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4-05-05 16:10

1.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信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安邦集团的事件吧。
   首先,保监会对安邦保险集团的接管表明在大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你违规,监管部门一样进行处罚;
   其次,对于这次接管安邦,也是给其他的保险公司进行警示作用,而且震慑力度很大;接着,这次的接管不仅仅是保监会一家,而是“一行三会一局”共同成立工作组接管,意味着安邦在全球范围的产品业务的接管和整改,涉及面也囊括了目前金融的各个方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外汇;
   最后,该事件也表明国家会严格执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于那些激进的,违规的业务下重手,下狠手处罚,使其不该再次跨越红线,稳定金融秩序,使国家经济良性发展。
   因此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会是良好的,证明国家是会对保险业负责的。
     
   保险行业在中国绝对是个朝阳行业、好行业,正在进入上升周期。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不可限量。
   中国保险无论是密度还是深度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差距很大。国家已经在政策法规上大力支持了,将社保这一块保障让给了我们自己,国民风险意识也逐渐加强,重疾、意外、养老越来越引起关注,社保、商保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庞大的人口规模,老龄化趋势,国民较高的储蓄率,终身福利系统的瓦解,投资环境也大大改善,政策法规的支持,使保险发展势头很猛,竞争越来越激烈,适者生存吧。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处在不确定中的人们意识到保险在应对突发情况,增加生活中抗风险能力中的作用。险企人好战术已成过去,传统依靠代理人规模优势业务经营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各大险企纷纷减员。与此同时,拥有高度便捷性和灵活性的保险 科技 应用迅速发力用户投保参保等流程,疫情之下各家传统保险公司朝数字化加速转型。
   通过数字化与互联网等 科技 的加持,传统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结构上的重塑,其中成本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复性工作的人力将会被 科技 替代,互联网的加入为保险公司拓宽了获客的渠道,降低了获客的成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上的成本,目前头部险企的技术投入费用逐年增加,旨在加速数字化进程,重构成本结构,争取在费差上拔得头筹。
    保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保(601319),新华保险(601336),中国太平(00966.HK)、中国人寿(601628)等。
    1、人海战术已成过去式,疫情加速险企减员 
   1992年友邦的进入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代理人制度,形成了中国当前主流的金字塔代理人架构,这种制度在被引入各家保险公司后,促使展业过程中的销售费用划分、奖惩等制度逐渐固化,形成了当前各家公司的”基本法“。
   根据对中国保险发展 历史 的梳理结果,这种金子塔式的代理人制度实际上在2005年才逐步稳定,并成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支撑力量,在中国保险发展早期,保险代理人数量决定了保险保费收入,增员是各险企必不可少之举。
   各险企在未转型之前,都在大量地增员,扩大代理人团队,尤其是2015年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代理人数量从2014年325万人增至2019年912万人,但2015年后人力增长放缓,2020年代理人增速甚至出现7.6%的负增长,这是2012年来首次负增长,可见人海战术边际效应递减,非高净值客户业务的代理人的缺陷逐渐暴露。各大险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注重提高人均产能。人海战术最终将成为过去式。
   从保险公司细分来看,不同的代理人增员幅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根据部分头部险企的公开资料,目前头部险企有淡化开门红以及提高代理人质量(缓增员)的趋势,2018年至2020年,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中国太平的代理人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平安的代理人由2018年的142万人降为2020年的105万人,仅3年间下降26.1%,可见减员的力度之大。
    2、传统核心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需要,疫情倒逼保险业数字化加速转型 
   传统核心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业务开展需求,业务流程在大数据时代开始逐渐面向客户需求进行转变;由于传统险企的产品开发周期较长且险企在运营过程中业务繁杂,接触到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这也给传统险企的核心系统带来了高负荷,高频数据的处理逐渐变得力不从心,导致险企在运营过程中信息交换率低,共享效率低,为业务的发展拖后腿。因此传统险企的核心系统需在互联网流量的基础上顺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实现产品多样化,优化用户体验。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处在不确定中的人们意识到保险在应对突发情况,增加生活中抗风险能力中的作用。但受到疫情期间需要居家隔离以及复工遥遥无期等影响,代理人展业困难,客户难以触及等问题开始困扰传统的险企,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这些 科技 较为落后的险企加速转型。
   围绕移动端的数字用户的全旅程、全渠道、全场景等立体式的服务形式也将最大程度挖掘用户价值。2020年以来尤其是线下服务受限期间,保险服务领域数字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月度活跃用户触及 历史 最大值达到4756.5万人。
   从保险服务领域APP的用户活跃度、行业渗透率来看,新兴互联网保险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众安保险等头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优势更加凸显。2020年10月,众安保险以232.5万活跃用户规模居首,同时在保险服务行业渗透率最高,高达5.3%。
   而2020年的“双11”,各保险公司也将APP作为营销服务的主战场,而众安保险在活动期间日活用户高峰时达到82.7万人,投保用户数同比增长247%。
   从整个保险服务领域APP活跃用户度来看,平安、国寿、太保、众安、人保处于保险服务领域第一阵营,对应保险服务APP的月度总活跃用户超过100万人。
    3、保险 科技 极大优化了保险用户的体验 
   疫情之下各家传统保险公司加速保险 科技 布局,保险 科技 渗透至产品设计、销售、投保核保、理赔等多个环节用户参保核保和核赔流程被大大缩短,极大优化了保险用户的体验。
   其中,产品设计方面,保险 科技 可以实现精准差异化定价。如车险收集驾驶习惯大数据,准确评估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风险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保费级别,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渠道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主要技术,对客户进行360度精准画像,实现客户群精准定位,武装代理人技能,提供定制化保险方案。
   投保与核保环节,实现流程智能化,电子保单与自动核保的应用帮助降本增效;理赔与售后,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显著提高理赔效率、实现理赔反欺诈、提升客户体验。
    4、数字化升级驱动保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高成本一直是保险公司无法避开的一个痛点,保险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人员密集型的行业,我国的险企人力成本大约在总成本中占比30%;其次是保险公司的渠道支出费用高昂,代理人的佣金较高以及中介的分销渠道佣金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飙升;最后便是险企自身的风控环节,操作性风险例如外部的欺诈导致的理赔也让风控薄弱的险企雪上加霜。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数字化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一些内勤不必要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提高险企内部的运作效率;其次,代理人通过数字化等 科技 的加持,人均产能也会有上升的空间,相对成本也会下降,险企借助数字化转型也能将渠道运营做得更加专业,优化流程与业务结构,大幅提高运营效率;在风控上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做到事前预警。
    5、营销端创新是最有价值的方向 
   营销成本是除赔付成本为最大的成本,无论是发展的初期还是成熟期,销售环节永远是险企的命脉,业务能力强者恒强,各险企在销售端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昂。2019年,人寿险的销售成本是除赔付支出外的最大成本项,销售成本高达814亿人民币,占已赚保费的14.53%,高昂的销售成本导致险企盈利能力下降,打平收益率上升,对资产端造成压力。
   对于财产险来说,该现象更为明显,近年来,财产险的竞争逐渐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2019年财险的销售成本也是除赔付支出外的最大成本项,2019年财产险的销售成本为779亿人民币,占已赚保费的20.47%。
   由此可见,对财险和寿险而言,销售成本仍是除赔付支出外最大的成本项。因此在险企通往实现降本增效,获得持续的产品能力的道路上,数字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险企 科技 投入持续加码,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另一方面,新兴 科技 的加持,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的险企纷纷积极地着手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各险企加大对保险 科技 以及公司IT的投入。
   通过银保监会发布的公开数据来看:2020年主要保险机构信息 科技 的直接投入为356.2亿元,相较2018年的268亿元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保险 科技 在保费收入中占比也逐年提升说明险企对 科技 的投入在不断地重视,反过来,原保费收入也由2018年的3.8万亿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4.53万亿元,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保险机构技术升级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互联网保险渠道的险企加大 科技 的投入,向数字化更进一步,加速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4.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5.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就像很多产业一样,保险行业目前也正处于传统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很多保险公司或者代理公司已感觉到传统模式的不足,纷纷引入“互联网+”的模式开展线上业务,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互联网险企。像是阿里巴巴与腾讯、中国平安联合打造的众安保险,发展势头就非常强劲。还有就是一些保险代理公司,比如中驰保险网、,在线上保险代理方面也是做的比较专业的。未来,保险行业的转型会越来越明显,紧跟互联网发展浪潮,保险行业也将会有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4.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6.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从1997的保险网销模式开始在互联网保险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国的互联网保险已经发展了17年,并已在企业数量方面取得了突破,保险规模。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保险2015-2020年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企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1的28增长到60 2013,平均年增长率为46%;从互联网的规模保费看在2013, 2012,超过170%的保费规模增长2013,保费规模达291亿1500万元。

在中国互联网保险的迅速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选择对所有风险和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先,由于原有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代理渠道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高效率需求。保险业的激烈竞争和对业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得到了提高。随之而来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必要的。不仅如此,庞大的销售网络系统也给公司管理带来了挑战。第二,新颁布的《银行保险条例》2010规定,银行不再允许保险公司出售保险产品,每家银行只能出售三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使得银行和保险渠道的数量和价格暴跌。

据统计,1-7月份的2014,中国的生活,中国的Ping An和中国的三大保险公司已经下降了10%,65%和25%,分别。利用互联网发展传统频道是最好的选择。近年来,我国网络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但保费收入比重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根据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占1.69% 2013。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约20%家网上交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金融体系的逐渐成熟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将逐渐缩小。展望综合保险规模、渗透率等因素,预计2020年度互联网保险费率将达到3000亿元,渠道渗透率为8.5%。

7.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市场概况
(4/1-4/30)沪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险II指数下跌6.51%,板块跑输大盘。金融行业分板块来看,保险表现弱于银行(-1.39%),弱于券商(-1.57%)。经济数据相对平稳,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别为51.5和51.4,表现持续高于荣枯线;交投表现略有回落,4月末两融余额9,840.44亿元,较月初下跌1.69%,市场成交额8.2万亿元,环比下降20.3%;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市场净投放900 
亿元(上月净回笼3600 亿元) 
板块表现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资端业务受大盘较弱影响引发担忧,另一方面一季报保费增长表现较弱。预期保费二季度会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改善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情况分析
据前瞻前瞻产业院发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3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7.22万亿元,环比提升2.01%。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3.64 
万亿元,环比上升1.16%,占总资产的79.19%,占比下滑0.67 
个百分点;产险公司总资产2.45万亿元,环比提升1.12%,占总资产的14.2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环比上升8.59%,占比提高0.12 
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公司规模环比下降5.37%,占总资产规模的0.27%,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月行业净资产规模1.97 万亿,较年初上升4.44%。
保险行业利润走势分析
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险企利润持续释放。截至2018 3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4%, 
较2016年10月下旬低点的2.66%上涨108BP,尽管较2月初高点有所回落,但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整体维持上行态势,推动险企会计层面利润释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0亿元,同比增长37.96%。单个险企来看, 
中国人寿业绩表现靓丽。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9.84%,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除中国人寿之外,其他三家险企业绩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9%、87.55%、42.03%。
保险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型“质态提升”
代理渠道贡献九成保费,寿险营销员占据半壁江山。我国人身保险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公司直销,其中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专业代理等代理渠道贡献保费占比超过90%。 
2016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692.81 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9914.48亿元,占比达45.8%,占比近五年保持平稳。2016 
年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15.08万元,个险渠道已成为保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保险市场大,个险格局已定,价值优势凸显
个险渠道贡献超七成保费,大个险格局已成。2017 年平安、太保、新华、国寿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049 亿元、1542 亿元、874 亿元和 3537 
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 85.1%、87.8%、 80.0%及 
69.1%,总体看来个险渠道贡献保费超过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费来源方式。其中中国太保转型已成,着力打造高质量个险,占比保持领先,新华仍在转型进程,2017 
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个险占比提升显著。
保险市场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内含价值增长稳健
内含价值为调整后净资产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期初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及一年内新业务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投资回报差异、营运经验差异等因素多做扰动项考虑。内含价值增长存量贡献相对稳定, 
2017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期回报贡献率维持8%-10%水平。中国平安凭借良好的投资能力,2017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6.0%,显著优于行业,投资回报差异贡献8.4%内含价值增长;中国太保分红率保持较高水平,股东股息等其他因素带来7%的负向效应;中国人寿受市场价值和其他调整影响,对内含价值产生了-4.7%的负面影响。
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保险公司迎黄金机遇
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负债端、投资端、股权治理等各方面的监管政策全面收紧,全新的监管导向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稳健、合规及价值经营。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8. 保险行业十年内的发展趋势如何?

现在保险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其实已经比较好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保险提起了足够的重视。保险行业10年内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一、保险行业十年内的发展趋势分析小编已经在网络上查找到了有关的信息,其实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保险行业的形象也已经比较好了,因此很多人都特别的相信保险公司,因为之前发生了很多保险公司的诈骗情况。所以保险公司的行业形象特别不好,很多人也不愿意相信保险公司,所以大家都不想去购买保险产品。但是,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现在我们国家的保险行业的正面形象已经提高了30%,那么这也就证明了消费者对于保险行业的信心也已经比较好了。

二、发展情况的分析如果保险公司的形象比较好,那么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愿意去进行购买,所以在市面上对于保险的需求也比较大。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相关数据的显示,在2020年保险业务规模增长的速度特别快。特别是今年出现了地区的洪灾,所以很多地区相应的也都提起了对保险的重视,都为各地的居民购买了保险。因此今年保险公司的购买额度也是特别高的,甚至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7%。而且保险公司的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保险公司提供给大家的保险种类也非常的多,把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三、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实出现了一种比较好的情况。小编大胆地推测,在以后保险行业应该会成为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行业,很多年轻人应该都会考虑到保险公司进行发展。