本书是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应阅读的书目,但只有在大的图书馆才借阅得到。对你了解经济学会有一定的帮助。2金融学必看书籍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货币信用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北京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国家教委审定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同时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五本教材之一。专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5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主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黄金》中国财经出版社1965主要论文:《黄达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论文)、《黄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论文及短文)其中:《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问题》,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黄达文集》(1952~19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主持科研课题:⑴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成果为《货币供求问题研究系列专著·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3作者:邓乐平;周慕冰;王松奇;尚明、吴晓灵、罗兰波;王庆彬、周升业⑵“八五”延期项目《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的研究》。最终成果为《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鹰。⑶《关于我国部门经济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项目1995年6月完成研究报告,社科基金印刷,写作主力:杨瑞龙⑷《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报博士点项目:1.《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1985):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项目执行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储蓄向投资转换机制的重构》1993-1995成果:陈雨露博士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外部储蓄机制研究》

5. 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经济学中的供给概念有何区别

本人认为交通和运输具有不同的含义,“交”具有连接、交叉、交汇的含义;“通”具有通达、接通的含义。交通是指连接通达的方式和设施(广义的交通甚至包括通信),目前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交通方式,这五种交通方式需要有不同的交通基础设施。“运”具有搬运、移动的含义;“输”具有输送的含义,运输是人或物的空间位移。交通和运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的功能。交通设施是一种投资品,而运输则是无形的位移服务,但由于现代的运输活动都是在特定的交通设施上进行的,铁路运输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汽车运输则要在公路上进行,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统称交通运输。   然而运输活动在没有交通设施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居住在山洞中的古代先民们要把狩猎获得的猎物运回山洞,这种运输活动就不依赖于任何交通设施。运输活动实际上是区别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标志,植物可以在某些固定的地理位置上生存,只要那里能够获得生存所必须的水分和阳光。但维持动物的生存需要更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只有通过运输活动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资源。鸟类都有运输活动,它要把树枝运到树上搭窝。人和动物都要进行运输活动才能生存,运输活动从来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制造相应的交通工具来更有效率地进行运输活动。   没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输活动的成本必然是极为高昂的。在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出现以前,或在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地区,运输成本极高,从而减少了人们的运输需求,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局限于极为狭小的地理空间之内,而且人们的大部分劳动要花费在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运输活动中。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的基本前提。人类的经济史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创造出新的交通方式、发明新的交通工具、建设起新的交通基础设施,从而不断降低运输成本,不断扩大人们的经济活动空间的历史。   日本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国土的骨骼来进行建设,把交通系统比做人体的骨骼,这是一种很好的比喻。交通设施与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居住等土地使用的关系类似于人体的骨骼与人体不同脏器的关系,人体的骨骼支撑起所有的脏器和肉体。但这种比喻说明了静态的结构关系,不足以说明交通运输在经济中的动态作用。交通运输系统更类似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交通相当于人体的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即血液循环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则相当于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即在人体的各部分间实现养分、代谢废物和能量的位移。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也类似于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不同组织的关系,血液循环系统维持着人体所有的脏器和组织的生存和活力,没有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那部分人体组织就会坏死;同样某个地区没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该地区的经济就无法发展,人民就会陷于长期贫困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交通运输的涵义,交通与运输实际上涉及两类不同层次的问题,交通涉及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国家政策、规划与投资问题;运输则是在现有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运输活动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运输的需要,或潜在的运输需求推动了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创新。人们很难事先确定一个交通设施项目在建成以后的若干年能够产生多少运输需求,以及能否收回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一般直接生产企业投资需要更大的投资额,几亿或十几亿的投资对一般工商企业来说是较大的投资项目,但对于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来说动辄就要几十亿上百亿。交通设施投资面临相当大的投资风险,正因为如此,交通设施投资往往不是简单的企业市场行为,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一般要有国家政策或政府各种形式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一旦形成,就改变了不同区域的可达性,从而改变了在不同区域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运输费用和相对价格,继而导致人口分布和工商业活动在交通设施沿线重新分布,由此诱发出新的运输需求。因此从长期的观点考察问题,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新诱发出运输需求,或者说,交通设施的供给创造出运输需求。   基于对交通和运输的这一理解,交通经济学与运输经济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区别。交通经济学研究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与市场规模、分工、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及城市形态的关系,交通方式选择与能源消耗结构及资源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等有关问题。因此交通经济学不是部门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交通经济学是考虑了空间因素的一般经济学。如果把一个经济体比做人体,交通系统是该经济体的骨骼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它支撑着各个部门和整体经济的运行。交通模式和交通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具有全局性影响,其影响程度超过了金融货币系统,它直接影响着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和整体经济的生产率,存在着许多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更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存在着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经济学中的供给概念有何区别

6. 交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______”

交通运输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故答案为:先行官.

7. 交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

从宏观层面分析,政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就业水平提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单位投资额引致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先提高后逐渐减弱,呈现一个倒U型的趋势,即存在边际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
在2012年,我国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乘数还未到达分水岭,甚至也还没有出现投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此时如果在一定幅度内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将强有力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扩展资料:
从中观层面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提高各产业经济主体的生产能力,政府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电热水气业和非公共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这是本文与以往研究结果一个很大的不同。从微观层面分析,政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对增加居民福利具有扩张性影响,但在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和福利边际递减的双重因素制约下,每单位投资额增加带来的居民社会福利的改善,总体呈现出逐步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交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

8. 为什么交通枢纽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为那个地方带来了什么?

人才技术、资金、物流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流动是否便利,是经济发展、经济是否有活力的主要条件。有便利的交通,人才(技术)流动方便,物资运输方便、成本低,必然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交通方便的地方。同时,经济发展、生产发达,需要一个市场基础。一个地方交通便利,必然能够辐射更宽广的市场,产品销售自然更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